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
1995年中国疟疾分布图
1950年中国疟疾分布图
危害烈
年代 1950 病人数 2.5亿


发病率(1/10万) 1000 死亡人数 250万
2002
5.0亿

920
国 发病率(1/万) 750 0.64
150-270
年代 1950 1992
病人数(万) 3000 7.4
死亡人数 30万 52
大滋养体 未成熟裂殖体 成熟裂殖体 红内期裂殖子
♀ 配子体

红细胞内发育期(间日疟原虫)
在人体内
感染 阶段——子孢子 方式 —— 雌性按蚊叮人吸血 输血: 红内期各阶段均可感染
寄生部位:红细胞的不同发育期。Pv, Po:网
织红细胞;Pm:衰老的红细胞,Pf:各发育期
的红细胞。
红外期
红内期
红细胞内
医学原虫总论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系
蔡力汀
医学原虫学
线 虫
人体寄生虫学
医学蠕虫学
吸 虫 绦 虫
医学节肢动物学
概念
原虫:一类单细胞的,具备完成生命活动全部
功能的真核生物。 医学原虫:一类寄生于人体管腔、体液、组织 或细胞内致病或非致病性原虫,约40余种。
医学原虫的形态
结肠小袋纤毛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究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内科医生罗纳德· 罗斯爵士(Sir Ronald Ross,1857-1932),在1897年担任英国驻印度 军医期间发现了寄生在疟蚊胃中的疟原虫。 因为他发现了疟原虫的传染途径,他获得了
190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动物学家格拉(Giovanni Battista Grassi)
但对免疫功能受累的宿主则可引起急性感染或严重发
作。
常见医学原虫及所致疾病(一)
虫名 寄生部位 引起疾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
热带利什曼原虫 巴西利什曼原虫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黑热病、皮肤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 黏膜利什曼病
锥虫
阴道毛滴虫 口腔毛滴虫
血液
泌尿生殖系统 口腔
非洲锥虫病、美洲锥虫病
阴道炎 牙周炎、牙龈炎
1999
2002
2.9
3.5298
0.24
0.34
67
42
2006年8月18日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疟疾预防控 制工作:当年四川省已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80例,其中恶性疟 43例,死亡2例。这些输入性疟疾病例为赴云南中缅边境打工返
乡的四川籍民工,感染地为中缅边境。要求疟疾高发地区及中
缅边境地区,大力开展预防感染疟疾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对 发热病人的检测力度。 据WHO估计,每年全球疟疾发病人数约1亿人,造成约1百万 儿童死亡。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人芽囊原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
肠道
结肠
腹泻
结肠炎
疟 原 虫
Plasmodium
北京时间2011年1月24日消息,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首次利用超分 辨率微镜技术(super resolution microscopy)观察疟原虫在人体
细胞膜上凿洞,然后钻入细胞并从内部摧毁人体红细胞的全过程。
这项新技术将帮助科学家寻找阻止疟原虫入侵细胞的方法。例如,
增殖作用:只有当体内虫体增殖到相当数量后才表现
为明显的损害或临床症状,如疟原虫
播散能力:建立原发病灶后有向近邻或远方组织侵蚀
和播散的倾向,从而累及多个器官,如弓形虫
机会致病: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和蓝
氏贾第鞭毛虫
机会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 pathogen)
寄生原虫中的某些种群对健康宿主不表现明显致病性,
法国人查尔斯· 路易士· 阿冯斯· 拉韦朗(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1880年,当他在阿尔及利亚担 任外科医生时,注意到疟疾病人的红血球里有一种 微生物存在,他坚信这个微生物(即疟原虫)就是 引起疟疾的病原;这是首次发现原生动物会引起人
类疾病。他因此发现及其他关於原生动物致病的研
按蚊体内
人体内
48小时
疟 原 虫 生 活 史
人体内
肝细胞内 红细胞内
按蚊体内
子孢子
囊合子 迟发型 子孢子 速发型 子孢子 裂殖体
动合子
休眠体
红外期 裂殖体
大滋养体 裂 殖 子 雄配子体 雄配子体 雌配子体 雌配子体 雄 配 子
合子 雌 配 子
红外期 裂殖子
环状体
被吞噬
环状体 红外期裂殖子
8~10h
发作
典型发作:红内期原虫的裂体增殖所引起的周期 性寒热发作。典型的间日疟和卵形疟隔日发作1次; 三日疟为隔2天发作1次;恶性疟隔36~48小时发 作1次。
于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营养吸收、运动、感觉、逃避等)
细胞质:由内、外基质、细胞器、内容物(食物泡\糖 原泡等)组成,其中,特殊的细胞器包括: 运动细胞器 —— 伪足(阿米巴)、鞭毛(鞭毛虫)、 纤毛(纤毛虫), (医学原虫重要的分类标志)。 消化细胞器 —— 胞口、胞咽、胞肛 膜质细胞器 —— 主要由胞膜分化而成,包括线粒体,高 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等,大多参与合成、代谢 胞核(核膜、核质、核仁)——是维持原虫生命和繁殖 的重要结构。核仁内富含RNA,染色质含DNA、蛋白质 和少量RNA
态,也是原虫的感染阶段。
根据医学原虫传播方式所 确定生活史类型
人际传播型 生活史只需要一种宿主,凭借接触或中间 媒介而在人群中直接传播。根据生活史阶段又可将其分 为两类:
1:生活史只有滋养体阶段,以二分裂增殖,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
滋养体而传播。阴道毛滴虫,口腔毛滴虫和齿龈阿米巴等属此类; 2:生活史有滋养体和包囊二个阶段,前者以二分裂增殖,包囊可 有或无核分裂,为排离和传播阶段。多数肠道寄生阿米巴、鞭毛 虫和纤毛虫属此类型。
形态结构特点
个体小:多数在10μm 左右
种类多:65000余种 分布广:分布于各类生态环境
结构简单: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电镜下,原虫膜结构与细胞膜无异,也可用液态
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解释(嵌有蛋白质的脂质 双层)。这样的结构特点既可保持虫体的自身稳定,又利
营养代谢
蛋白质代谢 :血红蛋白被食物泡内的酸性肽链内切 酶和氨基肽酶的协同作用消化分解为珠蛋白和血 红素,珠蛋白在酶的作用下再分解为几种氨基酸 以供合成虫体本身的蛋白质。血红素最后形成一 种复合物即 疟色素。 核酸代谢 :不能合成嘌吟,仅能利用现成的嘌呤碱 基和核苷。 脂类代谢 :不能合成脂肪酸与胆固醇,完全依赖于 宿主提供。
ml
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
2011年度拉斯克奖获奖名单近日揭晓,81岁的中国科
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
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
大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认为该成果将有
人毛滴虫
脆弱双核阿米巴 蓝氏贾第鞭毛虫
肠道
肠道 肠道
腹泻
肠炎 腹泻
常见医学原虫及所致疾病(二)
虫名 溶组织内阿米巴 哈门氏内阿米巴 寄生部位 肠道 肠道 引起疾病 阿米巴性结肠炎、肝脓疡 非致病
结肠内阿米巴
布氏噬碘阿米巴 微小内蜒阿米巴
肠道
肠道 肠道
非致病
非致病 非致病
齿龈内阿米巴
棘阿米巴 福氏耐格里内阿米巴
影响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的因素
人体内配子体的感染性、活性、密度及雌雄配 子体的数量比例
温度、湿度 宿主的免疫力、蚊体内生化条件
药物
其他因素
生活史小结
疟原虫的生活史中需2个宿主。蚊是终宿主, 人是中间宿主。 世代交替
生殖方式
红外期 裂体增殖 人体内 蚊体内 孢子增殖 配子增殖
红内期
裂体增殖 配子体形成
望冲击诺贝尔医学奖
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解放前,在湘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船到郴州止, 马到郴州死,
人到郴州打摆子。
它生动地描述了湘南高疟区的情景。打摆子、
瘴气是疟疾的俗称。它是由疟原虫所引起的。
在云南南部的一个流行区,疟疾曾经使人口在
14年间减少80% 。
因疟疾引起的儿童脾肿大
疟原虫的发现
都有一定的感染力。中国只有猎尾猴疟原虫的报道。此
外常作模型的有寄生于鼠类的伯氏疟原虫、 约氏疟原
虫、 芬氏疟原虫和夏氏疟原虫。寄生于鸟类的有鸡疟
原虫、鹇疟原虫、残疟原虫等。
对人造成直接危害的主要有四种: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 (P.v)
Plasmodium falciparum (P.f)
致 病
潜伏期 潜伏期 = 红外期发育所需时间
+ 达到发热阈值所需时间
发热阈值:引起疟疾发作的血中最低原虫数。 潜伏期长短与疟原虫种类、子孢子数量、宿主的 免疫力及耐受力有关。如间日疟原虫为10~500个 /Աl血,恶性疟原虫为500~1300个/Աl血
P.v 潜伏期=8天+(2~3)×2天=12~14天
要想测试一种特定药物或疫苗,或者研究一种人体抗体是如何对 抗疟疾的,这种成像方法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使我们能够观察 每种试剂或抗体对抗病原体入侵所采取的每一步措施。该研究成 果发表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杂志上。视频见
http://video.sina.com.cn/v/b/454775121290043727.ht
三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malariae (P.m)
Plasmodium ovale (P.o)
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三日疟
少见,卵形疟罕见(仅发现几例)。
形态和生活史
(以P. v为例)
在人体中的三种形态
滋养体(trophozoite,或称活动体、营养体) 疟原虫进入红血球后的型态,主要的目的是生长及摄食。滋养体 以血红蛋白为食;它们以半胱氨酸蛋白酶消化血红蛋白。滋养体 早期细胞核小,细胞质少,虫体多呈环状,故又称之为「环状体」 (ring form)。随着虫体的成长,细胞核增大,细胞质增多并伸 出伪足,细胞内开始出现疟色素,形成大滋养体。 裂殖体(schizont) 滋养体成熟后,细胞核开始不断的分裂。此阶段称为裂殖体。根 据核的数目人为将其分为成熟于不成熟裂殖体。分裂到最后,细 胞质也会分裂,每个核形成一个单独的小细胞,称为裂殖子 (merozoite)。 配子体(gametocyte) 疟原虫经过数次裂体增殖后,有一部分侵入红血球中裂殖子的细 胞核只是体型增大而不分裂,细胞质增多,发育成为配子体。配 子体的形状从圆形到新月形不等,且有雌雄之分。雌体较大,核 出现极化;雄体较小,核居中央。
口腔
脑 脑
子宫内感染
阿米巴性脑炎、结膜炎 阿米巴性脑膜脑炎
常见医学原虫及所致疾病(三)
虫名
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寄生部位
红细胞 红细胞
引起疾病
疟疾 疟疾
恶性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刚地弓型虫
红细胞
红细胞 有核细胞
疟疾
疟疾 弓型虫病
肉孢子虫
等孢子虫 隐孢子虫
组织
小肠黏膜上皮 小肠黏膜上皮
腹泻、坏死性肠炎
腹泻 腹泻
营养细胞器 内含物(食物泡)
基质(外质) 基质(内质) 运动细胞器
医学原虫的细胞结构
原虫生活史
滋养体(trophozoite):是原虫生活史中代
谢旺盛的阶段,具有运动和摄食功能,为原 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阶段。 包囊(cyst):是滋养体遇到不良环境的阶段,
相对于滋养体它是原虫生活史中相对静止状
我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就以输入型疟疾为主
生物学地位及虫种
生物学地位
原生动物亚界 顶复门 孢子纲 真球虫目 疟原虫科 疟原虫属(疟原虫)


目前已知疟原虫种类有130余种,寄生于灵长类(人除 外)的疟原虫有将近30个种和亚种。其中常被用作模型
或供实验用的有食蟹猴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两者对人
环状体、滋养体 裂殖体、子 血红蛋白 裂体增殖 48小时
配子体期
红细胞内
雌雄配子体
部位
阶段
肝细胞内
裂殖体、子 休眠体
营养 增殖 发育 时间
肝细胞质 裂体增殖 速发型8天 迟发型6-8月
血红蛋白 配子体形成 48小时
离 体
阶段 —— 雌、雄配子体 方式 —— 雌性按蚊叮人吸血
蚊体内的增殖方式
配子生殖: 有性生殖 孢子生殖: 无性生殖 蚊胃内 蚊胃壁
发现了疟蚊是唯一可传播疟原虫的蚊子。
概 述
疟原虫引起的疾病称为疟疾 (malaria)
流行特点
分布广: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温带
地区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起台湾
和沿海各省、西至西藏,都有疟疾发生。海南岛恶性疟原
虫为害最烈;华中主要为间日疟原虫;在云南两者都很流
循环传播型 完成生活史需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分
别进行有性和无性生殖,形成世代交替 现象,如刚地
弓形虫以猫为终宿主,以人、鼠或猪等为中间宿主。
虫媒传播型 完成生活史需经吸血昆虫体内的无性或 有性繁殖,通过叮咬再传播人体或其它动物。如利什 曼原虫(无世代交替)和疟原虫(有世代交替)的生 活史。
致病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