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1.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
1.1 线粒体的增殖:由原来的线粒体分裂 或出芽而来。
1.2 叶绿体的发育和增殖
◆增殖:分裂增殖
2.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2.1 内共生起源学说(endosymbiosis hypothesis)
2.2 非共生起源学说
2.1 内共生起源学说
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
2.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3.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蛋白质
4. 线粒体、叶绿体基因组与细胞核的关系
2.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2.1 mtDNA /cpDNA形状、数量、大小 2.2 mtDNA和cpDNA均以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 复制 2.3 mtDNA 复制的时间主要在细胞周期的 S 期
3.1.3 电子传递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
◆复合物Ⅰ: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既是电
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 42 个蛋白亚基,至少 6 个 Fe-S中心和 1
个黄素蛋白。
作用:催化 NADH 氧化,从中获得 2高能电子 辅酶Q;泵出4 H+
◆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是电子传 递体而非质子移位体)
传递链;除了膜间隙、基质外,还有类囊体;捕
光系统、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都位于类囊体
膜上。
叶绿体外被
双层膜组成,膜间为10~20nm的间隙。
外膜的通 透性大 ,内膜 通透性低; ADP 、 ATP、 NADP+、葡萄糖和焦磷酸等需要特殊 的转运体才能通过内膜。
类囊体
类囊体膜:流动性高,内在蛋白有:细胞色素 b6 / f复
复合物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既是电子传
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 二聚体,每一单体含13个亚基 作用:催化电子从cyt c传给氧,生成水
3.1.2 ATP合酶(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3.1.3.1 分子结构
3.1.3.2 线粒体ATP合成系统的解离与重建实验证明电子传递
与ATP合成是由两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F1颗粒具有ATP
人mtDNA
◆16,569bp,37个基因(编码12S,16S rRNA;
22 种 tRNA ; 13种多肽: NADH 脱氢酶 7 个亚
基,cyt b-c1复合物中1个cytb,细胞色素C
氧化酶3个亚基, ATP合成酶2个Fo亚基)
细胞中的mtDNA拷贝数
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mtDNA拷贝数较多:约 1000~10000个/细胞;
◆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
统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
◆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
◆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
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的特征。
◆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 --蓝小体,
表现出了基因片段向核内转移的现象。
与细菌相似,而与真核细胞不同
⑧线粒体和叶绿体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 可悲氯霉素、四环素等抑制,不被放线 菌酮抑制;
⑨RNA聚合酶可被利福霉素抑制,不被 放线菌素D所抑制。
2.2 非共生起源学说
主要内容: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 等的好氧细菌,通过质膜的内陷形成细胞核等 各种细胞器。 合理之处: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与演化
RNA编辑
线粒体、叶绿体基因表达过程中,一些基因 中的个别碱基需要接受必要的修饰方可翻译出正 确的蛋白质,这种修饰在RNA水平进行。叶绿 体基因组中通常有40~50个碱基,线粒体基因组 则有400~500个碱基受到编辑。细胞可能通过这 种方式来消除核质冲突。
第四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1. DNA为环形分子,无内含子,无组蛋白结合, 不含5-甲基胞嘧啶; 2.在碱基比例、核苷酸序列和基因结构特征等方 面与和基因组不同,与细菌相似。
3.mRNA,rRNA的沉降系数与细菌类似。
蛋白质合成机制类似细菌 而不同于真核生物
①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是N-甲酰甲硫 氨酸,对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敏 感,对细胞质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不 敏感;
及 G2 期 , DNA 先 复 制 , 随 后 线 粒 体 分 裂 。
cpDNA复制的时间在G1期。 复制仍受核控制
2.4 mtDNA表现为母系遗传,突变率高于 如 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肌阵挛性癫
痫等均与线粒体基因突变有关。
核 DNA,且缺乏修复能力。有些遗传病,
2.1 mtDNA /cpDNA形状、数量、大小
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
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
H+穿过ATP 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 ATP, 这样电化
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了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第二节 叶绿体
●叶绿体的形态结构
●叶绿体的发生
1.叶绿体的形态结构 ●由外被、类囊体和基质 3 部分组成。含 3 种不同 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 3种彼此分开的 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叶绿体与线粒体形态结构比较 叶绿体内膜不向内折叠成嵴;内膜不含电子
◆ mtDNA /cpDNA 均 为 双 链 环 状 。 不 同 物 种 mtDNA 大小有一定差异,通常植物细胞中的较 大。动物细胞线粒体中有多个拷贝的 mtDNA , 而植物细胞中每个线粒体中通常不足1个拷贝。 ◆ 叶绿体DNA( cpDNA)依物种不同分子差异较 大,约200kb~2500kb;
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mtDNA拷贝数较少:50 个/细胞(拟南芥),每个线粒体中不到0.1 个。
3.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蛋白质 3.1 线粒体和叶绿体自身有蛋白质合成的能力 3.2 线粒体和叶绿体自身合成蛋白质的种类有限 3.3 线粒体或叶绿体蛋白质合成体系对核基因组具 有依赖性 也存在差异
3.4 不同来源的线粒体基因,其表达产物既有共性,
2.1.2 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真核细胞核中存在大量原本可能属于呼吸细
菌和蓝细菌的遗传信息。 ◆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 而与真核细胞不同。 ◆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 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很多类似细菌而 不同于真核生物。
2.1.2 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叠形成嵴(cristae),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蛋白,
标志酶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
◆膜间隙( intermembrane space ):含许多可溶性酶、
底物及辅助因子。
◆基质( matrix ):含三羧酸循环酶系、线粒体基因
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 RNA,核糖体。
2.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3.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 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也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细 胞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及 电解质稳态平衡的调控有关。 3.1 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3.2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线粒体与疾病
线粒体是细胞内最易受损伤的一个敏感细胞器,线粒体与人 的疾病、衰老和细胞凋亡有关。 线粒体膜损伤:克山病,缺硒引起的地方性心肌病。 线粒体DNA损伤:已发现100多种人类线粒体疾病,都因线 粒体DNA异常引起。线粒体产生的自由基是其DNA损伤的重
2.1.1 Margulis,1970年:真核细胞的祖先是
一种体积较大,不需氧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
线粒体的祖先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叶绿 体 的 祖 先 是 一 种 原 核 生 物 蓝 细 菌 (Cyanobacteria),即蓝藻。 2.1.2 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线粒体的祖先
具备三羧酸循环所需的酶和电子传递链 系统,可将丙酮酸进一步分解,获得比糖酵 解更多的能量,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与 宿主细胞形成互利的共生关系。
一些颗粒成分:如淀粉粒、质体小球和植物铁蛋
白等。
叶绿体的发生
在个体发育中叶绿体由原质体发育而来。
有光条件下原质体的小泡增加并融合成片层, 发育为基粒。
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
1. 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 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 ( 自主 性 ) ;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 RNA 转录、蛋白质 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
②核糖体更类似于原核细胞的70S型;
③核糖体中只有5SRNA;
④线粒体中的蛋白合成因子具有原核细
胞核糖体的识别特异性;
⑤线粒体核糖体与线粒体mRNA形成多 聚核糖体;
⑥叶绿体tRNA和氨酰-tRNA 合成酶可 与细菌相应的酶交叉识别,不与细胞质 中相应的酶交叉识别;
⑦叶绿体的核糖体小亚基可与大肠杆菌 的核糖体大亚基结合形成有功能的杂合 核糖体;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叶绿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复习纲要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1.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2.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3. 氧化磷酸化 4. 线粒体与疾病
1.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1.1 线粒体的形态、分布及数目
酶活性
3.1.3.3
工作特点:可逆性复合酶,即既能利用质子电化学
梯度储存的能量合成ATP, 又能水解ATP将质子从基质泵到 膜间隙 3.1.3.4 ATP合成机制:结合变构机制(旋转催化理论)
3.2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3.2化学渗透假说内容: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
的渐进过程。
不足之处
◆实验证据不多
◆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DNA分
子结构和蛋白质合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 处 ◆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酶、RNA酶和核糖体 的来源也很难解释。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
线粒体主要酶的分布
部位 单胺氧化酶 外膜 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对鱼藤酮不敏感) 犬尿酸羟化酶 酰基辅酶A合成酶 细胞色素b,c,c1,a,a3氧化酶 ATP合成酶系 琥珀酸脱氢酶 内膜 β -羟丁酸和β -羟丙酸脱氢酶 肉毒碱酰基转移酶 丙酮酸氧化酶 NADH脱氢酶(对鱼藤酮敏感) 基质 柠檬酸合成酶、苹果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顺乌头酸酶、谷氨酸脱氢酶 脂肪酸氧化酶系、 天冬氨酸转氨酶、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膜间隙 酶 的 名 称 部 位 酶 的 名 称 腺苷酸激酶 二磷酸激酶 核苷酸激酶
2.1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2.2 线粒体酶的定位
2.2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 ◆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
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
内膜:心磷脂约占磷脂总量的20%,与离子的不可
渗透性相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3:1(内膜);约1:1(外膜)
组成:含FAD辅基,2Fe-S中心,
作用:催化 2 低能电子 FADFe-S 辅酶 Q (无H+泵出)
◆复合物Ⅲ:细胞色素bc1复合物(既是电子传
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包括1cyt c1、1cyt b、1Fe-S蛋白作 用:催化电子从UQH2cyt c;泵出4 H+ (2 个来自UQ,2个来自基质)
线粒体、叶绿体基因组与细胞核的关系
核质互作: 广义: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狭义:细胞核与线粒体、叶绿体之间遗传信息 和基因表达调控等层次上建立的分子协作机 制。 核质冲突:细胞核或线粒体、叶绿体基因单方 面发生突变,引起细胞中的分子协作机制出 现严重障碍时,细胞或个体会出现异常表型, 其分子机制统称为核质冲突。
合体、集光复合体(LHC)、质体醌(PQ)、质体蓝素(PC)、
铁氧化还原蛋白(FD)、黄素蛋白、光系统I、II复合物。
基粒:扁平小囊堆叠而成,含40~60个。 基质类囊体:连接基粒的没有堆叠的类囊体。
基质
内膜与类囊体之间的空间,主要成分包括:
碳同化相关的酶类:如RuBP羧化酶。 叶绿体DNA、蛋白质合成体系。
颗粒或短线状,常发生融合与分裂,分布及数目
与能量需求相关。
1.2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外膜 (outer membrane ):脂类和蛋白质约各 50%,
含孔蛋白,通透性较高,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内膜( inner membrane ):含 100 种以上的多肽,蛋
白质和脂类的比例高于 3:1 。高度不通透性,向内折
要原因。
细胞凋亡:线粒体释放的细胞色素C引发细胞凋亡。
3.1 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3.1.1 氧化 ( 电子传递、消耗氧 , 放能 ) 与磷酸化
(ADP+Pi ,储能 ) 同时进行,密切偶连,分别由两
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3.1.2
础)
ATP合酶(ATP synthase)(磷酸化的分子基
3.1.3 电子传递链 (electron-transport chain )的四 种复合物,组成两种呼吸链:NADH呼吸链, FADH2呼 吸链。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1.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
1.1 线粒体的增殖:由原来的线粒体分裂 或出芽而来。
1.2 叶绿体的发育和增殖
◆增殖:分裂增殖
2.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2.1 内共生起源学说(endosymbiosis hypothesis)
2.2 非共生起源学说
2.1 内共生起源学说
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
2.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3.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蛋白质
4. 线粒体、叶绿体基因组与细胞核的关系
2.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2.1 mtDNA /cpDNA形状、数量、大小 2.2 mtDNA和cpDNA均以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 复制 2.3 mtDNA 复制的时间主要在细胞周期的 S 期
3.1.3 电子传递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
◆复合物Ⅰ: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既是电
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 42 个蛋白亚基,至少 6 个 Fe-S中心和 1
个黄素蛋白。
作用:催化 NADH 氧化,从中获得 2高能电子 辅酶Q;泵出4 H+
◆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是电子传 递体而非质子移位体)
传递链;除了膜间隙、基质外,还有类囊体;捕
光系统、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都位于类囊体
膜上。
叶绿体外被
双层膜组成,膜间为10~20nm的间隙。
外膜的通 透性大 ,内膜 通透性低; ADP 、 ATP、 NADP+、葡萄糖和焦磷酸等需要特殊 的转运体才能通过内膜。
类囊体
类囊体膜:流动性高,内在蛋白有:细胞色素 b6 / f复
复合物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既是电子传
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 二聚体,每一单体含13个亚基 作用:催化电子从cyt c传给氧,生成水
3.1.2 ATP合酶(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3.1.3.1 分子结构
3.1.3.2 线粒体ATP合成系统的解离与重建实验证明电子传递
与ATP合成是由两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F1颗粒具有ATP
人mtDNA
◆16,569bp,37个基因(编码12S,16S rRNA;
22 种 tRNA ; 13种多肽: NADH 脱氢酶 7 个亚
基,cyt b-c1复合物中1个cytb,细胞色素C
氧化酶3个亚基, ATP合成酶2个Fo亚基)
细胞中的mtDNA拷贝数
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mtDNA拷贝数较多:约 1000~10000个/细胞;
◆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
统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
◆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
◆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
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的特征。
◆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 --蓝小体,
表现出了基因片段向核内转移的现象。
与细菌相似,而与真核细胞不同
⑧线粒体和叶绿体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 可悲氯霉素、四环素等抑制,不被放线 菌酮抑制;
⑨RNA聚合酶可被利福霉素抑制,不被 放线菌素D所抑制。
2.2 非共生起源学说
主要内容: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 等的好氧细菌,通过质膜的内陷形成细胞核等 各种细胞器。 合理之处: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与演化
RNA编辑
线粒体、叶绿体基因表达过程中,一些基因 中的个别碱基需要接受必要的修饰方可翻译出正 确的蛋白质,这种修饰在RNA水平进行。叶绿 体基因组中通常有40~50个碱基,线粒体基因组 则有400~500个碱基受到编辑。细胞可能通过这 种方式来消除核质冲突。
第四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1. DNA为环形分子,无内含子,无组蛋白结合, 不含5-甲基胞嘧啶; 2.在碱基比例、核苷酸序列和基因结构特征等方 面与和基因组不同,与细菌相似。
3.mRNA,rRNA的沉降系数与细菌类似。
蛋白质合成机制类似细菌 而不同于真核生物
①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是N-甲酰甲硫 氨酸,对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敏 感,对细胞质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不 敏感;
及 G2 期 , DNA 先 复 制 , 随 后 线 粒 体 分 裂 。
cpDNA复制的时间在G1期。 复制仍受核控制
2.4 mtDNA表现为母系遗传,突变率高于 如 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肌阵挛性癫
痫等均与线粒体基因突变有关。
核 DNA,且缺乏修复能力。有些遗传病,
2.1 mtDNA /cpDNA形状、数量、大小
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
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
H+穿过ATP 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 ATP, 这样电化
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了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第二节 叶绿体
●叶绿体的形态结构
●叶绿体的发生
1.叶绿体的形态结构 ●由外被、类囊体和基质 3 部分组成。含 3 种不同 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 3种彼此分开的 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叶绿体与线粒体形态结构比较 叶绿体内膜不向内折叠成嵴;内膜不含电子
◆ mtDNA /cpDNA 均 为 双 链 环 状 。 不 同 物 种 mtDNA 大小有一定差异,通常植物细胞中的较 大。动物细胞线粒体中有多个拷贝的 mtDNA , 而植物细胞中每个线粒体中通常不足1个拷贝。 ◆ 叶绿体DNA( cpDNA)依物种不同分子差异较 大,约200kb~2500kb;
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mtDNA拷贝数较少:50 个/细胞(拟南芥),每个线粒体中不到0.1 个。
3.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蛋白质 3.1 线粒体和叶绿体自身有蛋白质合成的能力 3.2 线粒体和叶绿体自身合成蛋白质的种类有限 3.3 线粒体或叶绿体蛋白质合成体系对核基因组具 有依赖性 也存在差异
3.4 不同来源的线粒体基因,其表达产物既有共性,
2.1.2 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真核细胞核中存在大量原本可能属于呼吸细
菌和蓝细菌的遗传信息。 ◆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 而与真核细胞不同。 ◆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 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很多类似细菌而 不同于真核生物。
2.1.2 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叠形成嵴(cristae),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蛋白,
标志酶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
◆膜间隙( intermembrane space ):含许多可溶性酶、
底物及辅助因子。
◆基质( matrix ):含三羧酸循环酶系、线粒体基因
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 RNA,核糖体。
2.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3.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 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也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细 胞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及 电解质稳态平衡的调控有关。 3.1 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3.2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线粒体与疾病
线粒体是细胞内最易受损伤的一个敏感细胞器,线粒体与人 的疾病、衰老和细胞凋亡有关。 线粒体膜损伤:克山病,缺硒引起的地方性心肌病。 线粒体DNA损伤:已发现100多种人类线粒体疾病,都因线 粒体DNA异常引起。线粒体产生的自由基是其DNA损伤的重
2.1.1 Margulis,1970年:真核细胞的祖先是
一种体积较大,不需氧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
线粒体的祖先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叶绿 体 的 祖 先 是 一 种 原 核 生 物 蓝 细 菌 (Cyanobacteria),即蓝藻。 2.1.2 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线粒体的祖先
具备三羧酸循环所需的酶和电子传递链 系统,可将丙酮酸进一步分解,获得比糖酵 解更多的能量,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与 宿主细胞形成互利的共生关系。
一些颗粒成分:如淀粉粒、质体小球和植物铁蛋
白等。
叶绿体的发生
在个体发育中叶绿体由原质体发育而来。
有光条件下原质体的小泡增加并融合成片层, 发育为基粒。
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
1. 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 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 ( 自主 性 ) ;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 RNA 转录、蛋白质 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
②核糖体更类似于原核细胞的70S型;
③核糖体中只有5SRNA;
④线粒体中的蛋白合成因子具有原核细
胞核糖体的识别特异性;
⑤线粒体核糖体与线粒体mRNA形成多 聚核糖体;
⑥叶绿体tRNA和氨酰-tRNA 合成酶可 与细菌相应的酶交叉识别,不与细胞质 中相应的酶交叉识别;
⑦叶绿体的核糖体小亚基可与大肠杆菌 的核糖体大亚基结合形成有功能的杂合 核糖体;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叶绿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复习纲要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1.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2.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3. 氧化磷酸化 4. 线粒体与疾病
1.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1.1 线粒体的形态、分布及数目
酶活性
3.1.3.3
工作特点:可逆性复合酶,即既能利用质子电化学
梯度储存的能量合成ATP, 又能水解ATP将质子从基质泵到 膜间隙 3.1.3.4 ATP合成机制:结合变构机制(旋转催化理论)
3.2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3.2化学渗透假说内容: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
的渐进过程。
不足之处
◆实验证据不多
◆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DNA分
子结构和蛋白质合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 处 ◆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酶、RNA酶和核糖体 的来源也很难解释。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
线粒体主要酶的分布
部位 单胺氧化酶 外膜 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对鱼藤酮不敏感) 犬尿酸羟化酶 酰基辅酶A合成酶 细胞色素b,c,c1,a,a3氧化酶 ATP合成酶系 琥珀酸脱氢酶 内膜 β -羟丁酸和β -羟丙酸脱氢酶 肉毒碱酰基转移酶 丙酮酸氧化酶 NADH脱氢酶(对鱼藤酮敏感) 基质 柠檬酸合成酶、苹果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顺乌头酸酶、谷氨酸脱氢酶 脂肪酸氧化酶系、 天冬氨酸转氨酶、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膜间隙 酶 的 名 称 部 位 酶 的 名 称 腺苷酸激酶 二磷酸激酶 核苷酸激酶
2.1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2.2 线粒体酶的定位
2.2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 ◆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
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
内膜:心磷脂约占磷脂总量的20%,与离子的不可
渗透性相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3:1(内膜);约1:1(外膜)
组成:含FAD辅基,2Fe-S中心,
作用:催化 2 低能电子 FADFe-S 辅酶 Q (无H+泵出)
◆复合物Ⅲ:细胞色素bc1复合物(既是电子传
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包括1cyt c1、1cyt b、1Fe-S蛋白作 用:催化电子从UQH2cyt c;泵出4 H+ (2 个来自UQ,2个来自基质)
线粒体、叶绿体基因组与细胞核的关系
核质互作: 广义: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狭义:细胞核与线粒体、叶绿体之间遗传信息 和基因表达调控等层次上建立的分子协作机 制。 核质冲突:细胞核或线粒体、叶绿体基因单方 面发生突变,引起细胞中的分子协作机制出 现严重障碍时,细胞或个体会出现异常表型, 其分子机制统称为核质冲突。
合体、集光复合体(LHC)、质体醌(PQ)、质体蓝素(PC)、
铁氧化还原蛋白(FD)、黄素蛋白、光系统I、II复合物。
基粒:扁平小囊堆叠而成,含40~60个。 基质类囊体:连接基粒的没有堆叠的类囊体。
基质
内膜与类囊体之间的空间,主要成分包括:
碳同化相关的酶类:如RuBP羧化酶。 叶绿体DNA、蛋白质合成体系。
颗粒或短线状,常发生融合与分裂,分布及数目
与能量需求相关。
1.2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外膜 (outer membrane ):脂类和蛋白质约各 50%,
含孔蛋白,通透性较高,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内膜( inner membrane ):含 100 种以上的多肽,蛋
白质和脂类的比例高于 3:1 。高度不通透性,向内折
要原因。
细胞凋亡:线粒体释放的细胞色素C引发细胞凋亡。
3.1 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3.1.1 氧化 ( 电子传递、消耗氧 , 放能 ) 与磷酸化
(ADP+Pi ,储能 ) 同时进行,密切偶连,分别由两
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3.1.2
础)
ATP合酶(ATP synthase)(磷酸化的分子基
3.1.3 电子传递链 (electron-transport chain )的四 种复合物,组成两种呼吸链:NADH呼吸链, FADH2呼 吸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