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工程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
1过渡工程
本标段无既有线过渡施工。
2接口工程施工方案
2.1.工程接口及配合
本项目专业接口主要包括站前专业接口、站前站后工程接口,工程接口多,建设工序复杂,在时间短,工程量大的情况下,需要各专业通力合作,强调施工计划的严肃性,保证各专业各工序按施组有序推进。
2.2.站前专业接口
⑴桥台、涵洞与路基地基处理同步施工,满足路基过渡段填筑工期要求;
⑵路基工程应在架梁前1个月完工;
⑶桥梁下部结构在架梁前1个月完成;
⑷桥面系施工紧跟架梁施工,架梁结束后1个月该架梁区段桥面系全部完成。
⑸有砟道床施工前,一般路基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可按不小于6个月考虑;
⑹无砟道床施工前,连续梁收缩徐变期可按不小于2个月考虑;
⑺无砟道床施工前,隧道主体完工后变形观测期可按不小于3个月考虑;
站前专业接口情况见表2-1。
表2-1站前专业接口关系表
2.3.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
本标段接口工程主要有路基、桥梁和隧道工程与站后各相关工程的接口。
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见表2-2。
表2-2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表
2.4.接口管理程序
本项目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接口管理出现问题,会影响全线后继工作的开展。
确保接口施工是重中之重。
接口管理程序见图2-1。
2.5.接口工程施工方案
桥梁接口工程按照土建施工顺序进行安排,分为下部结构、梁体和桥面系。
下部工程主要包括桩基、承台、墩身的接地钢筋的预埋和焊接,接地端子的预留,此部分与土建施工同时进行;梁体工程主要包括接地钢筋的预埋和焊接、接地端子的预留、接触网支柱基础和拉线基础的预埋,此内容与梁体钢筋施工同步进行,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是接触网支柱基础的螺栓间距误差必须控制在±1mm以内,方能确保站后施工单位的顺利进行;桥面系工程包括接地钢筋的预埋和焊接、接地端子的预留以及接触网支柱基础的上部浇筑和电缆槽的构筑,此项施工项目与桥面系其他施工同时进行。
路基接口工程施工涉及内容有:贯通地线和过轨管的埋设、电缆槽(电缆井)施工、接触网和声屏障基础施工、综合接地施工等等。
路基接口工程施工时,应注意其施工的先后顺序。
根据设计要求,贯通地线的埋设与路基填筑同步施工,过轨管的埋设在路基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后进行,电缆槽(电缆井)在基床表层填筑完成后施工;接触网和声屏障基础一般安排在基床表层施工前进行,也可以安排在基床表层施工完后施工,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综合接地预埋采用接触网支柱基础钢筋,预留接地端子。
隧道接口工程设计内容有:接触网预埋槽道、电力综合接地、通讯信号电缆槽与接地端子和过轨等。
2.6主要接口工程施工方法
2.6.1桥梁接口施工方法
⑴桥墩(台)综合接地系统
包括钻孔桩、基础、墩台身预留接地钢筋、接地端子。
本标段桥梁为桩基础,在每根桩中选用一根钢筋做接地钢筋,并利用承台底层钢筋网与桥墩内专用接地钢筋焊接相连。
桥墩台中设两根接地钢筋(可用桥墩台内不小于Φ16mm的结构钢筋)一端与承台底层钢筋网的钢筋焊接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
在每个桥墩的顶帽处适当位置设两个接地端子;在每个桥墩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某个侧面、距地面以下(可设于桥墩台上)300mm处,设接地端子,供测试之用。
桥梁为扩大基础时,利用基础底层钢筋网或在基础底层铺设一层钢筋网作为接地体。
基础底层钢筋网采用:钢筋为Φ20mm、钢筋网间距为:20cm×20cm。
在桥墩内设专用接地钢筋2根(Φ20),在墩身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距小里程侧(具体视设计位置确定)墩身砼面0.25m。
在墩顶及基础或墩身底部侧面预留供M16螺母连接用的接地端子。
基础或墩身底部侧面预留的1个接地端子须置于地面以下0.3m,端子顶面和砼表面垂直平齐;墩顶预留的2个接地端子顶面和砼表面垂直平齐或略高于砼表面2~3mm,接地端子与接地钢筋的连接采用标准焊接方式。
综合接地每个阶段设置好后,要及时测设电阻值,电阻值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⑵桥梁梁部预留锯齿型槽及槽道和综合接地
1~2.5km桥梁,电力专业预留的锯齿型槽口含通信预留,梁端设置锯齿形槽口、桥墩设电缆爬架至地面。
牵引供电电缆在AT所、分区所、开闭所、牵引变电所等设置在桥下时在桥墩处设置电缆爬架。
遇到牵引供电电缆上桥的桥梁,需在梁上预留80mm 的六个孔,且需在梁底下预留安装电缆爬架的槽道。
其施工注意事项如下:
①在砼浇筑前要填充好泡沫防止进水泥浆,拆模及安装后对槽道进行表面涂油或防腐剂。
②凡设计要求有电缆上下桥的位置,相邻梁体应设锯齿型槽口,桥墩埋设滑型槽道。
③槽道埋设采用钢筋定位法,工艺流程为:槽道固定在定位钢筋上,混凝土脱模后,剔除待安装部位的填充泡沫,安装T型螺栓,采用砂浆封堵其余外露槽道。
④桥梁及墩身槽道按《桥梁地段电缆上下桥预留图》桥梁梁部的槽道埋设工艺与墩身部分基本相同。
⑤锯齿形槽孔采用在梁体端头预置模具的形式,施工时可酌情截断槽口范围的梁体横向、纵向结构钢筋,并适当调整或增加槽口处的竖向拉筋预埋件钢筋,应避开预应力管道及锚具若相碰时可适当移动预埋件钢筋。
同时加强模具固定措施,避免跑模现象发生。
⑥锯齿形槽孔预留施工时,根据图纸的尺寸,校核不同型号规格钢筋的数量、长度及作用部位填写配料表,下料时,严格按配料表尺寸下料,顺长度方向允许误差为±10mm,弯起位置误差为±20mm,钢筋不得有马蹄形切口、重皮、油污下好料后钢筋应分类堆放整齐。
⑦牵引电缆上桥由预埋锯齿形槽孔、加强筋及预埋钢板开孔处预留内径为Φ80mm 的PVC管,梁体顶板结构钢筋在预留孔位置断开并设标准弯钩,当梁上不设声屏障时,梁体两侧的横向结构筋间距为200mm,孔洞应布置在两横向筋之间,不应断开梁体横向钢筋,预留孔洞周边需要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强,加强钢筋及梁体结构钢筋形成的封闭回路距离孔洞的距离不得小于50cm,并且孔洞周边钢筋交叉点处用PE管绝缘,以避免钢筋形成导电封闭回路产生感应电流。
⑧槽道预埋时要位置准确,对预埋件外露部分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多元合金共渗。
⑶桥面系综合接地
焊接接触网基础顶面接地端子连接在引上接地钢筋上。
浇筑接触网基础时,接触网基础底部预留通信电缆通过孔洞,孔洞宽为12cm,高为15cm。
防撞墙上部墙内设置纵向接地钢筋,与防撞墙引上接地钢筋焊接在一起。
⑷桥上接触网牛腿及下锚平台
⑴施工技术要点:
①检查螺栓所用类型,螺纹的长度;根据基础类型,正确选用法兰盘的型号;依据基础设计要求位置,按照设计里程复核基础位置。
②检查预埋的螺栓位置及尺寸,确保预留的螺栓尺寸准确,精度满足要求。
③连续梁部分接触网牛腿及下锚与连续梁同步施工,简支梁部分在墩顶设下锚平台及牛腿与墩帽同步施工;
④对螺栓外露部分用胶带缠裹进行防护,避免支柱安装前损坏螺栓。
⑵施工质量要点:接口工程的预留施工,应满足接触网支柱、拉线等各种法兰分类及受力条件要求和严格的施工误差要求。
①主要质量控制点:纵向跨距允许偏差±500mm;支柱螺栓外露基础面:170±5mm;锚栓外露基础面:80±5mm;预埋螺栓与基础水平面垂直:±1mm;螺栓间距:±1mm;基础距梁中心距离:允许偏差+2mm,0。
②使用模具:接触网基础预埋件在模具上焊接,模具可以找专业机械厂按图精准加工,按三层加工,上下开孔尺寸按锚栓直径加大0.5mm,中间按锚栓直径加大1mm,确保接触网基础预埋件在模具上焊接的精准度。
2.6.2路基接口施工方法
⑴预埋过轨管道
由于电力电缆过轨、通讯信号过轨、接触网回流过轨等预埋在路基内部,在路基施工时(前)要按照相应要求部位和高程做好预埋。
施工前就要认真核对具体里程和部位,防止漏埋。
⑵电缆沟、槽及手孔
待路基填筑至路肩标高后,及时施工电缆沟槽,在适当时期进行手孔的无水切割。
⑶电力电缆槽井
电力电缆槽井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注意预留与过轨管的正确连接。
⑷接触网立柱基础
接触网立柱基础采用人工切割,现场满灌混凝土。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应先于电缆槽施工。
施工接触网立柱基础时,应根据接触网立柱型号进行预埋螺栓,预埋螺栓必须采用钢筋进行固定;同时,要做好综合接地的焊接和预埋。
⑸贯通地线的埋设
在路基填筑至贯通地线设计位置时,及时预埋贯通地线,然后再填筑路基AB组填料。
预埋贯通地线时注意预留好分支电缆。
2.6.3隧道接口施工方法
⑴接触网用预埋槽道施工
接触网用预埋槽道施工要注意控制以下要点:
提前做好预埋槽道的计划。
认真复核其规格型号、里程及间距。
注意二衬施工顺序。
施工中不得随意调整二衬次序,槽道在施工的前进方向采用“抽屉法”安装,一般采用衬砌台车模板开二次定位孔螺栓定位法。
注意埋设精度、线路中心的标注。
⑵预埋电力、通讯信号等过轨管道
核对预埋过轨的里程和位置,在仰拱施工时,同步预埋。
⑶综合接地
利用隧道初支锚杆作接地极。
同时每板衬砌接头钢筋全部要焊接起来,形成纵向通路,按设计要求预留好接地端子。
2.7.接口管理的主要措施
2.7.1建立完整、高效的接口管理体系
根据本项目工程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接口管理体系。
通过这套接口管理体系,做到上下贯通,横向无阻的高效管理。
2.7.2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口管理
通过接口管理体系,明确各阶段管理主管单位和相关协管单位后,各单位应明确具体人员,责任到人。
建设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接口管理领导工作。
在协调中如有难以解决的接口冲突问题,再报请建设单位解决。
项目经理部安排专人负责接口管理工作。
2.7.3对所有接口进行微机管理
因接口多,管理工作量大,为了能对众多接口进行系统管理,计划将各种接口编制成接口管理手册,并分系统录入微机,采用管理软件对各类接口进行管理。
2.7.4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接口协调会议,解决接口争议问题
接口管理协调会议主要内容为:讨论接口争议的主要问题,提出接口争议的解决方法。
一般应遵从的原则为:项目经理部服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总体安排,架子队服从项目经理部的统一协调。
协调会议由主管单位接口管理人员做好会议记录,包括会议结议、接口争议位置、解决方法、具体承办人员等,会议记录必须完整、准确,以作为接口施工期间的执行依据,并供监管机构查核或验收移交清查之用。
2.7.5实施接口的动态管理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存在一些变化的因素,例如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进度和设备安装、精调进度变化,会引起接口位置、接口施作时间的相应变化,因此,接口管理也必须实行动态管理,即接口管理计划书和接口管理文件的内容,要依照接口会议协调的结果进行变更、修正、补充、抽换并更新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