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常见解题模型及思路-名师总结的“自有定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压轴题常见解题模型及套路(自有定理)

A . 代数篇:

1.循环小数化分数:设元—扩大——相减(无限变有限)相消法。 例.把0.108108108⋅⋅⋅化为分数。

设S=0.108108108⋅⋅⋅ (1) 两边同乘1000得:1000S=108.108108⋅⋅⋅(2) (2)-(1)得:999S=108 从而:S=

108

999

余例仿此—— 2.对称式计算技巧:“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体思想之结合:x+y ;x-y ;xy ;

22x y + 中,知二求二。

222222()2()2x y x y xy x y x y xy +=++⇒+=+- 2222()2()4x y x y xy x y xy -=+-=+- 加减配合,灵活变型。

3.特殊公式22112x x x x ±=+±2()的变型几应用。

4.立方差公式:3322a b a b a ab b ±=

±+()()

5.等差数列求和的三种方法:首尾相加法;梯形大法;倒序相加法。 例.求:1+2+3+···+2017的和。三种方法举例:略

6.等比数列求和法:方法+公式:设元—乘等比—相减—求解。

例.求1+2+4+8+16+32+···2n 令S=1+2+4+8+16+32+···+2n (1)

两边同乘2得: 2S=2+4+8+32+64+···+2n +12n + (2) (2)-(1)得:2S-S=12n +- 1 从而求得S 。 7.

11n m m n --=mn 的灵活应用:如:1111

62323

==-⨯等。 8.用二次函数的待定系数法求数列(图列)的通项公式f (n )。 9.韦达定理求关于两根的代数式值的套路:

⑴.对称式:变和积。22221111

x y x y x y

+++22;;;xy +x y 等(x 、y 为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两

根)

⑵.非对称式:根的定义—降次—变和积(一代二韦)。 10. 三大非负数:三大永正数;

11.常用最值式:2

x y ±±()正数 等(非负数+正数)。

12.换元大法。

13.自圆其说加减法与两肋插刀法。代数式或函数变型(如配方)只能加一个数,同时

减去同一个数;如果是方程则只需要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即可。 14.拆项法;配方法。原理同上。 15.十字相乘法。

16.统计概率:两查(抽样;普查);三事(必然;不可能;随机);四图(折线;

条形;扇形;直方);三数;三差;两频(频数、频率)一率(概率)等。 17.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每每问题套路;利率问题套路;握手、送花问题套路。 18. |a|=|b|,则a=±b 在动点问题中的巧妙应用(避免烦琐的因为点的相对位置变化

起的符号变化问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态问题之“坐距互变”时巧施绝对值的代数解法)。

19.四个角的正切值:22.5度的正切值为: 根号2-1 67.5度的正切值为根号2+1 75度的正切值为2+根号3 15度的正切值为2-根号3

B . 几何篇:

1.两套:等线套;等角套。

①等角套(如图所示):条件 : ∠AOB =∠COD 结论:∠AOC =∠BOD 说明:

O

A

B

C

D

O

A

C

B

D

②可以视做由旋转产生的“共点等角”

等线套(如图所示):条件:AB=CD 结论:AC=BD 说明:可以看做由平移产生。

A

B

C

D

2.两条平行线夹一角。一角=两旁角的和。 条件:AB ∥CD 结论:∠P =∠AEP +∠PFC

A

B

C D

E

P

F

3.平行线夹等(同)底三角形:面积相等。同底三角形面积相等,则过顶点的直线与

底所在直线平行。

C

m

A n

D

B

若:m ∥n 则ABC

ABD

S

S

= 反之:若 ABC

ABD

S

S

= 则:m ∥n (反比例模型中的

“垂平”模型的证明用之)

4.已知三角形两边定一边的范围。“大于两边的差,小于两边的和”。 5.三角形的角分线角:

⑴两内角平分线交角:∠I=902A

∠+

⑵一内一外角分线交角:∠I=2A

⑶两外平分线交角:∠I=902

A

∠-

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两边的比=分线段(第三边)的对应比。

A

B

C

I

A

B

C

I

I

A

B

C

D

条件:AD 为角平分线 结论:

AB BD

AC DC

=

6.三角形中线性质定理;三中线交点分中线为12

33

和两部分。

条件:AD 、BE 、CF 为中线

结论:AK=2KD=23AD BK=2KE=2

3BE 。

CK=2KF=2

3

CF

7.大名鼎鼎的等面积法:底与高的积相等。三高造相似。三高造辅助圆。 条件:AD 、BE 、CF 为三角形的高—— 结论:AD ·BC=BE ·AC=CF ·AB △ADB ∽△CFB 等。

B 、

C 、E 、F 、四点共圆等。

8.高与角分线的夹角等于另外两角差的一半。(两中线垂直的三角形叫做:中垂三角形—— 2225a b c +=其中a 、b 为中线所在的边) ①条件:AD 、AE 分别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高, (AB ≠AC )。

结论:∠DAE=

2

C B

∠-∠ ②条件:BE 、CF 为三角形的中线,且BE ⊥CF

结论:2225a b c += 2225AC BC AB +=

③如图:∠D=∠A+∠B+∠C

A

B

C

D

E

F

k

A

B

C

D

F

E A

C

B

D E

C

A B

E

F

A

B

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