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影响文学的因素
•1.启蒙运动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到18世纪,推翻封建制度的政治革命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

由此产生了启蒙运动。

它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是资产阶级自觉的政治要求,标志着资产阶级政治上的成熟,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

•启蒙主义者将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憧憬在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一个“理性王国”。

“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2.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
•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是促使启蒙运动诞生的社会内驱力。

•牛顿(1642-1727)的万有引力理论奠定了其他许多学科发展的基础、瓦特(1736-1819)发明蒸汽发动机导致工业革命。

•霍布斯(1588-1679)、洛克(1632-1704)、托兰德(1670-1722)等的唯物主义哲学传至法国和欧洲大陆,促进了启蒙运动的诞生。

•“百科全书派”用30年时间(1751-1780)编著37卷《百科全书》(全名《各种科学、艺术和技艺的根据理性而制定的词典》,集近代知识之大成,使唯物主义“成了法国一切有教养的青年的信条”,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

•3.东西方文化交流
•18世纪欧洲与东方民族特别是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孔孟儒家的“理性”、“性善论”、“仁爱论”
等成为启蒙思想的重要基础。

•罗珂珂艺术:法国路易十五统治时期产生并于18世纪上半叶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

其特征是,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公民感,具有华丽外表以及精巧的装饰图案(弯弯曲曲的线条、有意的不匀称和繁杂)。

在建筑艺术中表现尤甚。

在绘画艺术中,神话、田园题材、沙龙色情形象和情节占优势,具有戏剧装饰性和矫揉造作的特点。

作品结构松散,大部分不对称。

色调柔和、典雅、清淡。

•“中国风”和罗珂珂艺术节和形成一种新的艺术风格:讲究色调淡雅、追求飘逸闲适的情趣,又戴上一种对远方事物的幻想、神往的缥缈意境。

•4.现实主义传统
•启蒙现实主义是对古代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二、文学特征
•1、对古典主义的反动
•随着各国启蒙文学的发展,拘泥清规戒律、愈来愈宫廷贵族化的古典主义便先后找到激烈批判。

菲尔丁、狄德罗、莱辛在批判古典主义、建构现实主义理论方面做出了特别卓越的贡献。

•2、鲜明的政论性和民主性。

•启蒙作家把文学作为反封建的武器和进行启蒙宣传的工具,善于用文学阐明哲理,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描绘未来的美好蓝图,教育、鼓舞人们投入反封建的斗争,充分发挥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他们的创作充满民主精神,把资产阶级和其它平民当作主人公甚至英雄人物进行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典型。

•3、多样化的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

•启蒙作家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独尊的传统,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他们积极探索新的文学样式,创立了多种新的文学体裁,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

•启蒙文学也有明显的缺陷。

过分强调文学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而忽视对人物性格的刻划。

•此外,18世纪中后期流行的感伤主义文学是启蒙文学的支流或是其继续和发展。

它最先产生于英国。

它的哲学基础是贝克莱(1684-1753)和休谟(1711-1776)的感觉主义哲学。

•三、文学状况
•1.英国文学
•英国启蒙运动的历史任务是要扫除封建残余,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英国启蒙文学于20年代正式登上文坛,表现出温和与激进两种倾向。

•英国启蒙文学以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成就最大。

主要作家有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和菲尔丁等。

•丹尼尔·笛福(1660 — 1731)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一个温和的启蒙作家。

他的小说主要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风貌。

代表作是《鲁滨逊漂流记》(第一部,1719)塑造了一个英国“真正资产者”典型,体现了资产阶级向上发展时期的奋发进取和创业精神,但同时也体现了以掠夺占有为目的的殖民者本色。

小说的主要价值在于肯定了人的才智力量,表现了劳动创造一切的思想。

但也给人一种个人可以脱离社会,凭劳动创造一切的假象。

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阶级典型,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

•小说把普通的资产阶级人物作为正面主人公,这是文学史上的首创。

它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简洁、清晰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展现人物的言行、心理,勾画环境,造成一种强烈的真实感,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开辟了道路,笛福因此获“小说之父”称号。

•约拿旦·斯威夫特(1667 —1745)是英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家。

他属于启蒙作家中的激进派。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1726)是享誉世界的讽刺名著。

作者把讽刺的对象夸张变形到残酷甚至荒诞的地步,与现代的“黑色幽默”有相通之处。

•撒缪尔·理查生(1689 — 1761)是英国家庭小说的开创者,擅长写婚姻、道德问题。

作品以《帕米拉》(1740)、《克莱丽莎》(1747—1748)最为著名。

•亨利·菲尔丁(1797 —1754)是18世纪英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的小说揭露和批判了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罪恶,赞颂了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从家庭、道德到政治等不同角度深刻地反映了现实。

代表作《汤姆·琼斯》(1749)。

小说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国城乡的广阔画面,成功的塑造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典型人物。

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是结构完整,引人入胜。

被认为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

•托比亚斯·斯摩莱特(1721-1771)的主要作品有《兰登传》(1748)和《亨佛利·克林克》等。

•感伤主义文学是由作家斯特恩(1713 —1768)的小说《感伤的旅行》(1768)而得名,但奥立维·哥尔德斯密斯(1728-1774)的长篇小说《威克菲尔德的牧师》(1768)、长诗《荒村》(1770)是成就更高的感伤主义名作。

•“墓园诗派”是英国感伤主义在诗歌领域里的代表,由格雷(1716-1771)《墓园挽歌》(1750)得名。

重要作家还有汤姆(1700-1748)和扬格(1716-1765)等。

•2.法国文学
•阿兰·勒内·勒萨日(1668-1747)发展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以《瘸腿魔鬼》(1707)和名作《吉尔·布拉斯》等揭开了启蒙文学的序幕。

•法国启蒙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哲理小说。

这种小说通过带有明显喻义的艺术形象表现某种哲理,表达作者对政治、哲学、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思想见解。

•法国启蒙文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8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代表作家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 — 1755)是法国最早的启蒙思想家和作家。

他的理论著作《论法的精神》(1746)提出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观点,成为关于国家学说的世界名著。

他的代表作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1721)是第一部著名的哲理小说,由160封信组成。

小说没有统一的故事情节,也谈不上人物性格的刻画,只是借叙述一些零星的故事对社会生活进行评议,但叙述议论鲜明生动,发人深思,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为18世纪哲理小说开创了道路。

•伏尔泰(1694 — 1778)本名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

他的哲理小说最为重要的有《查第格或命运》(1747)、《老实人或乐观主义》(1759)和《天真汉》(1767)。

•《老实人》是伏尔泰哲理小说的代表作。

•18世纪中期到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法国启蒙文学发展的第二阶段,代表作家是狄德罗和卢梭。

•德尼·狄德罗(1713 — 1784)是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现实主义美学家和作家。

他组织编篡了《百科全书》(1751—772),成为法国启蒙运动广泛深入开展的标志。

•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三部哲理小说:自白体小说《修女》(1760)、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1762)和《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1773)。

《拉摩的侄儿》主人公是一个“高傲和卑鄙,才智和愚蠢的混合物”。

恩格斯称赞这部作品为“辩证法的杰作”。

•《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的“叙述层”和“故事层”及“叙述层”同“故事层”交叉相混的结构极具创新价值,接近于现代“新小说”派的叙述方法。

•让·雅克·卢梭(1712 — 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激进的民主派的代表,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重要理论著作有:《论科学与艺术》(1750)是他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是他理论体系的核心著作、《民约论》(《社会契约论》1762)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是他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而提出的政治方案。

•最优秀的文学创作有:《新爱洛绮丝》(1761)、《爱弥儿》(1762)和《忏悔录》(1781 — 1788)。

《爱弥儿》是一部讨论教育的哲理小说。

《忏悔录》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代表作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是卢梭最重要的文学作品。

小说表现了人的自然感情与封建道德的尖锐冲突,揭露了等级偏见的残酷无理。

小说以情动人,整部作品真切凄婉,弥漫着感伤主义的情调。

•卢梭强调歌颂大自然和突出人的纯洁感情,他的文学作创作有推崇感情、热爱大自然、赞扬自我三大特点,对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喜剧家皮埃尔-奥古斯特·加隆·德·博马舍(1732 — 1799)是18世纪法国最后一位著名的启蒙作家。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塞维勒的理发师》(1775)和代表作《费加罗的婚姻》(1778)。

•三、德国文学
•德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统一。

德国启蒙运动在政治上成效不大,在文学上却取得了辉煌成就,形成了德国民族文学。

•德国启蒙文学起步于20-40年代,最早的代表人物是高特舍特(1700-1766)。

《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1730)。

至世纪中期,启蒙文学开始繁荣,主要作家有诗人克洛布施托克(1724-1803)、莱辛和小说家维兰德(1733-1813)。

•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1729 — 1781)是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现实主义美学家和戏剧家。

理论著作《拉奥孔》(1766)和《汉堡剧评》(1769)是启蒙时期最杰出的美学和戏剧理论著作,对西方现实主义理论和美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萨拉·萨姆逊小姐》(1755)是德国也是欧洲第一部市民悲剧。

代表作是《爱米丽雅·伽洛蒂》(1772)。

•“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至80年代在德国发生的一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文学运动,因克林格尔(1752 —1831)的剧本《狂飙突进》(1776)得名。

这场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德国文学史上一次反封建斗争的高潮。

•狂飙突进运动的参加者多属市民阶级的青年作家,他们反对封建割据和封建压迫,强调文学的民族意识和民族风格,追求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崇尚感情、天才,歌颂大自然,带有狂热的、脱离人民的个人主义反抗情绪。

这场运动由于没有明确的社会政治纲领和不具备政治革命的客观条件而始终局限在文学领域里,至80年代中期衰落。

•狂飙突进运动的纲领制定者是文艺理论家赫尔德(1744 — 1803),运动的中心在斯特拉斯堡,主要代表作家是青年时期的歌德和席勒。

•80年代中期以后,歌德与席勒先后脱离了狂飙突进运动,逐渐形成了崇尚古典的文艺思想,开创德国文学的古典时期(1786 — 1805),德国文学史上称为“魏玛古典主义”。

•“魏玛古典主义”不同于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

它的思想基础是启蒙主义。

它强调人道主义,强调个人对人类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推崇古希腊罗马艺术中的和谐、宁静、纯朴的美,主张以此来教育人、改造人的个性,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

它是18世纪德国文学的最高峰,标志德国民族文学的最后形成。

其主要作家仍然是歌德和席勒。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利德里希·席勒(1759 —1805)是德国民族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是诗人、美学家和剧作者。

《强盗》(1780)是一部反专制暴政的作品,“歌颂了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青年”。

《阴谋与爱情》(1783)是席勒的代表作,恩格斯认为“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后期创作以戏剧成就最大,主要作品有《华伦斯坦》三部曲(《华伦斯坦的军营》、《皮柯洛米尼父子》、《华伦斯坦之死》)(1799)、《奥尔良姑娘》(1801)、《威廉·退尔》(1804)等,均为历史剧。

《威廉·退尔》是席勒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晚年最后一部剧作。

•4、其他国家的启蒙文学
•意大利最有成就的是喜剧作家卡尔洛·哥尔多尼(1707 —1793)。

重要作品有《一仆二主》(1745)、《女店主》(1753)等。

•俄国18世纪30年代以后盛行的古典主义和80年代以后的感伤主义文学都带有启蒙性质。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1711 — 1765)是俄国古典主义文学和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卡拉姆津(1711-1765)是感伤主义文学的代表,查尔查文(1743-1816)的诗歌和著名的讽刺作家杰尼斯·伊凡
诺维奇·冯维辛(1745 —1792)(著名喜剧《纨绔少年》(1782))的戏剧冲破古典主义陈规,向现实主义过渡,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拉季舍夫(1749 — 1802)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贵族革命家,他的散文游记《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1790)真实地写出了农民的困苦和抗议,提出人民革命思想,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强烈反专制力作。

第二节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 — 1832)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

•一、生平和创作
•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早期创作(1775年以前):1770年8月结识文艺理论家、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赫尔德。

受其影响,收集和学习民歌,写出许多热情洋溢的抒情诗,开创了近代德国抒情诗风。

•《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1773)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

恩格斯称这部作品是“通过戏剧的形式向一个叛逆者表示哀悼和敬意”。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是青年歌德最出色的作品,鲜明地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时期进步青年的思想情绪。

它不仅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杰作,而且很快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德国第一部产生世界影响的名著。

主人公维特是当时德国觉醒了的青年一代的典型形象。

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表现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要求与封建等级制度、传统道德之间的尖锐冲突,从而对当时德国现实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恩格斯说,“这部小说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

•第二时期(1775-1794):1775年10月,歌德应魏玛公爵的邀请,到魏玛宫廷里做官十年。

1786年,怀着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厌倦,隐姓埋名来到意大利,研究古代艺术和自然科学。

1788年4月,回到魏玛。

从意大利期间起,相继完成了《埃格蒙特》(1775-1787)、《伊菲格尼亚在陶里斯》(1775-1788)和《托夸多·塔索》(1789)等几部剧作。

•第三时期(1794-1805):1794年后的十年,歌德同席勒共同创立德国文学史上的“魏玛古典主义”时期。

歌德完成了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第一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1796),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大量的警句和谣曲,诗剧《浮士德》第一部(1806)。

•第四时期(1805-1932):保持不断探索的精神,关注欧洲和世界的变化。

第一次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认为“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

创作丰富,写了长篇小说《亲和力》(1809)、抒情诗集《东西合集》(1819)、自传《诗与真》(1811-1830)、《威廉·迈斯特》的第二部《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1820-1829)和《浮士德》第二部(1832)等。

•《威廉·迈斯特》是歌德仅次于《浮士德》的重要作品之一,是德国第一部富有哲理性的教育小说。

•1832年3月22日,歌德逝世。

•从其创作的思想成就来看,他所关注的目标和中心始终是人,包括人的激情、本性,以及人与现实生活和人与世界的关系。

他的思想历程与资产阶级思想发展历程相似。

早年尊重个性自由,崇尚激情,与人文主义思想较为一致;创作中期崇尚古典美,渴望在具体的工作中改造社会,具有17、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与文学家的特点;晚年从思想体系的角度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又明显带有19世纪初黑格尔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特征。

所以,他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学发展中具有总结性意义的艺术大师。

•歌德的思想和创作具有深刻的两重性。

他抽象地理解人和人与世界的关系。

恩格斯指出:“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他的气质、他的经历、他的全部精神意向都把他推向实际生活,而他所接触的实际生活却是很可怜的。

他的生活环境是他应该鄙视的,但是他又始终被困在这个他所能活动的唯一的生活环境里。


•二、《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它取材于德国16世纪民间传说。

1773年着手写作,1830年最后完成,历时近60年。

•1、《浮士德》的情节结构
•《浮士德》是一部诗体悲剧,分两部,共12111行。

第一部25场,不分幕;第二部25场,分5幕。

卷首有《献诗》、《舞台上的序幕》和《天上的序幕》三个小部分。

其基本情节可归结为:一幕序曲,两个赌赛,终生追求、五场悲剧。

•五场悲剧:知识的追求和书斋悲剧、感官的追求和爱情悲剧、权势的追求和政治悲剧、美的追求和艺术悲剧、创造性事业的追求和事业悲剧。

•“一部灵魂的发展史,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

(郭沫若)
•全剧离奇曲折,没有一个统一的贯穿始终的事件。

它的复杂的内容是靠一种内在的因素联系成一个整体的,这就是浮士德追求人生真理的精神发展过程。

•2、思想内容
•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挣脱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

•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浮士德几个阶段的追求,对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300年来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作了深刻的回顾与总结。

•3、人物形象
•浮士德形象
•浮士德是人类积极进取精神的象征,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

他在探求人生意义、探索理想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坚韧顽强的毅力和品格。

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

这些是他性格中最鲜明的特征。

•浮士德形象的内涵极为丰富:从哲学层面来看,他是“肯定”精神的具体形态。

从道德和伦理学层面看,他又是“善”的代表。

从社会学层面看,他体现了当时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某些思想与行为特征。

可以说,他是新兴资产阶级积极精神的代表,是欧洲中世纪结束前后,一些渴望摆脱蒙昧、获取真知而勇往直前的优秀知识分子的写照。

•浮士德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性格充满矛盾:一方面受生命本能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求之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个人欲求和现实所迷惑,而是一次次超越自我,不断走向新生活。

这种灵与肉的矛盾,实际上是理智与情欲、进步与停滞、上升与沉沦的矛盾,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两重性的表现,也是歌德眼中至善至恶矛盾在具体事物运动中的反映,同时也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

•浮士德精神:指永不满足、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

•浮士德的悲剧,是一个追求者的有限能力与终极善不可穷尽性之间矛盾的悲剧。

•浮士德形象的意义:向人们指出了一条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止的伟大道路。

•靡菲斯特形象
•靡菲斯特是诗剧中与浮士德既矛盾对立又相辅相成的另一个重要形象。

他是生活中玩世不恭的虚无主义者的典型,是情欲的化身,“恶”的代表,同时也是一个象征、寓意性的形象。

•“恶”指哲学意义上的否定和毁灭,也指具体的恶。

•从人生的意义上说,靡菲斯特代表了消极与停滞。

他也有现实生活中一些恶徒的影子。

他是至恶与具体的恶之统一体,体现了“恶”的观念的概括性和广泛性。

•靡菲斯特存在的意义:主观作恶,客观造善,是对浮士德形象的补充。

•4、艺术特点
•(1)以幻想为主,将写实与幻想结合。

•“它所充实的不全是现实的形,主要是现实的魂”(郭沫若语)。

•(2)用辩证的方法塑造主要形象。

•(3)作品形式多样化。

•《浮士德》在艺术上也存在缺陷。

某些脱离现实的象征手法,不易为读者所理解。

第二部哲理说教过多,浮士的形象过于抽象化,缺乏具体感和真实感。

•《浮士德》的成就是巨大的。

它不仅是迄今为止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而且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并列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