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 现象社会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茨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中将社会世界 的结构分为四个领域: 一、直接经验的世界 二、同时代人的世界 三、前人的世界 四、后人的世界 这是他日后现象学社会学分析的基石和起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生活世界的分层 生活世界是根据不同的维度而建构的。 舒茨在分析生活世界时加入了时间和空 间的视角。具体行动者的行为不是发生在真 空中的,而是受到特定环境和时间的局限, 而行动者所有关于行动的计划和安排也都无 法脱离客观的外部环境。 同时舒茨加入了对意识流时间“现实化” 的分析。 舒茨进一步分析了日常存在的生活世界 之社会安排。
B、关联性 关联性就是指在一个情境中,什么问 题会成为我关注的焦点、考虑的主题,我会 对什么问题感兴趣。 关联结构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舒茨称 之为三个关联系统:即主题关联、动机关联 和解释关联。
第三节、舒茨现象学社会学应用理论的构成
一、舒茨关于文学文本的现象学社会学的分 析 首先,舒茨分析了语言在不同艺术形 式中的作用和功能。诗歌语言的“表达性”、 戏剧语言的“沟通性”、小说语言的“描述 性”。 其次,分析不同文学艺术形式中存在 的不同社会关系。
二、舒茨的音乐社会学思想 舒茨有关音乐的社会学思想可以分为三 个部分: 第一部分有关音乐本质的分析。音乐是 一种非实在的观念性对象(ideal objects) 第二部分是对音乐知识社会来源问题分 分析 第三部分是对音乐内社会关系构成的分 析,这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曲家与 演奏者之间、演奏者之间、演奏者与听众之 间的社会关系。
二、柏格森之桥 柏格森的理论既是舒茨建构个体行动与 个体意识之间相连接的桥梁,也是舒茨由柏 格森走向胡塞尔、由意识心理学走向现象学 的桥梁。 1、柏格森对于科学的态度及其理论初衷与舒 茨接近。 2、柏格森对于传统哲学理性方法的批评吸 引了舒茨。 3、在康德和胡塞尔那里,舒茨没有发现其 要寻求的问题的答案。
谢 谢!
生前:The Phenomenology of Social World / 1932. 1959年去世后,由他的学生纳坦森、同事、遗孀一起整理出版 (1962-1966)四卷本文集:Collected Papers. (《社会实 在问题》、《社会理论研究》、《现象学哲学研究》) 1973年和1989年,舒茨的学生卢克曼根据他的手稿整理出两卷 本的《生活世界的结构》出版。The Structures of the LifeWorld, 2 vols. With Thomas Luckmann /1973-1989. 中译本:许茨:《社会实在问题(舒茨文集第一卷)》,霍贵桓 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第二节、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构成 一、舒茨的行动理论
二、舒茨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
一、舒茨的行动理论 舒茨的社会行动理论是建立在对韦伯理 论的深挖和批评的基础之上的,它既是舒茨 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建构的起点,同时也是 现象学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中,舒茨借助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和“内在时间意识”和 “绵延”的概念对于韦伯的行动理论进行了 深入的探讨,这标志着舒茨的社会行动理论 初步的形成。
1899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银行职员家庭。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后在维也纳大学 学习法律和社会科学。毕业后承继家族传统,在银行工作。 1932年《社会世界的意义改造》问世,受到胡塞尔的好评。 1967年,此书翻译成英文,改名为《社会世界的现象学》。 1938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逃亡巴黎,次年来到美国纽约,继续 从事银行工作,并在社会研究新学院兼职任教。 1953年以后,放弃双重工作生涯,受聘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 从事社会学研究。
三、以现象学为工具 没有胡塞尔的现象学,当然就 不会有什么现象学社会学。 1、胡塞尔对社会世界的一般取向 成为舒茨思考的出发点以及对意识 的本质的看法也为舒茨所借鉴。 2、舒茨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也是批评性地 继承的。 所以可以说现象学社会学直接源于舒茨对于 “理解社会学”的熟读以及对于胡塞尔现象 学方法的接受。
《西方社会学理论》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一、舒茨现象学社会学思想的多重来源 二、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构成 三、舒茨现象学社会学应用理论的构成 四、舒茨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五、简短的评价
生平与著作
阿尔弗雷德·舒茨 (Alfred schutz, 1899—1959), 是美国哲学家、 社会学家,现象 学社会学的创始 人。
第四节、舒茨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基本立场 1、方法论的个体主义立场贯彻舒茨学 术生涯和著作的始终。 2、在对待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基本 态度上,舒茨是一种“折中的”做法和态度。
二、理解的方法 理解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方法, 是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一种独特方法。 “理解”可以在三个层面上进行: 1、作为人类事件的常识知识所具有的经 验形式。 2、作为一种特定的认识论的问题。 3、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种特殊的方法。
(三)生活世界中知识的来源、构成和分配 知识存库是指现成地掌握在行动者手 头的知识储藏库,是在行动者的长期日常生 活行为中自然地积累,并时时在行动中其作 用的那些知识。
库存知识发挥作用的形式 A、类型化 类型化有几个含义:首先,类型化强 调库存知识不是科学知识那样的体系结构, 而是由一些处理不同类型的情境的办法组成 的;其次,在日常生活中,类型化的程度取 决于我们所面对的人与情境的某种现象社会 学性质。
第一节、舒茨现象学社会学思想的多重来源
舒茨构建理论的出发点: 1、韦伯和胡塞尔的基本出发点都是社 会个体的主观意识——在韦伯是由个体赋予 主观意义的社会行动,在胡塞尔则是个体发 挥意识构造作用的纯粹自我; 2、韦伯和胡塞尔的基本意向都是追求 科学有效的解释与结论。
一、韦伯的引导
舒茨的整个理论是在继承和批判韦伯有关社会学 的方法的论述基础上进行建构的。 1、舒茨同意韦伯关于“价值中立”、“理想类 型”等重要概念的定义,建立“理解社会学”的宏 伟目标以及将“个体的行动”作为研究社会现象最 基本起点的看法。 2、舒茨不认同韦伯的将个体的意义行为作为社 会学分析最基本的单位和要素的看法,同时还指出 韦伯没有指出“行为”和“行动”、行动之“主观 意义和客观意义”之间的区别。 舒茨认为,应该对社会世界的现象学进行科学 地阐释,将每个意义结构进行化约和还原,只有这 样理解社会学的基础和地位才能得到巩固。
(四)社会世界的行动 在舒茨看来,任何一个行动者都不是生活在 真空的,生活世界是他们生活、工作、展示 自己的舞台。 1、理性行动:有道理的、合乎道理的 有意的行动 可预期的、逻辑的行动
2、行动过程及设计 行动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他在行动者心 中是一个已经完成的时态,而此设计的过程 是在设计之前,心中要有所确定的结构的某 种观念。 行动者的设计是建立在他原有的知识基 础之上的。 全部设计过程都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理想 化,这种理想化又包含着一种特殊的构造。
(一)舒茨对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批判 舒茨认为韦伯关于“社会行动”的基本 定义以及其对“行动”和“行为”的区分是需 要进一步的审查。在舒茨看来,“行动”来源 于个体行动者的意识经验;而“行事”则是行 动的结果。 舒茨是在韦伯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 拓宽了分析的宽度,将对行动发生的过程以及 意识流内经验的构成的分析作为我们了解行动 者背后意义和动机的一个前提条件,这也是舒 茨关于社会行动的新的要素和贡献。
有关社会世界的科学构想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假 定: 1、主观解释的假定,根据社会科学之间的特 殊不同而提出的。 2、逻辑一致性假定,自然科学的程序和社会 科学的程序之间的那些相似之处。 3、适当性假定,社会科学家在构造有关人的 行动的科学模式时必须考虑到,这些行动都是由处 在生活世界的个人完成的,而这些个人完成这些行 动时借助了他们的常识构造。 4、相容性假定,是指社会科学家构想的类型 必须只包括那些科学上可以验证的假设,这些假设 又必须与我们的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相容。
(二)赋予行动以意义的过程 行动是一个时间过程,行动者在进行行 动的时候,就出于绵延的流中,无法对意识 流的经验赋予意义,只有当行动者意识到自 己的行动并进行反省的时候,意识流中的经 验才获得意义。
必须检视意义的经验过程和结构。
(三)行动的意义和动机 主观意义:只有行动者本人才最 意义 清楚 客观意义:对每个具体的个体而 言 都是既定的 原因动机:进行某一行动的由过去 动机 的事件历史所决定的 理 由 目的动机:进行某一行动的由行动 未来要实现的目的所
3、自由、选择与兴趣 一、行动是行动者的个人意志自由抉择的结 果 二、行动者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还受到其 兴趣的影响
1、对于舒茨的行动和自由关系问题,有哪 些不同的看法。 2、舒茨关于行动的定义与韦伯的看法有哪 些异同点。
二、舒茨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 (一)“生活世界”的涵义 舒茨的“日常生活世界”指的是这样一 个主体间际的世界:他在我们出生很久前就 已经存在,同时也被其他人、被我们的前辈 当做有组织的世界来经验和解释。现在,它 对于我们的解释和经验来说是既定的。我们 对它的全部解释都建立在人们以前关于它的 经验储备的基础上,都建立在我们自己的经 验和由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传给我们的 经验基 础上,这些经验以“现有的知识”的形式而 发挥参照图式的作用。
三、社会科学的两级构想 舒茨的“一般性的原则”包括“一级构 想”和“二级构想”。 “一级构想”,普通人对社会世界的构 想,也即常识构想,是指从行动者的观点出 发对行动者的行动的“理解”。 “二级构想”,社会学家对行动者构想 的构想,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所用之建构的 建构。
四、社会科学的三个假设
第五节、舒茨的贡献
舒茨提出了社会科学的三个假定,这可以认 为是他对社会科学的最大贡献 其次,舒茨提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两级构想、 傀儡、理性行为等多个类型,丰富了社会科 学的概念和分析工具 第三,指出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 学研究的意义
思考题
1、怎样理解知识在舒茨的生活世界理论体 系中的地位? 2、如何看待常识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差异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