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 郑洋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郑洋1

发表时间:2018-12-14T10:44:30.7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作者:郑洋1 王卫民2 朱伟3

[导读]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加速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及理解。

灌云县水利局江苏连云港 222200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加速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及理解。文章针对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措施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解决问题的对策。建立以沉水植物为主的健康水生态系统,提高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河道里添加高效的生物菌剂,改良河道的水土质量,建立健全河道管理体系,提升河道管理技术水平,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有效保护河道等相关措施,从而保证水质治理目标,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

关键词:河道管理;生态治理;优化环境;河道建设

引言:

近年来,基于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存在水资源的过度使用、人们环保意识的严重缺乏、河道管理体系尚不完善、河道管理的水资源供应不足、自然资源的非法开采、水利生态环境受到损坏等问题。河道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导致了河道工程不能科学有效的管理,水资源更不能最大化的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为了实现对水利资源的保护、有效解决水资源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河道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生态治理方案,以促进我国水利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

一、河道生态管理治理的基本思路

(一)保护自然环境

河道的生态管理建设目的就是为了维系人与自然均衡发展,即基于传统水利建设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现代水利建设的完善。人与自然两者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协调互相适应的关系,为了更好的维持人类社会文明的持续发展,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水利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原则,来对河道建设进行生态治理,提升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保持河流生态平衡,保障河道行洪安全,通过生态治理手段来有效扼制水利环境日益恶化的发展趋势,进而保障生态化水利工程得以成功建设以及实现人类社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水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采取任何工程措施都要结合河道自身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结合水利工程的抗洪性、可持续发展性、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水利资源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人类生活需求的优质水利工程。可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水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河道管理的水利建设工作时,一定要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进而实现水利建设有效改善水利生态系统的战略目标【1】

二、道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基于认为因素的问题

尽管国家一直都在致力于河道防洪的建设,但实际上我国的河道防洪能力相对较薄弱。由于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水系河流的分布比较密集,但政府在水资源方面的投资比较有限,在个别地区的城镇河道两岸没有相应的堤岸保护措施,防洪能力无法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然而,对于那些具有较大水流速度的河道而言,长期的洪水侵刷也会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破坏,甚至会引发河道改道现象。由于河道两岸大面积的工程建设给植被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引发了水土流失现象,流失的泥沙堆积在河床内,使得河床被不断抬高,同时,也使得河道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淤积现象。快速发展的城市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以及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河道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它不仅会影响到河道中的水质平衡,还会使得河道内的水生物遭受破坏,影响到河道内的生态环境。河道生态被随意改变在我国城市河道治理以及建设过程中较为常见。受城市较少的土地资源现状的影响,在城市建设中经常会存在缩窄行洪断面、与河湖争地的现象,引发了很多人为灾害。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过程中,往往对防洪安全的功能较为关注,因此,在河道建设过程中,多使用浆砌块石挡墙以及混凝土建设河道两岸,这些建造方式忽视了对生态平衡的关注,从而使得河道的自然形态被改变,不但减弱了河道的自净能力,还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

(二)基于自然性因素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河道生态系统已经遭受到自然活动、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不仅影响到了河道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同时,随着河道坡降逐渐变小,影响到了水流速度,因此,便会使得河道内产生淤泥,加之受分布不均的年平均降水的影响,会使得将水径流不规律,比如,枯水期存在的干枯、断流现象给河道内水生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影响了植物群落的长期稳定发展。一旦进入汛期之后,大量的降雨会对河道产生冲刷,对河道周边的生态带来物理性的破坏。

三、河道生态治理途径

(一)健全河道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将中央生态文明的建设指标落于实处,以对流域生态进行综合治理为前提,成立了部门联动的工作模式,践行青山绿水理念。为了对各种污染物实现从源头上的治理,就需要各地执行“清河行动”,对非法占据水域岸线、擅自取水、随意倾倒废弃物、破坏湿地以及非法捕捞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为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推动生态治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各地区应该积极倡导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工作,从而实现工农业建设、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管理方法

河道生态治理工作的开展,应该以加强对河流以及湖泊的管理为中心。对于河流湖泊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建立相应的基础数据库,从而创建出特有的信息数据平台,以便于管理部门通过系统实现对河流湖泊的管控。同时,还应借助决策系统实现对管理工作的部署,从而对河流进行数字化的管理。管理部门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管理技术,将水生态修复以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灵活地运用于河道生态

系统中,使湿地、沼泽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同时,借助这些技术实现对河道的治理,以此来提升河道治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在河道治理工作中,相关部门还应该引进高新的技术,通过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相关工作经验,实现对科学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从而确保生态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尊重自然规律

生态河流的建设应该遵循“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的思想指导。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科学、依法利用、开发和保护生态资源,遵循自然规律,保护水资源、加强水治理、修复水生态、防止水污染,确保河湖健康发展。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河道环境状况是较为重要的建设指标,因此,应先从内水防污工作开始,做好河道的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对河道周围居民的行为加以约束,确保其不将垃圾扔入河道。此外,河道周围的企业应该依法生产,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依法处理,从而实现企业和生态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战略目标【2】

结束语:

河道是人们赖以生存以及发展的依托,同时,河道在防洪以及排水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保障着人们的正常生产以及生活,中央推行长河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河湖健康,注重河道生态管理能够确保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加强河道治理工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傅振久.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18,1(05):70-72.

[2]四方.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J].科技与创新,2018(03):97-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