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S配置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研究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因素研究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因素研究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因素研究摘要:随着电网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变得越来越趋于极限,必须充分理解这个问题。

本文阐述了低频振荡在电力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并阐述了一般分析方法。

从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出发,分析了研究的可能方向。

本文阐述了该课题的基本思路、实践方法、研究领域和难点,展望了未来。

关键词:低频振荡;特征值分析;电力系统阻尼发电厂同步发电机在电力系统初期联网,阻尼绕组尼引起足够的阻尼,抑制振动的发展。

在这一点上,很少出现低频振荡情况。

随着电网规模的增大,还应生产大型电力联系,以改善电网低频振荡问题。

如果不及时抑制,可能导致停电,可能危及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甚至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一、慨况由于电力系统的负阻尼,低频振荡通常发生在弱联系、远距离、重负荷的线路中,而低频振荡则更可能发生在高性能励磁系统系统中。

没有阻尼,甚至没有对应于发电机相对摇摆的负阻尼。

功率波动在输电线路中出现,功率波动频率由系统缺乏阻尼或系统负阻尼,系统在0.1-2.0hz范围内增加,通常称为低频振荡(也称为功率和机电振荡)。

一般来说,电力系统的振荡模式可以分为地区和区域,当系统中的低振振荡率非常低(0.1-0.5hz)时,通常将其视为互联系统之间的区域间振荡。

如果振荡大于1Hz,则视为局部或区域振荡。

在振荡模式区域中,振荡频率取决于机组数量。

因此,将阻尼添加到少数强相关机组上将大大增加振动阻尼。

区域振荡模式的振荡频率较低,需要更多机组。

因此,只有关键机组的阻尼才能增加振荡模式下的阻尼。

区域振荡模式下低频振动的抑制显然比区域振荡模式下低频振动的抑制更复杂和困难。

因此,在系统运行期间,它们更容易受到区域振荡模式下低频的影响。

二、低频振荡的振荡机理1.负阻尼。

1969年F.De Mello使用阻尼转矩的概念来研究无噪声单机系统中低频振荡的机理。

应注意的是,由于励磁系统的惯性,随着励磁调节器增益的增加,与转子机械振动相对应的实际根值随着负值逐渐增加。

交直流互联电网低频振荡

交直流互联电网低频振荡

交直流互联电网低频振荡的研究摘要:首先介绍交直流互联电网低频振荡发生的机理及分析方法,接着介绍低频振荡的研究模型及其对低频振荡研究结果的影响,重点介绍抑制交直流互联电网低频振荡的一系列措施及存在问题并分析了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的相互关系,着重指出抑制低频振荡的措施不应降低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关键词:交直流互联电网;电压稳定;功角稳定性;低频振荡0引言随着三峡和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系统在我国电网中出现,如南方电网和华东电网的含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交直流互联电网,这种复杂的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系统为电网安全稳定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系统互联引发的低频振荡问题己成为危及电网安全运行、制约电网传输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学者致力于此领域的研究,在低频振荡分析方法、振荡模式分析和阻尼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低频振荡发生机理及分析方法低频振荡按所涉及的范围和振荡频率的大小可分为局部模态和区域间模态。

局部振荡模态是指系统中某一台或一组发电机与系统内的其余机组的失步,区域间振荡模态是指系统中某一个区域内的多台发电机与另一区域内的多台发电机之间的失步。

低频振荡的研究机理大致有欠阻尼机理、模态谐振机理、混沌振荡机理、发电机电磁惯性机理、灵敏励磁调节机理、电力系统非线性奇异现象机理和不适控制方式机理等等。

低频振荡的分析方法比较成熟,有小扰动法、hopf分歧理论法、模态级数法、时域仿真法、频域法、在线辨识法、自激分析法、能量法和模糊辨识法等。

2研究低频振荡的模型及其影响2.1直流模型及其对低频振荡影响直流模型可分为稳态模型、准稳态模型和改进准稳态模型。

直流系统采用稳态模型时系统阻尼较小,系统失稳概率最大;准稳态模型系统阻尼较大,系统失稳概率最小,即在交直流混合系统的计算中,采用稳态模型的误差是明显的,可能得出较悲观的结果;而采用改进的准稳态模型可能得出偏于乐观的结果。

2.2负荷特性及其对低频振荡影响负荷模型一般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

低频振荡现象的机理和研究现状 ppt课件

低频振荡现象的机理和研究现状  ppt课件

第8页
早期关于低频振荡的记录和研究
1971年记录的功率振荡,±90MW,约0.14Hz
2020/2/29
第9页
1996年8月10日美国西部大停电事故
导致系统最终失稳的根本原因是区域间的增幅低频振 荡,属于小干扰稳定问题。
美国电科院发布的《WSCC的系统扰动稳定性研究》的 报告指出
HVDC和AGC调整对系统振荡的阻尼和频率有:一定的影响, 但根本原因在于事故发展过程中电网的结构 系统发生线路和机组掉闸后形成的网架结构本身就存在小 干扰不稳定问题,有0.28Hz的负阻尼振荡模式 通过时域仿真和更深入的特征值分析可以说明这一点。此 外,该事件中初始运行电压较低,但可以验证即使电压在 正常的水平下,不稳定的事件同样会发生
2020/2/29 第24页
2005年10月华中系统低频振荡
斗双线:最大功率变化:570~1300MW,振荡幅度:730MW
2020/2/29 第25页
2005年10月华中系统低频振荡
三峡左一500kV母线电压 最大电压变化:533~555kV,振荡幅度:22kV
2020/2/29 第26页
2005年10月华中系统低频振荡
2020/2/29 第18页
我国的低频振荡事例
2001年-2002年四川电网发生过三次二发电机出力、 母线电压和线路电流有低频摆动现象,随着紧急降低机组出力振荡得 到抑制。
通过对二滩机组励磁系统的研究和现场试验,发现这几次低频振荡是由于二滩机组励 磁系统存在设计缺陷造成的,V/Hz限制环节不仅限制了励磁给定信号,而且限制了PSS 输出信号,在二滩多台机组相继增加励磁调压时,多台机组PSS功能同时退出,导致系 统阻尼变弱
频率上
• 区域间的振荡模式引发的全局问题 • 局部振荡模式引发的局部问题 • 局部振荡模式引发的全局振荡----新问题

电力系统稳定器对低频振荡抑制效果的研究

电力系统稳定器对低频振荡抑制效果的研究
Ab s t r a c t : Wi t h 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 s p r e a d i n g o f s c a l e i n p o we r s y s t e m a n d i n t r o d u c i n g o f f a s t e x c i t a t i o n s y s t e m,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l o w f r e q u e n c y o s c i l l a t i o n wh i c h i s a os r e d b e c a u s e o f l a c k i n g - d a mp i n g b e c o me s wo r s e a n d w o r s e .T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第2 1 卷 第 5期
Vo 1 . 21 No . 5
电子设计 工 程
El e c t r o n i c De s i g n En g i ne e r i ng
2 0 1 3年 3月
Ma r .2 01 3
电力 系统稳 定器对低 频振荡抑制效果的研 究
李 昂
d m p a i n g t o r q u e . T h ou r g h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s i mu l a t i o n mo d e l o f e x c i t a t i o n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o n a t y p i c l a s i n g l e ma c h i n e — i n f i n i t e b u s s y s t e m,t a k i n g a nd a s i t s i n p u t s i g n ls a , s i mu l a t e s he t s y n c h r o n o u s g e n e r a t o r ’ s t r a n s i e n t o p e r a t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u n d e r l a r g e a n d s ma ll d i s t u r b a n c e s ,a n d t h e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d e s i g n c a n i mp r o v e t h e s y s t e m d m p a i n g a n d t h e g e n e r a t o r o p e r a t i n g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 i n c ea r s e p o w e r s y s t e m d y n a mi c s ab t i l i t y . Ke y wo r d s : l o w f eq r u e n c y o s c i l l a t i o n;e x c i t a t i o n c o n t ol r s y s t e m ;p o we r s y s t e m s t a b i l i z e r ;Ma t l a b s i mu l a t i o n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原理及抑制措施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原理及抑制措施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原理及抑制措施作者:王坤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22期文章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探讨了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原理,并根据得出的结论给出了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方案,并对本方案的一些具体细节进行探讨。

【关键词】低频振荡能量守恒定律附加电磁转矩电力系统运行机组间有时会出现低频振荡问题,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目前普遍采用的抑制低频振荡的方案是PSS,文献[1]对单机无穷大电网的发电机稳定性及PSS进行了分析。

1 低频振荡原理单台机组发生低频振荡时,由于发电机内部各种量耦合严重,很难给出限定条件并作出合理的假设,因此可把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采用能量守恒定律处理,并假设转子为刚体。

通常容易忽略调速的作用,认为机械转矩不变,实际上在转子摆动期间,转子转速增加,蒸汽或水流与转子导叶的相对速度减小,则导致机械转矩减小,转子转速减小时同理。

由公式可得:假设输入机械能恒定比机械转矩恒定更为合理。

发电机稳定运行状态情况下,可用公式(1)表示。

(1)此时发电机蕴含能量为转子动能和磁场能,可认为恒定,用公式(2)表示。

(2)在发生低频振荡情况下,Pe波动,假设Pm=C恒定。

根据能量守恒,忽略杂散损耗,发电机能量变动值为输入输出功率差值,即公式(3)。

(3)又有公式(4)。

(4)可得,在△t时间内,可用公式(5)表示。

(5)在低频震荡中,可认为磁场能与输出有功同向变化,可知有功功率低频振荡必然导致发电机大轴的低频摆动,且发电机转子的低频摆动与有功功率的低频振荡存在明确的反向关系。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得知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本质是发电机转子动能与有功功率互补低频振荡。

发电机转子在匀速转动的同时叠加有低频的摆动,在电气量上表现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低频振荡,转子摆动的幅值越大,则低频振荡的幅值越大。

此外,还与磁场强度以及功角有关。

低频振荡的诱发因素较多,任何一种扰动,如果引起了转子转矩不平衡,都会造成转子的摆动,继而可能引发电力系统低频振荡。

互联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及抑制措施

互联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及抑制措施
互联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 及其抑制措施
内容
1、低频振荡的基本概念 2、分析低频振荡的数学模型 3、产生低频振荡的主要原因 4、低频振荡的抑制方法 5、PSS参数及意义 PSS参数及意义 6、 如何实现PSS提供附加正阻尼? 如何实现PSS提供附加正阻尼 提供附加正阻尼? 7、 PSS参数的设计方法 PSS参数的设计方法 8、 算例(大朝山电站) 算例(大朝山电站) 9、多机系统低频振荡的分析方法 10、目前PSS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0、目前PSS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d
ɺ E′ − X qIq ɺ UG
X 1 sin δ (2-4) R1 cos δ
δ
∆I d Yd Fd ′ = ∆E q + ∆δ ∆I q Yq Fq
Fd U − R 2 = F Z e2 X 2 q X 1 cos δ R 1 sin δ
:57
:59
time / s
49:01 time / s
:03
:05
:07
:09
图1-1 2003年11月5日 年 月 日 湖北斗笠变电站低频振荡的有功曲线和电压曲线 (0.28Hz)
6
电压 (kV)
电流 (A)
图1-2
2003年3月7日 罗马线低频振荡电压和有功曲线 0.375Hz 7 年 月 日 罗马线低频振荡电压和有功曲线( )
G
I
UG
Z=R+jX
U
ɺ U G = U Gd + jU Gq ɺ U = U (sinδ + j cosδ )
由图2-1, 由图 ,有
ɺ I = I d + jI q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综述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的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西北联合系统与西南联合系统进行互联运行时,发生了功率的增幅振荡,最终破坏了大系统间的并联运行。

自此之后,低频振荡一直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中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除此之外,日本、欧洲等也先后发生过低频振荡。

在我国,随着快速励磁装置使用的增加,也出现了低频振荡现象[1],如:1983 年湖南电网的凤常线、湖北电网的葛凤线;1994 年南方的互联系统;1998 年、2000年川渝电网的二滩电站的电力送出系统;2003 年2、3 月南方--香港的交直流输电系统;2005 年10 月华中电网等。

以上电网都曾发生全网性功率振荡。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一旦发生,将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可能诱发连锁反应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2]。

因此,对低频振荡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其控制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超大规模交流同步电网的互联以及交直交混合互联电网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发展迅速。

2011年12月,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和建设的,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电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正式投入运行;2012年3月,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全线贯通。

仿真分析和现场试验结果表[3-4]:跨区交流联网特别是弱联系交流联网将带来大扰动的暂态稳定问题和小扰动的动态稳定问题,其中,大扰动后暂态功率的大范围传播和0.1Hz左右的超低频振荡对互联电网的安全构成威胁,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总之,低频振荡现象在大型互联电网中时有发生,常出现在长距离、重负荷输电线路,并随着互联电力系统规模日益增大,系统互联引发的区域低频振荡问题已成为威胁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制约电网传输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1],有必要全面认识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问题。

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特性研究方法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特性研究方法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特性研究方法研究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运转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电力系统中存在一些不稳定性问题,例如低频振荡,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电力设备的损坏、系统能量损耗的增加、供电可靠性下降等。

因此,对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特性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低频振荡是指电力系统中频率较低的振荡现象。

当电力系统中存在负荷变化、电力负载突变或线路短路等情况时,系统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引发低频振荡。

低频振荡会导致系统频率的不稳定、电压波动以及功率损耗的增加,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系统崩溃。

在研究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特性时,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仿真模型对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特性进行分析。

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系统参数,模拟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低频振荡情况。

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和机理,以及振荡在系统中的传播规律。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实验方法来研究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特性。

例如,可以建立实验测量系统,通过监测电力系统中的频率和电压波动等参数的变化,来验证低频振荡的存在并分析其特性。

同时,可以通过实验调整系统的负荷和发电功率等,观察低频振荡的响应情况,揭示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另外,现在还有一些先进的监测装置和算法可以用于电力系统中低频振荡特性的研究。

例如,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智能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系统中的频率、电压、电流等参数,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利用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方法,深入挖掘低频振荡的形成机制,提高系统的抗振能力。

此外,经验法也是研究电力系统中低频振荡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历史上发生的低频振荡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经验,可以为今后防范低频振荡提供指导。

例如,根据过去低频振荡事件的特征和表现,可以建立一些预警指标和故障诊断模型,及时预测和识别低频振荡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霪。 。
蠢 稃 雾 碧 T A U ND 专 E OZ A G H
校正、 放大 、 幅等 环节 组 成 。P S 限 S 的输 加入 到励 磁 系统 的电压迭 加点 。
表2 特 征 向量 简 表
3 算 例 分 析
以8 6 机3 节点 系统 为研 究对 象 , 通过 计算 系统 的 小 干 扰稳 定性 及 系统 的低 频振 荡 ,研 究 P S 置 的 S装
表 3 8 - 组 装 设 P S1 的特 征 值简 表 g机 S 后
32 按规 律配 置P S . S
根据 系统小 十扰计 算 的结果来 装设 电力 系统 稳
定 器 装 设 P St, 选择 阻尼 比最小 的模 式 , 、 S ̄ 先 , 冈为 这 种模 式 的低频 振 荡最 严 重 ,应 该首 先 加 以抑制 。 根 据 正常 系统 的特 征 值简 表 和特 征 向量 简表 , 知道 低 频振 荡 中 阻尼 比最 小 的模式 中 , 关 因子 最 大 的 相 从表 3 以看 这种 情 况 下造 成 系统低 频 振荡 可
算 , 出 系统 存 在 的失 稳 模 态 以及 引起 该 失 稳 模 态 的主 要 原 因和 相 关 设 备 , 此 基 础 上 提 出采 用 按 规 律 配 置 电 找 在
力系统稳定 器( S ) 随意 配置P S 两种方法来抑制 系统 的低频振荡。经过 比较得知 , P S及 S这 按规律配置P S S 较随意
装设 后 的小干 扰计算 结果 ( 表5 表6 : 时造 见 、 )此
表 5 2 机 组 装 设 P S1 的 特 征 值 简表 号 S 后
1. % 、2 5 2 1 5 1. %。相 关 冈子最 大 的机 组 依次 是 45 0 、、 78 机 组 。 机 组 3 设 P S 抑 制 了 自身 的低 频 振 、号 装 S1
釜 H 釜
隔直 超 前 后 滞
放 大 、 限 幅

况下 , 一旦 发生 会通过 联络线 向全系统 传播 , 控制 如
措施 不 当会 引发 严重 的 电网事故 1 。
收 稿 日期 :00 1— 1 21—1 1
图1 电 力 系 统稳 定 器 通 用 框 图
电力 系 统稳 定 器P S S 由滤波 、 隔直 、 前 一 后 、 超 滞
3 S 。
3 1 原 系统 的小干扰 稳定计 算 .
小干扰 稳定计 算结 果 : 先根 据特征 值简表 ( 首 见
表 1, ) 选择 频率 在 02 2 z 阻尼 比较 小 及机 电 旧 . .H 、 ~0 路 相关 比较 大 的特 征值 , 时 的一 个 特征 值也 称 为 此
低 频振 荡 的分析 方法 有特 征值 分析法 、时域 仿 真法 、传递 函数 辨识 法 和其他 非线 性方法 如 分岔 分
析法 、 混沌 分析 法 、 规形 分析 法 、 正 神经 网络等 。
2 P S 理 分 析 S 原
低 频 振荡 的产生 是 因 为系 统 阻尼 减 小, 么抑 那
12 低 频振 荡产 生的机 理 .
O 引言
在现 代 电网 的诸 多安全 稳定 问题 中 ,小干 扰稳
定是 较为 突 出和 重要 的问题 之一 。 电力系 统受 到小
在低 频振 荡研究 领域 , 界各 国的专 家 、 世 学者 提
出 了一些 不尽 相 同的低频 振荡 产生 机理 ,主要 的观
统低频振荡 的频率是 1 3 、. z1 4H 、. z . 1 4H 、. z1 8H 、 8 Hz 6 1 0 0 1H ,相 应 的 阻 尼 比 为 1. % 、0 5 、. % 、 . z 8 7 6 1. % 9 8 6 2 3 1 . %、. %。与2 16 7 9 9 7 号机组 装设P S S 比, 了一个振 S IH 多 荡模式 。因此选择在2 号机组装设P S 。 S 1
表7 2 号机 组 装 设 P S 后 的特 征 值 简 表 S 9
323 3 机 组 装 设 P S .. 号 S1
装设 后 的小干 扰计算 结果 ( 表8 表9 : 见 、 ) 此时造
成 系 统 低 频 振 荡 的 频 率 是 1 5 Hz 11 z 11 . 、.6 H 、.2 6 ( ) 号机组 装设P S 12 S1 H 、.1 z 相 应 的 阻 尼 比 为 96 % 、20 % 、 z08 H , .3 1.6
机 组 为2 4 5 7 3 、 、 、 、号机 组 。
机组是 l 号机 组 , 由于 1 机组 是参考 机组 , 但 号 没有励
磁装 置 , 无法 ̄ P S 冈此选 择 相 关 因子第 二 大 的 故 HS, 8 号机组 先 尝试在 8 号机 组直接 装设P S 。再根据 S 1 8 号机 组装设 后 的小干扰 计算 结果 、 照上述 判断方 依
法依 次装设 P S 直 到成功抑 制 系统 的低 频振荡 。将 S,
这 种方式 称为方 法 1 。
因为抑制 了 自身的低频 振荡 , 因此 在8 号机 组装
设 P S 是成 功 的 ,接 下来 选择 在 阻 尼 比最小 的 2 S1 号
机组装设 P S S。
3 . 2 机 组 装设 P S .2 号 2 S
在2 机组分 别装设 P S 和 P S , 号 S 1 S 9 并查看 效果 。
T A HU I 特 E G O Z AN D
稿




表4 8 机 组装 设 P S 1 的 特 征 向 量简 表 号 S 后
成 系统 低频 振 荡 的频 率 是 1 5H 、. 、. z . z 1 4Hz1 8H 、 6 1 0
T OZ A I 特 EGA HU N D
稿


基于P S 置 的电力 系统低 频振荡研 究 S
刘春梅 , 詹 昕, 王 凯
( 武汉 大学 电气工程 学 院 , 湖北 武 汉

4 07 ) 3 0 2
要 : 先 介 绍 了电力 系统 低 频 振 荡 的 原 理 、 究概 况 和 抑制 措 施 , 后 利 用 P A P 行 系 统 的 小 干 扰 稳 定 计 首 研 然 S S进
表8 3 号机 组 装 设 P S 后 的特 征 值 简 表 S l
表6 2 机 组 装设 P S1 的 特 征 向量 简 表 号 S 后 表 9 3 机组 装 设 P S 后 的特 、 如 配置参数 的确 定等 。
此 系统 是P A P S S 中的算例 。本 次 系统设 定 的小 干扰 为母线 l 上 的负 荷 随机波 动 , 9 波动 功率P I s = +i n f. + 0 108 s f. ) 始时 间 为0s, 05 1 。 .8i 08 , t + n t开 结束 时 间 为
的 频 率 是 1 2 Hz 1 3 H 、. z 1 8 Hz08 . 、. z 1 4 H 、. 、.1 8 6 1 0
Hz .相应 的 阻尼 比为68 % 、. % 、.8 1 . %、 . 8 92 0 9 %、 1 7 3 9
78 % 一共 有5 低频振 荡模 式 。低频 振荡最 相关 . 0 个
1 电 力 系统 低 频 振 荡
11 低 频振 荡 问题 .
制 低频 振荡 的手段 就是 减小 负 阻尼 或增加 正 阻尼 。 P S 通过 增加 正 阻尼来 抑制 低频 振荡 的 。 S是 PS S 的根本 原理 是进 行相 位补偿 。P S S 采用 △ 、
△ 或△ 力 中的 1 或2 信号 作为 附加 反馈 控制 ,能增 个 个
基 金 项 目 : 央 高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项 基金 资 助 (o o 15 0 ) 中 2 l2 0 0 2 作者简介 : 春梅 (97 )女 , 刘 1 8一 , 湖北 鄂 州 人 , 硕士 研 究 生 , 研究 方 向为 电 力 系统 稳 定 分 析 。
i _ 0

种 低频 振荡模 式 , 后再 根据特 征 向量 简表 ( 然 见表 以看 出这种 情况 下造 成 系统低 频振 荡 的频率 是 1 2 . 8
H 、.4H 、.5H 、 . z 09 z07 , 应 z 1 z 1 z 11 H 、.8H 、 . Hz 6 2 3 7 相 的 阻 尼 比 为 68 % 、. % 、 . % 、.7 、 . % 、 .9 87 7 78 3 93 % 43 4
按 照参与 机组 和振荡 频率 的不 同 ,电 力系统 的
低 频振荡 可分 为两类 ,即全局振 荡模 式 和局 部振 荡 模式 l 7 l 。局部振 荡模 式也 称为本 地模 式 , 其机 电振荡 只与邻 近的几 台发 电机转 子摇摆 有关 ,振 荡频 率 为
07 2 z 全局振荡 模式 主要 表现 为系统 一 个 区域 . .H 。 ~0 的发 电机相 对 于 另一个 区域 发 电机 的相对 摇 摆 . 也
配 置P S 有 一 定 的优 越 性 。 S具 关 键 词 : 频振 荡 ; 稳模 式 ; 力 系 统 稳定 器 ( S )P S 置 低 失 电 PS ;S配 中 图分 类 号 :M72 T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7 9 ( 00 1— 0 1 O 17 — 5 8 2 1 )2 0 1一 5
2 选择 各个 模 式下 相关 因子最 大 的机 组 。从 表 l ) 可
1 .2 1 % 一 共有6 低频 振荡模 式 。低 频振荡 最相关 个
机组 为2 4 7 5 3 1 、 、 、 、 、号机 组 。
表 1 特 征 值简 表
321 8 .. 号机组 装设P S S1
装设 P S 后 r 4, 扰 计 算 结果 见表 3 表 4 在 S1 t - 3 干 , 、 ( 下 面 的特 值 简表 巾只列 出了低频 振荡模 式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