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去氧肾上腺素眼液可引起高血压及反射性心动过缓,尤其使用10%药液更易发生。故常用2.5%药液。该药作用为扩瞳和收缩眼周血管。

环喷托酯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意识模糊、抽搐)。该药作用为扩瞳和抑制晶

体调节。

1.2缩瞳药:胆碱能药物(0.25%~4%毛果芸香碱)可导致心动过缓、多涎、支气管分泌

物增多及大量出汗。

1.3降低眼内压的药物

局部用药:β肾上腺素能拮抗药(噻吗洛尔或倍他洛尔)可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充血

性心力衰竭和支气管痉挛。抗胆碱酯酶药(乙膦硫胆碱),抑制血浆胆碱酯酶活性达2~4周,

可延长琥珀胆碱和米库氯铵的恢复时间。

全身用药: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通过全身用药抑制房水分泌。长期用药后可导致

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2麻醉处理

2.1术前评估: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常明显伴有其他疾病(如行视网膜手术的早产儿伴支

气管肺发育不良,行白内障摘除术的老年人伴心血管病),应仔细进行评估。

2.2麻醉前用药

言语交流:视觉障碍的患者对手术多有顾虑,常需要不断的语言交流。眼科手术:局部

麻醉下的眼科手术,要求患者安静合作。常用的麻醉前用药不增加IOP。即使是青光眼患者,尚无证据表明,经肠道外给予常用剂量的阿托品可引起IOP增加。苯二氮卓类药:是有效的

抗焦虑药,可产生遗忘。可于术前1 h口服地西泮5~10 mg或劳拉西泮0.5~2 mg。成人也

可于麻醉前静注咪达唑仑0.5~2 mg,效果很好。小儿于术前20 min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

-1。阿片类药:应与止吐药(胃复安、氟哌利多、昂丹司琼等)同时应用。老年人应用抗多巴

胺能药可引起意识障碍。

2.3注意事项:在精细的眼内显微手术时,患者或其眼球的突然运动可导致IOP增加、

脉络膜出血、玻璃体脱出及视觉丧失。所以,避免患者咳嗽、突然活动或屏气是非常重要的。

2.4局部麻醉(球后阻滞或球周阻滞)

方法:眼内手术要求眼球(有时还包括眼睑)的感觉及运动充分阻滞,可向球后或球周间

隙注射局麻药,通过阻滞第2~6颅神经获得眼球的麻醉。球后阻滞是将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等容量混合液(含1∶400 000~1∶200 000肾上腺素)4~6 mL,注入由四条眼直肌和

两条眼斜肌所构成的肌锥内。操作时。眼球保持中立位,用23G或25G注射针经外下象限沿

眶下缘刺入,穿过下眼睑或结膜,先向外下方缓慢进针约1.5 cm。当深度超过眼球赤道后,

针尖转向内上方,朝眶尖再进针约3.5 cm,当针尖穿入肌锥时,有落空感。球周阻滞时,针

尖不进入肌锥,而是沿眶下壁进针约2.5 cm,注入局麻药8~10 mL,其中常加入玻璃酸酶(3.75~15 U·mL-1)以助药液扩散到肌锥内[1]。这两种阻滞注药前均要仔细回抽,注药后轻柔地按摩或压迫眼眶以促进局麻药扩散。必要时,可沿眶上、下缘注入局麻药2~4 mL阻滞面

神经,有助于预防眨眼动作。与球周阻滞相比,球后阻滞起效快,麻醉确实且术野安静,但

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2.5并发症:眼球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包括直接损伤视神经、球后出血、一过

性眼球受压伴IOP增加、眼球穿孔及诱发眼心反射。玻璃酸酶如注入眼球,对眼睛有毒性作用。局麻药注入血管内可引起癫痫发作和心肌抑制。较为罕见的还有局麻药沿视神经鞘进入

中枢,引起不伴抽搐的短暂性(15 min)意识丧失。患者可出现短暂的呼吸停止,应采用支持性治疗。

空气与氧气:手术期间,在无菌单下经大面罩持续吹入10~15 L·min-1新鲜空气,将

有助于排除呼出的二氧化碳(CO2),并解除某些患者的窒息感或幽闭恐惧。如有必要,应予吸氧,但此时手术医师不宜使用电凝。静脉给予镇静药者,不应使患者毫无反应。老年患者过

度躁动,可能系镇静药过量所致。因患者头部被覆盖而妨碍观察呼吸,应经面罩监测潮气末

二氧化碳浓度或借助心前区放置的听诊器监测通气。

2.6全身麻醉

2.6.1眼科手术:眼睛是非常敏感、神经分布十分丰富的器官。眼科手术需要足够深度

的全麻,以防止眼球运动、咳嗽、屏气及高血压。吸入性全麻通常可达到满意目的,也可辅

以非去极化肌松药。睁眼时咳嗽或屏气可导致脉络膜出血或玻璃体挤出.后果严重。

2.6.2气管内插管:手术期间,由于无法控制气道,需行气管内插管或置入喉罩。若拟

行气管内插管,应静注利多卡因(1.0~1.5 mg·kg-1)或用4%利多卡因喷喉和气管以预防应激

反应。气管导管应固定确实,以防止因患者活动而导致管道脱开、脱管或引起咳嗽。

2.6.3苏醒和拔管:眼科手术后,苏醒和拔管均应力求平稳。为此,宜在深麻醉时彻底

吸除患者咽部分泌物,给予阿片类药以减少咳嗽反射,并于拔管前5 min静注利多卡因(1~1.5 mg·kg-1)。然后,当患者苏醒并恢复良好的气道反射时,即可拔管。也可在深麻醉下拔管,但难以保证苏醒平稳[2]。

3术后:手术结束后,常向玻璃体内注入SF6、C3F8、C4F8等高分子量、不易弥散的惰

性气体或空气,以减少玻璃体积血。在注射气体前至少20 min应停吸氧化亚氮。氧化亚氮可

使气体小泡迅速膨胀,增加IOP;停用氧化亚氮后,气体小泡快速缩小而失去其支撑作用。

由于这些气体小泡在眼内保留的时间各异,故注入空气者应于5 d内,注入SF6者于10 d内,注入C3F8者于60 d内避免再次使用氧化亚氮麻醉。

参考文献

[1] 李绍珍.眼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65-566.

[2] 申芳松,王明德.氟哌啶在PCEA中的作用.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2001,0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