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语言赏析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语言赏析

摘要:朱自清散文向来以美文著称,《荷塘月色》则是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的集大成者,是朱自清散文创作风格的集中反映.《荷塘月色》具有极大的语言魅力,绘物细致、形象传神,寓情于景、朦胧蕴藉,而且语少意丰、韵味无穷,用词准确,生动凝练。

关键词:词语句子修辞环形结构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的集大成者,是朱自清散文创作风格的集中反映,本文从词语、句子和修辞三方面进行赏析。

一、词语

1 动词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泻:使静态的月光流动起来,准确地写出了静穆的景象。

浮: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用“浮”写雾,突出了“薄薄的青雾”的形态。

洗:月光下的花叶,既突出了它们特有的色调和实感,又侧面写出了月光的柔和,写出花的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写出了朦胧不可捉摸

“泻”、“浮”、“洗”、“笼”四字,作为炼字的典范,经常被人提及。四字为“俗字”,但朱自清“信手拈来”,化庸常为神奇,既平白如话,又意蕴深厚,用以描写月光的美,恰当精妙。

2 叠词

《荷塘月色》大量使用叠音词,使作品诗情画意表征化,从形式上极致地表现了诗化散文的美。(1)描写形象丰富

荷叶“田田”,“像亭亭舞女的裙”。“田田”写出荷叶叶叶相连、密密挨着的样子,“亭亭”则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如美女娇美挺秀的丰姿。写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层层”极言荷叶茂密之状,“一粒粒”“星星”则准确描绘了荷花莹洁、明丽可爱的形象。清香是“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缕缕”一词精妙传出风送荷香时淡时浓,若有若无,虽屡拨心弦,终难捉摸;纵然一味,亦百闻不厌的奇妙感觉。

(2)贴合意境

使用叠音词,不仅要用意丰富,还要服从意境的需要。《荷塘月色》中有这样的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流水“脉脉”,满含深情,正是作者深情无限,写出了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佳境,唤起了读者的美感。

二、句子

1情绪变化句

文章表现作者情绪变化的句子如下,由此可以看出文章结构特

点。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4)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5)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6)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是自己的门前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平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不静,也是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好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

2 矛盾句

前文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后面道,“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前文说,“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后面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照常理判断,这些前后矛盾的句子,显然是不合逻辑的“病句”,但正是这些貌似矛盾句子的使用,使作者“挤出来”的喜悦与“抹不去”的哀愁交织,让苦闷彷徨的心态流露无遗。

三修辞

通感,以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达到奇妙修辞效果的修辞方法,《荷塘月色》运用通感,调动读者以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捕捉荷香月色之美,妙不可言

1 嗅觉与听觉的通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是写月下荷塘中飘散的香气。“清香”是由嗅觉感受的,而作者却用归属听觉的“歌声”来形容,“清香”随风飘来,时浓时淡,时有时无,“歌声”幽远渺茫,若断若续,若隐若现。两者在朦胧绰约这一点上,有其相通相近之处。故尔作者以歌写香,从嗅觉转入听觉,更现出那股香气的音韵美,增强了艺术感受。的确是惊人之笔,妙不可言。

2 视觉与听觉的通感。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是写荷塘的月光月影。“光与影”本是由视觉感知的,却被形容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则是以听觉写视觉,并且“光与影”又居然形成“和谐的旋律”,从而沟通深化了两者之间共存的闪烁跳动这一特点,使月光月影更加和谐自然,富有神韵。

3 视觉、听觉与触觉的通感。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这一句是写荷塘的月光。“月光”本无形,既不会“流”,

更无所谓“泻”。作者却笔下生巧,通过“流”与“泻的描绘,赋予了月光形象可感的实体,这是一种静物话化的写法。并且这个“泻”又是“静静地泻”,一个“静静,”把月光给人的视觉感受转成了听觉感受,平添了月夜荷塘静谧的氛围。同时,这一句又是要着力表现月光的轻柔,而“如流水”、“静静地”,正暗含着轻柔的感触。因此也可以说是在视、听通感之外,又加入融汇了一个触觉,造成了三觉通感的奇妙效果,把月光的外形、内神、情致全都细腻地表现了出来。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荷塘月色》的语言魅力,绘物细致、形象传神,寓情于景、朦胧蕴藉,而且语少意丰、韵味无穷,用词准确,生动凝练。

参考文献:

[1]黄民裕《辞格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年

[2]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漓江出版社 1982年

[3]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语文》第四版 2008年

作者简介:闫辉,女,1982.8 籍贯:辽宁锦州,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技校,职称:初级,本科,研究方向: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