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生死疲劳》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言《生死疲劳》简介
莫言推荐《生死疲劳》
莫言表示,刚刚听到获奖的消息时感到十分惊讶,“因为我一直感觉诺贝尔文学奖离我非常遥远”。
诺奖组委会说,全世界很多大学生会读他的作品,请他推荐一部。
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
”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在本书中,他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中人跟动物之间可以自由地变化,通过动物的眼睛来观看中国最近50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
此外,他在语言上也进行了探索试验,“力争用一种最自由、最没有局限的语言来表达我内心深处的想法。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文学探索、文学创作的一种比较完美、统一的结合。
”该书初稿写作只用了43天时间,莫言说,这本书的创作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我六七岁的时候,在我们学校旁边就有这样一个农民,他以个人的力量与公社化这个农民运动相对抗,一直坚持到最后。
历史证明了他是正确的。
这样一个人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却显得非常极端和另类,被很多人打骂,他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跟自己的儿子、女儿都分道扬镳,但他依然没有屈服。
我走上文学道路之后,觉得这个人物迟早会进入我的小说,所以这本小说写得非常快”。
《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
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
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吊诡和狂热,唏嘘和罹难。
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著坚定地叙述时,我们看到了一条生气沛然的人与土地、生与死,苦难与慈悲的大河,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在莫言对伟大古典小说呼应的那一刻,聆听到了“章回体”那最亲切熟悉的大音;莫言承受着生死疲劳的磨砺以及冤缠孽结,将中国人百感交集、庞杂喧哗的苦难经验化为纯美准确的诗篇,祈祷祖国庄严、宁静、祈望人类丰沛的生命祥和、自然。
《生死疲劳》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用中国古典文学草蛇灰线的方式,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于土地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据莫言介绍,这部长达55万字的小说,由于构思成熟,他共用了43天的时间就写好了。
“在写作中,我丢掉了电脑,重新拿起软毛笔,创作的激情从笔下汹涌而出。
”由于小说写得快且长,莫言为此反而感到不安,怕因一时的疏忽而为文本带来瑕疵。
生死疲
劳
由于莫言首次尝试近似章回体的叙述方式,从而使小说在阅读时有类似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快感。
对此,莫言解释说,他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因小说叙事的需要,尤其是为了区别章节之间的界限。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
小说的主人公之一集中阐释着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而另一个主人公即小说的叙述者,则在六道轮回中,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他所看到的故事。
小说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饱经患难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生命。
故事情节极端、怪异、变形、荒诞,但是与寄寓其中的哲理浑然天成。
全书从内涵到外延充满了作家的探索精神,充满了艺术灵气。
究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而言,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一个农民家庭。
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
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
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
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
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
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
12岁时读小学五年
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
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
1976年8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
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
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
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
此后的创作明显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
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
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2012年10月11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书名来自佛经。
《生死疲劳》来自佛经中的一句:“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莫言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
莫言只用43天写就长达55万字的《生死疲劳》。
从八月起,最多一天写作1.65万字,平均一天只睡三小时,突破了他自己写作速度的最高纪录,自称睡觉时也有一半的脑细胞在工作,有的梦也变成现实。
以人物的命运作突破口。
“没有土地,农民像浮萍一样飘摇。
”莫言称,20世纪80年代之后,农民不再是单纯的土地使用者,而是土
地的经营者。
如今,“当年眷恋土地的农民纷纷逃离土地。
”莫言说,农民饱经患难的历史,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螺旋上升的历史规律。
但他坦言,写作的时候,他并未按照这一规律写作,而是以人物的命运作为突破口。
莫言表示,新作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
莫言认为,历史大致由两种人物担当,一种人是有价值的个性,而另一种人是无价值的个性。
《生死疲劳》中就有这样的两个主人公。
“我相信这种农民在全中国也为数不多”。
莫言向记者分析了小说中的主人公,一位一直未加入合作社农民。
书中,“文革”的浪潮使他比地主还悲惨,他遭遇到来自各方的打击,众叛亲离,但他还是执拗地坚持单干。
到了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年的农民回头看他,发现历史转了一个圈,他竟然是有前瞻性的。
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一个村支书,他是个正派的基层干部,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看不惯一切,希望恢复人民公社,为此他不惜以死相拼,死时还高唱《国际歌》。
莫言感叹,当时违背思潮的农民恰恰被历史证明是“有价值的个性”,而以死相拼的村支书恰恰被历史证明是“无价值的个性”。
“这是个性相似的两个人走了不同的方向,互为正负,合起来是一个人,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
六道轮回中以动物之眼看世界莫言说,书名《生死疲劳》来自佛经中的一句:“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他
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
他是在承德参观庙宇时,偶然看到有关“六道轮回”这四个字而激发了创作灵感。
据他介绍,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
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莫言称,20世纪80年代之后,农民不再是单纯的土地使用者,而是土地的经营者。
如今,“当年眷恋土地的农民纷纷逃离土地。
”莫言说,农民饱经患难的历史,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螺旋上升的历史规律。
但他坦言,写作的时候,他并未按照这一规律写作,而是以人物的命运作为突破口。
2005年贾平凹的新作《秦腔》遭到评论家的批评,对于“从这部长篇小说的失败可以为中国乡土文学画上句号”这个说法,莫言认为“这个结论有点绝对”。
他表示,以《创业史》、《金光大道》为代表的乡土文学是终结了,但是新形态的乡土文学方兴未艾。
他分析,农民已经不再是商品的生产者,已经融入国际大市场,所以乡土文学也在自觉地缩短和城市文学的距离,这是新形态的乡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