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 苏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面,我在英语课上给大家讲过一个我心目中的英雄,1900.那么,今天在这里呢,我想说的是另一位在我心中无可取缔的人物——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以他的天才、渊博,他的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精神财富和一段段传奇佳话。

当我们中秋佳节合家团聚,望着皎皎明月,会禁不住深情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我们沉醉留连西湖美景,会禁不住抒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当我们遭遇人生的无常,会禁不住发出无奈的叹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挫折,会禁不住宽慰失意的自己:“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康震评说苏东坡,评说了整整这么厚的一本书,今天短短的几分钟,我是肯定道不完苏东坡这一生的丰富多彩的。我只是带领大家大致的来看看这个一直鼓励着我前进的英雄。

少年苏轼一举成名,天下皆知。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步入仕途后,嘉祐六年,苏轼担任第一个职务——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里大理评事,用现在话来说是司法机构,不过苏轼只是挂个名,实际上呢是个凤翔知府的助理。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也就是说苏轼的爸爸死了,他要回去服丧,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但是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一场政治风暴来袭,王安石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所以很不同意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前面多说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出自这个时期,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任知州,密州是他诗词的大发展时期,密州有千古绝唱水调歌头。后来他被调往湖州,不过当他带着老婆孩子奔赴湖州后,巨大的灾难紧随其后来到了湖州。

祸从口出罪从天降。苏轼在《湖州谢上表》中说湖州风俗纯朴,是东南地区平安悠闲的城市,山水清秀,是朝廷礼遇贤能的好地方。有人就曲解说这分明是在埋怨朝廷不给他委以重任嘛!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乎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经历了人生巨大落差的苏轼将面临怎样的生活?在黄州,东坡居士这个名字开始叫响并流传至今,从苏子瞻到苏东坡,苏轼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磨难和内心的痛苦挣扎?也许有人会说,用"潇洒"概括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似乎不大适宜,苏轼遭到这么大的磨难,从堂堂知府被贬到黄州做小官,人生反差这么大,还说潇洒?他能潇洒得起来吗?确实,要潇洒起来太难了,但是苏轼却在努力地去做。

什么叫潇洒?潇洒不是一天到晚昂着脑袋、甩着袖子在大街上走,潇洒很具体,它是你在生活当中,面对每一个具体困境时的表现,你的人生中所面临的每一个挑战,都在检验你潇洒的底线。

勤勉务实,是潇洒。

像苏轼这样的犯官,除了一份微薄的实物配给之外,没有正常的俸禄薪水。不过这难不倒苏轼,钱多我就多花,钱少我就计划着花,这就是苏轼对待金钱的潇洒态度。在一般文人看来,开荒种地本来就不是什么体面的事情,可苏轼却与众不同,谁说文人不能种地?谁说种地的人就不能自称居士?又有谁规定种地丢人现眼?没有饭吃,就得种地,收割庄稼,就有饭吃,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多少所谓的文人却不明白,也不愿意明白。

苦中作乐亦是潇洒

黄州的饮食、生活条件都比较困难,但是再难也难不倒苏轼这个潇洒的美食家,他总能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享受美食的机会。正是在黄州,他发明了著名的东坡肉

著书交友自是潇洒

他终是实现了一个文人不朽的价值。

我喜欢苏轼的潇洒,喜欢他的天真赤诚,喜欢他的出言无忌。

黄州的东坡居士虽然经受着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煎熬,但他对黄州赤壁的三次咏唱却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真的思考与善的情怀。

一咏赤壁清风明月

四十七岁的苏东坡已经走向成熟与圆融的人生境界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生与死都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形式罢了,只要能够将自己的生命都融于清风当中、明月当中、江水当中,将自己的每一分有限都投入到自然界无限的境界当中去,享受每一分生命、月光、清风,就是永生、永恒。

再咏赤壁水落石出

良辰美景,有美酒一壶,他正真的摆脱了一切束缚。

三咏赤壁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东坡的词美得惊心动魄!

后来东坡东山再起,之后又再次被贬,我就不具体说了。有兴趣的同学推荐你们不妨去看康震评说苏东坡。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