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建构和谐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建构和谐课堂
摘要:生活与人文并进,凸现课堂和谐、让生活走进课堂,放大和谐、让人文走进课堂,丰富和谐,预设和生成碰撞,展示课堂和谐、预设为和谐课堂奠基、生成为和谐课堂添彩。
关键词:以人为本;建构;和谐;课堂;预设;生成;人文素养;心灵舒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018-01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
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
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
“和谐”是一种美,“和谐”能产生美,作为教师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的课堂”。
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是知识发现的引导者,是对话的启发者,是学习的指导者,是学业的评价者,是纪律的组织者,是教学信息的重组者。
因此,在整个和谐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用自身的和谐发展去创造和谐的教学,用自己的和谐底蕴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生活与人文并进,凸现课堂和谐
教学是一种艺术。
课堂上,教师应依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的实际以及教学的进程,对教育教学资源有机的融合,让课堂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分有合。
通过整合和聚散,让语文充满“生活味”和“人
文味”,更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竭力在“文”和“性”的碰撞中,促进学生整体性的发展,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和谐,实现课堂的和谐。
1、让生活走进课堂,放大和谐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
”生活就处处有语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生活带近课堂,让小课堂变成大社会,让学生在小课堂中领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促进师生教与学的联动与和谐。
如在教学古诗《所见》时,在初读古诗,借助注释及字典理解了字词之后,教师播放了一段录音,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并说出是根据诗中哪个词来想象的,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此时的教师在学生中间,时而朗诵,时而表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学生在尽情表现自己的同时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个性得以展示。
师生作为不同的个体,其生命活动的展现融合为一,相互感动,和谐成长。
2、让人文走进课堂,丰富和谐
“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只有充满人文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课堂,才是师生生命延续的课堂。
(1)和谐课堂的支撑——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因此挖掘语文本身人文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
的互动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不搞“语言”、“思维”、“行动”上的“霸道”,而是在“润物细无声”的组织引导中,带领学生逐步建构和完善。
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让语文课堂的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2)和谐课堂的承载——心灵舒展。
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也应成为和谐课堂氛围的基本保障。
教师要对学生抱以最大限度的尊重。
尊重学生的爱好和需求,鼓励他们自主选择与评价;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让孩子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幼稚与差异,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摸索他们的思维方式,保护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让他们的心灵在和谐的氛围中舒展。
二、预设和生成碰撞,展示课堂和谐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把外部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认识结构的过程。
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等因素,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
要想引导出色、帮助到位,和教师自身的钻研是分不开的,也就是教学的“预设”,出色的预设是课堂教学和谐的必经之路。
1、给予学生思维的迸发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如何激活,让他们在思维有水一般的灵动,是和谐语文课堂的生命。
在课上,教师要变“人云亦云”为另辟溪径,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变“单一思考”为复式思索,
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变“自我需要”为群众需求,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变“思维惯性”为思维创新,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变“狭窄思路”为思路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让课堂活力无限。
2,给予学生创造的灵动
灵动是和谐课堂的主核。
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创造平台,提供创造的机遇,让学生在教材的空白处创造:内容扩展时寻找,思想提升时激活,续写填补时充实;在教学空白处创造,教师导入意境时铺垫性创造,急流停顿时补充性创造,结尾拓展时延伸性创造,拓展学习时辅助性创造。
这样让学生自我发现,教师只稍作点拨,从而引发课堂的和谐共振。
总之,一个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做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和谐课堂,使学生善思乐学。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课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是教师的永恒主题。
和谐,语文课堂永恒的追求!也是我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