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的探索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的探索与思考
一、深入学习领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制》教材编写整体思路介绍
(一)教材的理想与追求
1.问题导向:
➢直面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
➢直面问题不是简单暴露社会生活的阴暗面,而是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在青少年学生的脑海中埋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种子。
启示:
(1)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已,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2)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
基本原则。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复杂性思维能力。2.以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
道德是内心的一种体验,必须靠“养”来形成。单纯的道德说教必然导致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相互背离。因此,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效联结,重视学生体验、反思、探究、对话,重视道德实践的指导,就成为本套教材的必然选择和追求。
启示:
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靠“问答式”、“死记硬背”式的教学形式,是不合理的,也是不道德的教学模式。
3.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材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改变品德教材的“知识本位”取向,改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段论”的教材呈现方式,则是我们编写组的共同价值追求,这也与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不谋而合。教材的每一个主题都无不贯穿着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
启示: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
4.走向深度学习的教材
01注重核心知识的提炼、批判性思维、复杂性思维的培养;
02以各种开放性活动设计来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作与沟通能力更是我们教材的重要主题;
03学会学习和学习毅力自不在话下。
启示:
既不能搞纯知识教学,也不能搞纯情感教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有机统一,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单有知识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能力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
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教材编写立意解读
01价值观引领,贯穿始终
德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依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核心价值观。
•采取循环往复、螺旋递进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层层推进。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勾连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的精神链条,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中涵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精神。
•设计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启示: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要注意层次性、反复性,要注意方式,所谓“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老师们要继续学习中国历史,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承接。老师们要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02生活化取材,承接地气
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教材把“回归生活”作为理论基础,在教材设计中,从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渐次丰富的活动中,有机整合学习内容。坚持生活与知识的统一,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道德生活、法治生活。
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1)运用你的经验把学生的个体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2)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进而促进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3)拓展空间力图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
的生活领域。
启示:我们每节课都要找到这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引导学生体验生活,采用灵活式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表达、分享,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以此导行。
03主题式编排,由近及远
我——学校——社会——国家——世界
启示: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遵循主题式编排模式,由近及远设计教学。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中,采用主题式教学构建的学习情境,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探讨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又是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探讨者,利于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让学生以自有的文化去解读情境,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以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允许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04开放性设计,知行合一
进一步改变以往学科教学偏于知识传递和记诵、应考的积弊。根据学习内容尽可能设计安排有具体方法技能的学习指导;更多采用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角色扮演、讨论辨析、反思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在生成性活动中,积极表达、善于思考、习得方法、努力践行;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教学过程,引领道德与法治学习方式方法的革新。
启示: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
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05因应新时代,内容更新
强化了公民意识教育和生命教育。八年级教材内容编排以社
会公共生活为核心,将学生个体品德的成长与公民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凸显公民意识教育。七年级上册设置“生命的思考”专门单元,探讨珍视生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