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旅游思想变迁

近代中国旅游思想变迁
近代中国旅游思想变迁

近代中国旅游思想变迁

旅游是一种时尚,是生活的调味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闲暇时间去进行旅游。近代以来,旅游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放松方式,旅游思想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转变。本文将通过对近代以来有代表性的旅游人物的旅游思想的论述,如徐霞客、郁达夫、毛泽东、邓小平等人,来探究近代中国旅游思想的变迁,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并论述新时代的旅游思想对于我国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一、前言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

现象的总和。旅游思想是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旅游本身就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而作为赏心悦目的自然是处于与人相对的客体,在旅游时如若真能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身心可以同时得到放松。旅游自古就有,古人用自己的方式调节自己的生活,但更多的体现为一些文人雅士追求精神寄托的需要。而从明代开始,旅游开始成为大众休闲的一种生活调节方式。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徐霞客、郁达夫、毛

泽东、邓小平等历史名人用自己的旅游经历来引领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的旅游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时时代的精神追求。

二、徐霞客旅游思想概述

徐霞客所处的时代是明朝晚期,这个时候出现了前代少见的旅游家群体,旅游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徐霞客深受此社会风尚的影响,从书斋走出来,奔向自然,成为旅游家群体中的一员,而后,他用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旅游思想影响着其后近百年的旅游风尚。成为那个年代旅游思想的代表着。徐霞客旅游的跨度非常大,不仅从空间上,从时间上的跨度也是如此。其大半生的旅游生涯,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观光揽胜期;中期点游休整期;末期万里遐征期。在这三个时期中,徐霞客的出行方向和地域偏好都具有十分明显差别。徐霞客早期遵循着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规矩,以家乡为中心,即早中期以江阴为中心,向南北方向延伸,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带;晚期则突破思想上的限制,探幽西南,以躯命游。徐霞客在旅游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时间上,多以春季出游,以应天时;地域上,则偏重于南方,以观赏景色;旅游与科学考察紧密结合,这与明朝当时重视科技发展不无关系;独特的科学旅游考察方法,带着充分的兴趣去旅游。以旅游活动为基础,徐霞客形成了多样化的旅游思想,主要包括:求知务实,俭之以德;游以达道;游以自适。这

些旅游思想形成后,成为当时人们旅游的一种借鉴,同时也对后人的旅游动机、旅游出行方向和具体的旅游方式产生了积极影响。

就其具体的旅游思想而言,具体来说,有:

(一)求知务实,俭之以德。徐霞客在年过半百的情况下,仍坚持旅游,愤然西行,为经历非比寻常的异族文化,观赏不常见之景色,历经“苗猓异族之乡,承受常人难堪之苦,百折不回,至死生于不顾”,探究江河之渊源,山脉之经络也。这种求知务实之精神也是当时西方现代自然科学精神的特色,这和当时刚刚接触西学的科学精神有相通之处,难怪乎李约瑟誉称《徐霞客游记》是“20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徐霞客在外住宿条件之简陋,饮食之恶劣,路途之艰辛,又是每日常态。徐霞客对不义之财则概莫取之,坚持以俭养德,如徐霞客访黄道周於漳浦墓次,“当事者假以邮符,却无纳。”

(二)游以达道。徐霞客不是简单的贯彻儒家的旅游思想的,儒家旅游思想具有浓厚的伦理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徐霞客在大半生出游过程中,以达道为目的,结识了许多仁人志士,其大半朋友的结交都与文陈有关。陈乃陈函辉,其与徐霞客之岳父罗济之为姻亲,所以与徐结交甚早,并且关系甚密。文乃文震孟,文之曾祖文徵明与徐霞客之高曾祖往来,故为世交。文陈都对徐霞客的旅游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并资助其旅游,为他介绍朋友。徐霞客明白,孝悌是仁之本,行孝悌就是有道,行孝悌之仁即可达于王道。所以徐霞客的任何一次旅游都经过母亲的同意,徐霞客通过游对母行孝;君子之交淡如水,徐霞客在另一方面通过交游,对朋友行义,且不以死生患难易心。因而可以说徐霞客之游已不仅仅停留于“比德”游之层面,而是以游达道。

(三)游以自适。徐霞客欣赏景物,以内心感受为主,无论天气好坏,景象是否清丽,都不会刻意追求,只要内心“自适”就好,追求内心的平静,甚至徐在东归后,其“不能肃客,唯置怪石于榻前,摩挲相对,不问家事。”文人雅士通过寄情山水优游林下,获得身心的闲适及些许的感悟,即以“江山之助”来“涤其襟抱”。这种旅游之后驱除琐事烦扰,将内心归于平和,是旅游的真境界。王士性将旅游分为三种境界:天游、神游、人游。即“夫太上天游,其次神游,又次人游,无之而非也。上焉者形神俱化,次焉者神具形留,下焉者神为形役”。由此可见,游以自适,是当时文人雅士旅游的

圣境。

总体而言,徐霞客的旅游思想对当时及其后的旅游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刚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人们对一直保持一种生活形态开始感到不满,受压制的文人们也更多的在文化控制之下寄情山水,

旅游对那个时代的人是一种解脱。

三、郁达夫旅游思想概述

郁达夫(1898-1945)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以诗、文、小说俱佳而享誉中国文坛。郁达夫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之一,他短暂的人生,饱尝了贫穷、流离和感情的激荡,从而形成了富有个性的浪漫主义气质和艺术风格。郁达夫本人生性放浪无羁,忧郁多思,对文学的酷爱让他将自己思想的精髓转化成文字。其酷爱自然的本性,在长大之后,又倾情于旅游,游迹遍布大江南北,国内国外。文坛成名之后,郁达夫常常一边旅游,一边写作,因而写出了大量的游记作品,成为我们领会他的旅游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

郁达夫对旅游有别于前人的理解,他认为:“旅行,实在是有闲有钱有健康的人的最好的娱乐。从前中国人视出门为畏途,离家百里,就先要祷告祖宗,辞别亲友,象煞是不容易回来的样子。现在则空有飞机,水有轮船,陆有火车汽车,千里万里,都可以转瞬而至了,所以从前的人所最怕的这旅行,现在的人却可以把它当作娱乐来看。有几个有钱好事的闲人,并且还把它当作了一种学问”。在郁达夫看来,旅游应该是抛弃牵挂,了却杂念,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来放松身心。郁达夫是常常“生活在诗和哲学的境界里”,因而他的旅游思想是在他的文学观念下形成的。一个文学家,对旅游充满挚爱是常事,文学家的感情总是细腻的,但对旅游有

如此深刻的体悟与认知,却非易事。而且郁达夫的旅游思想充满着人道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光辉,将旅游当做是一种提升自己的方式。郁达夫认为旅行娱乐性会带来两种快乐:“精神的解放”和“好奇心的满足”。郁达夫曾论述过:“我想旅行的快乐,第一当然是在精神的解放”。郁达夫的“精神的解放”,与其旅游“移情说”是相联系的,但它主要侧重于人性的解放。另外,郁达夫的旅游“好奇心”的对象物主要是指山水自然景观,因而也曾将其游记总集初定名为《山水游踪》。郁达夫作为一名卓越的文学家,对山水自然之美的敏感与悟性非一般人所能企及,因而他对自然美的理解有其独特性。他认为:“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细胞,只教天性不灭,决没有一个会对这自然的和平情景而不想赞美的。”郁达夫认为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人格净化”,这种思想应当引起旅游研究界的重视。从旅游带给人的感觉来看,净化人格之说也有一定的道理。诚然,郁达夫的旅游思想有着他那个时代的深深印记,是一种现代文人的旅游观,并不一定适用于当代,但只代表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旅游的追求。四、毛泽东旅游思想概述

毛泽东在求学期间就热爱旅游,他的一生也在不断的到处旅游。他对旅游的认识,我们从他的《讲堂录》中能够看到,可以概括成四点:第一,旅游可以增加实践知识,使人“襟怀益广”,提升自己的气魄,即孟子所说的“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第二,旅游可以“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了解乡土民情和社会状况,对社会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第三,旅游可以“友天下之善士”,广交朋友,接触不同阶层的人们;第四,旅游可以医治知识分子的“文弱”积习,健身强国,把自己从理论中拖出来,融入到社会中去。毛泽东坚持要把旅游和增加知识,锻炼能力结合起来。他曾经漫游宁乡、安化五县,然后出游醛陵、萍乡、安源,初步了解了湖南社会情况和工农生活状况,这对他以后分析社会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有很大的帮助。他经过两次去北京、上海,开扩了眼界,接受了新思潮,使自己能“迅速地朝着马克思王义方向发展。他参观了诸多名胜古迹,了解各地的乡土人情,这些都是在课堂上一辈子都学不到的。毛泽东在旅游中,很重视对自己能力的锻炼。他通过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和驱张运动,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经过调查农村,学会了调查研究和做群众工作的方法;而在这几次旅游中,更是锻炼了自己的自力更生的能力,对他以后在延安度过艰苦岁月有一定的帮助。旅游是毛泽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革命实践的重要有机组合体,对毛泽东以后的革命成长和革命胸怀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进

作用。

五、邓小平旅游思想概述

七十年代末期,邓小平同志以其睿智而深邃的目光,及

时布置了“旅游业要极大的发展”的新战略。通过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是邓小平旅游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开发旅游业拓宽共同致富之通途开发旅游业,拓宽共同致富之通途,是邓小平旅游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改革开放周之后,尤其是在1992年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说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饱受禁锢的旅游业开始慢慢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人们对生活方式的改善有了更多的追求。如在黄山视察时,小平同志就兴奋地说:“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是你们发财的地方,这个地方将是全国最富的地方。”旅游-赚钱--发财--致富,并由先富到最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崭新的思维,拓宽了勤劳质朴的中国人多方面、多层次共同致富之通途。同时,旅游经济学成为最好概括邓小平旅游思想的名词,而现在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热门课题。

邓小平认为,旅游有助于加大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力度。小平同志曾直言:“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这种思想在现在看来很普通,但在当时却是非常先进的想法,要开发旅游业,加大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力度,使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济实践能够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

不开世界”。旅游其实就是一个引进来、走出去的过程。邓小平同志谆谆教导如春雨滋润,画龙点睛地把旅游与开放力度同走向世界联系起来,把解放思想拓展于新的旅游思路之中。他曾经告诉“黄山”的领导和群众:要摆脱自我封闭的谨慎,抛却小富即安的恭俭,“解放思想,开动机器”打出黄山牌,亮出中国牌,让黄山成为世界旅游胜地。旅游业应该瞄准未来世界现代化这个参照系,大力发展国际旅游,缩短中国与世界的时空差距。在科技、市场、文化、信息等等一切方面与世界文明达到更深层次的沟通。这是邓小平旅游思想为我们社会的发展作出的明智选择。

六、新时代旅游思想概述

可持续旅游发展是90年代以来提出的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新思想,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深化,其实质、内容和目标已基本确立,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并作为跨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相比较近代其他的旅游思想,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她的范围更广泛,涉及的层面更多。在全球持续发展大会认为可持续旅游“是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目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的

要求,也即是对各种资源的管理指导达到人们在保持文化的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维持系统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和美学需要的目的。”事实上,在现在看来,旅游应该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旅游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

文化的发展;同时,旅游也可能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旅游开发所导致的自然或文化财富及环境资本的损失可能会逐渐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补偿,然而自然和文化的损失是不能简单地用新的发展来的财富所替代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认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把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看成一个整体;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自然、文化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之间要保持平衡关系,并且正是在不同地区这种平衡关系组合不同才构成了该地

区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发展必须避免任何不可逆转的行为,即不可恢复性的破坏,特别是在那些环境敏感区,旅游发展绝对不能破坏自然,文化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间的脆弱平衡关系,我们在开放旅游资源时必须考虑保护当地人赖以生存的资源和其它会受旅游业影响的资源,作为游客也应该有这种保护意识。按照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含义,旅游发展的目标要符合经济期望和环境要求;不仅要保护当地社会与自然结构,而且要尊重当地的居民,要把重点从传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观点逐渐地转移到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和改善的本地福利,保证所有的发展决策都反映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全部价值。90年代全球持续发展大会确定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目标是: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人们的生存意识;促进旅游发展的公平性;提高旅游地

居民的生活水平;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保持上述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这些目标对我们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旅游不再是单纯的个人感受,而是社会资源的共享。现在发展旅游业,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制定旅游发展计划。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明确承认环境和经济问题与政策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所以必须制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计划、政策,加强旅游和其他重要经济部门的相互配合。并且制订环境和文化影响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把环境和资贡献与资源消耗结合起来。

进入21世纪,旅游和文化开始引起更多人的注意。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尽管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会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感悟自己的内心,如徐霞客、郁达夫等人。文化本身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时代发展的不同,文化发展走向不同,旅游思想也随之变迁,因此,旅游思想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思想的变迁最终体现为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对文化的感悟。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过程才更具有生

命力,旅游思想才能够得到提升。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性产业,其文化建设应重点抓好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满足顾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旅游文化是旅游思想的灵魂和支柱,只有进一步融合文化和旅游的功能,提炼旅游思想,符合时代特征,才能真正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当今旅游思想是开放性、普遍性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旅游,旅游唯有更多的和我们的文化生活结合起来,才算是真的有意义的旅游。

七、小结

旅游思想经过这种时代的变迁,从个人到群体,从小众到大众,旅游成为当代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邓小平之前的旅游思想更多的停留在作为旅客的感悟上,之后,旅游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思想的范围也更为广阔。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

2019 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

2019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 入选人员名单(479人) 北京市(6人) 贺玉玲北京妫水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王全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 张强北京创新长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王大磊北京市蒲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李克俊北京槐井石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王唯伊北京蜜蜂大世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6人) 胡金领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郭家沟村 孟凡全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 韩克胜天津洛基陶瓷制品有限公司 赵绍军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赵庄子村 王宝义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常州村 李锁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毛家峪村 河北省(20人) 王现增河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孙良君沧州神然生态观光园有限公司 刘文福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滦阳镇铁门关村 任东海平山林溪谷农宅旅游专业合作社 梅静河北听松旅游文化有限公司 杨卫青河北水岸潮白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金松河北古早清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王国壮秦皇岛国世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陈春芳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刘金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南桥镇东安太庄村路景涛河北云乡居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乔章友河北绿坤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董连吉秦皇岛乡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刘会林容城县月霖园餐饮文化有限公司 王淼永清县艳阳农宅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 薛春美衡水盐河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张翼飞顺平县望蕊鲜桃农民专业合作社 高玉双河北省唐山迁安市杨店子镇高引铺村 李晓东尚义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李朋飞兴隆县天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山西省(15人) 张保玉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柏板乡宇文村

刘建平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岔口村甘泉进村 刘文杰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宗艾镇下洲村 邢万里山西贾家庄腾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牛扎根山西上党振兴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张连水乡宁县云丘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左增文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城建局(退休) 王天亮山西皇城相府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班保胜山西省华辰高科农业观光集团有限公司 周向阳山西省阳泉市城区义井镇小河村 石建忠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孙家庄镇王炭咀村 郭兴峰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段村镇横坡村 刘才万山西津渡旅游有限公司 王文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桥上乡大河村 秦海宝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文化站 内蒙古自治区(15人) 孔威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 张平赤峰市好客雷营子文化旅游公司 王宇飞内蒙古鑫洋手工制品有限公司 武天财察右前旗古营盘文化大院 乌日尼勒图锡林郭勒盟乌日尼勒沙艺民族文化发有限公司 张军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

我国近年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

我国近年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cd9226053.html,2012-01-06 10:17:28现代商贸工业 摘要: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已成为近年来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的梳理,从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影响、旅游对目的地社会结构的影响、旅游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及有关案例研究等方面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 我国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比较早的是徐崇云和顾铮在1984年发表的《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初探》。作者从直感上判断“旅游对社会文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之后一段时间我国学者更多的是进行旅游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期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才有了更加专门和深入的分析。本文通过对由“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出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影响 当地居民是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载体,扮演着当地文化的继承者、保护者和传播者的角色。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接待地社会中,引起目的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影响。王妙(1999)等认为旅游接待地的居民向旅游者的模仿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言行当中,这种模仿既包括动态的如言语、表情、手势等,也包括静态的如衣着、仪表等。同时指出这种示范效应不仅反映在当地居民,在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身上也有明显反映,尤其是涉外酒店的员工。郑本法(1999)认为旅游使接待地居民的经济观念越来越强烈,经济上的计算成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尺。刘丹青(2000)分析了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生成及其差异性的几个基本因索,揭示了旅游地特别是新开发的初期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的若干外在表现形式及其变化。李星明(2002)认为旅游者的自由和物质上的优越感,会导致接待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人模仿游客的消费方式和行为。而老一代居民虽不同程度地受到外国生活方式的影响,但仍保持着祖先们传下来的生活习惯。李祝舜等(2003)通过研究欠发达旅游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指出,旅游者的示范效应在引起当地居民心理发生变化之后,通过社会化过程可以转化为社会心理。 2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结构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当地的社会结构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当地妇女的社会角色的转变。郑本法(1999)认为旅游业为当地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改变了她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但是有些妇女却变成了吸引旅游客源的赚钱机器,其社会地位反倒比过去更低。而那些社会角色得到转变的妇女,其家庭婚姻状况及人际关系会发生变化。周霄(2003)认为当地妇女抓住旅游开发带来的就业机会,在当地的旅游服务业中占据了大量岗位,提高了她们在家庭经济中的地位。 (2)社会阶层的改变。周宵(2003)认为旅游活动的开展使接待地的社会组织基础发生改变,社会分层扩大。许多人的社会地位产生巨大变动,由此产生了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他们逐渐成为与传统地方精英相制衡的社会控制力量。田敏(2003)指出由于难以平衡旅游收入方面的差别以及诸多条件对各方参与旅游的限制,可能会造成区域性社会结构的严重分化,加速旅游地贫富悬殊的进程。 (3)移民问题。刘赵平(1998)认为旅游的开发不但帮助社区留住了将要迁移的人员,而且将那些寻求工作与发展机会的外来人也吸引进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那些处于边远地带的旅游接待地的城市化

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d9226053.html, 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 作者:陈依兰李利苏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3期 继生态旅游之后,民族旅游是近几年大热的新型旅游现象,借助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创建独具魅力的特色民族旅游景区是如今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出发,着重研究罗城民族旅游的开发对当地仫佬族居民造成的影响。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正北部,处于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罗城县森林覆盖率达67.25%;城区绿地率为33.6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26平方米,生态环境保存相对完好,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再者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区,仫佬族文化保存得相对完好,浓郁的民族风情是民族旅游开发的核心竞争力。 一、仫佬族特色村寨开发现状 (一)东门镇石围屯 石围屯位于罗城县东门镇西北部,是罗城县重点打造的仫佬族特色村寨,2012年,石围 屯被广西区民委列为“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项目的村屯,同时还启动了石围屯仫佬族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程,工程项目涉及进进村公路、仫佬族民俗博物馆、文化娱乐中心、休闲广场、古巷道修复等。其中古民居保护包括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复原一些传统民居、对民居的外墙进行统一粉刷等。2014年,在国家民委发布《关于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 中,石围屯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今基础设施的建设已较为完备,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还建立了罗城县首个屯级博物馆,石围屯也是三个仫佬族特色村寨中开发程度最深、最完善的,因此这里也成了游客体验活态仫佬族文化的首选之地。 (二)四把镇铜匠屯 铜匠屯是最早设立的仫佬族特色村寨,2009年立项成功到2010年正式开始动工,如今已大致建成。屯里传承有刺绣、草编、竹编、蜡染等仫佬族传统工艺,地炉火锅食俗、传统生产习俗、婚丧嫁娶等仫佬族特色文化浓厚,十分适合作为仫佬族特色村寨而进行保护和开发。笔者采访了负责铜匠屯开发项目的民族局副局长游志华,向他了解了铜匠屯开发的详细情况。政府最初的想法是搞好古民居保护,但因屯里一直在陆续拆除旧房修建新房,不能整片保护下来,再加上现在土地紧张,无法找到合适的地皮修建楼房,所以再实施保护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另择一处,修建了六座代表仫佬族六大姓氏(银、吴、罗、梁、谢、潘)的不同特色的古民居,主要区别是香火台的设置,因为每个姓的来源不同,供奉的堂号不同。然而,吸引游客前来的并非这六座古民居,而是新修建的两座游泳池。每到夏日,周边几个县市都会涌入前来玩耍的游客。“你光搞这些(古民居),没有人会来看的,要搞点吃的、耍的,人家来过这里

文化传播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pdf

一、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SWOT分析 (一)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优势 2.禹羌文化旅游资源治水有功的大禹,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其出生地一直都是历史及考古学家争论的焦点。“禹生西羌”已经得到考古界权威的确认,国家相关机构授予北川“大禹文化之乡”的称号。北川县内相关的禹迹众多,包含大禹故里、北川及禹穴沟大禹文化遗迹,建有大禹纪念馆、禹王庙,每年六月初六大禹生日,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祭拜大禹的活动。 3.地震旅游资源北川老县城完整的地震废墟遗址和唐家山堰塞湖一起构成全世界最大的现代地震遗址,大量救援遗物和遗存,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其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在全世界具有垄断性,为研究地质构造、预防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可供游人观光,纪念亡灵。 4.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羌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北川县作为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文化在这里保存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羌文物在这里保存最多。打造了一个北川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修复严重受损的羌族文物,抢救灾区文物、文化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民间文化数据库,编写羌族文化普及读本。实验区的主要地域为关内北川漩坪以上乡镇。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劣势 1.北川文化资源缺乏系统化和内生能力北川文化资源丰富,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众多的特色文化资源都是一个个小的单点,没有形成方向、空间、意象等相近的网络和集群,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因此,难以产生内生力量,难以实现空间的生产力。 2.北川文化产业没有龙头和市场北川文化资源得到了专家、学者、政府、社会的认可,但是,没有最具影响力创意文化作为龙头文化来支撑、来带动,所有的文化都是静态的,活态化程度低,因此,自然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没有市场,自然不能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更不能将文化产业化、商品化、货币化。 (三)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机遇 “5·12”地震对北川人民是一场浩劫,但却让北川一下子成为全球人人皆知、人人关注的地方。同时地震后出现的具有全球垄断性的地震城市废墟遗址资源及堰塞湖等其他的旅游资源,也为北川打造新的地震观光市场创造了非常好的机遇。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一)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1.发展产业链结合自身现有的民族文化,大力开发与羌族民俗文化相关的周边产业链,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民族文化周边产业共同繁荣的产业链,打造整体品牌,创造规模效益。既无形中宣扬了羌族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为北川旅游业增添了有灵魂作用的核心文化,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2.将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实现文化北川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北川文化和民俗特色风情为内涵,涵盖文化会展、文化培训、演艺娱乐、艺术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休闲旅游等领域。扩大和提升文化大援建,增加两家有创意实力的文化企业投资北川文化市场,并向一线城市乃至国际市场扩展辐射,建设文化北川。 (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1.发挥药王谷景区、九皇山景区位于九环精品旅游线上的地理区位优势及优美的自然生态、优越的气候条件,构建九环线北川段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线。 2.将新老县城及唐家山堰塞湖一线打造成为以地震大爱文化为主题的纪念、缅怀旅游线。 3.充分利用禹里——小寨子沟沿线的自然风光及禹羌文化特色,打造禹羌文化体验区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构建古羌文化旅游走廊。 (三)加快旅游产业要素建设 1.大幅度提升旅游交通水平。打造新老县城的主题景观大道。按照分段、分主题展示北川形象的要求,完成新老县城道路沿线绿化、亮化、美化和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打通青叠路,完成新县城及全县各主要道路沿线、重要节点旅游导视系统和景观小品的设计安装。 2.设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依托北川原生态的物产资源,吸纳禹羌文化、红色文化、大爱文化等元素,结合特殊的地震题材,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尤其是重点开发地震纪念品、羌绣文化纪念品、影像印刷品;利用我县丰富的土特产品,民间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结合现代创意思维,开发西羌水磨漆、山核桃工艺品、古羌茶叶等独具北川特色的旅游商品,使购物旅游开发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启动“旅游提升计划”一是研究制定北川旅游产业整体包装策划方案,打造精品旅游品牌;二是推出宣传准确,有吸引力、影响力、涵盖面广、朗朗上口的旅游宣传语(如:大禹故里,中国羌城);三是拍摄制作一部高品位、有震撼力、短而精的旅游宣传广告片;四是在川内交通干线醒目位置设置大型户外旅游宣传广告牌,包括成渝路、成绵路、辽宁大道、“九黄”环线、山东大道等;五是充分利用网络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加强网络宣传;六是坚持举办一年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这是一篇很好的范文,请参考 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弄清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对于提高旅游行业素质,增强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一、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1.旅游主体的文化本质 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游活动更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的革命。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的兴盛,从客观条件看,是全球经济恢复、繁荣的结果,从深层次看,它是文化观念转变的结果。 2.旅游客体的文化含量 旅游资源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大而言之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3.旅游媒体的文化特征 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是文化消费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开发出满足各类旅游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的文化特征还渗透在各旅游部门的运行过程中,如现代旅游饭店,不是简单地提供膳食的场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娱乐、审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因此,一个优秀的饭店,有必要不断提高餐饮、客房、娱乐等环节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养和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必要提供有情调的个性文化服务。 二、文化的旅游功能

旅游对文化的影响

旅游对文化的影响 姓名:李哲 系别:艺术系 学号:0930170312

旅游对文化的影响 我国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比较早的是徐崇云和顾铮在1984年发表的《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初探》·作者从直感上判断“旅游对社会文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之后一段时间我国学者更多的是进行旅游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期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才有了更加专门和深入的分析。本文通过对由“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出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影响 当地居民是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载体,扮演着当地文化的继承者、保护者和传播者的角色。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接待地社会中,引起目的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影响。王妙(1999)等认为旅游接待地的居民向旅游者的模仿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言行当中,这种模仿既包括动态的如言语、表情、手势等,也包括静态的如衣着、仪表等。同时指出这种示范效应不仅反映在当地居民,在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身上也有明显反映,尤其是涉外酒店的员工。郑本法(1999)认为旅游使接待地居民的经济观念越来越强烈,经济上的计算成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尺。刘丹青(2000)分析了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生成及其差异性的几个基本因索,揭示了旅游地特别是新开发的初期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的若干外在表现形式及其变化。李星明(2002)认为旅游者的自由和物质上的优越感,会导致接待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人模仿游客的消费方式和行为。而老一代居民虽不同程度地受到外国生活方式的影响,但仍保持着祖先们传下来的生活习惯。李祝舜等(2003)通过研究欠发达旅游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指出,旅游者的示范效应在引起当地居民心理发生变化之后,通过社会化过程可以转化为社会心理。

旅游开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利弊

旅游开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利弊 旅游业对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 旅游作为一种复杂的人类行为,既是人际交往,又是经济流通,同时又是文化交流与互动的过程。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现代化步伐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更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在社会发展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给接待地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影响。一方面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另一方面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从旅游业对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分析,探讨丽江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保护问题,以期能促进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our is a complex human behaviour , It is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among people, economic exchange as well as a process of cultural interaction . Tourism influences people’s life widely and deeply .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ourism has been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brought an overall influence on its destinations . On one hand ,tourism could accelerate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would bring negative affect on it . This paper begin with the double sides’ influence on Naxi Nationality’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n discusses cultural protection in development of Lijiang tourism in order to develop its tourism continuably . 关键词: 旅游业,纳西族传统文化,影响 Key word: tourism,Naxi Nationality’s,traditional culture,influence 序言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据旅游主管部门统计2005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04.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8.59亿元。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丽江旅游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起步进而快速腾飞。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这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请参考 旅游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弄清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对于提高旅游行业素质,增强市场生存能力与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一、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就是旅游消费活动还就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就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就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1、旅游主体的文化本质 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就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但就是,旅游活动更就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瞧,经济发展固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就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就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的革命。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的兴盛,从客观条件瞧,就是全球经济恢复、繁荣的结果,从深层次瞧,它就是文化观念转变的结果。 2、旅游客体的文化含量 旅游资源按基本成因与属性,大而言之可分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两大类。人文旅游资源,无论就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就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与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就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与传播,而鉴赏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3、旅游媒体的文化特征 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就是文化消费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就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与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开发出满足各类旅游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的文化特征还渗透在各旅游部门的运行过程中,如现代旅游饭店,不就是简单地提供膳食的场所,而就是集膳宿、社交、娱乐、审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因此,一个优秀的饭店,有必要不断提高餐饮、客房、娱乐等环节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养与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必要提供有情调的个性文化服务。 二、文化的旅游功能

浅谈文化传播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的作用

浅谈文化传播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利用“拉斯韦尔5W模型”可以对旅游文化传播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梳理,从中找出最佳的传播策略,最终增加旅游市场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为旅游市场的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旅游市场促进作用旅游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旅游业的表面看,其发展历程带有很强的经济因素,但从需求上讲,旅游业主要源于旅游者精神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任何旅游如果没有深刻的文化形式和内涵。就无法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活动。 旅游既然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在旅游市场的开发过程中,文化传播就显得至关重要,旅游市场开拓的过程实质是旅游文化的传播的过程,旅游市场的开拓离不开文化的传播。旅游市场的开发,正是通过传媒广泛的传播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信息,促进受众了解这些景区或景点,选择这些景区或景点作为旅游目的地。 旅游市场开拓过程中的文化传播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传播,它有其特殊性。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旅游的时间性,旅游是旅游者在异地的短期生活行为。二是文化的差异性,旅游是旅游者在感受和体验另一种文化和生活。 正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性,才促成旅游的发生。这种差异是由人类聚居的地域差异导致的,也就是说,人类聚居空间上的差异造成了文化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区域文化差异构成的恰恰是区域问旅为产生的巨大动力。为了更有效的分析文化传播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的作用,我们用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1文化传播“5W”模型来作为工具。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人类的传播活动是由:谁who——说了什么sav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ichchan—ne1——对谁说to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whichef-fect——五要素组成。这即是着名的“拉斯韦尔5W模型”。 “拉斯韦尔5W模型”总结了人类基本的传播现象,说明了传播学的基本框架,基本上概括了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的几个环节。进一步,演绎出“拉斯韦尔分析模型”。图1根据“五w模型”,我们从控制、内容、媒体、对象、效果五个方面的具体分析,来指导旅游市场开发中的文化传播,以增强其传播效果,促进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 一、通过控制分析。解决文化传播由谁组织的问题旅游市场的文化传播是由开发商为组织者还是以为组织者来进行,这是一个应该首先弄清楚的问题。在我国各地的旅游市场开发过程中,由于的不足,大都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开发模式,引进了民间进入。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民营开发商在旅游市场的文化传播中,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主要是基于经济利益的商业炒作,在开发商的宣传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的负责效应。因此,在旅游开发的文化传播中,应起组织者的作用。从资源角度讲,旅游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旅游资源是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反映了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的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状况,是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的特性的文化积累,在其开发和利用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当然,在市场经济下,的主导作用更应该体现在宏观层面。在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是包办一切,指挥一切,而是侧重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的引导。具体地讲,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第一,是实际工作的组织者。 旅游市场的开发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力量的参与,任何保护、开发、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内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

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则是将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组合成产品推向市场。也就是说,旅游文化内涵开发得越丰富,文化旅游产品项目也将不断推陈出新,更具有特色。文化与旅游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二)文化旅游 关于文化旅游,有不同的认识和角度,反映了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的认同,充满了学者的纷争。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旅游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立足文化资源,满足文化需求。 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是相对于自然观光、度假疗养等而言的一种特殊旅游类型,从时间维度上讲,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从形态表现上看,则涵盖了古迹游览旅游、民俗体验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艺术欣赏旅游、休闲娱乐旅游等。基本上都强调两个方面:①强调资源,认为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②强调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

旅游文化传播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旅游文化传播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近年来,旅游业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该行业具有资源消耗低、 就业机率高、综合效益优等特点,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 产业。随着旅游市场竞争势头的持续增大,以及旅游资源同质化情况 越来越突出,怎样通过旅游文化传播,树立良好的景区形象,吸引广 大旅游者的到来,这成为旅游业相关人员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1旅游文化传播与旅游经济发展 1.1旅游文化翻译与旅游经济旅游翻译主要涉及了旅游专业、旅游活动,是针对旅游行业而实行的翻译,具有专业性特点。而旅游文化翻 译则是为国外游者讲解中国文化的主渠道,它的翻译质量对推广中国、营造中国特色形象,以及增强国际文化交流、保障中国国际旅游发展 具有实际性意义。旅游翻译发挥着信息传递、诱导行动的优势功能。 旅游翻译涵盖了所有与旅游相关联的资料及文本,如书信、旅游日程 安排、广告等,涵盖了社会、文化、地理、民俗、艺术、生态学等各 领域知识,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具备厚实的语言功底及丰富的知识,如 果对上面各领域的知识了解不足,那么就很难保证译文的准确性。现 阶段,我国仍有一些旅游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不高,实际中要么是采 用了错误的语法,要么是中式英语,要么是用词不当,要么是文化误解,这些问题的存有将直接导致信息传递不完整、甚至是错误传递, 降低了旅游者的兴致,进而无法深入细致的了解景区、景点、旅游地 区的产品内容、产品特色、历史背景,这样一来就会使旅游者产生认 知错误,不但影响了景区、景点、旅游地区的品位,而且还损害了景区、景点、旅游地区的形象,难以吸引更多旅游者的眼球。所以旅游 文化翻译应充分掌握交际意图及旅游者的认知,还应考虑旅游者的文 化心理及审美情趣,观察语言文化差异。只有优秀的翻译,才会给国 外旅游者带来美感,才能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使其感受千年文 明的魅力。在旅游对外宣传方面,要想达到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就必须持续增强自身旅游质量。为了吸引大量的外来游客,为了让更 多的外来游客深入了解本国旅游业及旅游资源,将中国旅游品牌推向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1.文化和旅游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 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开发的关系.pdf

1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发展特色旅游的关键 我国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更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下了许许多多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文化符号让景观变得更加人文化、历史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去了解、欣赏、研究它们。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发展特色旅游的关键就是要把民俗文化融入进去。同时文化与旅游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借助旅游得以传承和传播,旅游本身就是文化性很强的产业。当今世界软实力—文化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文化不仅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它赋予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更加人文化、历史化色彩,感染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人们,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外来旅游者去认同它们的思想、理念、文化。 2潍坊特色民俗文化 2.1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 潍坊市A级景区发展到65家,居山东省第一,而杨家埠是潍坊特色民俗文化聚集地,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是潍坊民间艺术的代表。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内容丰富,设有多个场馆,包括风筝博物馆、年画博物馆、文物馆、民俗馆、嫦娥奔月台及杨家埠明清时期古村落等等。进入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旅游者可以感受到杨家埠特色的民族风情、民间艺术和历史气息。 2.2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明朝,在清朝达到鼎盛时期。其蕴含吉祥、祝福之意,在民间广泛传播,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山东文化保护中心曾采用建设民间艺术大观园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然而年画本身所带有的实践性、动手性的特点,仅仅参观无法对其进行更好的传承。 2.3潍坊风筝博物馆 潍坊是风筝的起源地,国际风筝节就设立在潍坊,建立了潍坊风筝博物馆,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风筝爱好者。博物馆中陈列了古今中外风筝的精品和关于风筝的资料,博物馆设有历史文化展、潍坊风筝精品展、世界精品风筝展、中国精品风筝展、潍坊国际风筝展等大厅。从风筝的结构、取材、风格等能够了解潍坊的民族风情和历史,同时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潍坊民俗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即对所开发的旅游项目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优势主要有,首先潍坊的民俗文化悠久醇厚,这是潍坊旅游开发的根基,只有充分利用这一点才能让潍坊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才能找到突破口。其次潍坊具有诸多民俗文化景区,可以利用这些景区形成旅游链,让国内外的旅游者可以更多的一次性欣赏和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历史遗产。最后是潍坊的地理位置,潍坊地理位置优越,方便游客达到,同时依山傍海可以获得独特的天然优势。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劣势主要有民俗文化继承人缺乏,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无法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进而被淘汰,而民间艺术者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转业,这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机遇是其国家、国际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以及大众文化素质的提升,这对于潍坊民俗文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但同时又充满着挑战,因为面对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格局,如何将其特色发扬出去,受到认可是旅游工作者和文化保护者们共同遇到的难题。 4结语 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发展特色旅游的关键就是要把民俗文化融入进去。潍坊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诸多的名胜古迹代表性的有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及潍坊风筝博物馆等。本文对潍坊民俗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更好地发展潍坊文化旅游产业。总之,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需要旅游产业,依托旅游产业可以让民俗文化得以壮大和发扬,同时旅游产业需要以文化为内涵,只有赋予旅游产业以文化气息,才能获得长足、持久的发展。 作者:张月婷 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敏,潘贵渝,张荣,方新芬,杨泳江.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浅论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5:176~179. [2]郑小艺.潍坊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刘君怡.论民俗与旅游的关系———以北戴河集发生态园为例[J].世纪桥,2016,02:93~94. [4]张兵博.广西民族旅游开发与民俗传统文化传承关系的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4,19:28,11.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一)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一) 摘要: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已成为近年来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的梳理,从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影响、旅游对目的地社会结构的影响、旅游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及有关案例研究等方面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旅游影响;社会文化;综述 我国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比较早的是徐崇云和顾铮在1984年发表的《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初探》·作者从直感上判断“旅游对社会文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之后一段时间我国学者更多的是进行旅游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期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才有了更加专门和深入的分析。本文通过对由“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出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影响 当地居民是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载体,扮演着当地文化的继承者、保护者和传播者的角色。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接待地社会中,引起目的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影响。王妙(1999)等认为旅游接待地的居民向旅游者的模仿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言行当中,这种模仿既包括动态的如言语、表情、手势等,也包括静态的如衣着、仪表等。同时指出这种示范效应不仅反映在当地居民,在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身上也有明显反映,尤其是涉外酒店的员工。郑本法(1999)认为旅游使接待地居民的经济观念越来越强烈,经济上的计算成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尺。刘丹青(2000)分析了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生成及其差异性的几个基本因索,揭示了旅游地特别是新开发的初期旅游地居民文化心理的若干外在表现形式及其变化。李星明(2002)认为旅游者的自由和物质上的优越感,会导致接待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人模仿游客的消费方式和行为。而老一代居民虽不同程度地受到外国生活方式的影响,但仍保持着祖先们传下来的生活习惯。李祝舜等(2003)通过研究欠发达旅游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指出,旅游者的示范效应在引起当地居民心理发生变化之后,通过社会化过程可以转化为社会心理。 2旅游对目的地社会结构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当地的社会结构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当地妇女的社会角色的转变。郑本法(1999)认为旅游业为当地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改变了她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但是有些妇女却变成了吸引旅游客源的赚钱机器,其社会地位反倒比过去更低。而那些社会角色得到转变的妇女,其家庭婚姻状况及人际关系会发生变化。周霄(2003)认为当地妇女抓住旅游开发带来的就业机会,在当地的旅游服务业中占据了大量岗位,提高了她们在家庭经济中的地位。 (2)社会阶层的改变。周宵(2003)认为旅游活动的开展使接待地的社会组织基础发生改变,社会分层扩大。许多人的社会地位产生巨大变动,由此产生了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他们逐渐成为与传统地方精英相制衡的社会控制力量。田敏(2003)指出由于难以平衡旅游收入方面的差别以及诸多条件对各方参与旅游的限制,可能会造成区域性社会结构的严重分化,加速旅游地贫富悬殊的进程。 (3)移民问题。刘赵平(1998)认为旅游的开发不但帮助社区留住了将要迁移的人员,而且将那些寻求工作与发展机会的外来人也吸引进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那些处于边远地带的旅游接待地的城市化进程。王宪礼(1999)等学者对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旅游活动对移民率的影响。张干(2000)等人分析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对库区移民安置的影响,提出旅游带动开发性移民的思路。 3旅游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 旅游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是一种满足旅游者深层精神需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旅游人类学与旅游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_宗晓莲

旅游学刊第28卷2013年第11期Tourism Tribune Vol.28No.11,2013 和其他更多的区域。 大量名副其实的新的专业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实践活动已经不断涌现,并且远远超越现有观看历史名胜与风景区的传统海滨度假与短途观光旅行。例如,印度旅游者远赴英国以体验宝莱坞(Bollywood)电影中的特殊布景;现代主义建筑迷们被共产主义时代的东欧房产所吸引;一些“黑暗”旅游地则吸引着那些希望目睹暴行、事故与灾难发生地的旅游者。大量的文学旅行、饕餮之旅、葡萄酒旅游、志愿探险旅游和野生动物观光等旅游形式在全球范围内盛行。新西兰就被定位为旅游者能够蹦极、能在湍急水流中进行皮划艇漂流、能享受滑翔和进行其他冒险运动的旅游国家。 这种多样性在旅游的时间组织上也非常明显。直到最近10年,旅游活动一直都是在人们不需被迫工作的有限节假日期间进行的。当然,这种节假日通常只能是夏季里的一周或两周。然而,就目前而言,认为只有特定时间才适合度假的观点已经开始变得模糊。西方职业阶层原来局限于圣诞节、复活节和夏季的主要休闲间歇,开始被周末休息和因工作日程的日益灵活与弹性带来的外出工作所分散。节假日相较于“普通”生活的特殊性,以及没有休闲间歇而持续工作很长时间之后的那种(压力)释放的感觉,已经变得不那么常见了。 然而,旅游的发展并不仅仅关系到国际旅游市场上旅游地与旅游实践活动的增长。因为旅游可能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观察和感知与日常生活相融合的世界的一种方式。在一个充斥着标志的景观社会,旅游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世界的一部分,而非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明确追求。前工业化时代世界各地城市经济的再生,涉及大范围消费与休闲空间的激增,以吸引购物者、旅游者、投资者和中产阶级居民。复杂的零售战略,混合了各种与主题酒吧、餐厅、游乐园、民族或同性恋区、博物馆、遗产景观、艺术空间、节庆和标志建筑等相关的消费“体验”。舞台空间、活动与各种身份角色的激增,意味着城市栖居者越来越属于空间;在此空间中,对文化属性与历史属性的选择愈趋于常规化。这一切在多数情况下与并不显眼的文化全球化有关,从而产生一种也许之前就已存在且已建构起模糊他性的新体验。当然,这种建构是从来自世界各地音乐、食物、奇观与时尚的商品化中产生的,或者仅仅只是在西方多元文化、多种族城市中与人们和文化的简单日常相遇中产生的。而原先“异域风情”对日常生活空间的渗透,又促进了日常生活的调整以更经常性地凝视、谈论与购买他性。 尽管旅游体验的异质性不断增强,但国际旅游却同时生产着旅游者期望与寻求的熟悉居住方式的各种系列空间。这种空间在海滩度假村和可能是遍布“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的“国际标准”酒店的大发展中显得更为突出。通过特定的设计技术、建筑方式与管理技巧,这些地方被从周边区域中分离出来,并被设计来减少无序的(旅游)体验和培育消遣的艺术。通过精心维护的草坪,无障碍人行道,为产生同质化中的地方特色错觉而对本土或“异域”元素的选择性布置,缓缓流淌的轻松音乐,对飞地外分散注意力的景象、声音与气味的隔绝,都使得旅游的糟糕感受能够保持在最低限度。因此,旅游者能够在极少干扰的舒适状态中得到充分放松。 然而,这些全球同质化、可预测、飞地型环境的广泛生产,是与大量试图逃离熟悉感、寻找追求感与特殊空间的旅游实践共存的;还与旅游者追寻前述体育活动、游乐园的疯狂过山车、海滩狂欢和能够为背包旅行提供兼具陌生感与文化体验的大量景点共存的。 最后,还需要提及虚拟与现实旅行之间日益突出的相互交叉,因为旅游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的使用。而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恰是日常生活中技术形式的组成部分,也是移动社会的重要表现之一。旅游者设计并发表博客以使他们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虚拟联系,而其他网络追随者们则在远程关注与分享这些旅程经历。 (作者系该系博士,Tourists at the Taj(1998)、Urban Theory Beyond the West:A World of Cities(2011)等书的作者;张进福译;收稿日期:2013-09-16) 旅游人类学与旅游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宗晓莲 (日本福冈女子大学,福冈市东区香住ヶ丘1-1-1,日本813-8529) 旅游产业已经蔓延到当今世界的各个角落,旅游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等带来的冲击也早已引起关注。可以说,旅游成为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不得不面对的议题,理解旅游也成为理解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途径。 早在20世纪中期,人类学者就已经注意到旅游在自己的调查地带来的巨大影响,因此,虽然人类学者对加入旅游研究曾有过种种顾虑,自60年代开始,旅游却被纳入各时期人类学的流行议题,如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