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PASI图表评分
pasi 评价法
pasi 评价法
Pasi评价法是一种用于评估银屑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方法。
它是由PASI评分法发展而来,PASI评分法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量化评估银屑病患者皮损情况的指标。
Pasi评价法包括四个部分:皮损面积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症状和体征以及生活质量。
1.皮损面积评分:根据皮损在头颈部、上肢、躯干、下肢的分布面积进行
评分,每个部分占一定比例,总分为20分。
2.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根据红斑、浸润、表皮脱屑等皮损临床特征进行评
分,每个特征的评分为0-4分,总分为12分。
通过综合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可以得出Pasi评价法的总分,该总分可以反映患者银屑病病情的严重程度。
Pasi评价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量化评估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同时,Pasi评价法还可以为医生提供有关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加准确、科学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Pasi评价法只是一种评估工具,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后制定治疗方案。
pasi评价标准
pasi评价标准
PASI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是评价银屑病(Psoriasis)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常用指标。
以下是PASI评价标准的一般指导:
1. 总分计算:
- 身体四个区域(头部、躯干、上肢、下肢)的红斑面积占身体总面积的比例。
- 严重程度评分范围:0-72分。
2. PASI评分:
- 红斑面积评分:根据红斑面积的占比进行评分,红斑越广泛,分数越高。
- 瘢痕评分:评估瘢痕的占比,瘢痕越多,分数越高。
- 鳞屑评分:评估鳞屑的厚度和覆盖程度。
3. PASI评分等级表(以百分比表示):
- 轻度:PASI 0-10
- 中度:PASI 10-20
- 重度:PASI 20-50
- 极重度:PASI > 50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PASI评价标准是一个一般性的指导,具体的评估方法和分数可能会因医生或研究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变化。
此外,PASI评分仅作为一种评估工具,无法全面反映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其他因素如疼痛、瘙痒感、生活质量等也应该综合考虑。
对于银屑病患者来说,及时与专业医生进行沟通和咨询,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以获得最佳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一、概述: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斑,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
本病属中医“白疕”范畴,古代文献又有“干廯”之称。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1)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
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应。
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等。
(2)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泛发全身。
(3)部分病人可见指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板增厚,光泽消失。
或可见于口腔、阴部粘膜。
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4)起病缓慢,易于复发。
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5)可有家族史。
(6)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
角层内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堆积棘层增厚。
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水肿呈棒状,乳头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多青壮年发病。
部分发病或加重常由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
(2)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常对称分布,亦有仅局限与某一部位者。
(3)典型皮疹为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块,可融合成片,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浸润显著,表面覆盖厚积的银白色鳞屑。
轻轻刮除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刮除薄膜后出现点状出血(Auspitz 征)。
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皮疹形态多样,可为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
(4)发生于头皮者,发成束状。
可有指(趾)甲受累,黏膜损害。
(5)临床分为三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6)慢性病程,甚至终生迁延不愈。
常冬季复发或加重,春夏减轻或消失,亦有与此相反者。
小鼠pasi评分标准
小鼠pasi评分标准
小鼠PASI(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是一种用
于评估小鼠银屑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PASI评分标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红斑、厚化、鳞屑和炎症。
1. 红斑评分,根据小鼠身体各个区域的红斑程度,分为0-4级。
0级表示无红斑,1级表示轻度红斑,2级表示中度红斑,3级表示
重度红斑,4级表示严重红斑。
2. 厚化评分,根据小鼠身体各个区域的皮肤厚度,分为0-4级。
0级表示无厚化,1级表示轻度厚化,2级表示中度厚化,3级表示
重度厚化,4级表示严重厚化。
3. 鳞屑评分,根据小鼠身体各个区域的鳞屑程度,分为0-4级。
0级表示无鳞屑,1级表示轻度鳞屑,2级表示中度鳞屑,3级表示
重度鳞屑,4级表示严重鳞屑。
4. 炎症评分,根据小鼠身体各个区域的炎症程度,分为0-4级。
0级表示无炎症,1级表示轻度炎症,2级表示中度炎症,3级表示
重度炎症,4级表示严重炎症。
评分方法,对于每个区域,根据红斑、厚化、鳞屑和炎症的程度,分别给出相应的级别评分。
然后将各个区域的评分加总,得到总体的PASI评分。
PASI评分的范围是从0到72,分数越高表示银屑病越严重。
一般来说,0-9分为轻度,10-19分为中度,20-29分为重度,30分以上为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PASI评分是一种主观评估方法,不同的评估者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PASI评分时,需要确保评估者具备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PASI 量表
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
一、皮损面积评价:
将全身分为4个部分评价,每个部分先自身评分,然后4部分评分结合起来记入最后 PASI 评分。
这四部分分别是:下肢(占人体40%皮肤);躯干 (包括:胃部、胸部、背部等)占 30%;上肢 (占20%);;头部(占10%)。
皮损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比例计算如下:
体表各部分占区域头/颈、上肢、躯干、下肢百分比参考图
在受累部分以“X ”标记,大致画出皮损范围和并指出拍照部位(含体表各部占各区
临床观察医生签名: 日期: ———————— ————————
部位
受累部分占此部位体表面积百分比
01头/颈
% 02躯干(包括腹股沟及会
阴)
% 03上肢
% 04下肢(包括臀部)
% 01 01
01 02
01
02
02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3
03 03
正面 右 背面 左
二、严重程度指数:
1、红斑:
2、浸润:
3、脱屑:
三、各部位PASI得分的计算公式是:
PASI(头部)=0.1(红斑+浸润+脱屑)×皮损面积;
PASI(上肢)=0.2(红斑+浸润+脱屑)×皮损面积;
PASI(躯干)=0.3(红斑+浸润+脱屑)×皮损面积;
PASI(下肢)=0.4(红斑+浸润+脱屑)×皮损面积;
PASI总分=PASI(头部)+PASI(上肢)+PASI(上肢)+PASI(躯干)。
银屑病PASI图表评分
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
图表评分
一、皮损面积评价:
将全身分为4个部分评价,每个部分先自身评
分,然后4部分评分结合起来记入最后 PASI 评分。
这四部分分别是:下肢(占人体40%皮肤);躯干
(包括:胃部、胸部、背部等)占 30%;上肢 (占
20%);;头部(占10%)。
皮损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
比例计算如下:
体表各部分占区域头/颈、上肢、躯干、下肢百分比参考图
在受累部分以“X ”标记,大致画出皮损范围和并指出拍照部位(含体表各部占各区域头/
临床观察医生签名: 日期: ———————— ————————
01 01 01 02 01 02 02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3
03 03
正面 右 背面
左
二、严重程度指数:
1、红斑:对身体各部位红斑的评分采用以下5分制。
5分制。
5分制。
三、各部位PASI得分的计算公式是:
PASI(头部)=0.1(红斑+浸润+脱屑)×皮损面积;
PASI(上肢)=0.2(红斑+浸润+脱屑)×皮损面积;
PASI(躯干)=0.3(红斑+浸润+脱屑)×皮损面积;
PASI(下肢)=0.4(红斑+浸润+脱屑)×皮损面积;
PASI总分=PASI(头部)+PASI(上肢)+PASI(上肢)+PASI(躯干)。
银屑病评分
银屑病评分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和瘙痒等症状。
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为了评估和监测银屑病患者的病情,医生们采用了不同的评分方法。
评估银屑病的临床严重性和面积的指标包括:PASI评分、BSA评分、PGA评分等。
PASI(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评分是全球最常用的评估银屑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PASI评分将患者身体不同部位的病变区域分为四个区域:头部、躯干、上肢和下肢。
每个区域的病变程度和面积都有相应的评分。
评分标准包括红斑、鳞屑、硬化和瘙痒。
通过计算各个区域的评分并相加得到总评分,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性,最高分为72分。
BSA(Body Surface Area)评分是通过计算患者体表面积中受银屑病病变的比例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通常使用九法进行计算,将患者身体分为头部、躯干、上肢和下肢四个区域进行评分。
根据不同区域的受累程度,每个区域都有对应的九分之一的面积进行计算,最后将各个区域的面积加总得到总评分。
最高分为100%。
PGA(Physician Global Assessment)评分是由医生根据对患者整体情况的观察和判断,对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该评分是一个主观指标,医生根据患者病变的面积、红斑程度、鳞屑程度、瘙痒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分为五个等级:0代表无病变,1代表轻度,2代表中度,3代表重度,4代表非常重度。
以上三种评分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银屑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除了评估病情,这些评分方法还可以监测病情的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除了临床评分,患者自身也可以利用一些评分方法来评估和管理银屑病。
例如,DLQI(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是一种常用的用于评估皮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指标。
DLQI评分包括十个问题,涵盖了皮肤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症状、频率、瘙痒、社交和心理等方面。
银屑病psai评分标准
银屑病psai评分标准英文回答:The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 is a widely used tool for 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psoriasis.It measures the extent and severity of psoriasis lesions on different body regions,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e disease on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The PASI score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redness, thickness, and scaling of the lesions, as well as the affected body surface area.The PASI score ranges from 0 to 72, with higher scores indicating more severe psoriasis. The score is divided into four components: the head, upper extremities, trunk, and lower extremities. Each component is assigned a score based on the percentage of affected body surface area and the severity of the lesions. The severity is graded on a scale of 0 to 4, with 0 indicating no involvement and 4indicating severe involvement.For example, if a patient has 10% affected body surface area on the head with mild lesions (score of 1), 20%affected body surface area on the upper extremities with moderate lesions (score of 2), 30% affected body surface area on the trunk with severe lesions (score of 3), and 40% affected body surface area on the lower extremities with moderate lesions (score of 2), the PASI score would be calculated as follows:Head: 10% affected body surface area x score of 1 = 1。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患者病情评分参照PASI(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标准,包括皮损面积评分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
1、评价面积:4个躯体部位分别以0-6分评分:面积:0=无皮疹;1<10%; 2=10-29%; 3=30-49%;4=50-69%; 5=70-89%; 6=90-100%;躯干部位:头面=10%;躯干=30%;上肢=20%;下肢=40%:皮损面积评分:全身分为头颈部、上肢、躯干和下肢4个部位。
上述部位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10%、20%、30%和40%。
4个部位分别进行皮损面积评分,标准如下:0=无皮疹、1=1%-9%、2=10%-29%、3=30%-49%、4=50%-69%、5=70%-89%、6=90%-100%。
为了有助于对受累面积进行评估,应注意下述规定:a.将颈部视为头部的一部分b.将腋窝与腹股沟作为躯干的一部分c. 将臀部作为下肢的一部分2、评价临床严重程度:红斑;浸润;鳞屑。
每个特点用0-4分评价: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
公式计算各躯体部位分值,再累加得到总分,0-72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按照以上4部位评分,每个部位均按以下3个皮损临床特征评分:红斑(erythema,E):红色或暗红色炎症性斑,压之退色。
浸润(infiltration,I):皮损向四周扩散蔓延的趋势,边界模糊不清,压之有实质感。
表皮脱屑/鳞屑(desquamation,D):指脱落的表皮细胞成片剥落。
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如下:0=无,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1=轻,此体征能确认但需仔细观察2=中,此体征较明显可立即确认3=重,此体征很明显。
4=极重,此体征非常明显。
斑块肥厚程度 I:0-皮损与正常皮肤平齐;1-皮损轻微高出于正常皮肤表面;2-中等度隆起,斑块的边缘为圆或斜坡型;3-皮损肥厚,隆起明显;4-皮损高度增厚,隆起极为明显。
PASI评分
PASI包括皮损面积评分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
皮损面积:全身分为头颈部、上肢、躯干、下肢,分别占10%、20%、30%、40%
注:①颈部应视作头颈部的一部分
②腋窝和腹股沟视作躯干的一部分
③臀部视作下肢的一部分
皮损严重程度:以上4部分,分别按红斑(erythema,E)、浸润(infiltration,I)、表皮脱屑(desquamation,D)3个皮损临床特征评分
分值皮损面积红斑(E)斑块肥厚程度(I)表皮脱屑(D)
0 无皮疹无红斑可见皮损与正常皮肤平齐表面无可见鳞屑
1 1%--9% 呈淡红色皮损轻微高出正常皮肤表面部分皮损表面上附有鳞屑,以细微鳞屑为主
2 10%--29% 红色中等度隆起,斑块边缘为圆或斜坡型大多数皮损表面完全或不完全有鳞屑,鳞屑呈片状
3 30%--49% 深红色皮损肥厚,隆起明显几乎全部皮损表面覆有鳞屑,鳞屑较厚成层
4 50%--69% 红色极深皮损高度增厚,隆起极为明显全部皮损表面均覆有鳞屑,鳞屑很厚成层
5 70%--89%
6 90%--100%
PASI评分= 0.1×A头×(E头+I头+D头)+0.2×A上肢×(E上肢+I上肢+D上肢)
+0.3×A躯干×(E躯干+I躯干+D躯干)+0.4×A下肢×(E下肢+I下肢+D下肢)。
银屑病PASI评分观察表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 : 银屑病 ; P A S I 评分 ; 护理文书书写
中 图分 类 号 : R4 7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4 1 5 2 ( 2 0 1 3 ) 0 1
P AS I 评 分 是 国 际 通 行 的银 屑 病 皮 损 面 积 及 严 重 程 度 的 评 价 方 法 。我 科 将 P A S I 评分 引用 到银 屑病 治 疗 观察 表 , 规 范
c e p t i o n s [ J ] . Nu r s e E d u c T o d a y , 1 9 9 7 , 1 7 ( 3 ) : 2 3 2 — 2 4 6 .
S a r g e n t S E,S e d l a k C A,M a r t s o l f D S . Cu l t u r a l c o mp e —
万 华麒 . 四川 省 “ 9 +3 ” 免 费 中职 教 育 模 式 下 藏 族 学 生 文
化 适应 研 究 [ J ] . 当代 职 业 教 育 , 2 0 1 2 ( 1 ) : 8 7 — 9 0 .
Ro ys e M A , Ne wt o n S E.H ow ga mi n g i s us e d a s an i n—
的状况 , 老师 可 以结合 临床实 践 以抽查 与 布置 家庭 作 业 相结 合 的方式 , 及时 帮助其 复 习 。运 用 多元 教学 模 式, 将游 戏教 学 法口 等 快 乐 教 学 的 思维 , 以及 形 象 教 学 的理 念融 入教 学 中 , 结合案 例教 学 、 启发 式 教学 、 小 组 讨论 互动 等形 式 , 从多角度、 多 情 境 中调 动护 生 的 学 习主动性 , 同时引导 护生对 基础 护 理工 作重 要性 的
银屑病病变范围评估标准
银屑病病变范围评估标准
引言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其病变范围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银屑病病变范围的评估标准。
病变范围评估标准
银屑病的病变范围通常涉及皮肤表面的一部分或多个部位,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1. 病变皮肤面积:根据受累皮肤区域的百分比来评估病变范围的大小。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身体表面积评分指数(Body Surface Area, BSA)和改良的PASI评分系统(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2. 病变程度:评估病变区域的严重程度,包括红斑、鳞屑、炎症等方面的评估。
3. 病变部位:记录受累皮肤的具体部位,如头皮、四肢、躯干等。
4. 伴随症状:根据患者的症状描述,如瘙痒、疼痛等,评估病变的影响程度。
5. 患者自评:采用患者自我评估表格或问卷,让患者根据个人主观感受评估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
结论
对于银屑病患者,评估其病变范围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基础。
通过病变范围评估标准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Reference 1
2. Reference 2
3. Reference 3
(根据需要添加参考文献列表)。
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量化表Word版
银屑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量化评价表一般情况姓名:性别:男□女□年龄:首次发病时间:复发加重时间:病程:年月入院时间:主诉:既往治疗:1中药□ 2外用激素□ 3外用卡泊三醇□ 4外用维甲酸□5外用其他□ 6黑光□ 7系统维甲酸□ 8系统激素□9氨肽素□ 10维生素□ 11抗生素□ 12甘草酸苷□13偏方□ 14自制药□ 15其他既往史:1心脑血管疾病□ 2代谢性疾病□ 3免疫系统疾病□ 4感染性疾病□5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6肝肾疾病□ 7呼吸系统疾病□ 8消化系统疾病□9肿瘤病史□ 10血液病□ 11传染病□ 12其他皮肤病□过敏史:家族史:1有□ 2无□入院情况PASI评分:皮损部位摄片:是□否□中医辨证:1血热证□主证:□皮损色红□新疹不断出现或原有皮损扩大2血燥证□主证:□皮损色淡□无新发皮损或原有皮损部分消退 3血瘀证□主证:□皮损色暗□浸润肥厚经久不退兼证:1挟毒 2挟湿 3挟瘀 4挟热 5挟风 6其他___舌象:舌质 1淡红(正常) 2红 3紫/暗 4淡白 5绛 6其他___舌苔 1薄白(正常) 2薄黄 3白腻 4黄腻 5少苔 6其他___舌体 1胖 2瘦 3适中齿痕 1有 2无裂纹 1有 2无瘀斑 1有 2无舌下络脉 1青紫或粗张/迂曲 2无明显异常 3其他___脉象:1滑脉 2数脉 3细脉 4涩脉 5沉脉 6弦脉 7其他___中医临床症状评估量表医师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出院情况出院时间: 住院天数:治疗方案:)评分银屑病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PASI评分:皮损部位摄片:是□否□疗效评价:□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中医辨证:1血热证□主证:□皮损色红□新疹不断出现或原有皮损扩大2血燥证□主证:□皮损色淡□无新发皮损或原有皮损部分消退 3血瘀证□主证:□皮损色暗□浸润肥厚经久不退兼证:1挟毒 2挟湿 3挟瘀 4挟热 5挟风 6其他___舌象:舌质 1淡红(正常) 2红 3紫/暗 4淡白 5绛 6其他___舌苔 1薄白(正常) 2薄黄 3白腻 4黄腻 5少苔 6其他___舌体 1胖 2瘦 3适中齿痕 1有 2无裂纹 1有 2无瘀斑 1有 2无舌下络脉 1青紫或粗张/迂曲 2无明显异常 3其他___脉象:1滑脉 2数脉 3细脉 4涩脉 5沉脉 6弦脉 7其他___中医临床症状评估量表医师签名: 记录日期:年月日。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图表评分
一、皮损面积评价:
将全身分为4个部分评价,每个部分先自身评分,然后4部分评分结合起来记入最后 PASI评分。
这四部分分别是:下肢(占人体40%皮肤);躯干 (包括:胃部、胸部、背部等)占 30%;上肢 (占20%);;头部(占10%)。
皮损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比例计算
如下:
体表各部分占区域头/颈、上肢、躯干、下肢百分比参考图
在受累部分以“X”标记,大致画出皮损范围和并指出拍照部位(含体表各部占各区域头/颈、上肢、躯干、下肢百分比参考)
临床观察医生签名:日期:————————————————
部位受累部分占此部位体表面积
百分比
01
头/颈%
02
躯干(包括腹股沟及会
阴)
%
03
上肢%
04下肢(包括臀部)%
01 01
01
02
01
02
02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3
03
03
正面右背面左
二、严重程度指数:
5分制。
2、浸润:对身体各部位浸润的评分采用以下5分制。
3、脱屑:对身体各部位脱屑的评分采用以下5分制。
三、各部位PASI得分的计算公式是:
PASI(头部)=0.1(红斑+浸润+脱屑)×皮损面积;
PASI(上肢)=0.2(红斑+浸润+脱屑)×皮损面积;
PASI(躯干)=0.3(红斑+浸润+脱屑)×皮损面积;
PASI(下肢)=0.4(红斑+浸润+脱屑)×皮损面积;
PASI总分=PASI(头部)+PASI(上肢)+PASI(上肢)+PASI(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