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地区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回龙观地区工作委员会
回龙观地区办事处
二〇一〇年七月
目录
第一部分“十一五”回顾
第一章“十一五”取得的成就
第二部分十二五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第二章发展的历史机遇
第三章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科学规划持续发展
第四章本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原则
三、依据
第五章发展目标
第六章打造科技文化新城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二、着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三、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
四、合理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
第七章建设文明和谐宜居家园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二、努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三、加速发展科技事业
四、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五、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七、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建设
八、持续改善和保护环境
九、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十、扎实做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十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十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第四部分严密组织科学实施
第八章规划期限
一、近期规划
二、后期规划
第九章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建立保障制度
三、强化实施监督
四、规划调整机制
第一部分“十一五”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地区工委和地区办事处团结并带领地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加强管理,圆满完成了奥运、国庆60周年各项保障任务,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一章“十一五”取得的成就
经济发展
围绕昌平区打造“商务花园城市”和建设七北路高新技术产业走廊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环保型等高端产业,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发展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和大型商业项目,其中,北京国际信息产业基地已签约引进包括美国嘉吉、台湾复盛机械、远东德丰等国内外上市公司企业22家,年产值已达到20亿元,2010年上缴税金1.5亿元;入驻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40家,2010年上缴税金2.2亿元,以原创型高新技术为标志的实验室经济正在崛起;三一产业园正式建成投产,2010年完成税收1.5亿元。北京青年创业示范园已有两批共45家企业入驻。
中关村永旺国际商城、华联商场、美联美、北店时代广场等一批现代服务业企业建成并投入运营。
地区税收从2005年末的3.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1.2亿
元,年均递增25.5%,财政收入从2005年0.513亿元增长到2010年1.8亿元,年均递增28.5%。2010年完成企业总收入26.4亿元,比2005年增加126%;完成企业利润4.7亿元,比2005年增加276%;完成工业总产值22.6亿元,比2005年增加414%;完成工业利润3.7亿元,比2005年增加825%。各项经济指标的实际增长率远远高于规划指标。
从税收结构看,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由2005年末的72%降至2010年的44%,工业、其他商贸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由2005年13%上升至2010年的54%。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由依赖房地产业向依靠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为地区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市建设
“十一五”期间,地区开工房地产建设项目47个,开工面积219.7万平米,完工面积42.9万平米。一批保障性住房项目,包括天巢园小区、瑞旗家园、朱辛庄两限房项目与佰嘉城经济适用房项目拔地而起;智慧社、北回归线等商品房项目主体接近完工;一批写字楼项目:东亚上北、新龙大厦、龙冠臵业大厦等建成并完成招商。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南店村整建制转为社区,朱辛庄新村建设已经完成,回龙观村旧村改造列入北京市土地储备项目进行一级开发,各项手续进展顺利,农民回迁楼已开工建设。
新农村建设地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4.0亿元,比2005
年末(13.63)增长76.08%。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各行政村在市、区及地区办事处各级政府资金的支持下,总计投入420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电力及公共照明、饮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农村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地区8个行政村和4个转制社区已全部完成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和转制社区在全面实行重大决策“五步法”的同时,试点推行了财务管理“收支两条线”制度。
社会管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对地区域内违章建筑、食品安全、“七黑”场所、黑车、摩的等问题治理效果显著。推行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六个一”管理模式,落实出租房屋税代征工作,组织开展流动人口聚居地区排查,针对不同人员、不同等级制定管控方案,管控措施不断加强。推进科技创安工作,投入170万元在全地区治安敏感地段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实现了与公安系统的联网。进一步完善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实施重大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和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实现维稳、信访、应急三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有效控制和防范了各类违法犯罪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捣乱滋事活动的发生,社会治安呈现平稳态势。
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工作
定期开展各类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行多轮安全隐患排查,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创新研制胡同消防车,以适应地区防
火需要;全力保证地区域内医药卫生安全,针对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等各项人畜疫情,切实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预防了重大疫情的发生;同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应急处突能力进一步提高;切实提高了地区在生产安全、防火、防汛、地下空间、高压线下、建筑工地以及动物防疫等各个方面的安全管理水平。
城市环境建设通过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措施相结合,在打击整治非法占地、违法建设、广告牌匾、非法商亭报亭、校园周边环境和各类综合秩序问题等方面成效显著。建立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组建了绿化养护队,确立了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社会事业发展2010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84.48元,比2005年(9882.4)增长94.12%;人均劳动所得15454.8元,比2005年增长48.60 %。就业、社保与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扎实推进。开发就业岗位10950个,推荐失业人员就业2295人,安臵农村富余劳动力3850人次,规范企业用工168家,涉及人员13461人;调解劳动纠纷479起,涉及人员9583人,涉案金额8795万元。社保各项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地区城镇居民4031人参加了“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1560名城乡无养老保障老年人享受老年保障福利金,5860名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就近报销医药费服务。
计划生育工作办理各类证件5511例,完善了计划生育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