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作业——新中国60年_体育跨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60年•体育跨越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正值大家共同庆祝这一伟大时,时,我们小组以十年为界为大家回顾新中国体育的辉煌!
新中国60年体育辉煌路(一)全面发展的50年代新中国的前十年,是体育事业逐渐全面发展的十年。
从国手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到吴传玉站在国际比赛最高一层领奖台;从陈镜开一双铁臂将世界纪录举过头顶,到郑凤荣纵身飞跃世界纪录;从无缘奥运会大家庭,到容国团捅破世界冠军这层窗户纸……充满激情而坎坷的拼搏之路,体育健儿以一个个振奋人心的佳绩,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展示了中华儿女的崭新风采。
新中国诞生后,疮痍满目的神州大地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体育事业同样如此。
国家领导人一开始就把新中国发展体育事业摆上了议事日程:1949年10月26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决议改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51年11月24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公布和推行第一套广播体操。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教育部、卫生部等9单位发出关于推行广播体操活动的联合通知。
广播体操的推行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环境,激发了人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对国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和身体素质的增强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并任命贺龙为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一系列举措在普及群众体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大大提
高了我国的运动技术水平,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为中国体育前十年取得空前的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令人振奋的是,体育健儿在一系列国内外比赛中大显身手,破纪录、夺冠军,扬国威,增自信。
9月13日至10月3日,横跨国庆前后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
首届全运会设36个项目,有7名运动员在游泳、跳伞、射击和航空模型等项中4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664人844次打破106个单项全国纪录。
全运会的创办,全面展示了中国竞技事业的成就,也为今后发现和培养奥运人才搭建了舞台。
短短十年时间,中国体育事业全面展示新风采,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新中国60年体育辉煌路(二):遭遇冲击的60年代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体育先后面临了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三年自然灾害,使国家不得不调整国民经济失衡的比例关系,绝大多数行业体协在调整中被撤销,群众体育战线出现了萎缩之势。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体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体育事业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虽然遭遇主客观因素双重影响,中国选手在乒乓球、速滑、射箭等项目中,在新兴力量运动会等赛场上,仍然屡创佳绩,在那个特殊时期书写了中国体育新辉煌。
新中国第二个十年,国家体委的工作重点放在了运动训练,初步建成了以业余体校、运动技术学校或重点业余体校、优秀运动队为基
础的三级训练网,进一步完善了运动员、教练员等级制度,提出了“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形成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的管理体系。
新中国60年体育辉煌路(三):迎来复苏的70年代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损失,体育事业同样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中国体育几乎处于“冬眠期”。
进入七十年代,随着“文革”中政治局势以及国际政治大气候的变化,中国体育开始复苏、兴旺,乒乓外交、参加亚运会、重返奥运会大家庭……经过20多年坎坷路程的中国体育,迎来了黎明前的曙光。
文革的发动,国内体育组织管理系统遭遇全面瘫痪,专业运动员停止了正常的训练,群体活动几乎消失。
贺龙元帅因遭受种种迫害致死,容国团、傅其芳、姜永宁三位乒乓精才因备受折磨走上不归路。
“乒乓外交”是足以记入世界体育乃至政治史册的事件。
随着国内环境的逐渐好转,加上日本友人的邀请,缺席两届世乒赛的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1971年3月21日至4月7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
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以中国选手庄则栋与美国选手科恩一次偶然交往为契机,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赛后访华,由此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小球拨动大球”。
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对美国进行了回访,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
“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乒乓外交”也最终
推动了世界形势的发展。
文革期间受到严重破坏的学校体育重新得到重视。
1971年,北京体育学院(现改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开始恢复招生,从全国28个省市招收了相当于中专学籍的青训队员372名,当年5月进校上课。
1975年5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委公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条例》开始在全国实施。
1977年12月27日国家体委下达颁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证书证章的通知。
群众体育活动也开始升温。
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经全体委员表决,以62票赞成、17票反对、2票弃权,批准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10月25日在日本名古屋作出的关于中国代表权的决议。
决议指出:中国奥委会参加大会时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歌。
同时,为了照顾台湾的现实情况,仍将台北的奥委会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机构,以“中国台北奥委会”名称保留在国际奥委会内,但必须使用有别于此前使用的歌曲、旗帜和会徽。
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由此得到恢复。
中国体育全面走向世界的大门又一次打开了。
新中国60年体育辉煌路(四):重新崛起的80年代重返奥运会大家庭,标志了中国体育全面登上国际体育大舞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健儿在一系列国内外比赛中大显身手,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战绩。
但与前苏联、美国等体育强国,以及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体育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体育整体实力发展仍然显得不太平衡,汉城奥运会的失利,给中国体育敲醒了警钟。
1980年1月7日至23日,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
议主要研究如何适应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和我国参加奥运会后的新形势,加速把体育事业搞上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运动技术水平,更多更快地培养体育人才,争取在世界舞台上创造优异成绩,促使体育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
这次会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30年来体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为80年代的体育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整个八十年代的最大印记,当数中国健儿在奥运会赛场打破金牌“零纪录”。
1984年7月29日,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落入中国选手囊中,许海峰喜摘男子60发手枪慢射金牌。
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选手共夺得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四位,一扫往日的颓势。
国外报刊纷纷予以赞扬,一家报纸发表评论:“奥林匹克舞台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体育大国----中国。
”来自东方的泱泱大国,终于在世界体坛上确立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新中国60年体育辉煌路(五):稳步向前的90年代上世纪最后十年,中国体育继续跨步前进,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两届奥运会坐稳金牌榜第四把交椅,《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实施……中国,向着体育大国的目标不断冲击、接近。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北京成功举办了第11届亚洲运动会,这也是亚运会首次落户我国。
半个月比赛期间,中国代表团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一举夺得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2枚,金牌、奖牌总数、总分遥遥领先对手。
中国代表团同时完成了金牌总数连续三届位居榜首的成就。
1991年堪称突破年。
最令人感到自豪的是田径、游泳两大基础项目先后填补历史空白:1月3日至13日,中国游泳金花在第6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大放异彩,林莉、钱红、庄泳三位女将一举夺得四枚金灿灿的奖牌,这是中国选手首次在游泳世锦赛上站到最高领奖层上。
8月20日至9月1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选手首次进入金牌榜,中国选手黄志红、徐德妹分别获得女子铅球、女子标枪冠军。
同样令人感到振奋的还有,9月26日中国棋手谢军在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冠军赛决赛一举击败前苏联棋手马亚。
奇布尔达尼泽,成为新的世界冠军,并一举打破苏联女棋手垄断41年的局面。
新中国60年体育辉煌路(六):登上巅峰的新世纪新世纪中国体育,登上了一个史前无例的高度:三届奥运会金牌榜位置不断前移,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以及国民体质监测的推行和《全民健身日》的颁布实施……种种迹象显示,跨入新世纪的中国体育,正向着强国目标迈出有力的步伐。
近十年举办的三届奥运会,坐稳金牌榜第四的中国军团,在悉尼、雅典和北京三届奥运会一步一个台阶,并在北京奥运会以明显优势赢得金牌榜首席。
2000年9月16日至10月1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28枚金牌、16枚银牌、15枚铜牌,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列第三位,这是中国军团在奥运会上首次跻身三强,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2004年8月,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取得历史性突破,共夺
得32枚金牌,最终力挫俄罗斯代表团,仅次于美国军团,首次荣登金牌榜次席。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更是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留下了辉煌一页。
在中国体育乃至国家史册上,2001年7月13日将是难忘的一天。
是日,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世贸中心举行第112次会议,经委员们投票,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经过七年筹办,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至24日胜利召开。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北京奥运会赞赏有加,把她评价为“一届无比伦比的奥运会”。
2009年9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刘鹏指出:
60年来,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目前我国各类体育场馆有85万多个,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倍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3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0倍以上。
目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达到28.2%。
60年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
截至2009年8月,中国运动员获得的世界冠军数已达2310个,创超世界纪录达1195次。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刘鹏说,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迄今已举办24届,成为亚洲最大、世界排名第三的体育用品博览会;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国内职业联赛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的市场开发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刘鹏的讲话,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慷慨激昂的语句,但平实段落蕴含的一长串数据,凸现新中国体育60年走过的辉煌历程。
关于中国是不是体育强国这一命题,目前还有不同的声音。
其实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华民族无已不是当年的“东亚病夫”,已经成长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已经成长为国际体坛的一支重要力量。
有了这等实力和自信,中国体育完全可以创造出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