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分析法课件.

合集下载

原子荧光培训课件

原子荧光培训课件

多元素同时分析技术瓶颈及解决方案探讨
光谱干扰与分离
多元素同时分析时,光谱干扰是 主要的技术瓶颈之一。采用多道 分光系统、光栅或滤光片等方法 ,实现不同元素光谱的分离,降
低干扰。
灵敏度与检出限
多元素同时分析时,各元素的灵 敏度和检出限可能存在差异。通 过优化仪器参数、改进样品处理 方法等方式,提高各元素的检测
原子荧光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干扰小等特点,是水质监测中重金属元素分析的有效方法。
详细描述
原子荧光法是一种基于原子荧光的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水质监测中,原子荧光 法可用于分析铜、锌、铅、镉等重金属元素,以及砷、锑等非金属元素。通过原子荧光法,可以实现 对水样中重金属元素的快速、准确分析,为水质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以进一步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分布情况,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重金属元素分析
总结词
原子荧光法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可实现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快速、准确分析。
详细描述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是必不可少 的环节。原子荧光法可以用于分析土壤中的铜、锌、 铅、镉等重金属元素,以及砷、锑等非金属元素。通 过原子荧光法,可以实现对土壤样品的快速、准确分 析,了解土壤的污染状况和分布情况,为土壤污染治 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原子荧光法还可以用于评估 土壤的生态风险和环境影响,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 力支持。
添加剂监管
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监管,除了关注其功能性外,还需要对其 安全性进行评估。通过原子荧光技术对食品添加剂中的荧光 物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潜在的风险和危害,为食品添加 剂的监管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研究

第3章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第3章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3.2.4 影响物质发光的因素>>1.内部因素
➢ 空间位阻使分子共平面性下降,荧光减弱。
SO3Na
H3C N
CH3
H3C SO3Na N CH3
①1-二甲胺基萘-7-磺酸盐 ②1-二甲胺基萘-8-磺酸盐
f=0.75
f=0.03
➢ 顺反异构体:反式分子有荧光,而顺式分子没有
荧光(位阻原因)。例如:1,2-二苯乙烯反式有强
⑶ 取代基的影响:给电子取代基使荧光强度增大;而 吸电子取代基则使荧光强度降低。
3.2 基本原理>>
3.2.4 影响物质发光的因素>>1.内部因素
➢ 长共轭结构示例 比较:λex (nm)/ λem (nm)/ f
苯 205/278/0.11
萘 286/321/0.29
蒽 356/404/0.36
2.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 辐射跃迁-发光失活 荧光:激发态分子从第一激发单线态S1的最低
振动能级回到基态S0所发出的辐射。 磷光:激发态分子从第一激发三重态T1的最低
振动能级回到基态S0所发出的辐射。 波长关系:激发光<荧光<磷光。
3.2 基本原理>>3.2.1分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2.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3.2 基本原理>>
3.2.4 影响物质发光的因素>>2.外部因素
➢ 例如:硫酸奎宁在不同波长激发下的荧光光谱和
散射光谱
H
O H3C
H HO
N H
CH CH2
1/2H2SO4 H2O
N
3.2 基本原理>>
3.2.4 影响物质发光的因素>>2.外部因素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讲义课件PPT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讲义课件PPT
特点
高灵敏度、低检出限、宽线性范围、 无基体干扰等。
工作原理
原子化
通过高温加热或化学反应将样 品中的元素转化为原子态。
激发
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后跃 迁至激发态。
荧光发射
激发态原子返回基态时释放出 特定波长的荧光。
检测
荧光信号被光电倍增管转换为 电信号,经放大和信号处理后
输出。
应用领域
01
02
03
样品处理与前处理
样品采集
根据测量需求采集具有代表性的 样品,并确保样品的数量和品质
满足测量要求。
样品处理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破碎、研磨、溶 解等处理,以便提取出待测元素。
样品前处理
采用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对样品 进行前处理,如消解、分离、富集 等,以提高待测元素的测量准确度。
测量参数设置
01
测量波长
数据分析
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如线性回归、曲线拟合等, 以揭示数据间的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
04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优 缺点与注意事项
优点
高灵敏度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具有较高的检测 灵敏度,能够检测低浓度的元素,适 用于痕量分析。
宽线性范围
该仪器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能够适 应不同浓度范围的样品检测。
根据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选择合 适的测量波长。
测量时间
根据待测元素的浓度和仪器响应特 性,设置合适的测量时间。
03
0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灯电流
根据待测元素的性质和测量精度要 求,选择合适的灯电流。
测量条件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仪器工作 条件,如泵速、气体流量等。
0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原子荧光光谱精讲

原子荧光光谱精讲

4.检测器

常用的是日盲光电倍增管,在多元素原子荧光分析仪中, 也用光导摄象管、析象管做检测器。检测器与激发光束成 直角配置,以避免激发光源对检测原子荧光信号的影响。
5.氢化物发生器 • • • • (1) (2) (3) (4) 间断法 连续流动法 断续流动法 流动注射氢化物技术
4.原子荧光法测定原理 •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 据此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线性关系,只在低浓度时成立) • 随着原子浓度的增加,由于谱线展宽效应、自吸、散射等 因素的影响会使得曲线出现弯曲
5.氢化物(蒸气)发生原子荧光法 • 1)原理 • 氢化物发生进样方法,是利用某些能产生初生态氢的还原 剂或化学反应,将样品溶液中的待测组分还原为挥发性共 价氢化物,然后借助载气流(氩气)将其导入原子光谱分 析系统进行测量。
2) 谱线简单、干扰小;
3) 线性范围宽(可达 3 ~ 5个数量级);
4) 易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产生的荧光向各个方向发射)。
缺点 存在荧光淬灭效应、散射光干扰等问题。
二、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1.原子荧光的产生过程
+ e
e
原子荧光
基态的原子蒸气吸收特定波长光辐射的能量而被激发到较高的激发态, 然后受激原子去活化回到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时便发射出一定波长的辐射 ———原子荧光
氢化物发生的优点: 分析元素能够与可能引起干扰的样品基体分离,消除了干 扰。 与溶液直接喷雾进样相比,氢化物法能将待测元素充分预 富集,进样效率接近100%。 连续氢化物发生装置易实现自动化。 不同价态的元素氢化物发生的条件不同,可进行价态分析。
氢化物反应种类 • 1)金属酸还原(Marsh反应) • 2)硼氢化物酸还原体系

仪器分析课件12荧光分析法

仪器分析课件12荧光分析法
f = 0.29
ex = 356nm em = 404nm
f = 0.36
16
2. 分子的刚性
• 同样具有*跃迁的长共轭分子中,刚性分子 增加了共平面性, 越大, 长移。
f = 0.2
-O
O
COO-
C H2
f = 1.0
-O
O
O
COO- 荧光素钠
17
原来不发生荧光的,如:8-羟基喹啉
消除干扰,提高选择性、灵敏度
脉冲激光
样品
干扰 组分
44
3. 同步荧光分析
固定,同时扫描激光光谱和发射光谱 若: = em - ex
Fsp = KcFem Fex 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混合物的同步荧光光谱( =3nm)
45
4. 胶束增敏荧光
CH3(CH2)11OSO3-Na+ 非极性疏水基团 极性亲水基团 增加溶解度 增加荧光效率 增加荧光的稳定性
• 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高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荧光法
F=Kc
紫外法 A lg T lg I
I0
36
二、定量分析方法
1. 工作曲线法
用空白溶液调零 用标准溶液调满刻度
F cx
c1
c2 c3 c4 c5
20 40 60 80 100%
16 32 48 64 80%
37
2. 比例法(对比法)


荧光光谱 横坐标em, 度
纵坐标 发射光强度

400
500
(nm)
8
溶液荧光光谱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斯托克斯位移 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 荧光光谱与激发光谱的镜像关系

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特点:发生在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和基态之间;所需时间约 为10-7~10-9秒。
结果:导致荧光或磷光减弱,甚至熄灭

19
续前
返回2 返2回0
11.2.2 激发光谱与发射(荧光)光谱
——荧光物质分子的两个特征光谱
发射波长
激发波长
激发光谱(excitation spectrum): F~ ex 荧光光谱(fluorescence spectrum): F~ em
3
续前 荧光分析法分类:根据光源不同进行分类
激发光源
紫外-可见光
X射线
原子特征谱线
荧光分析法
分子荧光法(Molecular Fluorometry) X射线荧光法(X-ray Fluorometry) 原子荧光法(Atomic Fluorometry)
荧光分析法与可见紫外吸收光谱比较
相同点
本质
不同点
过程:当两个电子的能级非常靠近,以致其振动能级有重叠 时,电子常常由高电子能级以非辐射跃迁方式转移至低 电子能级,这种过程称为内部能量转换
特点:发生在非常靠近的两个电子能级间,他们的振动能级有 重叠;时间约10-1~10-13秒。

11
续前
注:
➢ 处于激发态的电子,通过振动弛豫和内部能量 转换,均回到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上的λmax是定性定量的依据
荧光
磷光
9
续前 1、振动弛豫(vibrational relexation)
过程:从电子激发态的某一振动能级以非辐射跃迁的方式, 回到同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过程为振动驰豫
特点:发生在同一个电子能级内不同振动能级间的跃迁;时 间约10-12秒。

原子荧光培训课件

原子荧光培训课件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解读
介绍如何根据实验数据结果进 行解读,包括不确定度的计算
和结果报告的撰写等。
THANK YOU.
02
样品处理
包括仪器设备、试剂、样品等准备步 骤。
涉及样品的溶解、稀释、酸度控制等 步骤。
03
原子荧光光谱仪操作 步骤
包括灯电流、泵浦时间、负高压等关 键参数的调整和注意事项。
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
数据记录
介绍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各 项数据及记录规范。
数据处理
包括数据的整理、清洗、计算 和修正等步骤,以及如何利用
测量参数二
荧光波长:荧光波长是荧光光谱分析中的重要参数。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荧光波长,这是 区分不同元素的主要依据。
测量参数三
荧光量子效率:荧光量子效率是被测元素在特定条件下发射荧光的概率。它是决定荧光强 度的关键因素。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应用
应用一
环境监测:原子荧光光谱法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如水和土壤中重金属 元素的测定。通过测定水和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可以评估环境的 质量和污染程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原子荧光标准参考物质
标准参考物质的定义与作用
标准参考物质定义
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确定的本品含量水平的物质,用于校准仪器、验证测 量方法或确定材料赋值。
标准参考物质的作用
用于评价和校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测量准确性和测量范围,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原子荧光标准参考物质的制备
制备流程
原子荧光的基本原理
原子荧光是原子能级跃迁过程中产生的,当原子吸收特征波 长的光辐射后,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同时发出与 原吸收光波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

原子荧光法检测汞ppt课件

原子荧光法检测汞ppt课件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影响因素
❖ 原子荧光光谱法一般采用KBH4或NaBH4作还原剂。 ❖ 浓度过高时:产生过多的氢, 灵敏度降低, 并引起液相、
气相干扰
❖ 浓度过低时:气态物难以形成。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注意事项
❖ (4) 每次进样后,还原瓶必须先后分别用固定液和去 离子水清洗,否则还原瓶内若残留少量液体,能提前 还原下一个测量试样中的汞离子,致使在初次通气时 造成吹出而损失,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原子荧光法测汞的条件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 石英炉温度 灯电流
载气流量(As气)
300~320V 300~800
30mA 0.6L/min
NaBH4浓度 NaBH4进样量
读数时间 延迟时间
0.2~0.4% 0.8ml 10s 1s
屏蔽气流量(As气)
1.0L/min
测量方式
峰面积
原子荧光测汞的关键是优化选择分析条件、选好试剂、 正确配制试剂和搞好仪器维护。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原子荧光分析法

原子荧光分析法

原子荧光分析法原子荧光分析法是一种精密的元素分析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对样品中的元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该技术的原理基于原子在吸收射线(通常为X射线或UV光)后重新辐射发光的特性。

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最初在地球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并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有机物质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原理原子荧光分析法的原理如下:在样品经过预处理之后,将其放置在一个荧光池中,使用一个电子枪或激光束来激发荧光。

当样品中的原子吸收光束后再重新辐射,就会产生一个荧光峰。

这一峰的位置和幅度可以用来确定样品中的元素种类和含量。

二、应用原子荧光分析法在土壤科学、地球化学、化学和生物科学等领域被广泛使用。

它可以用于分析土壤和岩石中的轻重金属,也可以用于化学分析中的元素定量和定性分析。

原子荧光分析法在环境工程和材料科学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分析水污染物中的镉、铅和铬等有害元素。

它也可以用于确定纺织品、电子产品和其他大量消费品中的元素成分。

三、优缺点原子荧光分析法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能够准确确定样品中的元素含量;2.易于使用;3.对于重金属元素具有很高的灵敏度;4.分析速度较快,可同时分析数百种元素。

然而,原子荧光分析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需要高昂的设备成本;2.部分元素会因为吸收和辐射之间的能级限制而无法被检测到;3.常常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

四、总结总体来说,原子荧光分析法是一种精密的元素分析技术,其优点在于准确和灵敏度高,并且可以用于广泛的应用领域。

虽然设备成本较高且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但是其高效率和高精度的优点对于需要进行元素分析的领域来说十分重要。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标准文档ppt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标准文档ppt
精品课件!
内容选择:
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第三节 干扰与抑制
interferences and elimination
2.原子荧光的产生类型
三种类型: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与敏化荧光 (1)共振荧光
共振荧光:气态原子吸收共振线被激发后,激发态原子
再发射出与共振线波长相同的荧光;见图A、C;
热共振荧光:若原子受热激发处于 压稳态,再吸收辐射进一步激发,然 后再发射出相同波长的共振荧光;见
图B、D;
(2)非共振荧光
当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不相同时,产生非共振荧光;
Cd:10-12 g ·cm-3;
a
b
c
d
可调频激光器:高非光强火、窄焰谱线原; 子化中可观察到。
多个空心阴极灯同时照射,可同时分析多个元素
三种类型: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与敏化荧光
特荧点光: 波长大于激发所线波有长(类荧光型能量中间隔,小于共激发振线能荧量间光隔)强; 度最大,最为有用。
荧光波长小于激发线波长;
I0 原子化火焰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光源强度;A为受光照射在 检测器中观察到的有效面积;K0为峰值吸收系数;l 为吸收光 程;N为单位体积内的基态原子数;
三、原子荧光光度计
1.仪器类型
单通道:每次分析一个元素; 多通道:每次可分析多个元素; 色散型:带分光系统; 非色散型:采用滤光器分离分析线和邻近线;
光源: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可调频激光器;
受光激发的原子与另一种原子碰撞时,把激发能传递另一个原子使其激发,后者发射荧光;

原子荧光培训课件

原子荧光培训课件
高灵敏度、低检出限、抗干扰性能强、测量范围广泛等。
原子荧光分析前的样品处理
样品采集与保存
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避免 样品污染和变质。
样品前处理
将样品进行合适的稀释、浓缩或 分离,以便进行原子荧光分析。
干扰消除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消除样品中的 干扰物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原子荧光分析的操作步骤
检出限和精密度
标准曲线法
通常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 制作成荧光强度与元素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然后测量待测 样品荧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元素浓度。
03
原子荧光分析方法
原子荧光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包括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联用技术(AFS-ICP-MS) 等。
特点
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定期保养
包括更换灯丝、清洗光学系统 等。
常见故障排除
遇到常见故障时,应先检查仪 器的工作状态,如光源是否点 亮、进样系统是否正常等,若 仍无法解决问题,可联系专业 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或维修。
05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应用
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01
水质监测
02
大气监测
原子荧光光谱法可测定水中的砷、锑 、铋、镉、硒等多种元素,适用于江 、河、湖、海等水体的监测。
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准确 性则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
要点三
稳定性
检测器的稳定性包括长期稳定性和短 期稳定性,长期稳定性通常受光源和 光学系统漂移等因素影响,短期稳定 性则受样品基质和进样条件等因素影 响。
原子荧光检测器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
包括清洁仪器表面、检查进样 系统是否正常等。

原子荧光光谱法PPT课件

原子荧光光谱法PPT课件
可用氩气来稀释火焰,减小猝灭现象。.源自6三.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仪分为两类,色散型和非色散型。 荧光仪与原子吸收仪相 似,但光源与其他部件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900 直角,而避免激发光 源发射的辐射对原子荧光检测信号的影响。
滤光片 非色散型
激发光源:空心阴极灯或氙 弧灯
原子化器:与原子吸收法相同
色散系统:色散型-光栅 非色散型-滤光片
原子荧光光谱法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
.
1
一、概述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特点
(1) 有较低的检出限,灵敏度高。 (2) 干扰较少,谱线比较简单。 (3) 仪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4) 分析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宽,可达3~5个数量级。 (5) 由于原子荧光是向空间各个方向发射的,比较容易
色散型
检测系统:光电倍增管
数据处理和仪器控制系统
氢化物发生系统
.
7
氢化物(蒸气)发生 原子荧光法
原理
As、Sb、Bi、Se、Te、Pb、Sn、Ge 8个 元素可形成气态氢化物,Cd、Zn形成气态 组分,Hg形成原子蒸气。
气态氢化物、气态组分通过原子化器原子 化形成基态原子,基态原子蒸气被激发而 产生原子荧光
光学系统
简化结构;光程短; 增强荧光信号强度
.
原子荧光仪器2结2 构
通道
单道、双道、三道、四道 优势: 多元素同时测定;单道增强
多通道设计
.
原子荧光仪器2结3 构
检测器
日盲光电倍增管
检测波长范围: 160nm~320nm
.
原子荧光仪器2结4 构
制作多道仪器,因而能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
(6) 缺点 存在荧光淬灭效应、散射光干扰等问题;

第十二章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第十二章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lex 205nm
lex 286nm
lex 356nm
lem 278nm
lem 321nm
lem 404nm
0.11
0.29
0.36
15
2. 分子的刚性
分子的刚性越强,荧光效率越大
联苯 =0.2
芴 =1.0
无荧光
有荧光
16
3. 取代基
给电子取代基常使荧光强度增大 如:-NH2、-OH、-OCH3、-NHR、-NR2、-CN等
当两电子激发态能量相差较小以致其振动能级有重 叠时,受激分子由高电子能级转移致低电子能级的 过程。
(振动失活在同样多重态间进行,如S2* S1*)
5
术语
外部能量转换 激发态分子与溶剂或其它溶质碰撞,以热能的形 式释放能量的过程。
体系间跨越 处于激发态分子的电子发生自旋反转而使分子的 多重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如S1* T1*
23
碰撞熄灭 能量转移
由于氧分子的顺磁性质,溶液中溶解氧的存在, 使激发单重态分子向三重态的体系间跨越速率增 加,因而会使荧光效率降低。其它顺磁性物质也 有这种作用。
氧的熄灭作用
24
5. 散射光
散射 光子与物质相碰撞,使光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而向 不同的方向散射。
瑞利散射 光子和物质分子发生弹性碰撞,只有光子运动方向发 生改变的散射光,其波长与入射光波长相同。
17
(三)荧光试剂
作用:产生强荧光性产物 1. 荧光胺 2. 邻苯二甲醛 3. 1-二甲氨基-5-氯化磺酰萘 4. 测定无机离子的荧光试剂
18
三、 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
1. 温度
温度升高通常会使荧光效率和荧光强度降低 乙醇 -80C =1.00 温度每增加10C ,荧光效率减小约3%

原子荧光培训课件

原子荧光培训课件
标准曲线建立
依次测定系列标准溶液的荧光 强度,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 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 标准曲线。
样品处理
根据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处 理方法,如消解、萃取等。
样品测定
将处理后的样品按照标准曲线 相同的操作条件进行测定,记
录荧光强度。
数据处理、结果表达及质量控制方法
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荧光强度代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中待测元 素的浓度。
结果表达
以表格或图形形式呈现测定结果,包括样品名称、测定值 、单位等信息。
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实验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 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定期对仪器进行
校准和维护,保证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04
常见元素测定方法举例
汞元素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01
02
测定方法:冷原子荧光 法。样品经消解后,汞 离子在酸性介质中与还 原剂反应生成原子态汞 ,由载气带入原子化器 中,在特制汞空心阴极 灯照射下产生原子荧光 ,其荧光强度与汞含量 成正比。
问题一
消解不完全或引入干扰物质。解决方案:优化消解条件,如提高消解温度、延长消解时间 等;选择合适的消解剂和添加剂,以减少干扰物质的引入。
问题二
提取效率低下或提取液浑浊。解决方案:优化提取条件,如改变溶剂类型、提高提取温度 等;对提取液进行过滤或离心处理,以去除杂质和颗粒物。
问题三
净化效果不佳或净化剂失效。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净化剂和净化条件;定期更换净化剂 或采用再生方法恢复净化剂的活性;对净化后的溶液进行再次净化处理,以确保净化效果 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
03
04
05
样品消解要彻底,避免 有机物干扰。
消解液中的残余酸度对 测定有影响,需用碱中 和至中性。

分析化学课件 PPT讲义 荧光分析法

分析化学课件 PPT讲义 荧光分析法
药物分析教研室
药物分析教研室
§1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3 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
▪ 温度 ▪ 溶剂 ▪ pH值 ▪ 荧光熄灭剂 ▪ 散射光
药物分析教研室
§1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3 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
硫酸奎宁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的荧光(a)与拉曼光谱(b)
荧光光谱
激发 320nm
激发350nm
荧光448nm
§2.1 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
荧光分析法与UV-vis定量测定时仪器校正的区别
UV-vis
0
100%
T=0,A=∞
T=100%,A=0
关闭光闸,光不透 空白溶液,光全透
过,全吸收
过,不吸收
荧光分析法
F=0 空白溶液,不发射
荧光
F=100% 对照品溶液Cmax
F=50%(Cmid)
药物分析教研室
的荧光强度降低到最大荧光强度的1/e所需的时间。用f表示。
• 荧光效率(fluorescence efficiemcy):又称荧光量子产率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是指激发态分子发射荧光的光子数 与基态分子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f
• 荧光寿命和荧光效率是荧光物质的重要参数!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药物分析教研室
药物分析教研室
概述
• 发光(phosphorescence):物质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后, 外层电子跃迁后返回基态时,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这 种现象称为发光。(荧光、磷光)
• 荧光(fluorescence):物质分子接受光子能量被激发后,从 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基万言书时发射出的光。

原子荧光培训课件

原子荧光培训课件

原子荧光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原子荧光与色谱技术联用
01
将原子荧光检测器与色谱技术(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联用
,实现对复杂样品中目标元素的分离和检测。
原子荧光与激光技术结合
02
利用激光的强激发能力,提高原子荧光的激发效率和检测灵敏
度。
原子荧光与质谱技术联用
03
通过与质谱技术联用,实现对目标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
表性,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06
原子荧光未来发展
原子荧光技术的改进方向
提高灵敏度
通过改进仪器设计和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原子荧光的检测灵敏度 ,使其能够更准确地检测低浓度目标元素。
拓宽应用范围
研究新的原子荧光方法,拓展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环境监测、 生物医学、农业等。
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开发自动进样系统和智能分析软件,提高原子荧光分析的自动化和 智能化水平,降低人为误差和操作成本。
原子荧光在环境水检测中的应用
原子荧光光谱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多种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砷、锑等 。
检测流程和注意事项
环境水样需经过采集、保存、运输和前处理等步骤,然后通过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检测。 同时需注意水样的代表性、避免污染和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土壤中重金属的检测
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
原子荧光光谱法
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可以测定元 素的含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 选择性。
原子荧光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1925年
德国科学家赫斯和集特发现氢 原子荧光。
1964年
中国科学家黄昆、戴安邦等人 首次提出原子荧光的概念。
1970年代
原子荧光技术开始应用于环境 监测、食品卫生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硒、锑、铋
水样经消解处理后,加入硫脲,将砷、锑、 铋还原成三价,硒还原成四价; 加入硼氢化钾溶液,三价砷、锑、铋和四 价硒生成氢化物 用氩气导入电热石英管原子化器,在氩、 氢火焰中原子化,产生的原子蒸气分别吸 收相应元素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光后, 被激发发射原子荧光,荧光强度与样品中 金属含量成正比从而定量分析。

冷原子荧光法测汞
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为基态汞原子蒸气, 吸收253.7nm的紫外光后,被激发而发射 特征共振荧光,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和较低 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汞浓度成正比。 适合地面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思考题

从工作原理、仪器设备上对原子吸收法及 原子荧光法作比较。

F 0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原子荧光分析所用的 仪器和原子吸收分析 一些部件相同 为避免激发光源发射 的辐射对原子荧光检 测信号的影响,原子 荧光光度计的光源、 原子化器、分光系统 不在一条直线上,而 是排成一定的角度, 如直角。

原子荧光分光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
采用火焰及非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实现原 子化,但火焰会产生荧光淬灭。 荧光淬灭——在原子荧光发射过程中,受激原 子和其他粒子碰撞,将部分能量变成热运动或 其他形式的能量而损失。荧光淬灭会使荧光的 量子效率降低,从而降低测定灵敏度。 空气-乙炔火焰具有较强的淬灭作用,宜使用惰 性气体Ar作雾化气体的氢-氧火焰。或以He为 保护气体(代替N2)的石墨炉原子化器。
原子荧光的产生
荧光是一种光致发光现象,将试样溶液通过火 焰原子化器或无火焰原子化器时,试样溶液中 许多金属元素变为基态原子而成为原子蒸气。 如有光源发出的强射线照射到原子蒸气上,金 属原子吸收特征波长光的能量,从基态激发到 高一级能态,激发的金属原子在由激发态返回 到基态时发出了与激发光波长相等的荧光。 共振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相同的荧光。原 子荧光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荧光。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光源:由于荧光强度与激发光的强度成正比,为了提高 测定的灵敏度,应采用发射高强度辐射线的激发光源, 如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ICP、激光等。 原子化器:与原子吸收光度计相同。但所用的火焰与 AAS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在通常的AAS火焰中,荧光 猝灭严重,必须用Ar稀释的火焰。当用氢化物发生法时, 直接使用Ar气氛下的石英加热方法进行原子化。 分光系统:非色散型用滤光器(因荧光光谱简单);色 散型荧光仪用光栅 检测器:色散型荧光仪用光电倍增管 光源与检测器成900C:防止激发光源发射的辐射对原 子荧光信号测定的影响。

原子荧光定量分析的依据
各种元素的原子所发射荧光的波长各不相 同,这是各种元素原子的特征。 在原子浓度很低时,所发射的荧光强度和 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该元素基态原子数目 成正比,如将激发光强度和原子化条件保 持一定,可由荧光强度测出试样溶液中该 元素的含量,这是荧光定量分析的依据。 荧光强度IF I I AlN Kc
原子荧光光谱法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FS
原子荧光光谱法

定义——是一种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 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荧光的发射强 度,来测定待测元素含量的一种发射光谱 分析方法。
特点

1)灵敏度高,检出限较低。采用高强度光源可 进一步降低检出限; 2)谱线干扰少;可以做成非色散AFS; 3) 校正曲线范围宽(3-5个数量级); 4)易制成多道仪器---多元素同时测定; 5)荧光猝灭效应、复杂基体效应等可使测定灵 敏度降低; 6)散射光干扰; 7)可测量的元素不多,应用不广泛(主要因为 AES和AAS的广泛应用,与它们相比,AFS没 有明显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