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摘要当今时代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来团结教育民众,坚定社会理想信念,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对过去的经验教训总结思考,为我们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考
邓小平曾说:“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们遭遇了诸多挫折,究其原因是没有正确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误入本本主义的迷雾之中。

尽管如此,失败是通向成功的又一起点,过去挫折、教训仍然对我们受益无穷,特别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今天,更是引发我们无限的思考。

一、要始终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经过革命战争的实践,形成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第一次结合”,然而,进入和平时期,作为实现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先行者,毛泽东的探索在良好的开局之后逐渐陷入了“左”的误区。

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出发点毋庸置疑是好的。

他曾说:“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
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

”但建国前和建国后,由于时代背景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毛泽东将战争时期的思维习惯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用思维惯式来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社会意识依然停留在战争年代,严重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

“灵魂”跟不上“身体”的速度了。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不仅是群众运动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不论哪一各方面出现挫折和冲击,都会动摇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如何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的含义、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思考的实质性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内生和外化的统一,而不是盲目更不是胁迫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应该是内生和外化相结合的产物,“内生”是指人民群众积极主动的认识并自觉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中来,体现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性;而“外化”则是主要指党和国家的宣传引导作用。

一般来说,内化作用是主要的手段,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深刻的。

有的只是单纯的响应号召,有的是处于对领袖人物的信仰,更甚者是混在革命中的反革命分子趁此机会让天下大乱,不管他们处于什么目的,最终总结为他们不是自觉自愿的,是盲目的从众,甚至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就是说被胁迫的。

自发、盲目的群众运动,也绝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畴。

这样的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错误的,行动也是自发盲目,甚至是被胁
迫的。

三、和谐的社会环境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也是其追求的目标
当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潜移默化,必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营造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

如文革中的暴风骤雨式的社会环境,人们缺乏统一的、正确的价值判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将是一纸空文,甚至会动摇人们马克思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在此种环境下,人民的切身利益,甚至是最基本的人身权利都得不到保障,在他们自觉的意识里就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误解,认为此时的模式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的模式,而这个模式没有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从而在潜意识里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反抗情绪,这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显然是极其不利的。

阶级斗争的主题必然不是这个时代的要求,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义。

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的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心理,但这种认同是建立在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内涵、建立在特定历史条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之上的自觉地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一种稳定的心理。

诸如文化大革命中存在这大规模、大范围的群众运动,只是表面的、形式的,它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立场,更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畴。

正如伟
大的无产阶级领袖马克思所说:“如果说这场革命是不合时宜的,那么,并不是因为群众对革命“怀有热情”和表示“关注”,而是因为人数众多的、与资产阶级不同的那部分群众认为,在革命的原则中并没有体现他们的现实利益,并没有体现他们自己的革命原则,而仅仅包含一种“思想”,也就是仅仅包含一个激起暂时热情和掀起表面风潮的对象罢了。


(作者简介:刘婷婷,女,(—1987)陕西石泉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1级在读硕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参考文献:
[1]邓小平.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1988年9月5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272.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