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地理组张晶
摘要: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任何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规律、原理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它们的特征、成因、分布、联系和变化都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最好的说明。
近些年来区域地理的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题型也由简单的填图知识为主变成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学生们做起高考题来还是无从下手。笔者通过对近十年来的高考题进行分析,得出一些区域地理在高考中的命题特点:区域地理高考的命题通常是以区域为背景,然后考察学习过的自然地理学或人文地理学中的知识和原理。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在吉化一中的实习经历,总结出以下几条高考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1.构建区域地理知识体系
2.确定区域地理位置
3.把握区域特征
4.进行区域比较
5.处理初高中课本间的关系(构建模式图)
关键词:
区域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引言:
地理学科高考复习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与地图、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由于多种原因,其中区域地理往往是考生最感困惑也是失分最多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考试题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区域地理的比重上升,难度加大。
虽然近些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难度有所降低,但考生的成绩还是不理想,其中主要是在区域地理部分丢分太多,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读图和识图的能力较差;区域地理知识记忆混乱;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没有兴趣。因此怎样处理初高中地理教材的关系?怎样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兴趣?等等,就成了许多一线教师非常重视的问题。
针对此种状况,以下是笔者对区域地理复习的几点体会,希望对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所帮助。
1.构建区域地理知识体系
高考区域地理需要掌握十几个分区,如青藏地区、西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每一个分区又都包括大量小知识点,知识杂而且碎,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更容易落掉知识点。构建区域地理知识体系,可以让学生知道区域地理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不记混也不落掉知识点。
学习一个区域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下表是笔者对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各构成要素的具体总结。
表一区域地理构成要素
2.确定区域地理位置
高考区域地理试题通常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局部政区图或者是地理图表,还有的用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的地图为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考察学生对区域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程度以及应用能力。这样一来,“区域定位”往往成为做好区域地理高考题的“钥匙”。到底怎样才能确定一个区域的位置呢?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2.1利用主要经纬线准确定位
这种方法进行区域定位准确而且迅速,但是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学生要掌握一些重要经纬线所经过的地方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记忆量比较大。
表二主要经线经过的地方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
表三主要纬线经过的地方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
以上这些经线和纬线构成的经纬网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当给定一个区域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这些主要经纬线准确定位。因此对这些重要经纬线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重点把握。
2.2根据区域的轮廓特征或相对位置确定其位置
有些区域用经纬网来记忆比较麻烦,但根据其外部轮廓的形状来记忆就非常容易。例如我国的母亲河——黄河,就是几字形的;我国的海河是扇形的水系;澳大利亚类似一个梯形;我国的内蒙古高原是一只雄鹰等等。这些形状比较生动和形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便于学生记忆,因此也就更容易确定该区域的位置。
如果记不住一个区域的绝对位置,记住其相对位置也可以进行定位。如我国的新疆是“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横断山的右侧是四川盆地等等。根据这些区域的相对位置,也可以推断出该区域的位置。
2.3根据熟悉的地理数据确定区域空间位置
有一些地理数据是人们生活中所熟知的,可以把它应用到确定区域地理位置上。如在我国,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一定是青藏高原;我国陆地的最低处海拔为-155米,它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的湖面上;我国有一条重要的温度、降水分界线,位于秦岭——淮河附近,是我国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再比如澳大利亚中部平原最低的地方是艾尔湖,它的海拔是-16m;死海是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海且海拔为-400m。
3.把握区域特征
区域地理特征包括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它是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一个区域区别于其它区域的独特之处。
因此把握区域特征,并以此为主线学习区域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和记忆区域地理知识。笔者结合自身学习、实习经验总结出以下方法:
3.1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
一个区域的特征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抓住主导因素,可以便于分析区域特征形成原因。如欧洲西部地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是海洋性气候显著,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是由于它位于温带大陆西部,终年受西风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是干旱,它的主导因素是有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夏季风对其影响较小;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是高和寒,它的主导因素是它的主体青藏高原的高原面平均海拔都在3000m以上,海拔高决定其高、寒。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出一个区域的特征就会对该区域在整体上有一个了解,不仅理清了知识的头绪,也便于我们进行记忆。
3.2抓住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区域各个要素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以区域特征为中心,可以根据各个要素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便于理解和记忆。例如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地理位置是主导因素)——干旱是西北地区的主要区域特征(气候、降水、植被、土壤有什么特点)——资源的分布情况;农业的布局、种类;工业的布局、种类;资源种类以及利用状况;由于地形情况,重要的交通线和城市的分布怎样? 知识网络就这样形成了,在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中,还可以设计些乡土地理的知识,贯穿起所有的知识。如针对西北地区,为什么新疆的哈密瓜那么甜?为什么新疆人喜欢吃馕饼?等可以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知识网络构建的会更好。
4.进行区域比较
比较法是区域地理复习中常用的方法。区域与区域之间既有相同点也存在着不同点,都是由于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以及风俗习惯等造成的。对两个或者是多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