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SWOT战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亚迪公司战略分析
评分表
评分人:
年月日
目录
一、环境分析(35分).............................................................................
二、组织分析(35分) (3)
三、战略计划(25分) (24)
四、项目总结(5分) (34)
比亚迪公司战略分析
一、环境分析(35分)
(一)比亚迪发展历程简介
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香港上市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目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3万人。
2002年7月31日,比亚迪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股票代码:1211HK),创下了54支H股最高发行价记录。
2007年,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85HK)在香港主板顺利上市,表现理想。
截止2008年底,公司总资产额近32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超过133亿元人民币。
比亚迪现拥有IT和汽车两大产业群。
公司IT产业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充电器、电声产品、连接器、液晶显示屏模块、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五金电子产品、手机按键、键盘、柔性电路板、微电子产品、LED产品、光电子产品等以及手机装饰、手机设计、手机组装业务等。
公司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的提升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
目前,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
IT及电子零部件产业已覆盖手机所有核心零部件及组装业务,镍电池、手机用锂电池、手机按键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已达到第一位。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现“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
发展至今,比亚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汽车产业基地,在整车制造、模具研发、车型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并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
汽车产品包括各种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轿车,以及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双模电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等。
代表车型包括F3、F3R、F6、F0、G3、L3等传统高质量燃油汽车,S8运动型硬顶敞篷跑车、高端SUV车型S6和MPV车型M6,以及领先全球的F3DM双模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E6等。
比亚迪设立中央研究院、电子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以及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以及产业和市场的研究等;拥有可以从硬件、软件以及测试等方面提供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的专业队伍,拥有多种产品的完全自主开发经验与资料积累,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并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开发平台。
强大的研发实力是比亚迪迅速发展的根本。
2、比亚迪电动汽车发展历程
创立于1995 年的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发展为世界闻名的“电池大王”,控制着全球 60%镍电池和 30%锂电池的市场份额。
然而这一骄人的成绩在比亚迪创始人
王传福的眼里,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他的终极目标是发展电动汽车,锂电池方面的成就只是“曲线造车”的跳板。
比亚迪从事电池行业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专利,在电池制造规模和科研技术实现突破后,进入了汽车领域,并开始了电动汽车的梦想。
1996年起,比亚迪开始电动车电池研发;2002年底,比亚迪公司正式组建了电动车项目部,开始进行纯电动轿车研发项目;2003 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厂,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了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
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主发展的发展模式,以“造世界水平的好车”为产品目标,以“打造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为产业目标,立志振兴民族汽车产业。
2006 年 1 月,比亚迪成立了电动车研究院,致力于电动车的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和试生产。
目前,比亚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产业基地,在整车制造、模具开发、车型研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
比亚迪汽车在上海建设有一流的研发中心,拥有3000多人的汽车研发队伍,每年获得国家研发专利超过500项。
在西安建设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轿车生产线,总产能达到20万辆。
在深圳建成现代化汽车城,总产能将达到30万辆,并建成第二研发中心,将成为比亚迪汽车中高级汽车的生产基地。
北京模具制造中心,业已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模具产业格局,为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制造整车模具。
2007年2月2日,比亚迪汽车在上海与欧洲的葡萄牙、非洲的安哥拉、佛得角等国家和地区汽车贸易商正式签署汽车出口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比亚迪的海外战略开始全面推进。
自 2008 年以来,掌握了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比亚迪开始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认可。
2008年9月27日,美国着名投资者“股神”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附属公司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比亚迪2.25亿股股份,约占比亚迪本次配售后10%的股份,交易总金额约为18亿港元或相当于2.3亿美元。
巴菲特投资代表了对比亚迪品牌价值的认可,对于加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其它环保产品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乃至全球的推广都极具战略意义。
2008年10月6日,比亚迪以近2亿元收购了半导体制造企业宁波中纬,整合了电动汽车上游产业链,加速了比亚迪电动车商业化步伐。
通过这笔收购,比亚迪拥有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
作为电动车领域的领跑者和全球二次电池产业的领先者,比亚迪将利用独步全球的技术优势,不断制造清洁能源的汽车产品。
2008年12月15日,全球第一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在深圳正式上市。
2009年,集团整体汽车销量约4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超过1.7倍。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比亚迪已成为2009年国内自主品牌轿车生产企业销量第一名。
2009年7月,收购湖南美的客车制造优先公司全部股权,为集团进入客车及电动巴士领域建立了快速通道。
2010年,比亚迪推出纯电动汽车,提前20年实现世界汽车工业追逐的梦想。
(二)比亚迪公司发展现状与挑战
1、发展背景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即对石油不断消耗以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攀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在这些严峻的形势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战略措施。
虽然比亚迪看准了全球发展的趋势,率先研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还是存在对新能源汽车成长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首先从国内外环境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汽车以其良好的环保、能源特性开始成为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和热点之一。
但目前我国电动汽车项目尚处于开发研制阶段,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在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探讨上更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欧洲、美国和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
对电动汽车的成长战略研究也是迫在眉睫。
其次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自成立以来平均每年以翻番速度迅速扩张,从资本金250 万扩张到市值300亿元,从单
一的充电电池生产到跻身为世界手机业举足轻重的多元化手机零部件的集成供应商。
今天,比亚迪除已成为充电电池的世界领先企业外,还拥有IT 零部件制造和汽车制造两大产业,且其竞争优势明显。
但是比亚迪能否实现“在2015年能否成为中国产销量第一,2025年成为世界产销量第一的汽车企业”这一战略目标还存在诸多疑问。
2、比亚迪公司发展现状:2008年全球经历了非常动荡的一年。
美国次贷危机触发前所未见的环球金融海啸,全球经济增长随即急速下滑,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但是比亚迪公司的整体表现仍然理想。
比亚迪的二次充电电池业务虽有下滑,但是还是继续占取市场份额,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比亚迪的手机部件业务始终贯彻为客户提供手机部件一站式垂直整合供应服务的经营策略,除了提供多元化的手机部件外,更进一步扩大其组装服务及原始设计制造服务的经营,带动手机部件业务在逆境中增长;比亚迪的汽车业务在2008年中取得突破性发展,中高档商务轿车F6车型及经济车型F0相继上市,丰富了比亚迪的产品线。
此外全球首款新能源汽车F6DM双模电动车也正面世。
比亚迪已与荷兰经销商签署协议,在欧洲荷兰、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销售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并计划将此款车型出口到以色列,以作为比亚迪进军中东市场的第一站。
3、尽管比亚迪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充满挑战的。
在国内,随着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亚迪面对严峻的国
内汽车市场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首先越来越多的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如江淮汽车、长城汽车相继进入轿车生产领域并且也有一定的企业如奇瑞、吉利也开始设计并制造新能源汽车。
其次比亚迪自身设计制造的混合动力电动车的电池充电等技术问题上还需要突破。
在国外,丰田和通用汽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以后的发展重点,都将在2010年推出自己的插电式电动车,并能做到大规模投入生产销售,这无疑是比亚迪未来最大也迫切需要解决的。
国外政府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法规及税收优惠比国内更为齐全完善,因此国外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将更为顺流。
但是比亚迪在国外市场缺乏完善的销售网络,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将会滞后。
(三)比亚迪公司环境分析
1、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90 年代初,那时中国开始了对替代能源汽车的研发。
2001 年,电动汽车研究被列入“十五”国家863 计划重大专项之后,中国开始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
2003-2004 年电动客车的出现应该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起点,到2006-2007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乘用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目前中国自主研制的新能源汽车涉及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大类,相关产品相继问世,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十一五”以来,国家又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确定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目前的主要方向。
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刚刚起步,并没有具备明显优势的技术方向,所以国家有关部委在选择具体的新能源汽车道路时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对各种可行的技术都予以一定的支持,例如在“86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中,对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替代燃料技术都给予了一定支持。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上没有侧重点。
2008 年11 月,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家“86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组组长欧阳明高、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先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发表看法,他们都表示混合动力是比较合适的过渡方案。
中国新能源汽车战略道路已逐渐走向清晰,而混合动力车将成为下一步开发重点。
根据科技部的规划,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将分三个阶段。
近期发展阶段(2008-2012 年):混合动力汽车大批量产业化,年产量达到百万辆级,占到汽车总产量的10%以上。
以技术相对成熟、成本增加较少的“微混合”和“轻混合”动力汽车构成混合汽车的主
流。
中期发展阶段(2012-2020 年):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及其价格的降低,节能效果更加显着的重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占据主要地位,“微混合”和“轻混合”动力汽车共同构成混合动力汽车其余的组成部分。
长期发展阶段(2020-2030 年):混合动力汽车呈大幅增长态势,占到汽车总产量的50%以上,传统的燃油汽车包括代用燃料汽车产量将会下降到汽车总产量的25%左右。
2006-200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中国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相继问世;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实现了规模示范;纯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燃料电池轿车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07年12月,长安汽车自主开发的中国首款混合动力汽车——杰勋HEV量产下线。
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呈全面出击之势。
在08奥运会上新能源汽车争芳斗艳,奇瑞A5和长安杰勋分别提供了混合了动力轿车,东风一汽提供了混合动力客车,由北理工研发,北京公交客车厂制造的50辆电动客车。
2008年12月15日,比亚迪推出了双模电动车F3DM,被冠以“全球第一款上市的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电动车”称号,售价14.98万元,主要向政企客户销售。
该车可使用家庭电源充电,充满一次需7小时,但可行驶100公里。
充一次电只需14度电,按北京不到7元的电价
计算,充电成本远远低于汽油成本。
2、新能源汽车产业的PEST分析
政治环境分析
(1)国际政治环境分析
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方各国及日本就已意识到汽车带来的尾气排放是最严重的碳排放来源之一,纷纷立法对研发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提供资金支持、税收减免。
自奥巴马上台提出新能源政策之后,各国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竞赛,相继出台更大规模的一系政策及资金扶持,以鼓励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抢夺新能源的制高点。
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及大手笔的财政支出政策,不约而同成为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力武器。
各国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
(2)国内政治环境分析
相比西方和日本,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起步较晚,2009 年开始正式启动,特别是对各类新能源汽车给予适当补贴,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有一定刺激作用。
2009 年1 月14 日,国务院原则审议通过《汽车产业振兴规划》,首次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决定安排1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
1 月23 日,财政部、科技部发出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共13 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
2 月5 日,财政部出台了补贴政策,对试点城市公共服务领域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并要求地方财政重点对相关配套设施及维护保养给予补助。
自此,国家相关支持政策不断细化出台,不断强化产业界对新能源汽车战略执行力度、速度的预期。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从一纸空文,到有了直接、具体、可操
作的补贴政策,不但刺激了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厂商加大、加快研发及产业化的进度,也直接刺激了市场终端购买力的释放。
地方政府扶持政策
经济环境分析
(1)全球经济环境回暖,为汽车行业发展带来契机。
经过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大幅衰退之后,各国相继出台的大规模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推动全球经济由衰退转为增长,在2009年三季度出现触底复苏的势头,2009年4季度主要发达经济体都环比均实现正增长,世界经济呈现温和复苏势头。
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和各类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实施,改善了全球汽车市场环境。
2009年4季度,世界主要汽车市场销量均出现同比大幅增长,回暖迹象明显。
在美国市场,汽车市场出现复苏迹象。
2010年1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经季节因素调整、折年率的环比增长速度达5.7%,为连续第二个季度增长,也是六年多来的最大季度增幅,这显示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有所增强。
美国经济复苏拉动汽车消费恢复,美国汽车市场渐显复苏。
但从年度比较来看,受到经济下滑、失业率暴增和信贷危机的影响,2009年美国汽车业业绩非常惨淡。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美国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2.4%,经济严重下行调整。
美国2009年汽车销量为1043.15万辆,比上年下降21.2%。
底特律三大汽车厂商中只有福特汽车没有经历破产危机。
各主要汽车公司销售比上年大幅下降。
2009年全年,福特销售162万辆,下降15%;丰田销售177万辆,下降20%;本田销量下降20%;日产销量下降19%;通用销量下降到1992年以来最低水平;克莱斯勒销售93万辆,下降36%,为47年来最低;只有现代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全年增长8.3%。
从新车销售来看,与2008年和2007年相比,美国2009年新车销量分别下跌了21%和35%,是自1982年以来最低水平,人均购买水平也创下了自1950年以来的最低记录。
但须注意的是,美国汽车销量四季度在政府的“旧车换现金”计划结束之后持续保持反弹,其中10月比上年同期微增0.15个百分点,11月微增0.14个百分点,12月大涨15.2个百分点。
四季度汽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5.58%,增幅比三季度增加6.1个百分点,这一趋势显示美国汽车市场正在摆脱衰退开始复苏。
欧洲经济微弱复苏汽车市场有改善迹象。
欧盟统计局2009年12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6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二季度增长0.4%,这表明欧元区经济已正式走出衰退。
同日,欧洲央行调高欧元区2010年经济增长预测,欧元区和欧盟2009年全年预计分别下降4.1%和4.3%。
欧盟虽然继美国和日本后摆脱衰退,但复苏情况仍然脆弱。
欧洲汽车市场在多国施行了“以旧换新”购车补贴计划之后开始复苏。
据统计,欧洲2009年全年乘用车销量为
1448.15万辆,比上年下降1.6%。
但四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15.9%,增幅比三季度增加了9.6个百分点。
由于宏观经济复苏时间和力度差异以及汽车刺激政策的差异,欧洲汽车市场区域性差异明显,其中,法国和德国刺激新车消费的政策效果最明显,德国2009年乘用车销量比上年增加71.7万辆,增幅达23.21%,法国2009年新车销量比上年增加21.9万辆,增幅达10.7%。
从全欧洲情况来看,实施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国家与未实施此类政策的国家的市场情况差异明显。
2009年,普遍实施“以旧换新”政策的西欧国家汽车销量比上年增长0.9%,而普遍未实施此类政策的东欧国家汽车销量则比上年下降26.6%。
日本经济轻微反弹汽车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日本政府1月22日发布的经济报告显示,2009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为负5.2%,超过1998年负2%的降幅成为战后之最。
但受亚洲其它地区经济好转带动出口增加,及国内消费刺激政策的影响,日本四季度实际GDP增长0.9%,超过第三季度0.3%的增幅,连续第三个季度保持正增长。
据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日本2009年新车销量(包括微型车)销量为460.95万辆,较上年下降了9.3%,其中微型车除外的新车销量为292.11万辆,较上年下降9.1%。
但下半年,日本政府鼓励购买环保车的政策刺激了汽车市场的复苏。
据统计,日本政府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在2009年至少刺激了60万辆汽车的消费。
受政府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日本汽车市场2009年四季度销量同比恢复正增长。
日本新车销量四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17.82%,增幅
比三季度提高了14.32个百分点。
其中10月同比增长4.39%,11月同比增长35.97%, 12月同比增长21.6%,已连续4个月同比保持增长。
这显示日本汽车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2)国内经济环境继续向好,汽车产业增速加快
2009年4季度,中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提高。
2009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
其中,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虽然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但利润实现了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
2009年前11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1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的持续回升向好和国内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施行保证了国内汽车市场的持续繁荣:
市场销售增长平稳较快,汽车消费成热点。
200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同比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8%,家具类增长35.5%,汽车类增长32.3%。
汽车类产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这表明2009年汽车消费对国内销售市场的贡献巨大,汽车消费成为国内居民消费的热点。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负转正,汽车价格稳中略降。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08年下降0.7%。
居民消费价格11月份同比涨幅由负
转正,当月上涨0.6%,12月份上涨1.9%。
而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2009年国产汽车价格比2008年下降0.37%。
国产汽车价格的下降降低了居民购买汽车的门槛,刺激了汽车消费需求的增长。
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提升,汽车市场保持增长。
2009年4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3.9,比上季度提高3.1点。
消费者信心的持续提升,主要源于消费者对当前中国经济的乐观判断和对未来经济持续向好的信心,以及对未来就业形势和收入增长的良好预期。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汽车消费需求增加。
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858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
由于汽车消费需求受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比较大,因此人均收入的稳定增长将刺激居民的汽车消费需求增加。
对外贸易大幅下降,汽车出口仍处于低谷。
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9%。
11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增长9.8%,12月份增长32.7%。
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
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994亿美元。
其中汽车出口33.24万辆,同比下降46%。
与国内市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相比,国际汽车市场需求仍旧十分低迷,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
社会环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