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临床使用的几个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素临床使用的几个注意事项

青霉素在基层医院的使用非常广泛,在此仅把几个容易忽视的注意事项作一阐述。1、给药间隔在药动学因素中,半衰期是影响投药间隔时间的主要因素。青霉素的血药浓度超过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是影响其抗菌作用的主要因素。而半衰期长短是保持药物水平高于MIC的重要因素,所以半衰期长的药物更具优势。同时,青霉素具有时间依赖性药效,当其浓度大于4倍MIC时,杀菌作用不再随浓度增高而增加,因此青霉素的用药方案是尽可能延长药物与细菌的接触时间,使药物浓度在给药间间隔时间内也能高于MIC。青霉素的半衰期仅为0.5小时,一般主张增加用药次数,缩短投药间隔,使24小时内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达60%以上,青霉素一次投药一般在投药后4~6小时血浓度即测不到。肾功能正常时给药间隔6小时。临床每日投药1次的做法是欠妥当的。建议1日用量分3~4次给予。2、双向效应青霉素的双向效应是指量效关系呈双向变化。即药物有一最强抗菌浓度范围,若高于此范围,抗菌强度可显示减弱的趋势。但青霉素的双向效应随其与细菌的组合不同而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B组链球菌具有显著的双向效应,奈瑟菌则不显示双向效应。因此,临床上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组链球菌感染时盲目加大青霉素剂量的做法是错误的。3、不合理联合用药 3.1青霉素—庆大霉素联合静滴青霉素与庆大霉素在同一输液中联合静滴,青霉素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与庆大霉素分子中的氨基发生交联,生成无生物洗性的氨基酰胺化合物,可使庆大霉素失去活性,使庆大霉素的疗效显著降低。故青霉素类抗生素不宜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混合静脉滴注。临床需联用时,应分别给药。 3.2青霉素—罗红霉素青霉素为繁殖期杀菌剂,对生长旺盛的细菌作用强,罗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快速抑菌剂,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由繁殖期进入静止期,从而减弱青霉素的杀菌作用。3.3青霉素—氯霉素氯霉素为快速抑菌剂,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生长受抑制,不利于青霉素通过,阻碍细菌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除了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时可用青霉素联用氯霉素外,其余情况下,一般不主张联用。联用时可产生拮抗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