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军工企业融入地方经济,助力武汉工业倍增计划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军工企业融入地方经济,助力武汉工业倍增计划
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xx
为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提出了“工业倍增计划”,即“十二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工业总投资、产值过百亿元企业数这些关键数据实现翻番,以实现2015年GDP达到万亿元目标,实现城市新跨越,这既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也是增强市民生活幸福感的物质基础。
为了实现工业倍增计划,武汉市自然会出台很多措施,一方面走出去,鼓励、帮助本地有实力的企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引进来,吸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落地武汉;还一方面是本地挖潜,武汉市军工企业多,实力强,是一座有待发掘的富矿。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军工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军工企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总是“两张皮”。近年来两张皮的状况虽有所改善,但相互投入不够、联系不多、自成一体的状况依然存在,军地经济发展缺少互动和融合机制。
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就曾经提出军工企业应“以军为本,以民兴业”,立足军品,同时利用人力、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民品事业。这些年来,的确有很多军工企业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确保完成军品任务之余,大力开拓民品市场,取得很好的业绩,不少军工企业的民品产值远超军品,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尽管如此,在军工企业融入地方经济方面,仍有很多潜力值得挖掘。
本文通过一家军工企业与地方的联系情况窥一斑而知全豹,为军地融合提出一点看法。
该军工企业为一家拥有上千名员工的研究院所,其中半数以上员工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人才优势明显,专业范围较广,主要涉及的专业有电机、电器、系统控制和化学电源,近年民品发展势头强劲,民品产值占总产值的60%以上。
科技成果方面多次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同时拥有已授权的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还有若干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中。该企业民品发展的特点是,结合单位自身的专业特点,寻找与之契合的项
目,从做项目开始,逐步发展到系列化、产品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申报一些科研成果奖项或专利,但这些专利主要在单位内部使用,自我消化,几乎没有转让给其他企业,与地方企业主要存在配套采购关系,侧重于原材料或标准零配件的采购,很少有深层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多数军工企业隶属于上级集团公司垂直管理,其经济指标直接归入集团公司,即使产值或利润再高,也无法为地方政府GDP的增长做贡献,因此,地方政府也不太乐意与军工企业打交道。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地方政府其实还是大有可为的。
首先建立以科技资源共享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地方政府应加强投入引导,完善配套政策,在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前提下,鼓励辖区内军工企业利用其在产业、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溢出效应”,有条件地向地方中小企业开放其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实验室、专用测试和试验设施等科技资源。许多军工企业的试验、测试设备是十分先进的,但是主要面向内部使用,利用率不是太高。政府部门可以出台一些激励机制,为军工企业和地方企业合作牵线搭桥,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其次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发布平台。可以由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牵头,通过走访调研或发放调查表等形式,摸清家底,即了解辖区内各军工企业和地方企业的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实时在共享平台上发布,同时组织军、民企业参加一些技术研讨会或经贸洽谈会,指导地方企业加强与军工企业、科研单位的信息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双方的合作和交流。
总之,地方政府如果能够好好发掘军工企业这座富矿,让军工企业保军之余,在人才交流、技术合作、设备利用等多方面与地方企业加强合作,一定能够取得多赢效果,加快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