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3期
BE IF AN G J IN G MAO
北方
经贸
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跨国公司作为技术输出方在技术转移中往往掌握着先进的科技,通过向外输出技术获得更多的利润。加入WTO 后,高速增长的经济和日益开放的投资环境使中国作为引资东道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重要的区位选择。
一、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现状(一)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日趋增多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战略向全球化转变,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加入WTO 相关承诺,我国取消了对外资企业技术转让的硬性要求,相应放宽了专利保护期,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巨大的市场潜力的优势,使跨国公司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加大了对华技术转移的力度。目前跨国公司在华的技术转移已由梯度式发展到跳跃式。据不完全统计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占我国技术转移的将近一半以上,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技术转移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尤其集中在以香港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及闽南地区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二)跨国公司技术转移集中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
在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
资了2000多个项目,
从研发机构的行业构成来看,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活动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商务技术、化工、医药、汽车、家电等行业,从结构上看,投资仍集中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一项调查显
示,电子信息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最高,达到41.3%,其他行业依次为交通工具、一般消费品和化工,研发机构的比例分别为23.1%、10.3%和3.8%。以汽车行业为例,目前上海大众、南京依维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增资,宝马、现代设
立了新的合资项目,丰田、
日产分别与一汽、二汽签署了全面的合资合作协议,本田计划在广州合资建立出口轿车基地。
(三)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组成技术战略联盟随着外资逐渐进入国内,实现了全方位的技术转移和扩散,20世纪90年代初期外资以在华设立研究机构为主,随着中国在跨国公司价值增值链和经营网络中角色和地位的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实力也获得大幅度提高,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要想获得双赢的局面,更多的是通过技术合作组成战略联盟的形式。技术联盟的形式一方面有利于双方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另一方方面也有利于实现双方的
优势互补。目前在技术合作领域,
朗讯与康佳合作开发手机技术,莲花公司与TCL 共同拓展Internet 业务等,在通讯和机械制造领域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与我国内资企业合作,以期达到研发的规模经济效应。
二、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的影响(一)提高我国技术的研发能力,促进我国产业的升级
跨国公司同本土企业相比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其生产经营效率必然高于本土企业,因而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加速我国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创新,与我国企业的技术联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技术的研发能力。摩托罗拉投资2亿美元建立了电子领域的研发中心,设立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微软在中国的一家研究机构投资8000万美元,设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并打算进一步扩大投资。正是这些研发机构的设立提高了我国技术的研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地位。跨国公司给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明显改善了资产的技术含量,从根本上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引进技术,但使部分行业让出了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企业普遍存在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许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长沙410128)
文摘编号:1005-913X(2010)03-0027-CA
摘要:随着跨国公司生产和研发的全球化趋势显著增强,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增长迅速,其在华研发活动日趋活跃,进而对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
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应对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让,
我国应加强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增强自主创新;建立良好的人才保障机制。关键词: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0)03-0027-02
收稿日期:2009-11-06作者简介:许
(1981-),女,湖南邵阳人,讲师,从事跨国公司、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
。
27
N O 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对国外技术的引进,在与外资合作的过程中常常以市场换技术,为了获得先进技术,付出了部分市场让出的昂贵代价。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时凭借其资本和技术优势通过各种手段使不少中方企业培育了多年且在国内生产已享有一定声誉的品牌减少甚至消失。现在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度的“宝洁”洗涤用品公司原来是中国洁花品牌洗涤用品与美国合资企业,合资后由美方控股,“飘柔”,“海飞丝”,“潘婷”等品牌已家喻户晓,但“洁花”品牌却渐渐消失了。
(三)过分依赖国外技术,缺少技术的创新
我国企业在技术引进上,希望外国企业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技术,然后再通过国产化吸收这些技术,但这样往往会造成我国企业在技术上一直依赖跨国公司的局面,在核心技术上难以有所创新。其次在利用外资中获益非浅的汽车、电子等行业,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也进行了封锁。拿我国的汽车行业来说,国外各大汽车公司都在我国建立合资企业,但国内生产和销售的轿车几乎是外方品牌,而设计和生产的核心技术还牢牢地掌握在外方手中,我方自主开发能力难有突破。
三、我国应对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让的对策
(一)政府制定相关制度,加强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
我国政府应该全方位地提升中国的投资环境,中国的优势不该只是劳动力便宜的成本优势,更应该表现为一种与成本优势相配套的系统性优势:包括投资环境,产业结构和研发能力等。好的投资环境是决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因素,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为技术引进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技术转移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因此,除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外,还应制定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的规章和制度。政府要原则上鼓励外资投向传统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大高新技术在我国技术引进上的比重,更好地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其次建立科技部系统知识产权托管中心,管理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提高技术辨识能力,合理筛选投资项目,改善我国引进跨国公司技术的谈判地位,争取更有利的技术转让条件。
(二)提高我国企业吸收技术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技术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尽管跨国公司向中国大量转移技术,但涉及到关键技术的环节都是被牢牢把握的,因此我国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国际技术,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只有充分利用资本、技术要素全球流动的机遇,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出口”的良性循环,加强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或模仿创新,才能把引进技术与实现我国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从而为未来的自主创新打下坚实的人才和制度基础。同时,政府可以有重点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科技部可以组织成立专项基金,对于新技术、新设计的研发给以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对重点制造产业如装备制造业给以专项研发资金,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研发负担还能有效改善我国制造技术过分依赖国外的状况。
(三)国内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跨国公司在对华技术转移的过程中,与我国企业采取合资合营的方式较为常见,因此我国企业要树立联合开发意识,建立广泛的技术战略联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尝试战略联盟,不光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采取此种形式,也可联合国内具有相对优势企业,目的是为增加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迎接跨国公司的挑战。为了能增强自身的实力,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我国业企业在跨国公司联盟过程中要主动学习国外公司的先管理经验和技术,通过组织学习来提升整个组织的能力与知识积累。如目前中国仪器进出口公司与康柏公司在1997年1月合作建立售后服务中心,通过战略联盟形式,使中国电脑服务很快达到国际规范,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四)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保障机制
人力资本是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重要要素,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目前,我国高科技人才还比较缺乏,因此在人力资源上,我国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资,提升人才的总体水平,努力培养一批既懂得国际规则又掌握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利用各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的形式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及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技术溢出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本条件。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由于跨国公司可以提供很好的薪酬待遇以及良好的科研条件,因此造成了我国高科技人才的流失。因此,在我国对高科技人才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尤为重要。政府应提高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制定高科技人才的薪酬激励机制,同时对于海外高技术人才归国创业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
参考文献:
[1]张阳,张辉,施国良.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我国产业
结构[J].科技与经济,2008(6).
[2]黄卫平,李娇.国际产业转移平台与技术转移探析
[J].经济经纬,2008(4).
[3]傅正华,林耕,李明亮.建立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
系的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6(3).
[4]张汝根.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移效应分析及政策启
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6).
[责任编辑:方晓]
经贸广场
28
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