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土壤圈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3层:过渡层
• ⑶ 淀积层(B)
• 质地较粘重,具有柱状或棱柱状结构, 也比较紧实。颜色一般为棕色或红色。 可以分为B1、B2、B3等亚层。
• ⑷ 母质层(C)
• 代表土壤剖面底部的母质层。它是岩石 风化物的残积物或沉积物,未受成土作 用的影响。
土壤发生层
• H层:泥炭化层 • O层:有机质层。枯枝落叶堆积过程,残体不
二、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圈是联络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枢纽,是 非生物的无机界与生物有机界联系的中心环节, 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 地球生命作用 ② 人类生存条件 ③ 自然环境 ④ 全球土壤变化 ⑤ 土壤圈物质组成与性质
三、土壤形态
土壤形态是指土壤的外部特征,如剖面构造、土壤 颜色、质地、结构、紧实度和空隙状况等。
• 2 .耕作土壤剖面
• 耕作层(A11,表土层、熟化层) • 犁底层(A12亚表土层) • 生土层(C1心土层) • 死土层(C2底土层)
(二) 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
土壤颜色 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 松紧度 孔隙 干湿度 新生体 侵入体
土壤颜色 与成土环境、过程有关
• 1. 自然土壤剖面
• 传统上自然土壤剖面一般分为四个层次: 即覆盖层(A)、淋溶层(B)、淀积层(C)和母 质层(D)。
• ⑴ 覆盖层(A0) • 由地面上的枯枝落叶层组成,根据枯枝
落叶的腐烂程度,可进一步分为A00和A0 两个亚层。
• A00层:未曾分解的枯枝落叶层 • A0层: 充分分解的枯枝落叶层
红色 ——强氧化,Fe3+富积,湿 热环境; 黑色:腐殖质高 白色:可溶盐积累 黄色:干晾环境,低价Fe
田纳西州的 代表性老成土
老成土(美国土壤分类学中的高度风化和淋溶的一种黄色至红色的土壤)
黑钙土
土壤结构
片状、层状
柱状
粒块状
团粒状
四、土壤的物质组成
固相
液相 气相
土壤矿物质 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或理 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俄国 道库恰耶夫把土壤分为三个发生层:腐殖质聚 集层(A),过渡层(B),和母质层(C)。
1967年国际土壤学会——有机层(O)、腐殖质层(A)、 淋溶层(E)、淀积层(B)、母质层(C)和母岩层(R)等6个 主要发生层。
• ⑵ 淋溶层(A)
• 该层中生物活动最为强烈,进行着有机 质的转化和积累作用,形成一个颜色较 暗、一般具有粒状和团粒状结构的层次。
• 可以分为A1、A2、A3三个亚层
• A1层:为腐殖质层。是接近地表处所形 成的矿质土层。以腐殖质的积累为主要 过程。
• A2层:为灰化层,由于受强烈的淋溶, 易溶物质淋湿,且难溶物质如铁、铝、 以及粘粒等也下移。颜色较前常成灰白 色,颗粒较粗,常为粉沙与粉粒。
五、土壤组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质地) 土壤胶体的性质 土壤溶液
第二节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成土因素学说 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土壤类型及分布
• 分类 • 类型 • 分布
分类
• 分类方法——不同的方法则有不同的分类 • 前苏联:强调土壤与成土因素和地理关系
赤红壤、赤黄壤 • 土壤高度风化,几乎不含可风化物;
第一节 土壤圈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组成及特性
一、土壤:发育于陆地表面具 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 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 的疏松表层。
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
征是具有肥力。土壤肥力
是土壤供应与协调植物正 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 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一般将水、肥、气、热称 为土壤肥力因素。
不同颜色土层是地质年代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的指示物和“年代表”。
土壤质量是指土壤在一定生态系统内支持生物
的生产能力,净化环境能力,促进动植物及人
体健康的能力。
黄土的结构
午城黄土(早更新世Q1 ) 离石黄土(中更新世Q2 ) 马兰黄土(晚更新世Q3 )
肥力:长期提供与调节养分、水分、空气、热量(4大要素) 土壤层愈深厚,植物生长愈有利——丰收和富裕
土地好,实质是土壤好
(水热条件、风化作用、生物循环) • 美国:具体指标可直接感知和定量测量 • 中国: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定量化、标准化),14个土纲。 • 早期受苏联影响,现代与美国及联合国接

土壤类型特征
1. 有机土 富含有机质。相当于泥炭土,发育
在地势低洼的沼泽地,汛期淹水,土壤 含水量高,通气差,有机质不能充分分 解,黑土层厚。
黑土
灰森林土
2.人为土
耕作、灌溉、施肥而培育的土壤,如水稻 土、淤灌土、菜园土等
• 类别:水耕人为土和旱耕人为土 • 特点:耕作层 • 分布:人类活动最活跃地区
水稻土 稻土植被
淤灌土、 菜园土
旱作人为土
3.灰(化)土
• 土壤中矿物分解成氧化物,SiO2积累 • 主要诊断: • 灰化淀积层,层厚>2.5cm,85%的灰化
淀积物,ph<5.5 • 色灰白、灰,如漂白土 • 分布:寒温带如俄罗斯、加拿大,我国
大兴安岭、长白山北坡等地
4.火山灰土
• 火山喷发物和碎屑物形成的土壤
• 火山灰物质占全土重的60%
• 分布:火山喷发地区,与火山活动,尤 其是现代喷发地区有关
5.铁铝土
• 铁铝层,厚度>30cm,富含粘粒,80g/kg • 上表土层(>150cm)铁铝高度富集,如
第六章 土壤圈
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第二节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第三节 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第四节 土壤类型特征 第五节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 第六节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土壤概念
地球陆地的疏松表层(土壤层(圈)),可供植物生长
是地球系统非生物无机界向生物有机界转化的桥梁,陆地生态 系统、生命发展的基础。
能分解。 • A层:腐殖质层。土中有机质腐殖质化,以细
颗粒分散于土中。土层色暗。 • E层:淋溶化,硅酸盐粘粒、铁铝损失,石英
富集 • B层:积淀层。母质特征消失或微弱,硅酸盐
粘粒、铁铝或腐殖质积淀 • C层:母质层,风化壳的顶层,Cm:紧实
• R层:岩石层(砾石层为C层,根可穿入)
土壤是有限的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