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波动周期的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波动周期的测度

3

董 进 内容提要:目前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争论很多,而且分析一般都基于2005年全

国经济普查之前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这必然会对分析结果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成因,首先要明确历次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期。本文比较了目前国际上公认比较成熟的四种方法,分别是线形趋势法、H 2P 滤波法、Band 2Pass 滤波法和生产函数法,对我国1952—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了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之后的统计数据,分别估计出了改革开放以后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间。通过对这四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经过相互验证,笔者估算出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的起止时期,这将为进一步分析历次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成因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经济波动周期 线形趋势法 H 2P 滤波法 Band 2Pass 滤波法 生产函数法

3 董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邮政编码:100084,电子信箱:dongj.03@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一、

引 言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的经济学者对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研究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以后到底出现过几次宏观经济波动;二是每一次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成因是什么。实际上,解决第一个问题是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必然前提,因为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中,特殊的渐进式改革历程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成因很难简单套用西方的经典经济理论来描述清楚,所以,要想很好地分析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的成因,必须首先明确界定出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曾经出现过几次宏观经济波动,以及每一次波动的具体发生时期。

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周期的划分,目前学术界存在几种不同的意见,刘树成、张晓晶、张平(2005)认为,我国一共经历了五次经济波动周期,分别是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2001年和2002—2005年;吴俊培、毛飞(2005)认为经历过两个经济波动周期,分别是1979—1993年和1994—2005年;卢建(1987)认为,改革开放以后直到1985年只出现一个经济波动周期,而不存在两个经济波动周期,这种意见也得到了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的认同;魏杰(2001)认为在2001年之前中国经历了三次宏观经济过热和一次宏观经济过冷,过热分别是1984—1986年、1987—1990年、1993—1995年,过冷是1997—2001年;而对于2002年以后宏观经济运行究竟是否出现了过热,学术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曾经展开过激烈的讨论。

其实,这个问题不只在我国存在,在国外,如何更好地测度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间也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T aylor 和W ood ford (1999)就曾经提出,如何界定经济波动周期以及如何量化一个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与经济波动周期本身的协动(com ovement ),这是经济波动周期领域中两个最主要的问题。

事实上,关于目前的所有分析,基本上都建立在全国经济普查之前的统计数据基础之上,数据的统计误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已有的经济分析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获取全国经济普查的最新统计数据之后,为了更好地对中国经济波动周期进行划分,本文比较了几种国外经济学界公认比较成熟的测度方法,希望通过这些方法的验证和对不同方法所得到的结果的比较,能够对改革开放以后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周期的起止时间的界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二、衡量宏观经济波动的指标和方法

T aylor和W ood ford(1999)提出,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波动的方法就是看总产出和其它相应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对于它们长期趋势的偏离程度,这些指标有很多,NBER经济波动周期确定委员会使用了总产出、收入、就业、贸易等等指标来测度经济波动周期,但是其中最基本的指标就是G DP,对于其它的指标的研究一般需要建立在对G DP指标的研究分析基础之上。所以,在判断宏观经济波动是否出现时,我们主要是考察实际G DP偏离潜在G DP的程度,即

y t=y trend

t

+εt=y3+y gap t(1)

其中,y

t是实际G DP,y trend

t是实际G DP的长期趋势,y

3是潜在G DP,ε

t是随即游走项,y

gap

t就是我们

要最终考察的指标,就是实际G DP对潜在G DP的偏离。

经典经济学中对潜在产出的定义是,在稳定的价格水平下,给定当时的技术水平,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时,一个国家充分利用资本和劳动力所能够实现的最大产出量。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 D)秘书处对潜在G DP的定义是,在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条件下,一个国家中期的总产出水平,在这个定义下,y3可以近似于y trend

t

。笔者认为,研究一个国家相对于中期产出趋势水平的偏离更具有操作性,因为一个国家调动所有生产要素所能够实现的最大产出能力很难精确衡量,这对于各个方面的统计数据要求非常高,因此本文的研究基本是以OEC D的定义为基点。

三、度量实际G DP波动程度的方法

目前学术界衡量潜在G DP的方法主要有单变量工具法(Univariate methods)、生产函数法(Production functions methods)、增长核算法(G rowth accounting methods)和分部门核算加总法(Analysis by sectors),等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前两种,单变量工具法是通过统计方法来分析实际G DP 数据,分离出其中的周期成分,得到的趋势就被认为是潜在G DP的数值;而生产函数法是根据当时的技术水平估计出全要素生产率,统计出充分就业人口和资本存量,再由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来计算潜在G DP的数值。

本文的研究主要就是依据这两种方法,首先计算出我国的潜在G DP,然后根据实际G DP偏离潜在G DP的程度来测度宏观经济波动。

(一)单变量工具法的检验①②

11线性趋势法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实际G DP的时间序列是包含单位根的,而用线形趋势法则无法消除这个影响,所以他们对这种方法提出了置疑。但是Nels on和Plosser(1982)坚持认为,实际G DP是一阶差分稳定的,他们特别提出,在研究中应当注意,稳定的、接近于1的自回归根(large stationary

①在其中涉及到的三种方法中,使用的数据分别来源于:1952年—1977年的数据,Chow(2002);1979年—1992年的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1993年—2005年的数据,是笔者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不变价G DP的增长率推算而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