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三河镇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西三河镇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三河距今2560多年。
是块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之地。
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通过对三河旅游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展示近年来三河旅游业的发展成果,探析三河这个千年古镇的发展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同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三河旅游业进一步加快发展。
标签:资源特色成就问题对策思考
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文中指出,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
三河镇作为全国百强县——肥西县的重要旅游、经济重镇,在2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
一、肥西三河镇旅游资源的现状
江淮明珠——三河,坐落在巢湖岸畔,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故有“一步跨三县,鸡鸣三县闻”之说。
位于安徽省城合肥至黄山、九华山的旅游黄金线上,是省会经济圈建设的交点。
因环镇而抱的丰乐河、杭埠河与流贯镇内的小南河合而为一而得名,现辖19个村,7个社区,人口7.8万,其中城镇人口约4万,面积72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71平方公里。
1.水乡古镇的优势资源。
三河古镇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最初,三河是巢湖中的一处高洲,水草茂盛,树木葳蕤,是鸟鹊栖息的家园,故名“鹊渚”。
早在春秋战国时,小镇已初具雏型,称为“鹊岸”,汉、晋时期称“鹊尾渚”,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至明代?《大明一统志》始称三河镇。
据《左传》等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吴楚相争的“鹊渚之战”、1858年太平军打败清军的“三河大捷”等均发生于此。
悠久的历史,为古镇三河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古巷、古桥、古街、古庙宇、古戏台、古城墙、古民居、古茶楼等“八古”独特古镇景观。
且古镇内还保存有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旧居,两广总督张树声、四川总督刘秉章、著名爱国将领孙立人和爱国侨领董寅初故居,并原样保留了刘同兴隆庄的米市、布市。
至今仍知名的老字号商铺,孙立人故园的百年老树及鹤庐寺等古迹。
三河还是民俗文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市地方剧种——庐剧的发源地。
这些蕴含优势的历史人文资源都是三河古镇所特有。
生态“水乡”资源。
三河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其间而得名,也因水而闻名。
与“桥多、弄多、廊棚多”三大特色而赢得广大游人们青睐的西塘古镇,与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古镇等相比毫不逊色。
三河源于水,流于水,生于水,活于水,盛于水,水是三河的灵魂,素有“生态水乡”的美誉。
有位三河籍诗人曾对故乡咏道:“三道春水,仍明澈,仍清长,仍柔波荡漾。
”
2.饮食文化特色资源。
三河饮食文化渊源久远,素有“美食天堂”之美誉。
如闻名遐迩的传统宴席—“八八席”、“八四席”,堪称中国饮食的一大奇葩。
还有“三河酥鸭”、“米粉虾”、“豆腐面鱼汤”、“三河小米饺”、“三河马蹄酥”等让你回味无
穷。
三河茶干、三河米酒鲜美可口,声名远播。
3.古文化历史资源。
古韵悠长是三河古文化的特点。
3.1古碑石刻文化。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二十日立的《青阳巡检司示禁碑》,碑文“永远严禁开设烟馆聚众窝赌碑”仍清晰可见。
另一块《庐州府种牛痘告示牌》。
2002年春天,又出土两块石碑,其一为“乾隆禁示牌”,为乾隆四十六年所立,其文化价值千金难买,不可估量。
三河镇居民刘逸民、苏士光将保存已久的李鸿章11封亲笔信献给国家。
这些书信对研究北洋水师、台湾防务和李鸿章其人都十分有价值。
3.2民俗传统文化。
三河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独具文化特色。
如民间歌舞、民间音乐、民间音乐词牌等;民间艺人有胡益厚的剪纸、左昌蕴的指书及糊灯笼等,至今仍保存着淳厚的民风被沿传下来。
二、三河镇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与问题
1.主要做法
1.1加大古镇保护力度,着力做足“古”文章。
保护古镇原貌是三河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是按照“晚清时期、皖中徽派”风格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先后修复了2000多米长的古西街、古南街、古东街,完好地保存古镇传统建筑群和历史街区。
二是编制了《三河古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合肥市三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等古镇保护措施,确保了千年古镇的历史风貌。
1.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水”文章。
一是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
先后完成小南河、杭埠河、丰乐河“三水贯通”和生态换水,建成了小南河临水栈道。
二是完成污水处理厂及小南河截污管网工程,实施了护城河治理,打造“碧水穿镇”的生态古镇风貌。
三是重点实施小南河沿岸亮化和主景区三线入地,打造“夜三河”。
四是新建一座消防站和一批消防栓。
确保了古镇三河旅游景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1.3加大开发投入力度,推进旅游新项目建设。
一是建成开放了杨振宁旧居、刘同兴隆庄、孙立人故居、董寅初纪念馆等的修复和设计布展。
二是成万年禅寺一期工程,并引进社会资金建成开放了根雕馆、国粹楼、安徽民间工艺展馆、三河民俗博物馆和庐剧博览园等。
三是新建了万年台、文化广场、鹊渚游廊,开发了古镇风情街、望月街。
四是新开发了桃花岛景区。
1.4大力弘扬民俗文化,推进旅游与文化互动融合。
一是大力弘扬地方民俗文化,丰富节庆文化内容。
二是极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交汇融合,使文化渗透于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挖掘文化资源,开发了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近年来,三河旅游业发展迅猛。
获“全国首批美丽宜居小镇”“2013安徽旅游品牌100强”、全国文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14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但是,三河的旅游业仍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
2.主要问题
2.1合肥市新的区划调整,三河旅游资源的优势地位面临新挑战。
区划调整后,巢湖、庐江等市县在旅游资源上明显优于肥西。
同时合肥把环巢湖旅游作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因此,重新定位和布局是值得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2按照“5A”景区标准,三河旅游功能、配套设施及环境急需提升完善。
首先是旅游功能单一,休闲旅游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调查:古镇的旅游功能仍然滞留在浅层次上的观光游览。
97%游客都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览,90%以上的游客都有在古镇“居住一夜”。
因此配套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古镇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完善,但与先发地区、旅游新发展的需要比还是比较滞后的,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基本条件都不理想;在食品卫生、服务品质、饮食氛围、住宿等方面很难保障;经常出现“人挤人,车堵车”的现象;在旅游购物方面,虽店铺将近300家,但专门为游客服务只占20%,旅游纪念品大多是初级产品,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
最后景区周边环境营造有待进一步改善,共同构成的一个大三河旅游景区。
但目前旅游建设只注重古镇内部建设,而忽略了古镇周边环境的营造。
2.3构建大三河旅游格局,旅游专业化人才面临严重不足。
根据《肥西县旅游总体规划》对三河旅游业的定位:从“观光时代”向“五驾马车时代”转变,从“景区时代”向“全域目的地时代”转变,三河最终将成为合肥“后花园”中的休闲胜地。
这样旅游综合型、复合型和专业化人才就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三河旅游业科学发展的瓶颈。
三、加快三河镇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面对全球休闲时代的引领、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安徽省旅游强省战略的实施、合肥大湖名城的建设等机遇,肥西旅游业面临空前的发展良机。
三河旅游业的发展应围绕“抢抓合肥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和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契机”,主动对接环巢湖流域、长三角流域的开发,加快三河旅游的产业。
1.科学定位,坚持“大旅游”发展新格局。
依据《合肥市旅游总体规划》的目标:合肥市建成全省旅游中心城市、长三角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全国知名的旅游会展名城、国际滨湖旅游目的地。
空间布局为:一圈引领,四区拓展,即环巢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圈,要把三河镇旅游业发展方向定位为环巢湖西部旅游服务基地、长三角观光休闲度假目的地、安徽省旅游中心城镇、合肥市“后花园”休闲胜地、智慧旅游景区和国家“AAAAA”景区。
实现由“单一性”向“多元化”旅游产品转变,从“景区时代”向“全域目的地时代”转变,同时将打造“一核、双轴、五组团”:一核即三河镇历史街区综合服务为核心;双轴即沿南北向的老合铜路发展轴和东西向的丰乐河北岸沿河组团发展轴;“五组团”包括城区组团、桥庵组团、任倪组团、北部组团、东部组团。
形成以三河为核心组合发展。
2.提档升级,坚持旅游中心地位不动摇。
按照《肥西县旅游总体规划》提出:
“资源开发、产品提升、产业链打造、旅游目的地塑造”逐级提升,以“大区小镇”发展模式为主导,打造成为以现代滨湖休闲文化、水乡文化、绿色农业为理念,以“滨水体验、休闲度假、人居天堂、健康乐园、会议商务”为重点,积极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新目标要求。
一是完善景区功能、配套实施,加快5A申报工作,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食、住、行、游、购、娱”的基本旅游条件和档次;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把提升古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加快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加速打造新的产业链;运用好电视、报纸、电子屏幕、网络等现代信息传播媒介,加大对古镇旅游的宣传,使古镇三河尽早成为智慧镇、智慧景区;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景区市民道德文化素质,维护三河古镇形象;提升旅游服务业整体水平;精心制作申报文本,加快申报进度。
二是积极推进鹊渚文化广场、三汊河生态湿地公园、三河旅游市场整体包装与开发的三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
三是精心办好“三大传统节庆活动”;四是积极拓展旅游市场。
加强与周边省市县旅行社、景区的对接合作和宣传推介工作,重点拓展合肥旅游中心城市、环巢湖、长三角及周边省会城市的旅游市场,始终突出古镇旅游的中心地位。
3.联动发展,坚持推进旅游与美好乡村共建共赢。
依据县旅游规划,三河要精心打造“一个基地、四个产业带”,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庄园和大农户,努力提高全镇现代新型农业规模效应。
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重点打造木兰、茶棚、滨湖三个美好乡村,集中整治合铜路沿线自然村庄,以旅游业产业体系发展带动全镇美好乡村建设。
使三河的旅游业、美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联动发展。
4.人才保障,坚持加强旅游人才的教育培养。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人才是实现战略目标、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决定性因素。
一要把真正掌握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懂旅游、会管理、会营销的旅游人才推到三河旅游发展的第一线。
二要加强旅游干部、服务人员在旅游方面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干部抓旅游的本领,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河应着眼于培养以旅游专业实践和应用为导向,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旅游职业素养、具备开阔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这对推进三河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
[2]三河镇2013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万锦阳。
[3]《安徽城镇历史变迁研究(肥西篇)》。
[4]《肥西县旅游总体规划》(汇报稿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