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纲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针刺偏于泄实,艾灸偏于补虚。
• 阳证、实证、表证、热证用针刺治疗奏效较快。 • 阴证、虚证、里证、寒证用艾灸治疗易于成功。
脏腑证治
▪ 以脏腑学说为基础,将四诊所获得的证候和体征进 行综合分析,从而对病变所在的脏腑部位、性质以 及正邪的盛衰作出诊断并进行治疗的一种辨证论治 方法。
▪ 脏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活动的中心。 各种原因导致的病变,实际上都是脏腑功能失调的 反映。
• 治宜祛风清热、宣肺解表,只针不灸,泻法,并可点刺出血。
• 取手太阴经及手阳明经腧穴为主,如中府、尺泽、鱼际、少商、合 谷、曲池、外关、大椎、内庭等。
肺病证治
▪ 痰湿阻肺
• 咳嗽气喘,胸膈满闷,喉中痰鸣,不得安卧,咳痰甚多,色白而黏, 苔腻、脉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病变主要涉及肺脾两 脏。
▪ 《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在解剖 结构方面,胃肠上下相连,在生理、病理方面也息 息相关。在经络联系上,手太阴经脉络大肠,足太 阴之络入络肠胃,故大肠的病理变化与肺、脾、胃、 小肠最为密切。针灸治疗主要先用足阳明胃经腧穴。
大肠病证治
▪ 大肠实证
• 多因饮食积滞、壅塞肠道而致。症见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痢不 爽,舌苔黄腻,脉象沉实有力。多见于暴饮暴食、肠腑积热者。
▪ 阴虚火旺者,一般多针少灸,平补平泻。
• 实证 以“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为治疗原则。只针不灸, 泻法或点刺出血,以泻实邪、镇惊宁神、消肿止痛。
▪ 常用腧穴有水沟、十宣、十二井、合谷、太冲、委中以及特定穴中的募 穴、郄穴、下合穴等。
▪ 兼有正气虚者则当补泻兼施,宜先补后泻。
八纲证治
▪ 临床上八纲所属的证候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 兼出现的,八纲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甚至还 会有假象出现,临证当仔细分辨和,灵活处理。寒 热相兼则针灸并用,虚实夹杂则补泻兼施。
• 取手足太阴、足少阴、任脉经穴及相应背俞穴,如太渊、三阴交、 太溪、膻中、气海、关元、足三里、肺俞、脾俞、肾俞等。
肺病证治
▪ 肺阴不足
•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痰中带血,咽干喉燥,声音嘶哑, 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 治宜滋养肺肾之阴、清泻虚热,多针少灸,补法(阴虚火 旺者平补平泻)。
肺病证治
▪ 肺居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气,司呼吸,开 窍于鼻,系于气管、咽喉,外合皮毛,又主治节, 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 外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首先犯肺。病理变化主要 是肺气宣降功能失常。症见胸闷、胸痛、咳嗽、气 喘、咯血、鼻塞、流涕、鼻衄、咽喉肿痛、失音等。
▪ 肺与大肠相表里,手少阴经脉上肺,足少阴经脉入 肺中,足厥阴肝经脉上注肺,胃之大络络肺,肺经 起于中焦,与脾经交会于中府穴,故肺病的证治与 大肠、心、肝、肾、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
八纲证治
▪ 八纲
•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 表证、热证、实证为阳证;里证、寒证、虚证为阴证。
• 阴阳证治
▪ 凡不及的、衰退的、低下的、抑制的以及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的范 畴;
▪ 凡太过的、旺盛的、亢进的、兴奋的以及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的范 畴。
• 表里证治
▪ 表里指病变部位的内外深浅和病情传变、转化的趋势而言。 ▪ 《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 ▪ 疾病在经络、皮肉者属表。
▪ 分பைடு நூலகம்标本缓急
• 分标本缓急,就是抓住主要矛盾。 •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有盛衰,治有缓急。” • 《素问·标本病传论》:“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
何?……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辨证论治要点
▪ 做到三因制宜
• 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 因人制宜是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体形等不同特点制定适 宜的治疗方案,是三因制宜的决定性因素。
▪ 虚热证可多针少灸,平补平泻。
八纲证治
▪ 虚实证治
• 虚实是指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消长。 •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 虚证 以“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为治疗原则。阳气虚者,
针灸并用,针用补法。重灸,以益气养血、鼓舞正气,强壮脏腑、 经络的机能。
▪ 常用腧穴有气海、关元、神阙、百会、大椎、足三里、三阴交、血海、 太溪、膏盲以及特定穴中的原穴、背俞穴等
大肠病证治
▪ 大肠虚证
• 多因久泄、久痢而致。症见大便失禁,腹泻无度,肛门 滑脱,腹痛隐隐,喜暖喜按,四肢欠温,舌淡、苔白滑, 脉细弱无力。多见于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脱肛等。
• 治宜补气升阳、止泄固脱,针灸并用,补法,重灸。 • 宜取气海、关元、中脘、百会、长强、足三里、脾俞、
胃俞、大肠俞等。
▪ 大肠寒证
肺病证治
▪ 风寒束肺
• 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全身酸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 痰涎清稀,苔薄白,脉浮紧。
• 治宜祛风散寒、宣肺解表,针灸并用,泻法(体虚者平补平泻)。
• 取手太阴经和相表里的手阳明经以及足太阳经穴为主,如中府、太 渊、列缺、合谷、曲池、风门、肺俞、大椎等。
▪ 热邪壅肺
• 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口渴,鼻干或流黄涕,鼻衄,咽喉肿痛, 咳痰黄稠,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浮数。
针灸临床辨证 论治纲要
针灸治疗学教研室 甘志洲
辨证论治
▪ 体现在针灸疗法中是以脏腑、气血证治为基础,以 经络证治为核心,以八纲论治为纲领。
▪ 针灸治病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根据脏腑、经 络学说,运用四诊八纲理论,将临床所见的各种不 同证候按脏腑疾患、经络病候和相应组织器官病症 的形式进行分析归纳、辨证论治。
• 多因外感寒邪或内伤生冷所致。症见腹痛,肠鸣,泄泻, 舌苔白腻,脉象沉迟。
• 治宜温里散寒、止痛止泻,针灸并用,泻法。 • 宜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等。
大肠病证治
▪ 大肠津亏
• 多由素体阴虚,或热病耗津、久病伤阴而致。症见大便 干燥,难以排出,数日一行,状如羊矢,口干咽燥,舌 红少津、舌苔黄燥,脉象细涩。常见于热病后期和老年 人习惯性便秘。
祛邪泻实;
• 表寒、表虚者,针灸并用,补泻兼施; • 表寒者留针,表虚者多灸,以散寒解表,固表补虚。
▪ 里证治宜通调脏腑、行气活血。
• 常取中脘、天枢、大横、支沟、丰隆、气海、关元、足三里、
三阴交、上巨虚、下巨虚等穴。
• 里实、里热证,只针不灸,深刺泻法,以清热泻火,通调调
腑气;
• 里虚、里寒证,针灸并用,里虚者轻刺,补法,重用灸法;
• 治宜消食化积、调理胃肠,只针不灸,泻法。 • 取任脉、足阳明经穴和胃的募穴为主,如中脘、建里、
梁门、足三里、内关、公孙、内庭等。
▪ 胃寒偏盛
• 胃脘冷痛,喜暖喜按,呕吐清水,遇寒则重、得热则减, 舌苔白滑,脉象沉迟弦紧。
• 取手太阴经、足少阴经穴和相应背俞穴,如太渊、中府、 尺泽、列缺、孔最、鱼际、太溪、照海、肺俞、肾俞、 膏盲等。
大肠病证治
▪ 大肠为传导之官,其功能主要是传送食物的糟粕, 使其变化为粪便而排出体外。
▪ 肠道感受外邪或为饮食所伤,致使传导、变化功能 失常,即可出现肠道和大便异常的病症,如腹痛、 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痔疮、阑尾炎等。
者,能得病之高下。” • 《灵枢·官能》:“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 • 《经络考》:“脏脏阴阳,各有其经,四肢筋骨,各有其主,明其
部以定经。”
辨证论治要点
▪ 注重整体观念
• 针灸治病要注意整体观念,善于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 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刺激局部的经络、腧穴,除 给局部以影响外,也能通过经络的传递给机体以整体的 影响,甚至对全身产生广泛作用。
• 六淫之邪侵犯体表,症状反映在外的称为“表证”,多为外感初期。
▪ 疾病在脏腑、筋骨者属里。
• 病邪侵入体内,波及脏腑,症状表现在内的称为“里证”。 • 外感、内伤均可产生里证。
八纲证治
▪ 表证治宜通经活络、疏散表邪。
• 常取大椎、合谷、曲池、外关、列缺、风池、风门、肺俞等
穴。
• 表热、表实者,只针不灸,泻法,浅刺疾出,以清热解表、
▪ 老年人气血衰弱,不宜强刺; ▪ 幼儿气血未充,难以配合,故针刺宜浅且不宜留针; ▪ 女性患者有经、带、胎、产、乳等特殊生理情况。
• 地理环境,各地的气候条件和人们的生理习惯不同,对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发病特点影响也不一样。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也应因地制宜。
• 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治宜宣肺降气除湿化痰,热痰针用泻法,寒痰平补平泻并可加灸。
• 取手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如中府、太渊、尺泽、列 缺、太白、三阴交、丰隆、足三里、肺俞、脾俞。
▪ 肺气不足
• 咳喘无力,少气懒言,气短不足以息,声音低微,面色苍白,倦怠 无力,自汗,舌淡,脉细。
• 治宜补肺调气、健脾益气、温肾纳气,针灸并用,补法。
▪ 胃的病变主要与饮食有关,还应包括肠道病变在内。 凡饮食不洁(或不节)、饥饱失常、寒热不当、辛辣 刺激等因素,都足以影响胃的和降功能,以致发生 脘腹疼痛、恶心呕吐、呃逆、喛腐吞酸、吐血、便 血等症。
胃病证治
▪ 食积伤胃
•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恶心呕吐,喛腐吞酸,或兼腹泻, 舌苔厚腻,脉滑。多见于暴饮暴食、消化不良。
▪ 疾病的发生、发展,究其本原,不外乎脏腑、经络 二者的功能失调。
▪ 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归纳疾病的病位、病性,确 定治疗大法,使脏腑、气血趋于调和,经络、阴阳 恢复平衡。
辨证论治要点
▪ 明辨病症性质
• 明确病症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 主症对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决定病全局的重要因素。掌握
里寒证深刺久留,补泻兼施,最宜温针,以温中散寒。
八纲证治
▪ 寒热证治
• 寒证是阴气过盛或阳气不足,无力抵御阴邪而导致的病症。
▪ 病位有在表者,也有在里者; ▪ 病情有属虚者,也有属实者。 ▪ 外感、内伤均可致病。外感为感觉寒邪(或侵袭于表,或入侵于里)在内
伤,为阳虚阴虚内盛。
• 热证是阳气过盛或阴气不足而导致的病症,有表热(见于外感)、里热 (外感、内伤俱见)、虚热、实热之分,一般多指实证。
• 寒证治宜温通经络、助阳散寒,针灸并用,补泻兼施。
▪ 对于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肌肤疼痛或麻木者,艾灸最为适宜,也可以 用皮肤针叩刺或加拔火罐。
▪ 对于寒邪在里、凝滞脏腑者,因阳虚寒盛,难以得气,针刺宜深,并久 留针,以候其气。阳气得复,寒邪乃散。温针之法尤为适宜。
• 热证应浅剌疾出,少留或不留针。里热证因热邪深伏,也可以深刺 留针,并可施以“透天凉”法。
• 治宜消积导滞、通调腑气,只针不灸,泻法。 • 宜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横、内关、支沟等。
▪ 大肠湿热
• 因湿热下注大肠、气血壅滞而致。症见腹痛,大便溏滞不爽,色黄 味臭,肛门灼热,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身热口渴,小便短赤,舌 苔黄腻,脉象滑数。
• 如热结而为肠痈,则腹痛拒按,大便秘结,下屈而不伸。 • 治宜清热燥湿、理肠导滞,只针不灸,泻法。 • 宜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合谷、曲池等穴。
了主症,就可以引导我们从某些病或证方面加以分析。 • 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对针灸临床有借鉴意义。
▪ 突出经络辨证
• 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包括经络的交接、交叉、交会)、属络脏腑、联 系器官、生理功能、病候特点等来确定疾病的经络归属,从而选择 相应的经络治疗方法。
• 适用于体表部位的肌肉、关节、组织、器官的病变。 • 是针灸医学的核心理论。 • 《灵枢·卫气》:“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
▪ 春夏之季气候由温转热,阳气升发,人体气血也趋向浅表,病邪伤人也 多在浅表,针刺宜浅,少用灸法。
辨证论治要点
▪ 秋冬之季气候由凉变寒,阴气渐盛,人体气血也潜藏于内,病邪 中人也在深部,故针刺宜深,多用灸法。
▪ 一日之内,人体气血流注也呈现出与时辰变化相应的规律,子午 流注针法能增强治疗效果。
▪ 有些周期性发作的病症准确把握针灸施治的有效时机,也是因时 制宜的体现。
• 治宜养阴增液、润肠通便,多针少灸,补法或平补平泻。
• 宜取合谷、足三里、上巨虚、内关、支沟、太溪、照海、 大肠俞等穴。
胃病证治
▪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喜湿恶燥,以通降为顺。与 脾互为表里,共誉为“后天之本”,为五脏六腑之 海,气血生化之源。《灵枢·海论》:“胃者,水谷 之海。” 《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 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