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海运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运输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在运输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从中 国的郑和到外国的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航海家们用自己的生 命为全人类的沟通与发展做出了努力与贡献。在世界航海热潮的推 动下,中国也开始了自己的海运发展进程……
我国的海运
中国近代海运发展曲折,清朝时期成立的轮船招商局道路坎坷。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上海,上海市军管会接管 招商局,具有77年的中国近代最大的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 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打破了中国海上运输业的笼篱。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共和国成长的脚步,60多年间,我国海 运、港口、铁路、公路等各类物流设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 简至精,发生的变化与进步有目共睹。这些变化,给中国国民经 济发展,保障商务顺利运行,起到了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 今 天,我们就来回顾、盘点、总结这60多年来,我国海洋运输业的 功勋与光荣。
2009年上半年,随着中国外运集团与中国长航集团的重组,中 国远洋运输业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承运转向综合物流,全面深入到 中国外贸链条。 同时,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前的不足 1%上升到8%以上。在逾7%的增长额度中,海运承担了90%左右的 运输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撑。 海运量的激增,加速了海运运力更新换代的进程,畅行于四大洋、 由我国航运企业控制和拥有的30万吨级油轮、散货船和万标箱集装箱 船已非罕见。
随着“千禧年”的到来,我国加入WTO为海运业开创了广阔的 国际竞争空间,中国的土地上也增加了由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世界前 20位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设立的独资、合资公司或办事机构。与此同 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名词代替了“走出去”,海运业这一 “外向型经济”以超前的意识,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在“引进来”、 “走出去”的互动中,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当中。 中远集团就是在融合过程中,通过资本运作,加速扩张运力,凭 借目前730多艘4500万载重吨的运力规模,位居世界海运企业榜眼之 位。 成立于1997年的中海集团,经过短短10年的发展,积极融入国 际市场竞争,并运用独创的“反周期运作”战略,神奇地发展成为我 国第二大海运企业,跻身于世界海运企业第八位。
在能源战略储备方面,海运业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 来,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不断提高,我国煤炭进口持续增长,海 运业作为国家能源储备战略的支撑,无可替代。
在我国海运业的繁荣与再发展的道路上,海运企业及其专业船队 正在由传统的综合性向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转变。
拥有更多话语权 海运“中国因素”影响世界
我国海运发展历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国远洋船队规模大发展时期。在这一 时期,中国远洋业突破了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重重封锁,建设起了初 具规模的船队,开辟了走向世界,走向大洋的一条条航线。 1964年12月,在周总理的指示下,中远公司首次按国际惯例利 用银行贷款购进“黎明”号货船,从此,中远开始按照“贷款买船, 赢利还贷”模式,自力更生发展远洋船队。 1967年5月,中远广州分公司“敦煌”轮从黄埔港起航,开往西 欧,标志着新中国第一条国际班轮航线的开通。
2004年或更早,便有经济学家预言“中国因素”的影响。中国 的海运企业家们认为,未来若干年,“中国因素”将以其对市场的重 要影响吸引着全球海运业的目光,国际航运业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 现与“中国因素”的共同成长、实现共赢。 在“中国因素”的推动下,国内海运企业及相关机构参与国际竞 争与合作的动作频频。 自1989年以来,我国已连续9届当选为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履约国的义务,维护了 我国良好的海运大国形象。
我国海运发展历史
60年前,要从烟台牟平出口几吨花生到日本是如何的困难:先要 将花生用人力小推车运到烟台,然后打包,装进木箱,木箱内还要衬 进油纸,防止受潮。然后等那遥遥无期的小火轮,在风浪中晃到上海, 再出口到日本。 60年后,烟台到日本每天都有船期,花生不用再装进木箱,不再 需要油纸,一切都是那么简单、顺畅。不但到日本,即使到美国,烟 台也有了直达集装箱班轮航线。 60年间,中国远洋运输业走过的道路,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国力的 变化,反映了中国打破笼篱,走向大洋的历程。
我国海运发展历史
到1975年底,中远公司船队总吨位突破500万吨。国有船队的壮 大,使我国外贸运输货物中租用外轮的比例逐年下降,我国进出口货 物开始大量的由飘扬着五星红旗的远洋船运载,受到国际航运同行瞩 目。 1978年9月26日中国第一艘集装箱班轮、中远上海分公司的“平 乡城”轮装载着162个集装箱从上海港驶向澳大利亚,打破了我国国 际集装箱运输“零”的纪录。标志着中国远洋集装箱运输经营从此正 式开始。
我国海运发展历史
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中国的远洋运输业开始了新的发展。随着 机构改革逐步理顺,海运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则变得相对简单且迅速。1993 年,我国最大的国际远洋运输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和我国最大的内 河航运集团———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分别成立。1997年,中海集团在上海正 式挂牌,承担我国沿海运输。 随之而来的是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长航集团逐步打 破了原有封闭的、人为划分的格局,使水运市场真正“流动”起来,开始通 江达海。 如今,这些航运企业,均已完成了专业船队建设,以不同货种为标准, 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液化气船、特种船、客滚船、商品车滚装船等 细分市场也已建立并发展成熟,各专业船队通过借助集团总公司的统一品牌、 统一战略,发挥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优势,国际竞争力渐强。
支撑经济崛起,船队向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发展 继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4221亿美元之后, 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7606亿美元。传统的大宗商品出 口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其中服装、纺织物(制品)等出口均呈 大幅度上升态势。 支撑我国经济崛起的正是我国迅速发展壮大的海运业。有数据表 明,我国对外贸易对海运业的依存度达到90%,更重要的是,海运业 带动了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百姓生活。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海员51万, 加之陆岸管理人员以及船代、货代等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约100万,我 国每900人中便有一位与海运相关的从业者。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排名前50位的服装纺织品出口企业中,半数 以上企业来自长江三角洲,1/3的企业来自广东。无论是纺织品出口, 还是支撑钢材生产的铁矿石进口,无不依靠海运。 目前国内主要的5家从事航运业的中央直属企业——中远集团、 中海集团、中国长航集团、中外运集团和招商集团下属的招商轮船, 承担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中80%以上的运输量。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和社会各界 对环保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水运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徐部长表示,交通部将有效协调海洋运输与环境保护的 关系,进一步加强对水运环保的领导,加大监督检查力 度,为蓝色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期沿海港口发展建设的重点:
1、加快主枢纽港的发展;3、调整港口结构,扩展港口功能; 4、为适应船舶大型化的要求,提高港口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要进一步提高航道的通过能力,重点建设长江口和珠江口深水 航道,并加快提升沿海主枢纽港口进港航道的等级。
我国海运发展历史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上海,上海市军管会接管招商 局,具有77年的中国近代最大的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终于回到了人民 手中。 建国初期,中国海轮吨位所占世界比重不到0.3%。而新中国成立后,由 于国际敌对势力的封锁禁运,又阻碍了我国远洋运输事业的发展。 上海解放后,外国航运企业撤离上海,美、英、法等国家限制本国轮船 到中国港口,使我国的远洋运输几乎断航。在这种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新中 国政府领导人民奋发图强,逐步冲破封锁。 1951年6月15日,波兰政府和中国政府合资组建了中波轮船股份公司,首 先打开中国通往欧洲的航路,迈开了新中国远洋运输的第一步。 1956年,远东水脚工会(FEFC)与日本船东达成垄断协议,排斥非公会 班轮,实行双重费率制,将中国航线上的班轮运价普遍上调10%,对中国的 对外贸易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沿海地区已掀起了新一轮的港口建 设热潮,这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的。我国海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从幼稚 走向成熟。从不完善走向完善。相信在不 久的将来,我们中国的海运会位居世界前 列。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我国经济的 发展,提高我国在世界各国的地位。我们 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我国海运发展历史
为此,从1958年开始,外运、外代系统开始了一场“运价斗 争”,利用外贸货源,采取不给或少给公会班轮配货的办法,与之进 行有理有节的斗争,吸引了多利顺、三野、中波、源源、东方等船公 司的船挂靠大连、上海等港口,最后迫使“远东水脚公会”接受了中 方作为托运人提出的运价表,开创了国际航运史上运价斗争取得胜利 的先例。 1961年4月27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正式宣布成立。次日,中国 远洋运输公司广州分公司宣告成立,第一艘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的“光华”号客轮,在广州黄埔港举行隆重的首航典礼后驶往印度尼 西亚雅加达港接运受难华侨回国。
发展环境内外并蓄,海运业搭上“开往春天的地铁”
改革开放为我国海运业发展奏响了前奏。经过20世纪80年代 “奠定基础”,我国大型海运企业于90年代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 纷纷进军国际市场,发展海外网点,并运用“贷款造船、经营还贷、 滚动发展”模式,迅速提升实力。 海运业发展并非一路春风为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引发全 球性经济走弱,海运业随之陷入低谷,甚至有海运企业在生存边缘徘 徊。当时,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中远集团受到不小冲击,但是“两个转 变”的适时提出并坚定不移地实施,使其有惊无险地等到了市场拐点。
一切都在证明,我国海运业正以自己独 有的姿态,在国际舞台上掌握着更多的话语 权。中国的海运业在经历了被世界影响和改 变的过程后,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世界。
大力推进港口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物流的发展,港口作为一种基础产业在城市和地 区经济发展中已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了促进港口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部在推动港口改革和发展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 进展。一是进行了港口体制改革,实现了港口的政企分开,理顺了中央和 地方在港口管理上的事权,推进了港口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二是建立健全 了港口法律法规体系。结束了港口管理无法可依的局面,为港口的依法行 政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强港口技术规范工作,对保护港口环境、规范港口 工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华诞60年,中国远洋船队已经拥有23万艘货轮, 载重量约600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飘扬着五星红旗的中国 船往来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200多个港口,远洋运 输关系不仅到中国每一个老百姓,更关系到世界诸多国家的 民众生活,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有力保障。
四大洋中穿梭的各种船舶在收获着贸易繁荣和巨大财富的同时, 更彰显着一个国家战略视野的高度和广度。经过上世纪70年代的“起 步期”、80年代的“奠定基础期”、90年代的“快速发展期”,我 国海运业进入了21世纪的繁荣期。特别是经过“十五”的洗礼,我国 海运业开始准备由大到强的跨越。
我国从事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的公司由中远集团一家,增长到 2008年的180多家,船舶经历了从中远“平乡城”轮不到200标箱到 万箱级以上的飞跃。中远集运、中海集运是我国集装箱班轮公司的代 表,早已跻身全球班轮公司前10名,航线覆盖整个中国沿海、亚洲、 欧洲、美洲、非洲和波斯湾等全球各主要贸易区域,为中国走向世界 保驾护航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