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代谢生化指标 PPT
合集下载
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诊断ppt课件

-
返回2节2
甲状旁腺激素
➢对骨的作用 骨是最大的钙储备库,PTH 总的作用是促进溶骨,升高血钙。
25
50
40
10
2.15~ 2.57
磷
85
15 <0.1 19.4
55
10
35
0.81~ 1.45
镁
55
45
1
1.0
55
30
15
0.70~ 0.99
-
返回节4
人体内钙的存在状态
人体中钙的 存在状态
骨盐
羟磷灰石结晶 无定形磷酸钙沉淀
不扩散钙:与蛋白质结合
体液钙
游离Ca2+
可扩散钙 难解离化合物
乳酸钙、柠檬酸钙等
第十二章 骨代谢异 常的 生物化学 诊断
-
退出1
主要内容
一、钙磷和骨的代谢及调节 二、钙和磷代谢紊乱 三、镁代谢及其异常 四、骨代谢异常的临床生物化学 五、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实验室检查
-
2
第一节 钙磷和骨的代谢及调节
一、钙、磷、镁的分布和存在形式 二、钙的生理功能 三、磷的生理功能 四、骨的生理功能 五、骨的代谢 六、激素调节
-
返回1节2
骨细胞结构示意图
注: 1. 骨细胞 2. 间骨板 3. 骨基质 4. Ⅰ型胶原细纤维 5. 细胞质突起 6. 胶原细纤维束
-
返回1节3
钙磷和骨的代谢及调节
食物钙 (乳制品、果菜 )
活性维生素D3
十二指肠主动吸收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1.5%
其余
体外 髓袢升段被吸收
钙
肠道排泄
的 20 %
肾排泄
返回1节7
五、骨的代谢
骨代谢PPT演示课件

7
体内钙的存在状态
骨钙
(不溶)
羟磷灰石结晶:3Ca3(PO4)2Ca(OH)2 无定形磷酸钙沉淀:CaHPO42H2O;Ca3(PO4)23H2O
不扩散钙:与蛋白质结合
体液钙
(可溶) 可扩散钙 游离钙 (占血钙1/2,有生理作用) 难解离化合物:乳酸钙、柠檬酸钙
胞内钙:线粒体、内质网
8
血浆Ca2+的生理功能
23
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监测流程
诊断骨质疏松
开始治疗,,检测标志物的基础值 β-CrossLaps-抗再吸收治疗 total P1NP-合成代谢治疗
3个月后监测骨标志物total P1NP或β-CrossLaps
抗再吸收治疗后 β-CrossLaps明显下降( 大于35-55%)
合成代谢治疗后 total P1NP明显上升 (大于40%)
越快,骨钙素值越高,反之降低。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症中骨钙素升高明显。
22
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和使用建议
Elecsys ® Β-CrossLaps total P1NP
N-MID Osteocalcin
类型 骨吸收 标志物
骨形成 标志物
骨转换 标志物
治疗 抗吸收治疗
抗吸收治疗
合成代谢治疗 抗吸收治疗
<35
(-)骨盐钙化 (+)骨盐再溶解 引起佝偻病/软骨病
12
激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
调节物质:1,25(OH)2-D3;甲状旁腺素;降钙素 作用组织:小肠;肾;骨
13
1,25-(OH)2-D3 的生理作用
对小肠的作 用
(+)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脂溶性激素的作用机制
胆固醇
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诊断PPT课件

32
第32页/共79页
三、活性维生素D
(一)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
33
第33页/共79页
(二)活性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升高血钙、升高血磷
基本途径
活性维 生素D
靶细胞上维 生素D受体
激素-受体 复合物
视黄醛X受体
钙磷代 谢调控
相关基因的 转录和翻译
维生素D 反应元件
二聚体
34
第34页/共79页
1. 对小肠的作用: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和转运
标 本:血清、肝素化血浆 常用方法:磷钼酸还原法、磷钼酸紫外分光光度法、酶 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等 决定性方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常规方法:磷钼酸紫外分光光度法、磷钼酸还原法
53
第53页/共79页
(二)血清磷测定——磷钼酸还原法 1. 测定原理
4
第4页/共79页
目录
1 钙磷镁代谢异常与代谢性骨病 2 激素调节与代谢性骨病 3 血清钙磷镁的测定 4 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测定 5 小结与展望
第5返页回/共总7目9页录
5
第一节 钙磷镁代谢异常与代谢性骨病
6
第6页/共79页
一、钙代谢异常 (一)血钙与骨代谢
1. 血钙 钙被称为 “生命金属”,占人体体重的
43
第43页/共79页
骨质疏松症
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量减少,以
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并引起骨脆性增加、骨强 度降低的疾病。此时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基 本特点在于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
分类:
原发性 继发性(其中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最高 )
44
第44页/共79页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型
标 本: 血清、低浓度肝素抗凝血浆或全血 测定方法:生物学法、透析法、超滤法、
第32页/共79页
三、活性维生素D
(一)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
33
第33页/共79页
(二)活性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升高血钙、升高血磷
基本途径
活性维 生素D
靶细胞上维 生素D受体
激素-受体 复合物
视黄醛X受体
钙磷代 谢调控
相关基因的 转录和翻译
维生素D 反应元件
二聚体
34
第34页/共79页
1. 对小肠的作用: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和转运
标 本:血清、肝素化血浆 常用方法:磷钼酸还原法、磷钼酸紫外分光光度法、酶 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等 决定性方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常规方法:磷钼酸紫外分光光度法、磷钼酸还原法
53
第53页/共79页
(二)血清磷测定——磷钼酸还原法 1. 测定原理
4
第4页/共79页
目录
1 钙磷镁代谢异常与代谢性骨病 2 激素调节与代谢性骨病 3 血清钙磷镁的测定 4 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测定 5 小结与展望
第5返页回/共总7目9页录
5
第一节 钙磷镁代谢异常与代谢性骨病
6
第6页/共79页
一、钙代谢异常 (一)血钙与骨代谢
1. 血钙 钙被称为 “生命金属”,占人体体重的
43
第43页/共79页
骨质疏松症
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量减少,以
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并引起骨脆性增加、骨强 度降低的疾病。此时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基 本特点在于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
分类:
原发性 继发性(其中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最高 )
44
第44页/共79页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型
标 本: 血清、低浓度肝素抗凝血浆或全血 测定方法:生物学法、透析法、超滤法、
《骨代谢标志物》课件

新技术应用
借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技术,深入挖掘骨代谢标志物的潜在价值。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骨代谢标志物的研究进程,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骨保护素
骨保护素是一种由骨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它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骨的破坏。骨保护素的 水平可以反映骨细胞的活性和功能状态,以及骨质疏松等骨代谢疾病的状态。
03
骨代谢标志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标志物可以反映骨代谢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骨折后,骨代谢标志物可 以反映骨折愈合的情况, 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 治疗方案。
监测骨折愈合过程
通过定期检测骨代谢标志 物,可以监测骨折愈合的 过程,及时发现并处理愈 合不良的情况。
骨关节炎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骨关节炎
监测治疗效果
骨代谢标志物可以反映关节软骨的代 谢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骨关节炎,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定期检测骨代谢标志物,可以监 测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评估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
通过检测骨代谢标志物,可以评估骨 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04
骨代谢标志物的未来研究方向
骨代谢标志物与其他疾病的关系研究
骨代谢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
研究骨代谢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心血管疾 病。
评估骨质疏松症的严重程度
通过检测骨代谢标志物,可以评估骨质疏松症的严重程度,为制定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检测骨代谢标志物,可以监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借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技术,深入挖掘骨代谢标志物的潜在价值。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骨代谢标志物的研究进程,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骨保护素
骨保护素是一种由骨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它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骨的破坏。骨保护素的 水平可以反映骨细胞的活性和功能状态,以及骨质疏松等骨代谢疾病的状态。
03
骨代谢标志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标志物可以反映骨代谢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骨折后,骨代谢标志物可 以反映骨折愈合的情况, 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 治疗方案。
监测骨折愈合过程
通过定期检测骨代谢标志 物,可以监测骨折愈合的 过程,及时发现并处理愈 合不良的情况。
骨关节炎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骨关节炎
监测治疗效果
骨代谢标志物可以反映关节软骨的代 谢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骨关节炎,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定期检测骨代谢标志物,可以监 测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评估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
通过检测骨代谢标志物,可以评估骨 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04
骨代谢标志物的未来研究方向
骨代谢标志物与其他疾病的关系研究
骨代谢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
研究骨代谢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心血管疾 病。
评估骨质疏松症的严重程度
通过检测骨代谢标志物,可以评估骨质疏松症的严重程度,为制定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检测骨代谢标志物,可以监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骨代谢标志物.ppt课件(1).ppt

明显升高 肿瘤骨转移BGP水平可增高
ALP
ALP由骨、肝、肠、肾、胎盘等同功酶组成,骨型占50%, 余者主要来自肝脏。
骨碱性磷酸酶由成骨细胞分泌,是成骨细胞成熟和具有活 性的标志。
I型胶原C端肽CTX
生物学特性:
CTX又称-Crosslaps 存在于成熟的骨胶原中,当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时
轮船正招式成商立局,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水:上1飞918机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表现形式】骨的塑建 骨的重塑
定义
在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代谢物, 叫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或骨转换标志物。
骨标志物
在正常人的不同年龄段 骨生化标志物在血循环和尿液中的水平会发生 不同程度的变化
各种代谢性骨病 会影响骨的新陈代谢并导致骨器官功能变化与 异常
骨转换标志物分类
直
接
标
志
物
形成标志物: 代表成骨细胞活动及骨形成时的代谢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 procollagen,PINP)
从1型前胶原分子的两端分解出来的前胶原肽,Ⅰ型前胶原 是Ⅰ型胶原前体,Ⅰ型前胶原经蛋白酶水解作用,从1型 前胶原分子的两端分解出两个前胶原肽,即为PINP,PICP。
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
是成骨细胞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BGP基因位于1 号染色体。
❖ 完整BGP由49个氨基酸组成,有三个谷氨酸羧基 化,分子量为5800。
ALP
ALP由骨、肝、肠、肾、胎盘等同功酶组成,骨型占50%, 余者主要来自肝脏。
骨碱性磷酸酶由成骨细胞分泌,是成骨细胞成熟和具有活 性的标志。
I型胶原C端肽CTX
生物学特性:
CTX又称-Crosslaps 存在于成熟的骨胶原中,当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时
轮船正招式成商立局,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水:上1飞918机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表现形式】骨的塑建 骨的重塑
定义
在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代谢物, 叫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或骨转换标志物。
骨标志物
在正常人的不同年龄段 骨生化标志物在血循环和尿液中的水平会发生 不同程度的变化
各种代谢性骨病 会影响骨的新陈代谢并导致骨器官功能变化与 异常
骨转换标志物分类
直
接
标
志
物
形成标志物: 代表成骨细胞活动及骨形成时的代谢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 procollagen,PINP)
从1型前胶原分子的两端分解出来的前胶原肽,Ⅰ型前胶原 是Ⅰ型胶原前体,Ⅰ型前胶原经蛋白酶水解作用,从1型 前胶原分子的两端分解出两个前胶原肽,即为PINP,PICP。
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
是成骨细胞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BGP基因位于1 号染色体。
❖ 完整BGP由49个氨基酸组成,有三个谷氨酸羧基 化,分子量为5800。
骨代谢指标解读ppt课件

14
Thank You!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对 内容有异议或侵权的请及时联系 删除! 此课件可编辑版,请放心使用!
OC 升高见于 Paget 骨病、CKD-MBD、甲旁亢、 CKD-MBD、恶性肿瘤骨转移等骨转换加快的疾病。 OC 降低见于 Cushing 综合征、甲旁减等。
注:OC 水平受到血清 1, 25-(OH)2D3 的影响,并具有 明显的昼夜节律。
10
骨转换标志物的测定
骨转换标志物的测定 骨转换标志物(BTM)分泌多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骨代谢指标解读
1
2
人的一生中,骨组织都处于骨形成与骨吸收同时进行、不断 由新骨代替旧骨的动态过程中,这一过程就是骨转换。
骨代谢指标是指骨转换过程中,释放入血或从尿液中排出的 相关离子、分子及其调控激素,代表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活 性,反映骨形成或骨吸收的速率。
通过检测骨代谢指标,可以对骨骼情况进行评估,协助代谢 性骨病诊断,并可用于相关疾病的药物选择及疗效监测。
12 骨转换标志物 BTM 的应用--协助代谢性骨病 诊断及分型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可以分为高骨转换和低骨转换类 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多为高骨转换,老年性骨质疏松多为 低骨转换。治疗前处于高骨转换状态者,选择抗骨吸收药 物(如双膦酸盐)可能有更佳的效果;而处于低骨转换状 态者,则可选择促骨形成药物(如特立帕肽)。
常见的 ALP 升高的疾病包括:Paget 骨病、甲旁亢、 佝偻病/骨软化症、CKD-MBD、骨肿瘤等[2]。
注:本院只能检测血清总 ALP,ALP 升高时需除外肝 脏来源 ALP 的影响。
7
几种常见的骨代谢指标
P1NP 反映成骨活性P1NP 和 P1CP 由成骨细胞和成纤 维细胞特异性分泌。骨有机质主要由 I 型胶原组成,I 型胶原的合成过程中,其羧基端和氨基端的前肽需要 切割后才能形成成熟的 I 型胶原,切割产物进入血清, 即为 P1NP 和 P1CP [1],因此血清 P1NP 和 P1CP 水 平可以反映成骨活性及 I 型胶原合成速率。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修订版)解读PPT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建议
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
进一步深入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基础和 临床研究,探索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应 用价值。
推动多学科合作
加强骨代谢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合 作,共同推动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临床 应用中的发展。
完善骨代谢生化指标体系
不断完善骨代谢生化指标体系,提高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好地服务于临 床诊断和治疗。
响检测结果。
样本处理
采集后应尽快分离血清或血浆, 避免溶血和脂血对检测结果的影
响。
检测方法选择与质量控制
检测方法
推荐使用国际通用的检测方法, 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电 化学发光法(ECLIA)等,确保检测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质量控制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 系,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促进骨代谢生化指标的规范化应用
专家共识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进行了规范,有助于促进骨代谢生化指标 的规范化应用,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推动骨代谢生化指标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专家共识中提到的某些争议点和不足之处,为未来骨代谢生化指标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06 总结与展望
05 专家共识解读与探讨
专家共识主要内容概述
01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类
专家共识对骨代谢生化指标进行了详细分类,包括骨形成指标、骨吸收
指标、骨转换指标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02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指出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骨折、骨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重要作用,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建议。
03
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方法与标准
《骨代谢生化指标》课件

骨活检
骨活检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通过取一小块骨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了 解骨组织的结构、细胞成分和代谢状态,对某些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 意义。
03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 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 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 性骨骼疾病,导致骨脆性增加, 易发生骨折。
检测血液或尿液中的骨代谢生化指标,如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等 ,反映骨代谢状况。
临床评估
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骨折风险。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折风险的关系
低骨密度和高骨转换率
低骨密度和高骨转换率是骨折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可通 过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反映。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折 风险增加。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 症。
探索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等不同细胞类型中的作用,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深入研究骨代谢生化指标的调控因素
研究激素、维生素D、钙磷代谢等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如何 调节骨代谢过程。
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早期诊断
通过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 ,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 松、骨折等骨骼疾病,提 高治疗效果。
《骨代谢生化指标》PPT课 件
目录
• 骨代谢生化指标概述 •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方法 •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症
目录
•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折风险评估 •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骨代谢生化指标概述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定义
01
02
骨代谢生化指标是指通过血液、尿液等生物样品,检测相关生化指标 的变化,反映骨形成、骨吸收等骨代谢活动的状态。
骨活检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通过取一小块骨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了 解骨组织的结构、细胞成分和代谢状态,对某些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 意义。
03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 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 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 性骨骼疾病,导致骨脆性增加, 易发生骨折。
检测血液或尿液中的骨代谢生化指标,如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等 ,反映骨代谢状况。
临床评估
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骨折风险。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折风险的关系
低骨密度和高骨转换率
低骨密度和高骨转换率是骨折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可通 过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反映。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折 风险增加。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 症。
探索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等不同细胞类型中的作用,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深入研究骨代谢生化指标的调控因素
研究激素、维生素D、钙磷代谢等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如何 调节骨代谢过程。
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早期诊断
通过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 ,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 松、骨折等骨骼疾病,提 高治疗效果。
《骨代谢生化指标》PPT课 件
目录
• 骨代谢生化指标概述 •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方法 •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症
目录
•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折风险评估 •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骨代谢生化指标概述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定义
01
02
骨代谢生化指标是指通过血液、尿液等生物样品,检测相关生化指标 的变化,反映骨形成、骨吸收等骨代谢活动的状态。
骨代谢生化指标ppt课件

磷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血磷减少促 进骨骼的吸收,血磷升高促进骨骼的形成; 血中 磷酸盐( HPO42 - /H2PO4-) 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 要组成成分; 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 如磷酸基转移反应、加磷酸分解反应等; 构成核 苷酸辅酶类和含磷酸根的辅酶,还构成多种重 要的核苷酸; 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
.
降钙素( Calcitonin,CT)
降钙素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parafollicular cells,又称明亮细胞或C细胞) 产生和分泌、含有 32 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
CT与PTH 作用的靶组织相同,但作用与PTH 相反。PTH 与CT 共同作用,维持着血钙的相对 平衡。
主要生理功能是抑制小肠对于钙离子的吸收, 降低体内血钙浓度,使血中游离钙向骨组织中 转化; 抑制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增加尿钙 流失;同时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作用,减少骨骼
.
I 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CTX 水平反映了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 CTX 是以破骨细胞活性显著增强为特点的代 谢性骨病的有效标志物,骨质疏松症、变形 性骨炎( Paget’s 病) 、多发性骨髓瘤和肿瘤 骨转移等CTX 水平升高。
临床应用于抗骨吸收药物治疗的评价, 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治疗及二膦酸 盐类药物治疗的监测。
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中,血钙以 离子钙和结合钙两种形式存在,各占约50%。结 合钙绝大部分是与血浆清蛋白结合,称为不扩 散钙; 小部分与柠檬酸、重碳酸盐等结合称为可 扩散钙。血浆钙中只有离子钙才直接起生理作 用。血浆中的不扩散钙,虽没有直接的生理效
15
.
血钙的临床意义
➢ 钙具有维持软组织的弹性和韧性,维持细胞和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维持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 传导功能; 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 参与血液 的凝固过程等生理作用。
.
降钙素( Calcitonin,CT)
降钙素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parafollicular cells,又称明亮细胞或C细胞) 产生和分泌、含有 32 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
CT与PTH 作用的靶组织相同,但作用与PTH 相反。PTH 与CT 共同作用,维持着血钙的相对 平衡。
主要生理功能是抑制小肠对于钙离子的吸收, 降低体内血钙浓度,使血中游离钙向骨组织中 转化; 抑制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增加尿钙 流失;同时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作用,减少骨骼
.
I 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CTX 水平反映了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 CTX 是以破骨细胞活性显著增强为特点的代 谢性骨病的有效标志物,骨质疏松症、变形 性骨炎( Paget’s 病) 、多发性骨髓瘤和肿瘤 骨转移等CTX 水平升高。
临床应用于抗骨吸收药物治疗的评价, 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治疗及二膦酸 盐类药物治疗的监测。
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中,血钙以 离子钙和结合钙两种形式存在,各占约50%。结 合钙绝大部分是与血浆清蛋白结合,称为不扩 散钙; 小部分与柠檬酸、重碳酸盐等结合称为可 扩散钙。血浆钙中只有离子钙才直接起生理作 用。血浆中的不扩散钙,虽没有直接的生理效
15
.
血钙的临床意义
➢ 钙具有维持软组织的弹性和韧性,维持细胞和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维持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 传导功能; 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 参与血液 的凝固过程等生理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钙素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parafollicular cells,又称明亮 细胞或C细胞) 产生和分泌、含有32 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
CT与PTH 作用的靶组织相同,但作用与PTH 相反。PTH 与CT 共同作用,维持着血钙的相对平衡。
主要生理功能是抑制小肠对于钙离子的吸收,降低体内血钙 浓度,使血中游离钙向骨组织中转化; 抑制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 吸收,增加尿钙流失;同时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作用,减少骨骼 中的钙离子流失到血液中。从而降低血钙水平。
骨代谢生化指标
概念
骨是具有新陈代谢的活组织,由破骨细胞吸收旧骨、成骨 细胞生成等量新骨取代完成骨的转换,在伴随人一生的骨转 换过程中,骨代谢生化指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 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 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 蛋白。
甲状旁腺激素 PTH
PTH改变的临床意义
PTH 增高,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性甲状旁腺 功能亢进、继发于肾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假性甲状旁腺 功能减退等。
PTH 减低,见于甲状腺手术切除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肾功能衰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非甲状旁腺性高血钙症 等。
降钙素( Calcitonin,CT)
1,25-( OH)2D3的作用
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增加小肠黏膜对钙的吸 收,随之增加磷的吸收;
增加近端肾小管对钙、磷重吸收,升高血钙水平; 直接作用于骨的矿物质代谢,促进骨的钙化; 大剂量时,是破骨细胞( OC) 成熟的主要激活因子,能诱导破
骨细胞前体细胞成为成熟OC,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促进骨 吸收; 生理剂量下,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刺激成骨细胞活性、 促进骨基质形成。在骨钙动员和骨盐沉积中起重要作用。
CT改变的临床意义
CT 增高,对起源于滤泡旁细胞的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手术 疗效判断和观察术后复发等具有重要意义。CT 增高,见于恶 性肿瘤,如肺癌、胰腺癌、燕麦细胞癌、子宫癌、前列腺癌 等; 某些异位内分泌综合征、严重骨病、嗜铬细胞瘤、肾脏疾 病等。
CT 减低,见于重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手术切除等。
骨形成标志物:(ALP、BALP、BGP、PINP、PICP、OPG)
骨代谢生化指标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分类(classification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c indicators)
中文名称 甲状旁腺激素
降钙素 维生素D3
钙 磷
英文名称 Parathyroid hormone
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中,血钙以离子钙和结合钙 两种形式存在,各占约50%。结合钙绝大部分是与血浆清蛋白结 合,称为不扩散钙; 小部分与柠檬酸、重碳酸盐等结合称为可扩 散钙。血浆钙中只有离子钙才直接起生理作用。血浆中的不扩 散钙,虽没有直接的生理效应,但它与离子钙之间处于一种动 态平衡,并受血液pH的影响。
calcitonin Vitamin D3
calcium phosphorus
英文缩写 PTH CT VD3 Ca P
甲状旁腺激素 PTH
PTH 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分泌的、含有84个氨基酸的碱 性单链多肽,是调节血钙、磷水平的主要激素之一,升高血钙, 降低血磷。PTH可精细调节骨的合成、分解代谢,对成骨细胞和 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凋亡发挥重要作用。
维生素D 缺乏的临床意义
维生素D 缺乏可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矿化不足使骨软化,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 诱发高血压、心室肥大、动脉粥样硬化、心肌钙化等; 同时增加Ⅰ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等的
发生几率。
血钙( Serum Calcium)
血钙( Serum Calcium) : 钙强健骨骼和牙齿,99%的钙分布在 骨骼和牙齿中; 1% 的钙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保 持血钙浓度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致关重要。
骨代谢指标的作用
了解骨组织新陈代谢的情况,评价骨代谢状态、骨质疏松诊 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
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类
骨代谢生化指标:钙磷代谢调节指标(PTH、 CT、25-(OH)2D3、 1,25-(OH)2D3 、Ca、P)
骨吸收标志物(TRACP、CTX、NTX、Pyr、U-CTX、U-NTX、空 腹2h尿 Ca/Cr)
衰期4 ~ 6 小时,血清浓度偏低,含 量的测定方法难度较大,而25-( OH) D3在血中含量相对较高、半 衰期较长约21 天、最稳定,是维生素D3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 同时又是合成1,25-( OH)2D3的前体,因此,临床上一般通过监 测血清25-( OH) D3的含量来反映血液维生素D3水平。
血钙的临床意义
➢ 钙具有维持软组织的弹性和韧性,维持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 透性; 维持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功能; 维持肌肉神经的正 常兴奋; 参与血液的凝固过程等生理作用。
➢ 血钙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水平过高、多 发性骨髓瘤、肿瘤广泛骨转移、阿狄森病、结节病等。
维生素D 3 vitamin D3
维生素D 3活性形式: 25- hydroxy vitamin D3,25 ( OH) D3; 1,25 - dihydroxy vitamin D3,1,25-( OH)2D3) 。
维生素D3( VD3) 是骨代谢重要的调节激素,是肠道钙、磷吸 收和骨矿化所必需的,可促进钙的吸收从而有利于骨密度的 增加。VD3在肝内25-羟化酶作用下形成25-羟维生素D3( 25 hydroxy vitamin D3,25( OH) D3) ,在肾近端小管1a 羟化酶催 化下成为活性更高的1,25-二羟维生素D3( 1,25 - dihydroxy vitamin D3,1,25-( OH)2D3) ,通过维生素D 受体( VDR) 介导 发挥其调节钙、磷代谢的经典作用。
CT与PTH 作用的靶组织相同,但作用与PTH 相反。PTH 与CT 共同作用,维持着血钙的相对平衡。
主要生理功能是抑制小肠对于钙离子的吸收,降低体内血钙 浓度,使血中游离钙向骨组织中转化; 抑制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 吸收,增加尿钙流失;同时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作用,减少骨骼 中的钙离子流失到血液中。从而降低血钙水平。
骨代谢生化指标
概念
骨是具有新陈代谢的活组织,由破骨细胞吸收旧骨、成骨 细胞生成等量新骨取代完成骨的转换,在伴随人一生的骨转 换过程中,骨代谢生化指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 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 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 蛋白。
甲状旁腺激素 PTH
PTH改变的临床意义
PTH 增高,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性甲状旁腺 功能亢进、继发于肾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假性甲状旁腺 功能减退等。
PTH 减低,见于甲状腺手术切除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肾功能衰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非甲状旁腺性高血钙症 等。
降钙素( Calcitonin,CT)
1,25-( OH)2D3的作用
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增加小肠黏膜对钙的吸 收,随之增加磷的吸收;
增加近端肾小管对钙、磷重吸收,升高血钙水平; 直接作用于骨的矿物质代谢,促进骨的钙化; 大剂量时,是破骨细胞( OC) 成熟的主要激活因子,能诱导破
骨细胞前体细胞成为成熟OC,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促进骨 吸收; 生理剂量下,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刺激成骨细胞活性、 促进骨基质形成。在骨钙动员和骨盐沉积中起重要作用。
CT改变的临床意义
CT 增高,对起源于滤泡旁细胞的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手术 疗效判断和观察术后复发等具有重要意义。CT 增高,见于恶 性肿瘤,如肺癌、胰腺癌、燕麦细胞癌、子宫癌、前列腺癌 等; 某些异位内分泌综合征、严重骨病、嗜铬细胞瘤、肾脏疾 病等。
CT 减低,见于重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手术切除等。
骨形成标志物:(ALP、BALP、BGP、PINP、PICP、OPG)
骨代谢生化指标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分类(classification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c indicators)
中文名称 甲状旁腺激素
降钙素 维生素D3
钙 磷
英文名称 Parathyroid hormone
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中,血钙以离子钙和结合钙 两种形式存在,各占约50%。结合钙绝大部分是与血浆清蛋白结 合,称为不扩散钙; 小部分与柠檬酸、重碳酸盐等结合称为可扩 散钙。血浆钙中只有离子钙才直接起生理作用。血浆中的不扩 散钙,虽没有直接的生理效应,但它与离子钙之间处于一种动 态平衡,并受血液pH的影响。
calcitonin Vitamin D3
calcium phosphorus
英文缩写 PTH CT VD3 Ca P
甲状旁腺激素 PTH
PTH 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分泌的、含有84个氨基酸的碱 性单链多肽,是调节血钙、磷水平的主要激素之一,升高血钙, 降低血磷。PTH可精细调节骨的合成、分解代谢,对成骨细胞和 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凋亡发挥重要作用。
维生素D 缺乏的临床意义
维生素D 缺乏可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矿化不足使骨软化,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 诱发高血压、心室肥大、动脉粥样硬化、心肌钙化等; 同时增加Ⅰ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等的
发生几率。
血钙( Serum Calcium)
血钙( Serum Calcium) : 钙强健骨骼和牙齿,99%的钙分布在 骨骼和牙齿中; 1% 的钙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保 持血钙浓度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致关重要。
骨代谢指标的作用
了解骨组织新陈代谢的情况,评价骨代谢状态、骨质疏松诊 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
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类
骨代谢生化指标:钙磷代谢调节指标(PTH、 CT、25-(OH)2D3、 1,25-(OH)2D3 、Ca、P)
骨吸收标志物(TRACP、CTX、NTX、Pyr、U-CTX、U-NTX、空 腹2h尿 Ca/Cr)
衰期4 ~ 6 小时,血清浓度偏低,含 量的测定方法难度较大,而25-( OH) D3在血中含量相对较高、半 衰期较长约21 天、最稳定,是维生素D3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 同时又是合成1,25-( OH)2D3的前体,因此,临床上一般通过监 测血清25-( OH) D3的含量来反映血液维生素D3水平。
血钙的临床意义
➢ 钙具有维持软组织的弹性和韧性,维持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 透性; 维持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功能; 维持肌肉神经的正 常兴奋; 参与血液的凝固过程等生理作用。
➢ 血钙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水平过高、多 发性骨髓瘤、肿瘤广泛骨转移、阿狄森病、结节病等。
维生素D 3 vitamin D3
维生素D 3活性形式: 25- hydroxy vitamin D3,25 ( OH) D3; 1,25 - dihydroxy vitamin D3,1,25-( OH)2D3) 。
维生素D3( VD3) 是骨代谢重要的调节激素,是肠道钙、磷吸 收和骨矿化所必需的,可促进钙的吸收从而有利于骨密度的 增加。VD3在肝内25-羟化酶作用下形成25-羟维生素D3( 25 hydroxy vitamin D3,25( OH) D3) ,在肾近端小管1a 羟化酶催 化下成为活性更高的1,25-二羟维生素D3( 1,25 - dihydroxy vitamin D3,1,25-( OH)2D3) ,通过维生素D 受体( VDR) 介导 发挥其调节钙、磷代谢的经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