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小学“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作者:吕丽

来源:《启迪与智慧·上旬刊》2020年第02期

摘要:“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困扰着家长、老师和学校,其产生的原因有家庭、学校因素,更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成为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问题学生;产生原因;转化策略

曾接手一个孩子,在班级里无法和老师、同学正常相处,每逢上课不叫他、发布作业成绩、老师布置任务没让他负责时经常会大吵大闹、摔东西、骂人,甚至是跑出课堂……

一、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我从个案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学生本人、老师和家长以及同学等人群的表述,扫描到该问题学生的种种思想、心理以及行为表现,可以窥见导致“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因素

家庭特殊结构的影响,爷爷奶奶的娇惯溺爱、姑姑的掺言、父母意见的不和、吵架、暴力,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形成了敏感、多疑、偏激、暴躁的性格。父母强烈期望的影响,父母都是知名大学毕业,对孩子的期望超高,一旦表现不如别人,妈妈总是不停询问,爸爸会拳脚相加。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爷爷奶奶溺爱,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孩子;父母期望值高,经常用成绩来衡量孩子的进步或落后;生活上家里又是放养式。家长不及时与孩子沟通,对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问题长时间积累得不到监督改正,使其逐渐发展为“问题学生”。

(二)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必要影响力力度不够,由于班额较大,老师个体精力有限。课程方面除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进行德育教育的时间少之又少。教师教育方式的失误,教师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和逆反行为,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对抗心理。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自控能力不强,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持放纵态度,不能及时改正,从而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问题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深。思想行为偏激,这样的学生自尊意识强烈,看待事情有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