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扁鹊见蔡桓公23捕蛇者说(二)

22 扁鹊见蔡桓公23捕蛇者说(二)
22 扁鹊见蔡桓公23捕蛇者说(二)

22 扁鹊见蔡桓公

一、字词复习(括号注音,横线解释)

1.蔡桓( )公

2.有间( )

3.腠( )理

4.居十日

5.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6.居

7.故

8.望桓侯而还走

9.还( ) 10.汤( )

11.熨( ) 12.火齐( )

13.司命之所属14.臣是以无请也

二.课文分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韩非是战国时期_______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2.本文通过叙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刻画了这两个人物,表现了

的中心意思.

3.本文按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4.桓公因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色彩,它告诫人们:

5.文中刻画人物是为了增强说理的,扁鹊的和桓公的

形成鲜明的,这个的目的在于揭示

.

23 捕蛇者说

一.基础巩固

1.黒质而白章

2.得而腊()之以为饵

3.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

4.去死肌

5.太医以王命聚之

6.岁赋其二

7.当()其租入

8.争奔走焉

9.专其利

10.死于是

11.吾嗣()为之十二年

12.几死者数()矣 13.貌若甚戚者

14.若毒之乎

15.莅()事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古诗词三首》【精品教案】

23古诗词三首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 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一、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扁鹊见蔡桓公 作者:韩非出处:《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huán公,立有间jiā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 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yìng。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xuán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tàng〕 熨wèi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ì之所及也;在骨髓suǐ,司命之 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suì死。 节选节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著,为法家重要著作。 1.扁鹊biǎn què: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鄚mò地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 中的上古神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关于扁鹊:又一次扁鹊行医到虢读音:国国, 虢国的太子死了,正要下葬。扁鹊问明了其病情后,断定太子未死,先用针刺疗法,一会 儿太子醒来,又把药物敷在太子肋下,一会儿,太子就站了起来,最后给太子配汤药喝, 仅仅服了30多天,太子就完全康复了。】 2.蔡桓huán公:实指齐桓公田午前400年—前357年,44岁,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 位齐国国君,谥号为“齐桓公”,因与“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姓齐国的齐桓公小白相同, 故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因为当时蔡国已亡,而齐国都上蔡,故说蔡桓公。 齐国都城是临淄,田氏代齐之后也不曾迁都,何来“齐国都上蔡”一说,难道此上蔡非彼 上蔡? 3.有间jiān——一会儿。 4.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疾,小病、轻病;病,重病。 5腠còu理:皮肤的纹理。 6.寡人——古代君主谦称自己。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君王自称。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称寡人。 7.好hào——喜欢。

扁鹊见蔡桓公课本剧

剧本 扁鹊见蔡桓公 庄河市暖水小学孙振东 第一场 旁白: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发现蔡桓公身体有病,屡次觐(jin)见。 众人:上朝! 王公公:皇上起驾! 蔡桓公:寡人的领域真是一片乐土,空气清新,河水清澈啊! 大臣1:吾国安居乐业,全是大王英明神武,大王一定会福泽万年。 蔡桓公:嗯,那是当然。 扁鹊:草民扁鹊叩见大王。 蔡桓公:你就是扁鹊? 扁鹊:正是。 蔡桓公:起来吧。 扁鹊:谢大王! 扁鹊:大王,你的皮肤有点病,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寡人位尊九五,锦衣玉食,红光满面,生龙活虎,哪来的什么病,没有什么事,你可以退下了! 蔡桓公: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虚张声势,故弄玄虚,给没有病的人看病,然后再据为己功,逢人就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寡人偏不吃他这一套。 大臣1:大王真是英明。一眼就看穿了扁鹊装模作样。 大臣2:大王,扁鹊可是神医呀,曾经救过好几百人的命呀! 大臣1:这你也信,都是谣言而已,谣言而已! 蔡桓公:好了,别叫那扁鹊扫了寡人的雅兴,继续赏景吧! 第二场 旁白:蔡桓公和大臣在花园里兴致勃勃的喝茶。 蔡桓公:各位大臣来品尝这上好的龙井吧!(突然低头咳嗽) 大臣们:大王,你怎么了? 蔡桓公:没事,没事,只是有点头晕吧!继续喝茶。 王公公:启禀大王,扁鹊求见。 蔡桓公:哦,是他,让他进来吧! 王公公:宣扁鹊觐见! 扁鹊:草民扁鹊参见大王。 蔡桓公:平身,赐坐。 扁鹊:谢大王! 蔡桓公:你今日来朝有何贵干? 扁鹊:大王,你印堂发黑,看来病已经伤及肌肉,要再不治,恐怕会更加严重。蔡桓公:寡人有病,难道自己不清楚吗?容你在这里瞎参乎,别以为读过几本医书就能对寡人的身体指手画脚,逮着谁就说谁有病。 扁鹊:大王! 蔡桓公:寡人还有事情要处理,下去!

扁鹊见蔡桓公 阅读归纳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①居.十日,扁鹊复见古义今义 ②不治将益.深古义今义 ③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古义今义 ④故.使人问之古义今义 ⑤望桓侯而还走.古义今义 ⑥将益.深古义今义 ⑦使人索.扁鹊古义今义 ⑧医之好治不病以为 ..功古义: ____,今义: 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__ __通, __ __ ⑵火齐之所及也 __ __通, __ __ ⑶汤熨之所及也 __ __通, __ __ 3、文章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讳疾忌医”的人(掩饰错误,顽固坚持、不愿改正错误的人);要点: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4、本文是篇比较短小的寓言故事,但对扁鹊与蔡桓公的形象却刻画得栩栩如生。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 答:主要通过对话和动作与神态描写对人物进行了生动地刻画。 5、本文说明的道理是: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由本文内容演变成的成语是:讳疾忌医。

扁鹊见蔡桓公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②,扁鹊曰:“君有疾③在腠理④,不治将恐⑤深⑥。”桓侯曰:“寡人⑦无疾。”扁鹊出⑧,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⑨!”居十日⑩,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11),不治将益(12)深。”桓侯不应(13)。扁鹊出,桓侯又不悦(14)。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15)。桓侯故(16)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17);在肌肤,针石(18)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19)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20),无奈何也(21)。今在骨髓,臣是以(22)无请(23)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24)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25)死。 【字词注释】 ①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鄚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②有间:有一会儿。③疾:小病。 ④腠理:皮肤的纹理。⑤将恐:将,将要。恐,恐怕。 ⑥深:甚,厉害。⑦寡人:古代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⑧出:退出。 ⑨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⑩居十日:待了十天。居,止、停。 (11)肌肤:肌肉和皮肤。(12)益:更。 (13)应:答应、理睬。(14)悦:高兴。 (15)还走:转身就跑。还,同“旋”,回转、掉转。 (16)故:特意。 (17)汤熨之所及也:(是)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同“烫”,用热水焐。熨,用药物热敷。 (18)针石:金属针和石针。这里指用针刺治病。 (19)火齐:火齐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 (20)司命之所属:司命,传说中掌管生死的神。属,隶属,管。 (21)无奈何也:没有办法。 (22)是以:就是“以是”,因此。以,因为、由于。 (23)无请:不问,意思是不再说话。请,问。 (24)索:寻找。(25)遂:就。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示例语文版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始末,刻画两个人物,表现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 2.使学生认识讳疾忌医的严重危害,理解防微杜渐、听信忠言的重要意义。 3.使学生理解间、居、复、益、应、还、走、及、是以、索等词语的意义,和汤、齐、还等字的通假用法。 教学设想 1.本文是学生升入中学后第一次学习的文言文;就此开始训练学生掌握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参看注释,借助字典、联系句意、文意理解词语的含意,通过准确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语的含意,准确理解句意乃至文意。 2.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对应地刻画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物,表现了中心意思;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叙事的层次,分析逐次对应刻画两个人物的表现力量,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本文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解释词语,口译课文。 教学过程 1.由学过的当代作家的三篇现代文引到将学的古代作家的这篇文言文,引出《扁鹊见蔡桓公》(板书课题)。 联系注释①简要说明:《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研究刑名法术,是当时重要的思想家。《喻老》这篇文章,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文中叙述扁鹊见蔡恒公这则故事,本意是用它来比喻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策划困难的事,从它的容易处开始)、“为大于其细”(做大事从它的小处开始)的观点。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名医,人们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蔡桓公,即蔡侯。“讳疾忌医”(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这个成语,就是从《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中总结出来的。 2.要求学生看注释,查字典,理解词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扁鹊见蔡桓公示例一

扁鹊见蔡桓公示例一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示例一 重点: 疏通理解文章,理解文章内容,进行诵读指导。 难点 复述与诵读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用“赛华佗”赛“扁鹊”来称赞高明的医生。华佗是东汉末期人,曾给曹操看过病,后借故辞去,累召不还?…遂被害,扁鹊,原是黄帝时的一位名医危,但只是传说而已。事迹无可考,后来就成春番秋末期名医秦越人的代称;秦越人后来到了秦国,秦太医令嫉妒他的才能.派人将他刺死。 这篇课文叙述的是秦越人治病的故事。 文章选自《韩非子》,作者是战国末期韩公子韩非,这个书名相当于今“韩非文集”。这是一部/论文集,可其中却有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 都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我们在小学就学过一些,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矛和盾》《守株待兔》) 说明:题注中有些词语较深(如“刑名”,即刑律法令,又作“形名”)不必作解释。蔡桓公又作“齐桓公”可以放到.总结全课时去讲。 二、诵读准备 1. 教师范读。 范读前要提示学生:这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很明显,要一边听一边思考文章的层次该怎样划分。 在范读过程中,无妨插进简要的注释: ①“立有间”,站了一会儿,干什么呢?观察蔡桓公。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指扁鹊,“不病”指自己,讽刺扁鹊卖弄本领。 ③“居”过。 ④“益深”,更重。 ⑤“还走”,转身跑了。 ⑥“汤熨之所及也”,用热水捂,用热药敷敷就好。 ⑦“司命”句:生死要由神来决定,无药可治。 2. 正音、划分层次、试读。 正音略划分层次:先分四小层(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然后合为 两大层: 第一层(开头至第二个“桓候又不悦”)叙述扁鹊前三次见蔡桓公,发

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本文是关于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 【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翻译】: 扁鹊进见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着看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退出以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没有理睬。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见桓侯就转

身跑了。桓侯特意派人问扁鹊为什么转身就跑,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是汤熨的力量能达到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是针灸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管辖的部位,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问了。”又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侯就病死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 , 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故事大意; 设计理念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思路:本课两课时。 第一课时开展4个活动——“我会说”;“我能读”;“我会译”;“我能析”。旨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口头表达;学会熟练诵读文言文;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故事大意;多角度解读文本。 第二课时进行3个活动——“我会演”;“我能背”;“我能做”。意在让学生通过编演课本剧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充分展示自我;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能当堂成诵。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关于扁鹊、《韩非子》、蔡桓公的相关资料;准备《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 教师:划分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复印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激情入境:“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师:同学们,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下面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句话,请大家随着老师的板书大声读出来。(教师板书:“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板书完后,要求全班同学齐读两遍。)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古文《扁鹊见蔡桓公》,希望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团结协作,积极探究,圆满完成本课学习任务﹗相信大家一定行﹗ (以激励性语句作为开场白,容易激活兴奋点,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学习者情绪高涨之际,及时抛出学习任务,明确要求,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活动一:“我会说”(时间:5分钟) 1.各小组同学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扁鹊,《韩非子》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注明资料来源。 2.小组长指定一名成员宣读整理结果,其他成员可进行相关补充。 (此设计意在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既锻炼了口头表达,又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三、活动二:“我能读”(时间:10分钟) 1.小组合作,初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标注“腠、桓、还、汤熨、齐、遂”等字音。2.学生听教师范读,进一步纠正字音,体会朗读节奏及语气。 3.各小组自由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生配合读、小组之间赛读等等。读完后展开自评与互评。 (“古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里去,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领悟。) 四、活动三:“我会译”(时间:15分钟) 1.明确目标。各组从文中挑出2—3个较难理解的句子,写在白纸上。 2.邻近两组交换“目标”,利用工具书,理解句子含义。 3.各组代表宣读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订正及补充。(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关键实词如“间、将、居、益、索”等的含义。) 4.开展集体评议,总结。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仍应以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积累文言词语为重点。但假如还是以传统的教师串讲为主,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效果未必佳。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字词 (l)辨形注音蔡桓公腠理骨髓遂死 (2)辨析多音字 ③能指出通假字的意义 汤(同“烫”)熨还(同“旋”)走火齐(同“剂”) 2.了解结构基本相同句式的表达作用。 3.了解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蔡桓公病情的发展逐层深入进行记叙的特点以及简洁、传神的描写。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能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熟读文言文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复述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以察桓公为鉴,凡事要防微杜渐,不要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以致不可救药,使学生认识到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可盲目自信,不要拒绝批评帮助。 (四)美育渗透点 本文叙事简练、刻画传神,要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叙事所蕴涵的立意美。 二.学法引导 1.这则故事是用文言写的。可以先通过朗读全文,培养自己的文言语感,了解放事的梗概,从整体上把握句意、文意。然后对照注释,查字典、词典,弄懂生字、生词的含义,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的词语,如文中出现的“有间”“居”“复”“益”“应”“索”“是以”“请”“齐”“汤”“还”等词,进而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及至全文的意思。 2.在大体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仔细阅读全文,深入钻研课文。想想故事的线索是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扁鹊和蔡桓公的几次见面的,共分几个层次,阐明了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真正理解成语“讳疾忌医”的含义。 3.教学本文过程中务必让学生多读,在读中领会句意,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指点背诵的方法,如按叙事的线索记住内容等,让学生熟练背诵,正确默写。 4.本文写人叙事都是为了阐明道理,教学中要防止另生枝节,如分析扁鹊医术高明之类。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清文章层次作为学习重点。体会本文叙事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是学习难点。 针对重点、难点拟采用诵读法来解决,做法如下: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与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与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扁鹊见蔡桓公》原文与翻译 《韩非子·喻老》。概述本篇是主要说明扁鹊见蔡桓公,为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却不信任扁鹊,造成最后身死的故事。本文为著名篇章,曾入选课本。 许多人吃不了苦,爱听好听的,爱做喜欢做的。其实,时不时吃点苦,听点忠言,才能更健康! 原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译文:扁鹊觐见蔡桓公,站着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鹊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还是不理睬。扁鹊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end#,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同步练习(语文版九上)

《扁鹊见蔡桓公》同步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治将益深 ...将:________ 益:________ 深:________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 ______ 走:_______ 3.桓侯故.使.人问之故:_______ 使:________[来源:学+科+网] 4.汤.熨之所及.也汤:________ 及:_______ 5.臣是以 ..无请也是以:__________ 6.使人索.扁鹊索: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 7.火齐.之所及也齐:___________ 8.立有间.间:__________ 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好:________ 10.桓侯不应.应:__________ 11.居.十日居:__________ 二、简答。[来源:学。科。网Z。X。X。K] 1.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蔡桓公屡次拒绝扁鹊的善良劝告,表现了蔡桓公什么心理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简要介绍本文作者及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训练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九年级语文上册 22 扁鹊见蔡桓公课文分析 语文版

课文分析 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时世造英雄”,这样的时代要求当时的作家的著作逻辑严谨,精心选材,说理透彻,令人信服。本文以199字的篇幅包容了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哲理,在运用比喻说理、叙述事件、塑造人物等方面都不失为先秦散文中的佳作。 本文通过叙述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刻画了这两个人物,表现了病须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的中心意思。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居五日……桓侯遂死。时间线索清清楚楚。 课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扁鹊见蔡桓公……桓侯又不应……又不悦)首先写扁鹊和蔡桓公的前三次见面,这是故事的发生。一见桓公,“立有间”写扁鹊细心观察桓公,“君有疾在腠理”写他准确诊断桓公病情,“不治将恐深”是和缓的规劝语气。一句“寡人无疾”,桓公讳疾忌医,固执、自信的形象跃然纸上。二见桓公,扁鹊用“在肌肤”指出桓公病情加重,“不治将益深”语气肯定,规劝中含着警告。桓公“不应”“不悦”,冷冰冰地拒医生于千里之外。三见桓公,扁鹊用“在肠胃”指出桓公病情更加重了。 “不治将益深”的话语重复,加强了肯定的语气,进一步在善意的规劝中给予警告。桓公“又不应”“又不悦”,突现了桓公讳疾忌医的神态。 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矛盾:扁鹊三见桓公,三次建议;桓公不予理睬,还错怪扁鹊,矛盾逐渐加深。 第二层:(居十日……臣是以无请也)写两个人的第四次见面以及扁鹊说明“还走”的原因,这是故事的发展。四见桓公,扁鹊转身就跑,这“望桓侯而还走”的动作,间接写出了桓公病情严重的程度。桓公使人问扁鹊并非觉醒,只是对“还走”不解。扁鹊答使者,则指出桓公病情由轻而重而至不可救药的发展过程。 第四次见桓公,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横生枝节,“望桓侯而还走”。这样

扁鹊见蔡桓公剧本

扁鹊见蔡桓公剧本 搞笑版的扁鹊见蔡桓公,以前我班级演过!! 演员安排:蔡桓公、大臣、宫女、罗京、李瑞英、扁鹊、侍卫 当初我班级是用2个侍卫而不是宫女,罗京老师和李瑞英老师换成菜刀和菜板. 大臣有2个,可以适当安排下..其实你也可以自行安排,有些剧情我班级也稍微该了点,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话外音:long long ago,那时候的中国没有冬天和夏天,所以叫做“春秋时期”。话说春秋时期的蔡国有一个蔡桓公。在一个太阳像往常一样升起的早晨,他象往常一样上朝了。 蔡桓公:大家看看,这是我新设计的御前侍卫制服,这样的衣服,是采取东海蚕丝,南山黄麻,西域款式,北极熊绒精心设计的。穿上它,能够让你尽显身材的婀娜与苗条,让你摆脱小肚子的烦恼,实在是居家旅行,上学上班不可或缺的好衣服啊!决定了,明天开始你们都要换上这样的衣服。 大臣:敢问陛下,这么精美的衣服有个什么称呼呢? 蔡桓公:呃,你这个问题问的好啊。【打响指】对了,寡人就是为了侍卫们能耐得住刺客的袭击,就叫耐克吧!嗯,明天你们都要换上这套耐克服,记得交服装费三万。 大臣:陛下,微臣本月的零花钱才200块。陛下能不能稍微通融一下,放点血,跳点楼,酬点宾,降点价? 蔡桓公:嗯,容寡人想想。这样吧,这套衣服是衣料加上寡人的创意才做出来的,工本费就不要了,你们就给…… 群臣:多少? 蔡桓公:两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元。 【群臣彻底昏死】 大臣:启禀大王,该理政了。 大王:恩,先看看新闻。 【新闻联播曲,罗京和李瑞英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神态端庄】 罗京:各位观众早上好,我是罗京。 李瑞英:我是李瑞英。今天是猴年马月的最后一日,欢迎收看CAITV新闻联播节目。 罗京:首先介绍一下这次节目的主要内容。 李瑞英:郑国公开反对侵略。 罗京:蔡桓公接见来访秦国国君 李瑞英:下面请听详细内容。 罗京:郑国外交部发言人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于齐国发动战争的行为提出强烈抗议,齐国发言人也作出了针对说明,他声称,齐国的战争之举是为了保卫周天子的安全。据他透露,在郑国发现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踪迹,齐国本着维护天下太平的强烈责任感,以及对于周天子安全的强烈担忧,已向周天子提交了对郑国进行经济制裁和武力制裁的提案。 李瑞英:蔡桓公昨日在蔡国国宾馆会见了前来访问的秦国国君。二人就当今天下局势进行了热烈而愉快的交谈。桓公对于秦国国君一贯坚持一个蔡国的立场表示感谢和赞赏。二人还表示了对于郑国和齐国之间爆发的中东战争局势的担忧。蔡桓公与秦国国君分别代表两国签订了蔡秦友好合作条约。 罗京:最新消息,赵、魏、韩三国企图分裂蔡国。蔡国外交部发言人强烈谴责这种分裂行径。他在发言中指出:蔡国始终坚持一个蔡国的原则,蔡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容分割,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阅读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阅读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文中加粗的词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还 xuán B、腠 zòu C、汤 tāng D、齐 qí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立有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十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划线的句子。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原文填空。 表现桓侯固执,自信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从侧面写出桓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桓侯对扁鹊的忠告所作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桓侯傲慢自恃、讳疾忌医神态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四次见蔡桓公,扁鹊为什么“望桓侯而还走”?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间:一会儿。居:经过,过了 3.医生喜欢治疗没有病的人,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功劳。 4.寡人无疾。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不应;不悦。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5.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

《扁鹊见蔡桓公》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扁鹊见蔡桓公》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题。(11分)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候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候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8.上面的故事可用“讳疾忌医”来概括。“讳疾忌医”的意思是。_________(1分)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立有 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居十日,扁鹊复见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D.汤熨之所及也徐公 何能及君也 20.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2.根据上文所揭示的道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缺点和错误。(3分) 答案: 18.【答案】隐瞒疾病,不愿意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意改正。 【解析】可以利用结构分析法,注意“讳”与“忌”意义相对,“疾”与“医”意义相对,全句可以翻译为隐瞒疾病,忌讳就医。 【考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扁鹊见蔡桓公 原文及注解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韩非(约前280-公元前233),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为法家重要著作。 2.立:站立. 3.有间(jiàn)——一会儿。 4.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疾,小病、轻病;病,重病。 5腠(còu)理:中医学名词,指人体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 6.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君王自称。春秋战国 时,诸侯王称寡人。在文中译为“我”。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好 (hào)——喜欢。 (另解:好(hào)喜好,习惯,医生的习惯,就是医治没有病的人,以显示自己的本领,读法: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医生,之:的,好:习惯,治:医治,不病:没有生病的人,以:以之、用以,为,作为,功:功绩,成绩) 8.居十日——待了十天。居——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停留, 经历。在文中译“过了”。 9.益——更加。 10.还(xuán)走——转身就走。还(xuán)——通“旋”,回转。走——跑。 11.故——特意。 12.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同“烫”,用热水 焐(wù)。熨,用药物热敷。 13.针石——古代针灸用的用砭的石针 14.火齐(jì)——火剂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 15.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掌管人生命的神。属,管,掌握。 16.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奈何——怎么办、怎么样。 17.臣是以无请也——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无请,不再请求。 18.索——寻找。 19.遂(suì)——于是、就。 20.及——达到。 21.是以——以是,因此。 22.应——答应,理睬。 23.恐——恐怕,担心。 24.将——要。 25.功——本领。 26.肌肤——肌肉和皮肤。 27.使——特意 28.居——过了。

扁鹊见蔡桓公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版

19 *扁鹊见蔡桓公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理清结构层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人物的鲜明个性及掌握对比的写法,理解文章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讳疾忌医的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 目标2和3。 指导法、朗读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 多媒体、相关课件,让学生制作重点文言实词和成语“病入膏肓”“讳疾忌医”的词语卡片,课堂交流。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当我们受到病毒的侵袭而生病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找医生看病)这是个妇孺皆知的道理,可是韩非笔下的蔡桓公却有病不承认、不医治,最终怎么样了呢?(病死了)今天我们学习《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文中就是写蔡桓公讳疾忌医,贻误了治疗时机,落得个病入膏肓的下场的故事。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一书是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作品。书中的文章逻辑严密,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书中许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郑人买履”等历来为人们喜爱和传颂。 2.生难字词 (1)字音 蔡桓.公(huán)有间.(jiān)腠.理(còu) 还.走(xuán) 汤熨 ..(tànɡ wèi) 骨髓.(suǐ) (2)词义 望桓侯而还.走(通“旋”,回转,掉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臣是以无请.也(古义:询问;今义:请求)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 ..功(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扁鹊见蔡桓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文言文题(共8分)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完成8~10题。(共8分)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甲】“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乙】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丙】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下面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故.使人问之/平白无故.∕故.弄玄虚 B.望桓侯而还走./走.漏天机∕走.为上策C.莫不私.王/正直无私.∕窃窃私.语 D.寡人之过./闭门思过.∕将功补过.9.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医生喜欢给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 理解:这句话是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表现,同时是他反驳扁鹊的名言,也常常成为他愚昧顽固的佐证。 【乙】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翻译: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很严重啊。 理解:邹忌利用自己的家事类比国事,而且分析了齐王身边的人对齐王的心理,从而才认为齐王受蒙蔽很严重。 【丙】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扁鹊见蔡桓公》同步练习及答案

习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题 (一)选择题 1.画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为() A.蔡桓公(huán)桓侯(h?u) B.寡人(guǎ)骨髓(suí) C.腠理(c?u)遂死(suì) D.火齐(qǐ)还走(xuán) 2.下列各组中“益”字的用法与“不治将益深”中的“益”字相同的一项()A.精益求精 B.延年益寿 C.合法权益 D.有害无益 3.桓候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翻译正确的一项() A.桓侯身体疼痛,派人搜索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 B.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 C.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 4.翻译有误的一项()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拿来作为炫耀自己的功劳。 B.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我因此不再请他治疗了。 C.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在皮肤的纹理间的(小毛病),用热水悟,用药热敷,是可以治好的。 D.扁鹊望桓候而还走。 扁鹊远远看到桓侯,转身就跑了。 5.本文写作意图是() A.歌颂扁鹊高超的医术。 B.批评蔡桓公的讳疾忌医。

C.说明相信医生才能治好病的道理。 D.说明讳疾忌医终必丧生的道理。 6.从这则故事能够得出的启示是() A.有了病,不能讳疾忌医。 B.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及时改正缺点和错误。 C.要信赖医生,听从医生的劝告。 D.对人不能存有偏见,无端猜疑。 7.与原文不同的一项是() A.君之疾在腠理,不治将益深。 B.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C.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D.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二)填空 1.《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_____》,体裁_______,作者__________,年,_______国人,是_________时代重要的_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出自本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按_____顺序记叙了扁鹊________见蔡桓公的情况。 3.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排腠理,_______________;在肌肤,___________,在肠胃_______________;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三)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提出了什么忠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蔡桓公对扁鹊的劝告抱什么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一句话能够暗示蔡桓公已明白扁鹊的话是正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北京版教材扁鹊见蔡桓公_原文、注释、习题及教参

二十六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导读 课文记叙名医扁鹊四次进见蔡桓公的情况。文中是怎样叙述蔡桓公对待病情的态度和病情发展的经过的?想想这个故事有什么积极意义。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①,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②,不治将恐③深。桓侯曰:“寡人④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⑤。”居⑥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⑦,不治将益⑧深。”桓侯不应⑨。扁鹊出,桓侯又不悦10。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 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11。桓侯故○12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1 3;在肌肤,针石○14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15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16,无奈何也○17。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18。”居五 日,桓侯体痛,使人索○19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注: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中华书局1954年版《诸子集成》)。《韩非子》,韩非著,为法家重要著作。韩非(约公元前280一前233),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扁鹊,原指传说中远古时的一位名医,春秋战国时期东方一些地区常将良医称为扁鹊。本文中的扁鹊指战国时的秦越人,因其医术高明,人们就以扁鹊的名字称他。 蔡桓(hu án)公,蔡国(今河南上蔡一带)国君,下文称“桓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作齐桓侯)。 ①[有间(ji àn)3一会儿。 ②[腠(c òu)理]中医指皮下肌肉间的空隙和皮肤的纹理。 ③[恐]恐怕,担心。 ④[寡人]即寡德之人,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 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 ⑥[居]停,过。 ⑦[肌肤]肌肉 和皮肤。 ⑧[益]更加。 ⑨[不应(yin ɡ)]不给予回应,不理睬。 ⑩(悦]高兴。 ○ 11[还走]转身就跑。还,通“旋”,回转。走,小步快跑。 ○ 12(故]特意。 ○13[汤 (t àn ɡ)熨(w ai)之所及也]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同“烫”,用热水焐(w ù)。熨,用药物热敷。 ○ 14 [针石]金属针和石针。指针灸(ji ǔ)。 ○ 15 [火齐(j ì)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称火齐汤。齐,通“剂”。 ○ 16[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传说中掌管生死的神。 ○17[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 ○ 18[臣是以无请也]因此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是以,以是,因此。 ○ 19[索]寻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