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08《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德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法、考试、学校管理和师资在内的一系列 改革方案。 初等教育:内容扩展;重视师范教育 中等教育:对文科中学实行改革;规定教师资格;推
行新的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1801年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提出学术自由
——大学具有充分的自治权,教授和学生享有教学科 研自由和学习自由(选择学习科目、选择授课教师和 转学的自由);师资上聘请知名学者任教;教学与研 究相结合——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开设讲座、设立“高级研讨班”(高年级学生在教师 指导下组成小组研究高深的科研课题)
教育概况
泛爱教育
洪堡教育改革 教育思想 ——康德、费希特、第斯多惠
4
一、德国近代教育概况
1、强迫义务教育——受路德思想影响, 从16世纪中期开始颁布普及义务教育的 法令,成为近代西方最早进行普及义务 教育的国家。18世纪义务教育制度不断 完善,颁布多项法令
5
2、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17-18世纪 ,德国中学的主要形式是文科中学。18 世纪初,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 的需要,实科学校在德国出现,加强了 科学与教育的联系。
8
二、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思想
(一)康德的教育思想
人与教育
(教育作用)
康德:人性不定→教育去恶扬善 →管制;文明人;学生主体
卢梭:人性善→教育复本性→ 顺自然;自然人
德育 ——培育“道德人”,顺应自然+强制( 管束、训导) 广义体育
9
1、人与教育——
在人与教育的关系上,康德与启蒙主义者特别
是卢梭一样,高度推崇人性、人的尊严,充分 肯定人的价值。但不同的是,卢梭认为人性本 善,是后天造成人的恶;而康德则认为人性既 有善也有恶,因此康德认为教育必须去恶扬善 ,要示给予儿童更多的指导与管束; 康德并不推崇卢梭的“自然人”,更强调通过 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理性的“文明人”
骑士学院:专门为贵族子弟开设的学校, 继承中世纪骑士教育的传统
6
3、泛爱主义教育——18世纪后期,“泛
爱学校”运动兴起,创始人是巴西多;采用 “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还儿童以本来面 目;教学中注重直观;学习内容广泛。 《初级读本》被誉为18世纪的《世界图解》— —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图的教科书。
7
4、洪堡教育改革——制订了包括学制、课程
外国教育史
第二编 外国近代教育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外 国 近 代 教 育 史
欧美主要国家&日本的教育制度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2
第六章 欧美主要国家&日本 的教育制度
近代教育概况
英、法、德、 俄、美、日
当时有代表性的教育家 的教育思想
3
第三节 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强迫义务教育 学校形式——文科、实科中学
形/实 关系:皆重统一、形占首位(最终发展能力是目
的)
原则:遵循自然、遵循文化、连续性与彻底性、 直观教学
教师:尊重;要求——自我教育、崇高责任感、良好
的素养和教学技能
14
19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教育家,长期从事师范教育工作, 1835年出版了其教育理论代表作《德 国教师培养指南》 被人们尊称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 。
教师的身心健康: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要具
备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而且心理也要健康,要从 中体会到工作的价值与乐趣。
18
康德注重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认为教育
中不应只是灌输和管束。
10
2、“道德人”的培育—— 道德教育中应当顺应自然,让儿童自 然而自由地成长;
要让儿童自觉地接受理性的指导,需
要一定的强制性——管束、训导
提倡道德修养中范例、格言、赏罚及
说理、行动等具体方式
11
3、广义的体育——
《论教育》中,把全部教育分为体育、
教师的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心灵纯洁、道德高尚,教学
工作中恪尽职守,诚诚恳恳,兢兢业业,认真履行引导 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职业责任
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艺术:要探求并检验真理,要从
事科学研究,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观察、应用和练习。在 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 艺术,领会教学原则的精神实质
教育目标:学者:学术研究能力&大众:实际生活能力 教育过程、方法:主张智育和德育结合;反对死记硬背
13
(三)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
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天性/天资、教育、自由自主
天资→基础→可能性 激发→变可能为现实→外因 (内因)
→自主+教育(循天资)
教育目的→与人类目的一致:宗/哲/教→自我完善(和谐) 教学论
15
教学论
– 教学目的: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二者统一于教学实践之中,形式教育所追求的能
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而知识 学习的成效又与学习能力高低密切相关
对于具体儿童而言,存在先后发展次序。对于青
少年的基础教学而言,形式教育目的占上风,以 锻炼和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为主。而随着学 生年龄的增长,则需要加大实质教育的成分
管束、训育和道德陶冶,并把道德教育 之外的部分称为广义的体育。
Fra Baidu bibliotek12
(二)费希特的教育思想 ——论国民教育
教育作用 培养国民素质 民族振兴(战败)
良好德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资产阶级化道德 人性完善(理性):教育最终目的—
—理性思维
教育目的:完人
身心协调、平衡发展 全民教育:全体国民
教育途径:
全面教育:各个方面
在教学实践中单纯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都是不
存在的
16
教学论
– 教学原则
遵循自然原则:认识人的一般天性和特殊天性,
因材施教
遵循文化原则:教师有制定教学方案时须考虑时
代的精神文明、尊重社会的风俗习惯及本民族的 民族性
连续性与彻底性: 直观性原则
17
论教师
– 重视教师地位和作用,尊重教师 – 对教师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