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 “西北第一镇” 的光荣与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桥:“西北第一镇”的光荣与梦想
一、街道概况
“三桥”其名的由来,与穿越南北的古漕渠皂河息息相关,因皂河上并列“三座桥”而得名,流传至今。
它是古长安城西边的一道屏障,是欧亚大陆桥的咽喉重镇。
三桥街道于2002年8月由镇转为街道办事处。
三桥街道地处西安市西郊,距城区12.5公里,是西安西大门。
辖区东邻西户铁路,南依雁塔区鱼化寨,西接咸阳沣东乡,北靠六村堡街道。
南北长约7.5公里,东西宽6.3公里,面积33.4平方公里。
街道辖26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122个村民小组),11个社区,人口13万,其中常住人口9万余人,流动人口4万余人。
二、厚重的历史
三桥是历史古镇名镇。
远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是京畿之地,到盛唐时代,成为长安通住西域各国的关隘,明、清两代则是长安八大镇之一,故素有西安的西大门之称。
它是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唐代“丝绸之路”的通道。
在这个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上,张骞扬鞭踏上出使西域的征程,丝路花雨的驼铃声从此连绵至今;在这里,曾经唱响起气势磅礴的《大风歌》;在这里,演绎过一幕幕“完璧归赵”、“昭君出塞”的慷慨悲歌。
在这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曾建有阿房宫、建章宫最精美的建筑群。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
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章宫是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宫苑。
《三辅黄图》载:“周二十余里,千门万
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
”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
三、经济发展
历经沧桑之变,三桥始终洋溢着无穷的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顶峰,1996年产值达16亿元,有着“西北第一镇”的美誉。
当前,街道辖区内西兰公路、红光路、阿房一路、陇海铁路、高架快速干道横贯东西,西宝高速公路与街道中心大街首尾相连,西安绕城高速路从街道西飞架而过。
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使进入21世纪的三桥,在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格局中,又占据重要地位,成为西安经济开发西进的桥头堡,欧亚大陆桥的咽喉,新丝绸之路的要冲。
而且,随着陕西省提出的西咸经济一体化战略部署,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沣渭新区的实施,处于30平方公里共建区中心位置的三桥,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更引起外界的广泛聚焦。
近年来,按照“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高效率推进”的精神,通过结构调整和格局创新,地区产业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势头,形成了以西安鹏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机电业,以中国北车集团西安车辆厂、卓美(西安)造纸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装备、机械制造业,以西安西骏新材料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化工业、以西部国际车城为龙头的汽车物流业,以和平工业园、蔺高工业园为龙头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以锦绣阿房宫、大秦养生园为龙头的旅游业,以车城、天台酒店为龙头的餐饮业等新的经济格局。
2009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177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2.45亿元。
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和平村、武警学院、西安车辆厂、三桥村等48个单位获国家、省、市、区级文明单位。
各村、各社区太极扇、功夫扇、健身球、竹板舞等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红红火火。
地区腰鼓队由1998年的50人已发展到近千人。
三桥书画协会、秦腔协会、群英艺术团等群众组织长期活跃在基层,并多次受到省市级表彰。
200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桥正在创造中不断发展前进,大步迈向城市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