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2013年我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
二、总部经济的功能 (一)总部经济的特征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表现了若干知识 经济和区域经济特征:
1.知识密集性。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 最高的区段,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属 于高度密集的知识性劳动。
2.经济集约性。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空间 结构,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 集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了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 源等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
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大型公司发生了重大变化: 1.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2.新一轮企业兼并、重组和联盟的浪潮来势迅猛 3.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应用 4.金融业已成为连接各要素市场的枢纽 5.人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跨国公司是总部经济的载体。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致力于发展总部经济, 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3.产业延展性。总部经济形成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 间的经济链条,不但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而且 能够实现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
4.发展辐射性。在总部经济这种模式下,可以通 过总部——加工基地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信息、 技术、人才等区域资源向欠发达的区域辐射, 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
济影响力 5.总部经济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中国总部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 我国总部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2004年我国仅有16家总部企业 入围世界500强,到2013年我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数达到95家,仅 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2位。 ➢ 我国总部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位次逐步提高。2004年,我国没有 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前10名,2013年中石化、中石油和国家 电网3家总部企业跻身世界前10名。
三是对税收的影响。制造基地的企业大部分属于加工制 造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设立的加工制造 企业,具有投资规模大、生产资料流动量大、市场交易 量大等共性,这类企业创造的利润和税收数额不菲。此 外,制造基地一经落户,固定资产的天然弱流动性决定 了此类税源大户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总部经济是发展经济的好模式。为各地区 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 效益,显著地提升了它们的竞争能力。
总部经济理论是由北京 市社会科学院总部经济 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 员国内首次提出的。赵 弘研究员出版了我国第 一部总部经济理论专 著——《总部经济》。
第一节 总部经济的内涵与形成机理
我国总部企业的规模实力越来越强,对全国国民经济贡献 作用十分突出。
2013年我国500强企业营业总收入达50.0万亿元,资产 总额151.0万亿元,实现净利润总额2.2万亿元。2013年 纳税总额达到3.7万亿元,占全国的36.3%。
2008-2013全国500强企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总部经济对欠发达地区的意义
区域经济学 高洪深(第四版)
第五章 总部经济
第一节 总部经济的内涵与形成机理 第二节 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
的综合评价 第四节 总部经济助推大城市经济
转型的综合分析
总部经济产生
20世纪初的美国,新技术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以及市 场的扩展造就了一大批大型企业,企业制度和企业组织 结构发生重大变革。
一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企业的产品制造功能可直接带 来欠发达地区产业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同时,制造基 地的形成还能为欠发达地区带来产业聚集效应和产业乘 数效应,从而继续放大区域产业总量。代表了先进生产 力的制造基地的落户,可使所在地的各种经济资源得以 迅速激活,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
二是对就业的影响。一般而言,制造基地所需的普通劳 动力要实现本土化,即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这将 进一步扩大区域的就业总量。制造基地通过学习培训、 技术推广等方式,培育熟练的生产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 人才;制造基地生产技术的溢出效应及竞争机制,还将 推动生产基地人才素质的提升和外地人才向该区域涌入, 促使欠发达地区就业结构趋向高级化。
总部经济层面: 广义:是指经济与非经济的、官方与非官方的带有 总部性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机构和组织相对聚 集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 狭义:是一国内外带有总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 经济组织相对聚集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
微观经济层面:指企业和城市在使双方都能获取更高经 济效益的目标的驱动下形成总部在城市聚集并产生外部 经济的经济现象。
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还应注意:
1.发展总部经济实现中心城市功能转换的界定: 生产型城市→功能型城市
2.对总部的形式应作一定程度的界定 3.不能过于强调主观的愿望而不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
主要靠市场作用,政府起引导性作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的经
5.合作共赢性。总部经济模式改变了区域之间对 同一产业在企业、项目上“非此即彼”的简单 争夺,实现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之间通过功能 链不同区段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二)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 1.“税收贡献效应” 2.“产业乘数效应” 3.“消费带动效应” 4.“就业乘数效应” 5.“社会资本效应”
一、总部经济概念与内涵的诠释 区域经济层面: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
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形成企业总部在本 区域集群布局、企业生产加工基地则通过其他各种形式 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 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城市经济层面:指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通过创造各 种个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 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 算中心、物流中心等,形成总部的集群布局,在优化提 升本市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同时,通过 向周边地区、全国乃至跨国界的地区实施经济管理、决 策和服务等职能来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总部经济的功能 (一)总部经济的特征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表现了若干知识 经济和区域经济特征:
1.知识密集性。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 最高的区段,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属 于高度密集的知识性劳动。
2.经济集约性。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空间 结构,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 集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了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 源等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
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大型公司发生了重大变化: 1.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2.新一轮企业兼并、重组和联盟的浪潮来势迅猛 3.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应用 4.金融业已成为连接各要素市场的枢纽 5.人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跨国公司是总部经济的载体。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致力于发展总部经济, 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3.产业延展性。总部经济形成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 间的经济链条,不但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而且 能够实现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
4.发展辐射性。在总部经济这种模式下,可以通 过总部——加工基地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信息、 技术、人才等区域资源向欠发达的区域辐射, 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
济影响力 5.总部经济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中国总部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 我国总部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2004年我国仅有16家总部企业 入围世界500强,到2013年我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数达到95家,仅 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2位。 ➢ 我国总部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位次逐步提高。2004年,我国没有 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前10名,2013年中石化、中石油和国家 电网3家总部企业跻身世界前10名。
三是对税收的影响。制造基地的企业大部分属于加工制 造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设立的加工制造 企业,具有投资规模大、生产资料流动量大、市场交易 量大等共性,这类企业创造的利润和税收数额不菲。此 外,制造基地一经落户,固定资产的天然弱流动性决定 了此类税源大户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总部经济是发展经济的好模式。为各地区 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 效益,显著地提升了它们的竞争能力。
总部经济理论是由北京 市社会科学院总部经济 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 员国内首次提出的。赵 弘研究员出版了我国第 一部总部经济理论专 著——《总部经济》。
第一节 总部经济的内涵与形成机理
我国总部企业的规模实力越来越强,对全国国民经济贡献 作用十分突出。
2013年我国500强企业营业总收入达50.0万亿元,资产 总额151.0万亿元,实现净利润总额2.2万亿元。2013年 纳税总额达到3.7万亿元,占全国的36.3%。
2008-2013全国500强企业主要指标变动情况
总部经济对欠发达地区的意义
区域经济学 高洪深(第四版)
第五章 总部经济
第一节 总部经济的内涵与形成机理 第二节 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
的综合评价 第四节 总部经济助推大城市经济
转型的综合分析
总部经济产生
20世纪初的美国,新技术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以及市 场的扩展造就了一大批大型企业,企业制度和企业组织 结构发生重大变革。
一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企业的产品制造功能可直接带 来欠发达地区产业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同时,制造基 地的形成还能为欠发达地区带来产业聚集效应和产业乘 数效应,从而继续放大区域产业总量。代表了先进生产 力的制造基地的落户,可使所在地的各种经济资源得以 迅速激活,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
二是对就业的影响。一般而言,制造基地所需的普通劳 动力要实现本土化,即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这将 进一步扩大区域的就业总量。制造基地通过学习培训、 技术推广等方式,培育熟练的生产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 人才;制造基地生产技术的溢出效应及竞争机制,还将 推动生产基地人才素质的提升和外地人才向该区域涌入, 促使欠发达地区就业结构趋向高级化。
总部经济层面: 广义:是指经济与非经济的、官方与非官方的带有 总部性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机构和组织相对聚 集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 狭义:是一国内外带有总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 经济组织相对聚集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
微观经济层面:指企业和城市在使双方都能获取更高经 济效益的目标的驱动下形成总部在城市聚集并产生外部 经济的经济现象。
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还应注意:
1.发展总部经济实现中心城市功能转换的界定: 生产型城市→功能型城市
2.对总部的形式应作一定程度的界定 3.不能过于强调主观的愿望而不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
主要靠市场作用,政府起引导性作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的经
5.合作共赢性。总部经济模式改变了区域之间对 同一产业在企业、项目上“非此即彼”的简单 争夺,实现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之间通过功能 链不同区段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二)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 1.“税收贡献效应” 2.“产业乘数效应” 3.“消费带动效应” 4.“就业乘数效应” 5.“社会资本效应”
一、总部经济概念与内涵的诠释 区域经济层面: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
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形成企业总部在本 区域集群布局、企业生产加工基地则通过其他各种形式 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 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城市经济层面:指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通过创造各 种个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 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 算中心、物流中心等,形成总部的集群布局,在优化提 升本市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同时,通过 向周边地区、全国乃至跨国界的地区实施经济管理、决 策和服务等职能来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