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宿命的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黛玉宿命的死亡-

作者: 日期:

红楼梦研究作业:

林黛玉的宿命死亡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07级古代文学

林黛玉的宿命死亡

内容摘要:

小说《红楼梦》中充满了谶语,处处都指向凄凉的结局,处处都在暗示这是一出感伤的悲剧。本文通过对小说中林黛玉的儿首主要诗词作品如《葬花辞》、《秋窗风雨夕》、《桃

花行》、《柳絮词》等的解读,来透视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

忧伤宿命谶语死亡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感人至深的小说,每一位读者都会为书中的人物或歌或哭,而在这部悲剧性作品所描绘的众多人物里,最能赚得读者眼汨的无疑当属林黛玉了。

黛玉由于双亲早亡,家族败落,只能寄身于贾府。她孤苦伶仃,体弱多病,遍尝人世间种种苦楚,早早就有一种悲剧的自觉意识,有一种深刻的自悼心理。她预感到自己的生命不能长久,将自己与宝玉的爱悄作为其生命的依托,这也是支撑她活下去的惟一理山。黛玉无法摆脱自己为悄而感伤,为爱而流汨,终至于汨尽夭亡的命运。林黛玉也代表了书中描写的其他女子的悲剧性命运,《红楼梦》这部小说“把女子的青春生命放在特别的时间与空间中来思索,突出美的生命的瞬间性、片刻性,即难以持久,《红楼梦》的伤感主义正是对美的非永恒性的伤感, 即对美的难以持久、青春的难以持久和好景的难以持久的伤感化(李泽疗《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黛玉的悲愁和内心的死亡意识往往超越了自身,超越了日常生活状态,以其卓越的想象力,进入到对人生无常的忧患,进入到对自我真实存在的把握和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她承受的所有痛苦与悲哀只能用流不尽的眼汨和凄苦的诗歌来化解,她的悲剧命运引发了一代乂一代读者的感叹与同悄。

“谶语m是一种带有宿命和神秘色彩的文字,它成为了《红楼梦》创作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杨义先生称之为“预言叙事”,指的是“在时间和事件发展状态的错位中,暗示某种预兆和机缘”。(《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红楼梦》中充满了谶语,处处都指向凄凉的结局,处处都在暗示这是一出感伤的悲剧。例如在小说第三回,黛玉刚进贾府,就有一段话讲到:“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乂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这一处伏笔就早早告知了读者黛玉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她来到贾府,与宝玉相恋,这一段宿缘也就成为了黛玉生命的克星,在她泪水流尽的时候,生命也到了终点。第五回的曲子《终身误》中“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枉凝眉》中“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也早早暗示了这场悲剧的结局厂使整部小说都充满了失落感和悲凉感,一切花团锦簇的场面都是短暂的,“好便是了”的无形力量笼罩在所有人物的身上。

第三十二回,林黛玉在听到宝玉称扬她不说“经济”之类的“混账话”时,有一段心理活动:“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两个人成为知己,相亲相爱,却无缘相守, 这是多么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悄!而黛玉对自己“薄命"的认识更增添了儿分悲凉。

第七十六回,中秋之夜,黛玉湘云在凹晶馆联句。湘云的“寒塘渡鹤影”,引出了林黛玉的“冷月葬花魂”。这一对句含有无限的悲凉之感,可说是黛玉的“自诔” 了。湘云说:“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凄清奇诫之语”。在一旁的妙玉也说: “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儿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 所以我出来止住”。黛玉在此

时吟出这样的诗句,她内心的死亡意识已经凸显出来, “气数”将尽了。

第七十八回,宝玉杜撰《芙蓉女儿诔》,也可看作是“诔晴雯”而“实诔黛玉化宝玉在与黛玉一同改稿时说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黃土城中,卿何薄命”的句子,引得黛玉“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外面却不肯需出,反连忙含笑点头称妙”。(笫七十九回)而这两句修改后的诔文,也成为了黛玉终于“魂归离恨天”的谶语。

第五回的曲子《枉凝眉》中:“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黛玉为宝玉,为他们就世的因缘,为他们艰难的爱悄流了无数的眼汨,因爱而生,因爱而病,泪尽而逝。所以当小说第四十九回里,黛玉向宝玉说,“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汨却不多"的时候9 所谓“欠汨的,汨已尽”的大限已经逐渐迫近了。

以上是小说中一些对话、联句中散见的谶语,而以整首的诗词作为谶语,在《红楼梦》里更是占据了主要地位,特别是大观园里众人的诗词创作,无不隐示着自己日后的遭际。而黛玉所创作的诗词,更是和她的悲剧命运紧密相连,最集中的体现了生命中美丽与哀愁的主题。黛玉的人生是诗化的人生,在《葬花辞》、《秋窗风雨夕》、《桃花行九《柳絮词》等诗里,黛玉用“落花”、"秋雨“柳絮‘‘ 等童象传达出人类共有的普遍悲悄,奏响生命的哀音。人生有限、天地无悄的无奈感,绝望乂找不到出路的孤独感和破灭感。黛玉将孤独、感伤、悲凉等感受都融入自己的诗词里,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诗世界。

《葬花辞》是林黛玉感伤命运的哀凉之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落花的命运也是黛玉自身的命运,同时更是大观园中众女子的普遍命运。以“花谢花飞” 来比喻“红颜易老X生命如花期一样短暂而令人无奈。黛玉同情落花,于是“手

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用她的锦囊珍收起花的艳骨,用一抓净土掩埋 花的风流,葬花即隐寓着青春的埋葬。面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的残酷处境,黛玉只能选择“质本洁来还洁去”,因为这种选择虽然注定了生命的 早夭,然而却是“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这份选择中蕴含着无限的凄凉,也真实 地展露出一颗充满痛苦而乂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心魂,“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 红颜老死时”,以悼亡的基调,烘托和渲染了黛玉的悲剧形象。

黛玉在人世间唯一的的知音一一宝玉在一旁听到《葬花辞》,“先不过点头感 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 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 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宇不心碎肠断!”(第二十八回)不光宝玉, 相信所有的读者在读到此处时,也会有心碎肠断的感觉的。所以此回脂评云:“一 部大书,止为一葬花冢也”。

随着死亡意识的逐渐加深,黛玉诗词中的感伤悄绪也日益沉重,渗透在字里 行间的全是浓的化不开的忧伤与哀怨。第三十七回,黛玉的《咏0海棠》写道:“半 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口,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 缝编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以洁口的冰做土, 以无暇的美玉做盆,有梨花般的纯洁,梅花般的清魂,这种海棠注定也是薄命的。 时当秋夜,深闺里的女子只能悄悄哭泣,自己擦拭泪痕,这是多么凄楚的场景。"娇 羞默默同谁诉?”是作者心灵的独口,她纵然有满腹的心事,却找不到什么人可以 倾诉,只好在西风落叶的季节,凄凉无奈的地送走一个乂一个寂寞的黄昏。

第四十五回中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是黛玉的乂一首悲凉婉转的唱叹。在 风雨交加的秋夜,林黛玉卧病潇湘馆,“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 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黛玉卧在床上翻阅《乐府杂稿》,当 读到《秋闺怨》、《别离怨》等词时, 全诗以秋窗风雨为背景,通过一系列具体物象如“泪烛”、“小院”、“疏竹” 等的描绘,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满怀愁绪,情思凄苦,格调低沉,诉说了“已

不禁有感于中,写成此首:

秋花惨淡秋草黄,

已觉秋窗秋不尽,

助秋风雨来何速,

抱得秋情不忍眠,

泪烛摇摇熱短繁,

谁家秋院无风入,

罗衾不耐秋风力,

连宵脉脉复飕飕,

寒烟小院转萧条,

不知风雨儿时休,

耿耿秋灯秋夜长。 那堪风雨助凄凉。 惊破秋窗秋梦绿。 自向秋屏移泪烛。 牵愁照恨动离情。 何处秋窗无雨声。 残漏声催秋雨急。 灯前似伴离人泣。 疏竹虚窗时滴沥。 已教泪洒窗纱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