《美丽的夏牧场》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案例

第六小学张晓瑞

一、案例实录

(一)、课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二)、学习目标:

1、用轻松、柔和、优美地感情来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草原人民的质朴和热情,使学生喜爱少数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谈话激趣,激发兴趣。(幻灯片1)

2、播放《达阪城的姑娘》,师随音乐舞蹈,导入新课。(幻灯片2)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生动的歌曲、直观的视频,优美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导学释疑]

1、赏

(一)初听音乐,感受情绪。(幻灯片3--14)

1、聆听音乐,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2、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赞美了什么?

(二)乐理知识。

A、四四拍拍号含义、强弱关系、指挥图?

B、认识切分节奏。

【设计意图:初听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了解乐理知识为以后的音乐道路做铺垫。同时采用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视听结合,受到情绪的熏陶和歌曲的感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感受美丽的旖旎的天山。】

2、学

(一)、小组合作学习。(幻灯片15)

1、找出歌曲的难唱之处,并小组合作解决。

2、歌曲用怎样的情感来演唱。

(二)、师教唱歌曲。

1、师弹琴教唱。

2、师唱谱,生填词。

3、播放录音,跟唱。

【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培养小组团结协作能力的同时,并解决歌曲的难点。】

3、展

(一)、欣赏中央合唱团演唱视频。(幻灯片16--17)。(二)、多种形式的展示(鼓励+表扬+点拨+评议)(幻灯片

18--19)

A、个人展示。

B、小组合作展示。

C、男女分组展示。

D、同桌展示。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形式的展示,给学生一定的展示空间,用鼓励+表扬+点拨+评议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表现欲及自信心!】

[巩固提升、检测反馈]

4、练

A、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B、欣赏其它少数民族音乐,并猜一猜。(幻灯片20--24)

C、播放伴奏在老师的指挥下师生合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幻灯片25)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拓展知识面,了解相关的内容,拓宽思维,同时渗透德育教育,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四)、小结。(幻灯片26---27)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让我们再次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本课,同时希望我们的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让它代代相传下去!

[作业布置]:

课外欣赏其它少数民族音乐,感受其音乐风格特点。

[板书设计]

美丽的夏牧场

1=G 4∕4

中速抒情、优美哈萨克族民歌乐理知识:

1、4∕4拍拍号含义: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2、4∕4拍强弱关系:强弱次强弱

3、4∕4拍指挥图:

4、切分节奏:×××︱

寄语:爱我中华!

[教学反思]:

本课我用生动的语言、直观的视频、优美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采用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视听结合,受到情绪的熏陶和歌曲的感染。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展示作品,运用多种表扬形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及自信

心,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案例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中的歌曲——《美丽的夏牧场》。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如下分析:

(一)、导入:

幻灯片1的出示,是本节课及本周学生应遵循的学习及行为习惯,以及积累的名言名句。紧接着幻灯片2的出示,是根据学生的发展,我设计了歌曲《达板城的姑娘》,老师随音乐舞蹈。提问“歌曲是哪个民族的?”学生回答“新疆”,从而引出新疆的天山及天山脚下的另一个少数民族------哈萨克民族。激发兴趣,潜移默化地接受与本课相关的文化

(二)、感受和鉴赏(赏:我欣赏,我感悟):

顺着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们播放课件视频《美丽的夏牧场》(幻灯片3--14),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音乐学习,初听歌曲教师提问:“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赞美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同时给与学生红星奖励或者是星卡奖励,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音乐具有不确定性,每个学生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在此环节采用了启发开放式教学法。从歌曲的速度、旋律上引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音乐审美。在了解歌曲情感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你知道歌曲唱的是什么地方吗?描写了哈萨克民族的哪些景色?”从而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内容。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的音乐学习能力,我采用自主探索法,让学生通过歌曲描绘,自己仿佛看到的环境和景象。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情况,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学生带到了美丽旖旎的天山,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夏牧场》,让学生视听结合,感受到情绪的熏陶和歌曲的感

染。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音乐情景,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这样采用主体参与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感受,美丽旖旎的天山。同时引出课题并复习相关的乐理知识(四四拍的拍号含义、强弱关系、指挥图等)。

(三)、表现(学:我学习,我快乐):

此时的孩子们已经跃跃欲试,从学生的个性、立场出发,教师把自己也当成音乐学习的参与者,将自己和学生置身在美丽的天山,号召孩子们:“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队伍,唱一唱吧”学生开始初唱歌曲。作为教师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而教师的教法实际上是对学生学法的渗透与指导。在孩子们积极学习和演唱中,我运用启发、模仿、对比教学法。在整个歌唱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平等、民主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在模仿和对比、对唱的教学法中,让学生在无形的潜移默化中学会附点节奏的演唱,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加以指挥,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幻灯片15)。老师及时的给与奖励。

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的音乐学习能力,从学生的个性、立场、经验出发,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我们来听一听合唱团的同学们是怎么唱的?”采用自主探索法:让学生观看中央合唱团演唱的《美丽的夏牧场》的视频。让学生自己探索合唱团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情感,能达到用轻快、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此时教师的伴奏由原来带主旋律,改为纯伴奏,目的也是烘托歌曲氛围(幻灯片16--17)。

(四)、创造(展:我展示,我精彩):

通过合唱团的演唱让孩子们感受合唱的方式。此时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其他的演唱形式吗?”引发孩子们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来创造演唱形式(对唱、领唱、独唱、齐唱等形式,不足之处教师补充)。同时给予学生时间练习,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多种形式的展示歌曲(幻灯片18)。

(五)、音乐与相关文化(练:我练习,我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