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量词的修辞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03-08

[作者简介]孙 琴(1980-),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研究。

第25卷 第7期2004年7月 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 L OF H AR BI N UNI VERSITY

V ol.25 N o.7

Jul.2004 [文章编号]1004—5856(2004)07—0023—04

浅议量词的修辞作用

孙 琴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 541004)

[摘 要]在修辞中大量使用量词是现代汉语的一大显著特征,量词具有多种修辞功能和特殊的修

辞效果。文章主要分析现代汉语中量词修辞作用的特殊效果的成因和量词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鉴赏量词的修辞效果。

[关键词]量词;修辞

[中图分类号]H042:H05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汉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大量使用量词,按照汉语的习惯,各种量词只能用在数词、代词、少数几个形容词和方位名词的后面,一般不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是个地地道道的“配角”。但是这个“配角”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旦选用得好,其修辞效果绝不亚于动词和形容词。

量词除了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之外,还常常具有独特的表达作用。有相当一部分量词,在常规运用的情况下就有形象化的作用,例如“条”可用于长条形物体:“一条鱼”、“一条蛇”、“一条毛巾”、“一条腰带”等;“片”可用于平而薄的东西:“一片饼干”、“一片树叶”、“一片纸”等。以上这些量词的使用,直接显示了物体的形状,不需要作者加以特殊的描写就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一、量词修辞作用的表现

量词表义具体,应用广泛,具有多种修辞功

能,在描写人物、事物、景物和抒发感情等方面表达效果贴切鲜明、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

1.用量词作比喻。用表示某事物形象的词

作度量该事物的量词,并使之不用喻词就能对事物做具体而生动的比喻,从而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使有形的事物、景物更加鲜明生动。例如:

灰蒙蒙的天空,飘洒着细柔柔的雨,叩醒了九月季节里那一株寒意,于是寒蝉不再哭泣,尤加利、木麻黄皆缀上了晶莹的雨珠,祭悼它的衰

老。(邓荣坤《秋雨》)量词的比喻功能可以用“(数词)+量词(喻

体)+名词(本体)”这一格式表示,其中,量词既表示计量单位并起语法作用,又作为喻体喻本体,表示“象……一样”的意思。由于这种用法把量词所表示的事物与其后中心词所表示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所以,极易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眼前展现生动具体的画面,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形象美感,这种比喻方式词约义丰,是比喻格中最经济、最简练、最明快的一种。在此句中,用“株”修饰“寒意”,是暗中将“寒意”比作秋季的植物。

2.用量词作比拟。量词适用的对象通常是

有规定的,但为了加强修辞效果,有时却把适用于实在物体的量词用在抽象物体上,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化虚为实,从而使人物或事物、景物变体,给人以新鲜感、奇特感,并增强表达的感情色彩。例如: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句中的“春”本来是虚无的、朦胧的,抓不到、摸不清,然而“聊赠一枝春”,此礼物又是最为贵重的,朋友的情意切切犹如江南的春意融融,朋友所给予的春天般的温暖,的确是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的。

3.用量词作通感。人的感官本来各司其职,一定的对象靠一定的感官去感知,但一经量词的介入,就可以使感觉挪移,使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彼此打通或相通,给读者以驰骋想象和进行再创造的空间,从而起到巧妙的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句中以“缕”本是纱、丝、线、发等具体事物的量词,诉诸视觉,句中移用于“清香”,沟通了视觉和嗅觉,仿佛无形的香味也可视可摸,具体可感的表现出荷香断断续续、淡雅清幽的个性。

4.用量词作借代。汉语中的量词很多是由事物的性状、特征转借来的,不用一般的量词,而是以与之相关的事物或特征代替,可以使所描写的人物、事物的特征显得突出,更有形象感,产生生动逼真的艺术效果。例如: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曹雪芹《红楼梦》)

句中的“靥”是面颊上的酒窝,这里不说一般的“两颊之愁”而用“靥”代“颊”,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突出林黛玉妩媚动人的丰韵。

5.用量词作夸张,可以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量词的夸张义多见于成语,如“滴水不漏、寸步不让、毫厘不爽、胸无点墨、千钧一发”等。例如:眉尺间忽然全身如烧着猛火,自己觉得每一枝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鲁迅《铸剑》)句中的“枝”用作毛发的量词显然是夸张,但这个夸张给人的感觉却是真实的,突出了眉尺间极端愤怒的心理和神态,能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使读者似乎看到了眉尺间因毛发愤怒

竖起并仿佛变粗大的神态而获得难忘的印象。

6.用量词作反复。量词往往和数词结合后在一定的语境中反复出现,从而强化某种气势和氛围,加快节奏,揭示心理,使要强调的事物、景物更加鲜明突出,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例如:

一阵阵黄风一阵阵沙,/香香看着心上如刀扎。/一阵阵打颤一阵阵麻,/打王贵就象打着了她。(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句中叠音量词“阵阵”反复出现,把崔二爷的轮番毒打同李香香一阵紧似一阵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造成了一种气氛紧张、节奏急迫的艺术氛围,形象地表现出敌人的残忍疯狂和李香香的痛苦难熬。

7.用量词作对比。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十分重视在特定的语境中选用不同的量词构成对比,以强化人物、事物的特征。鲁迅在《孔乙己》中关于铜钱的量词就有“文”、

“个”之别:“文”用于孔乙己(如“排出九文大钱”、“摸出四文大钱”),“个”用于掌柜(如“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文言词“文”套在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身上最为合适,而且这“文”还有点“郑重其事”的味道———孔乙己的钱是来之不易的;口语词“个”出于并非书呆子、对孔乙己的欠账并非十分看重的掌柜之口也极为合适,一“文”一“个”正好构成了两人身份地位以及性格的鲜明对比。

8.用量词作错综,可以避免用词单调、重复,使语言活泼自然,富于变化。例如: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修辞格中的错综是为了避免语句的单调呆板,故意变换词语或句式来表达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意思,以收到“同中求异”的效果。句中的量词“丛”和“簇”,在词义上并没有多大差别,之所以对换使用,主要是为了在用词上避同求异,以显示语言的变化美。在成语、俗语中,有许多量词起到错综的修辞作用,如“千年万载”、“千辛万苦”、

“一点一滴”、

“三言两语”等。

9.用量词作排比,有一种特殊的修辞作用,不仅可以表示“多”,还可以使读音和谐匀称,增强语言的形象性、音乐性和抒情性。例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

42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