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中国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马逊中国撑杆跳:

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今的卓越,收购前的老员工,已不到10 位。

工作语言是英语,中高层们每周和美国总部开电话会议,一年去几次西雅图。负责物流的副总裁是新加坡人,IT 部门等绝大部分是老外。

在面试新员工时,会有一位“barraise抬杠者)”出现,他不是HR也不是用人部门的主管,他只是来判断你身上的“气味”和亚马逊的价值文化是否相一致,以及你是否有高于亚马逊员工平均水平的某一方面特长。

这早已不是雷军或陈年手下,那个卖精品书和音像制品,马连道上的草根卓越。它如今叫卓越亚马逊,位于北京的CBD。

回到五年前的8 月:

一场动及筋骨的商业再造运动,则在这五年间发生着。

重新定位

从5 万到130 万。

在过去的5 年内,招聘买手,扩充产品线,卓越的商品种类逐渐从6 条产品线扩充到了22条,从5万种扩充到了约130 万种。

这是王汉华完成的功课之一,王是卓越亚马逊总裁。

2005年6月,收购发生近一年后,卓越前任总裁林水星与执行副总裁陈年双双离职。对于离职原因,陈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

因为失落,想做一份符合你理解的中国市场规划太艰难了,因为美国人基本上根本不听你的,我的2005年新规划出不来。

陈年的失落,正是因为这群美国人想用“亚马逊模式”再造卓越。

很多人认为,卓越当年的成功走的是“精品路线”,与靠规模取胜的亚马逊气质并不相同;而且中国市场也有别于美国。

当当网总裁李国庆并不看好两者的结合,他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曾表示,“亚马逊和卓越在商业模式上的差异太大,要想顺利实现业务转型和管理磨合,没有一到两年的时间根本做不到。”

实际上,两者的磨合大大超过了两年的时间。

“在收购之后,有两点,是亚马逊决定要改变的,第一便是整个公司的定位。”王汉华回忆道。换句话说,他们希望原来“小而精”,只做精品图书和音像制品的卓越,移植亚马逊“大而全”的售货模式。

这在陈年看来,是不适合中国市场的做法,因为消费者购买习惯、物流环境、物价水平等,中国和美国、日本等完全不一样。日本的亚马逊就是完全移植美国的模式。

不过在王汉华手中,这成了必须执行的任务。在亚马逊人看来,原本的做法“与互联网的精神不太符合,电子商务的成立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没有货架的限制。”另一方面,此前卓越的模式,基本上也没有培育互联网天然的“长尾”盈利能力。

如今为大多数互联网人士所熟悉的《长尾理论》的核心是颠覆帕累托2/8 定律:

其作者Chris Anderson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匹敌甚至更大。

卓越之前践行的是少品种,大批量的模式,无法发掘长尾价值。

这意味着旧卓越模式仅仅只是前端“变脸”——把商品从实体店搬到虚拟网店上来。而作为收购者,2004年的亚马逊有26%的营业额来自书籍音像之外的产品和服务。

事后看来,百货化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电子商务“殊途同归”的选择,无论京东、红孩子,还是当当。从服装这个细分市场切入再创业的陈年,如今也带着Vancl 涉足了鞋、家居等越来越多的产品线。

“电子商务企业,在我看来实际上真的就是一个服务行业,你的利润也不在于低买高卖,关键在服务。消费者要什么,你就提供什么。”继王汉华后进来的郭朝晖,已经能完全接受“大而全”的做法。他以前在摩托罗拉就职,现在是卓越副总裁,负责消费电

子等硬线产品类,几乎从零品类做起。

客户导向

从零做起,扩充品类,对郭朝晖来说还不是最大的挑战。在卓越每周的公司高层管理会议上,让郭朝晖出一身汗的则是下面这件事。

卓越内部例会的第一项议程,就是由客服总监统计并公告客户满意度情况,“包括你选这个单品,有多少个用户打进电话投诉,为什么。(我)往往得花好长时间准备(回答),到底出了什么事,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备货不好,还是我的页面没写清楚。开完会,我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问题赶紧解决了。”郭朝晖说。在公司给郭朝晖的考核指标中,核心的指标是客户体验,然后才是财务指标。

事实上,这正是亚马逊收购卓越后下决心要改变的另一件事情——用户体验。

而这,也是亚马逊选择王汉华的原因之

一。"亚马逊公司全球零售与营销资深副总裁DiegoPiacentini 曾说:

在盖洛普做分析师期间,王汉华曾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这一重要经验必将促使今后卓越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王还是一位心理学博士,这和数学家、IT专家一样,在亚马逊总部尤其吃香,因为他们需要揣摩消费者的心思。

2007 年,贝索斯到华,问王汉华的第一个问题是:

你的用户Happy 吗?

几年来,挂在王汉华嘴边的总是“最全选品,最优价格,最佳用户体验”三个很概念化的说辞。前两者,事实上也服务于用户体验。

刚刚过去的8 月底,亚马逊全球海外市场副总裁带队的代表团,在北京和王汉华他们讨论明年的计划,“每次座谈,依然是这些事情,就是选品、价格、服务”。

说到底,用户体验是非常虚渺但又潜移默化的东西,魔鬼在于细节。

这些细节,包括你能提供的价格优势、产品丰富度、送货速度、产品和包装质量,甚至页面的某个图片展示方式、字体设臵等等。

送货速度的背后,则需要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平行仓库的设立等。

再譬如,稍贵重货物都采用纸箱和气囊,一般都有3—5 层的塑料纸、保护膜等包装。这在成本上有所增加,但在用户满意度、退货率等方面反而是有所收获的。

郭朝晖原来所在的公司,进门便是“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用毛主席的字体,只是把人民换成了客户,“但之前是重视,在这里则是偏执,像上了瘾一样,什么事都要从这个角度去想去做。”过“度”体验带来的,自然是过高的成本,以及稀薄的利润空间。

譬如价格的下降,如果做不到压低进价,往往就是所谓的“战略性亏损”。

而另一方面,产品类的迅速扩充,意味着对后台的压力。2007年、2008 年新建或扩充的北京、江苏、广州仓库,总面积8 万平米。

北京4 万平米的崭新库房,完全是按照亚马逊的要求设计修建,包括里面的一切设备和系统,可以堪称“豪华”,有自动流水线等。高层的货架,目前的利用率还不高,据称是为未来三年的扩张而留,这当然也意味着不少的资金沉淀。

上述的总投资数,并不被公开。但在2008 年亚马逊财报中,贝索斯在致股东信里说道:

“我们正在劲头十足(heartily)投资于网络服务(云计算等服务)、为第三方卖家提供的工具、数字媒体(Kindle)和中国。”我们在作出这些投资的同时,深信它

们将为亚马逊带来极为重要的规模效应,并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投资回报率。”前三者是目前亚马逊的“王牌服务和产品”,中国独列其中。

在不吝啬作出大笔投资的同时,贝索斯坚信:

这世界上有两种盈利模式,一种是靠涨价,一种是靠降价。亚马逊是第二种,永远选择降价和低价。但是价格每年都在降,利润从何而来?贝索斯的答案听起来像在重复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玛的箴言:

“勤俭节约”,然后获取合理的利润。

后台再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