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课程标准的建设_以大学物理为例_李双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本科课程标准的建设———以大学物理为例

李双美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摘要:课程标准建设是教学改革与研究的重要课题,构建应用型本科课程标准的依据,一是社会对应

用型人才的需求,二是课程本身的特点,三是实施对象的特点。课程标准建设的内容包括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在课程标准建设中,不仅要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要采用多元评价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标准;课程改革;大学物理中图分类号:G 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3)01-0072-04

①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基金资助项目“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建设与研究”(JG09DB116)。

作者简介:李双美(1962-),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

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第1期

课程问题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课程标准来规范、指导教学,高校课程改革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课程标准建设问题,对于实现国家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标准的内涵与辨析

课程标准(curriculum standards )是指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献;即衡量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使用教材的准则。课程标准分为课程标准总纲和各部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总纲是对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献,它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等;各部分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标准总纲来规定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学时数等。

课程标准是规范、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献,是政府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学评估、考试命题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各门课程的管理和评价的基础。课程标准体现了在不同阶段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教

学改革的重点,就是颁布各门课程统一的课程标准,规定该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用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学,规范教学管理。

[1]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非同寻常的地位和作用。它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应用型本科大多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他们一方面应该掌握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又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面对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课程标准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涵,已势在必行。

我们以物理学为例来对课程标准的内涵进行解读。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核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已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角落,我们身边的高新技术无不与物理学理论息息相关。“大学物理”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理工科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除了为学习各种后续课程和现代科

技知识提供必要的工具外,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在工科院校中,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从1952年开始,教育部曾多次组织对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进行了制订和修改工作。为了保证高校的办学自主权,1985年,教育部成立了高等院校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委托课程指导委员会制订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以此作为教学指导性文件,取代了课程教学大纲。各高校应以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教学大纲。[2]原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要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的培养目标已不再适合于新形式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明显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学生通过学习“大学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而原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没有充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物理学的思想能够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石;而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缺乏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这具体表现为,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知识传授以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没有主动参与意识和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教与学缺乏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基本功训练、注重演绎推理。这种教学法虽然能让学生学会课本中的知识,但却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割裂了事物发展的认知过程,从而限制了对学生从物理概念中感知周围事物的潜能的开发。此外,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考核方式单一,仅以期末考试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虽然操作简便,但却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和“大学物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特点,如何从整体上优化大学物理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研制适合应用型本科的大学物理课程标准,从而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标准建设的理论依据

随着社会需求、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标准也应该是变化的、发展的。我们研制课程标准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应用型本科既具有本科教育的共性,又更加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应用型本科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这些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要有过硬的工程应用能力,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知识结构方面,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应用性知识;在能力方面,应用型人才不但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接受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综合素质方面,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意志品质之一。[3]

2.课程本身的特点

构建应用型本科课程标准,还要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以构建大学物理课程为例,物理学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物理学的理论已应用到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大学物理”是高等理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不仅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基础,更主要的是,它在培养创新思维和工程应用型人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典物理的思想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代物理是物理学大厦最辉煌的部分,20世纪的高新技术和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的那些高科技发明,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因此,让学生深刻认识和掌握近代物理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适应当今社会科技与社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知识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大学物理”课程,系统地掌握了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在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