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表和社会核算矩阵的2002年江苏旅游乘数的比较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投入产出表和社会核算矩阵的2002年

江苏旅游乘数的比较研究

黎 洁,连传鹏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基于旅游卫星账户及相关扩展分析方法的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08B J Y 124)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与旅游

活动对地区经济贡献研究”

(06JA790089)资助[收稿日期]2008-05-22;[修订日期]2008-11-02

[作者简介]黎洁(1968-),女,汉族,教授,博士,从事旅游经

济影响评估与旅游卫星账户、环境政策等方面的研究,E 2

mail :jieli @ ;连传鹏(1983-),男,汉族,硕士

研究生。

[摘 要]本文在界定投入产出乘数、S AM 乘数的概念和方

法、对旅游乘数分析与旅游活动对地区经济贡献研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2002年27部门江苏投入产出表,其次,构建了包括38个内生账户、4个外生账户的2002年江苏旅游细化社会核算矩阵。最后,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开模型、局部闭模型和S AM 分别计算了产业的产出乘数、居民收入乘数、就业乘数和增加值乘数。数据显示,2002年江苏旅游产出乘数分别为212517、218896、318758,旅游就业乘数分别为011694、011900、012157,旅游居民收入乘数分别为

015805、016927和018433,旅游增加值乘数分别为1、112189、115737。与其他产业相比,江苏旅游的产出乘数、居民收入

乘数、就业乘数和增加值乘数较大。

[关键词]I O 开模型乘数;I O 局部闭模型乘数;S AM 乘数;旅

游乘数;社会核算矩阵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3-0030-06

乘数分析模型假定经济系统中的收入本质上都

源自某种外生的“注入”,正是这种“注入”引发并参与了经济体中的乘数效应和增值过程。因此,外生需求对内生账户的影响和作用,可以使用乘数来进

行分析和描述。旅游业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区得到蓬勃发展,由于旅游活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需求现象,旅游需求对于地区或国民经济相关总量的影响可以使用乘数分析方法。乘数分析可以依托投入产出表或者社会核算矩阵,但对于使用不同模型而得到的旅游乘数,目前我国还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

本文首先对投入产出乘数、社会核算矩阵(S ocial Accounting Matrix ,S AM )乘数,以及旅游活动对地区经济贡献进行简要研究综述,并将结合江苏2002年投入产出表等,构建用于研究旅游活动的27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2002年江苏旅游投入产出乘数(包括了开模型乘数和局部闭模型乘数),同时,本文将进一步扩展分析框架,构建江苏2002年度旅游细化社会核算矩阵(TS AM -2002),并根据江苏旅游细化社会核算矩阵,研究旅游活动所带来的S AM 乘数,并进一步比较不同的乘数结果及其经济学意义。 一、投入产出乘数概述

投入产出乘数,即Input 2output 乘数,缩写为I O 乘数,是指在投入产出模型中起着乘数作用的部分,

即(I -A n )-1

称为列昂剔夫逆阵,或称完全需求系数矩阵。其经济含义是,当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社会总产品的完全需求量。投入产出乘数以矩阵形式将最终产品与社会总产品联系起来,反映了最终产品对社会总产品的拉动作用和贡献。

通常所说的投入产出模型是开模型,以第Ⅰ象限为内生变量,以最终产品为外生变量,表达式为

AX n +Y n =X n ,对应的投入产出乘数为(I -A n )-1

;如果将最终产品全部内生化到第Ⅰ象限,即最终产品为零,这样建立的模型为闭模型,表达式为A n +m

X n +m =X n +m ,对应的投入产出乘数为(I -A n +m )

-1

;

介于开模型和闭模型之间的便是局部闭模型,它将部分最终产品闭合到第Ⅰ象限,使其增加了一行一列,以此来研究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关系,表达式为A

n+1

X n+1+Y n+1=X n+1,对应的投入产出乘数为

(I-A

n+1

)-1。如将居民消费和劳动者报酬闭合到第Ⅰ象限,这样生产活动、住户、劳动力就构成了该象限内在的经济系统,形成投入产出消费局部闭模型。当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比如投资增加,外生需求作用于生产活动部门而引起生产部门产出的增长,而产出的增长必然要求追加初始投入,即增加要素需求,如劳动力,居民则按照所付出的劳动获得劳动报酬,形成居民收入。而居民收入的增加,必然带来居民对生产活动中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即消费需求等。

综上,随着开模型、局部闭模型、闭模型第Ⅰ象限维数的增多,它们对应的投入产出乘数之间的关

系是:(I-A

n )-1<(I-A

n+1

)-1<(I-A

n+m

)-1,随

着乘数的增大,模型对应的最终产品数值却在变小,但二者相乘所得的社会总产品总量保持不变[1]。

二、社会核算矩阵(SAM)基本原理与SAM乘数概述

联合国编制的1993年《国民账户体系》(S NA1993)将社会核算矩阵(S AM)定义为以矩阵形式表示国民经济核算账户。它反映了生产活动、要素收入分配、最终消费和投资等各个经济主体间的联系。它是分析国家或地区生产和收入分配的有利工具,同时也是建模和经济政策分析的数据基础[2]。基于S AM的建模方法,通常假定价格为常量,并且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技术不变,资源充分供给。在这些假定下,利用乘数分析方法可以估计外生账户受到冲击时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3]。

在S AM中可以定义平均支出倾向矩阵A,该矩阵中各元素的值是由内生账户中的每个元素除以其所在列的合计值得到的,类似于投入产出模型中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内生账户收入y可以表示为y =Ay+x(I-A)-1x=M a x,其中,M a称为账户乘数矩阵(Accounting Multiplier Matrix),它反映了S AM数据流之间的基本关联。S AM账户乘数M

a中的第(i,j)个元素m

ij

,反映了来自外生账户x j的冲击对

内生账户y

i产生的总效应。某产业活动的S AM产出乘数可以表示为∑

i∈(activity)

m ij,它将外生需求变动的影响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整个社会经济系统[4]。

S AM乘数反映了某一个账户的外生需求增加一个单位,会对整个经济系统中的总产出和所有其他要素、机构(部门)产生带动作用的大小。由于全面反映了一个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在制定发展规划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基于S AM的产出乘数往往能够提供相对客观和准确的信息。S AM 账户乘数效应不仅反映活动账户之间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而且反映出由要素、家庭收入和活动产出所引致的效应。这种效应产生于外生的(政策决定的或客观的)冲击。当然,投入产出法和S AM都是假设技术效率未发生变化、规模报酬不变的线性生产函数,同时供给无限制。

三、旅游乘数分析与旅游活动对地区经济贡献研究概述

旅游活动表现为一种最终需求和消费现象,为满足旅游消费,必然有相应的产业供给活动与之对应。有关旅游活动对地区乃至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国外研究者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将旅游活动视为最终需求,并计算满足该需求的产业供给情况。尤其是国外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对地区经济贡献的研究,从一个外生的旅游最终需求变化来进行乘数分析和分析旅游活动对地区经济的贡献。这样,基于该旅游最终需求(如吃、住、行、游、购、娱等)的变化,针对旅游需求对具体的地区经济总量所带来的影响,有旅游产出乘数、旅游就业乘数、旅游居民收入乘数等。

乘数反映了最终需求变化的初始效应(最终产品)与该变化的总体效应(社会总产品)之间的关系,总效应包括了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或者引致效应。以旅游居民收入乘数为例,旅游最终需求(如旅游者对吃、住、行、游、购、娱等产品的最终需求)对居民收入会带来直接、间接和引致效应。旅游最终需求对居民收入所带来的直接效应,是指某一部门多生产一个单位的旅游最终产品所直接引起各部门增加的产量而使劳动者报酬的增加;间接效应指为了生产该直接产出量而间接消耗其他部门的产品和服务量而使劳动者报酬的增加;旅游最终需求对居民收入所带来的引致效应,则指考虑了居民收入或劳动者报酬增加之后所再一次引发的产品需求和劳动者报酬的增加。

从I O与S AM居民收入乘数的比较上看,由于投入产出表中只有劳动者报酬,区别于S AM中的居民收入(居民收入不限于劳动者报酬,可能还有财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