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研活动形式-网络(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研活动形式

开展网络教研是提高教师有效技能的重要途径小元小学《有效技能》课题组成员董坤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教研平台以其良好的开放性、互动性,在促进和改革学校的常规教研工作,改革传统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方式,提供更多层面上的教学支援、同伴互助、师生研讨和专业引领,促使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自我反思和自主发展,以及提升校本研究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而明显的促进作用,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校的广泛认同,并逐渐成为当前学校校本研究工作的主流方式。对此,我校有着清醒地认识和自己的思考: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要长远发展,就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突破传统教研活动的瓶颈,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自我校承担“有效技能”课题以来,积极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激发教师参与热情,以网络教研为突破点,以案课例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行为反思为核心,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实施教研的有效措施与途径,开创了全学区教研教改的新局面。

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实实在在地给教师们的观念和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唤醒了教师们追求教育理想和体验成长幸福的意识。

几点工作做法:

一、对教师操作电脑的技能进行培训

网络教研跨越了时空的距离,将全省乃至全国教师拉近了距离。当然它也有着特殊性,它需要通过网络媒体展开交流,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学会电脑操作。为此,中心学校专门组织全学区在职教师进行了电脑操作的再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的操作电脑,正确地掌握常规工具的使用方法,为教研活动达到最佳效果提供了保证。

二、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

教师的发言、评课不能随心所欲,而是要紧紧围绕每次研讨的主题展开讨论,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有教育理论作支撑。因此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我学区安排各校采用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学习《语文、数学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理论等相关内容。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更为教师有效地参与网络教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例是教师发言的基础,讨论的中心。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提供一个课例。不认真观看课例,教师便无从发言。因此,每周三时我们都把教研主题贴网址发布在学校网页中,要求各校组织学科教师认真观看,积极跟帖、做好活动记录,充分地调动了各校教师参与网络研讨活动的积极性。

三、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网络研讨

一直以来,在线研讨活动都以其专家引领、同行思辨、平等交流、坦诚即时互动等优势深深吸引着无数网友,成为当今教育论坛里的一道亮丽风景。一年多以来,我校积极组织各学科教师参与到活动中,虽然每次参与研讨的老师人数不多。但通过在线研讨活动,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网络研讨充分发挥了网络资源的优势,为专家、名师和我们这些基层教师零距离接触提供了平台,实现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紧密交流,使论坛研讨真正介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中;成为了教师深度学习的场所,专业研究的资料中心,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四 .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电子邮件式。这是利用互联网与外界实行双向交流的一种便捷方式,适合任何有条件上网的教师。对时空无限制,成本低,速度快。利用群发邮件、邮件列表等技术可以在特定人群范围内进行广泛教学研究,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信件和传真。目前,我们要求本部所有教师都申请了一个免费的电子信箱。我们要求教师针对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主动、虚心地通过发电子邮件方式与教研员联系,寻求专家的指导。当然,我们也鼓励教师通过e-mail 与外界进行更广泛的教研交流。

⑵蓝青工程式。充分发掘金桥学区内优秀教师的人力资源,合力打造“蓝青工程”。在各校内,鼓励青年教师自动拜师,结对助教,签订奖惩明确的《师徒结对协议》;在校外,选派部分教师与结对学校的优秀名师结成“师徒”关系。每年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过程与结果在中心校网页上公布,供大家督促。

⑶专题论坛式。为了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全校教师面前阐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共享教育成果,我们在每周教师大会会前时间,开辟“五分钟论坛”。本部教师按照一定顺序,依次到论坛演讲。为此,我们在中心校网页中也设置了专门栏目,设计了统一的论坛模版,每次论坛人作为主持人将演讲稿发布在中心校网页上,有关教师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与论坛主题的关系,将听后感整理成书面文字在一周内发布于相应的模版上,其他教师可选择地参与观点发布。

⑷优课竞赛式。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因此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核心。为此,我们推出了一项全新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即全学区50岁以下的任课教师分中青年组和老教师组,以指定内容、自主设计、抽班上课的形式,集中进行课堂教学比武,然后中心校领导小组根据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并结合师德表现、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的综合考核,评比出全区的“星级教师”。“星级教师”获得者在参加高一级职称评聘、先进评选等方面予以优先。另外,我们还举行学区级创优课、校级专项课、课改研究课、优秀示范课。我们规定,学区内各种类型的公开课,都需将教案、设计意图、教学反思等发布于中心校网页中,供大家学习、讨论。每次活动通过人人作、人人说、人人评、人人写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⑸专家引领式。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离开了专业人员等“局外人”的参与,校本教研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的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因此,我们在举行规模性教研活动时,主动邀请有关专家以及一些省、市级名师来我学区指导,进行“教学会诊”,并将他们的指导意见整理后发布中心校网页中,供老师们学习思考。

三点收获:

1、网络教研实现了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同伴互助化。打破了“空间”、“环境”的限制,互动的网络教研资源已经成为教师学习的有力工具。网络教研,因为她的共享性使得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成为可能,教师们通过阅读论坛上的帖子或在线参加活动,了解各家观点,教师个体之间的素质差异得以缩小,而优秀教师的互助作用得以强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

2、实现了专家与教师间的互动──引领专业化。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的教师体验着探索带来的快乐,品味着创造带来的收获,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因为对新课程理念的“水土不服”而生成困惑,感到迷失,这就亟需身边的专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关注。一方面,传统教研活动往往由专家或领导主讲,其他教师参与讨论。这样的形式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虚假教研,因为大家不好意思明确提出反对意见。另一方面,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更多的专家并不能很容易地深入到地方教研,缺乏对实践进行明确的指导,甚至过高或过低估计了地方情况。通过网络教研,专家可以定期地参与讨论一些疑难问题,既解决了一线教师的困惑,也有利于教师发表真实的言论,这对专家了解基层、调整学术方向也有益处。

3、改变了研教分离的状态──教研广泛化。网络教研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网络教研带来的另一个不凡的现象就是“泛研”现象的产生。“泛研”不仅是针对内容广泛化教研,也不仅是针对活动的教研广泛开展,而是指教研手段、教研过程、教研形式等教研行为、教研思维的广泛化。教研不再仅仅是以教研部门为中心,而是能够使得教师在超越时空的同时还能超越自我,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大教研”。所以,网络教研不再仅仅是一种参与形式而是一种行为变革,更是一种创新思维,这会对教研的动力、教研的质量进行深度催化。

思考与对策:

当然,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我也越来越感到进行网络教研困难重重:一是部分教师对网络教研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支持和参与的力度。二是受经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教师们参加网络教研都要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加上能够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