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局部解剖学-胸部-jin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临床要点
1.胸廓上口压迫综合征; 2.胸部皮瓣和肌皮瓣; 3.胸膜腔穿刺: 部位:不能低于第九肋间隙,以防损伤膈。根据积液的情 况,可选肩胛线第7-9肋间隙、腋后线第7、8肋间隙 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 肋间隙进针部位:肋角前--上、下肋之间进针;肋角后— 下位肋上缘进针。
4.开胸手术切口;
5.乳癌根治术易损伤的神经: 胸长神经;
(2)胸膜下界:即 肋胸膜与膈胸膜的反 折线。 右侧:起自第6胸肋 关节处;左侧起自第 6肋软骨中点,两侧 均转向外下方,于锁 骨中线和第8肋相交, 在腋中线越过第10肋,至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向内侧 平对第12胸椎棘突。
4.胸膜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壁胸膜:动脉:肋间后动脉、胸廓内动脉、膈的动脉; 静脉:汇入胸壁静脉系统; 淋巴:淋巴管经肋间、胸骨旁、后纵隔和膈淋巴结 回流; 神经:肋和周边部胸膜由肋间神经分支支配,纵隔 和膈中央部胸膜由膈神经支配。纵隔和隔中 央部胸膜受到病变刺激时,可引起颈下部和 肩部皮肤的牵涉性疼痛。 脏胸膜: 动脉:支气管动脉; 静脉:汇入支气管静脉; 淋巴:汇入支气管肺门淋巴结; 神经:内脏神经支配。
(2)浅淋巴:
胸前外侧壁→胸肌淋巴结;
胸前外侧部上壁→锁骨上淋 巴结; 胸骨附近→胸骨旁淋巴结; 两侧浅淋巴管横向交通; 前外侧壁上部→锁骨上淋巴 结。
(3)皮神经:
锁骨上神经→胸前外侧壁
第2肋平面以上; 肋间神经的皮支(胸神经
前支的外侧皮支、前皮
支):节段性。
(4)乳房 位置、形态: 胸前外侧壁深筋膜的浅面,胸骨旁 线与腋中线之间,平2~6肋。 外侧突(腋突)、乳头、乳晕、乳 晕腺。
(2)三分法: 以气管和气管杈的前壁 和心包的后壁所形成的额状 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为前纵 隔和后纵隔; 前纵隔又以胸骨角至第 4胸椎体下缘的平面为界分 为上纵隔、下纵隔。
二、纵隔侧面观 (1)左侧面观:左肺根、 主动脉弓、心包、胸主动脉、 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左头臂静脉、气管、食管胸 部、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 交感干胸部、内脏大神经、 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
(3)动脉韧带 胚胎时期 为动脉导管,出生后闭锁 成为纤维结缔组织索,连 接于主动脉弓凹侧和左肺 动脉起始部之间,位于动 脉导管三角内。 动脉导管三角: 前界:左膈神经; 后界:左迷走神经; 下界:左肺动脉。
内容:动脉韧带 、左 喉返神经和心浅丛等。 左喉返神经紧贴动脉 韧带左侧绕主动脉弓 凹侧上升,临床动脉 导管结扎术常以左喉 返神经作为寻找动脉 导管的标识结构。
淋巴引流:
① 乳房外侧部、中央部的淋巴 管 →胸肌淋巴结→中央淋巴结; ② 乳房上部的淋巴管 → 尖淋 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③ 乳房内侧部的淋巴管→穿 1-5肋间隙→胸骨旁淋巴结;
④ 乳房下内部的淋巴管→与 腹前外侧部的淋巴管吻合→ 穿腹前外侧壁→与膈下间隙 淋巴管和肝的淋巴管吻合; ⑤ 乳房深部的淋巴管→胸肌 间淋巴结或尖淋巴结。
2.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右头臂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在 右胸锁关节后方汇合成右头臂 静脉,在头臂干和右迷走神经 的前方下行; 左头臂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在 左胸锁关节后方汇合成右头臂 静脉,斜向右下,在胸骨柄上 半和胸腺后方,跨过主动脉弓 三大分支之前,在右侧第一胸 肋结合之后与右头臂静脉汇合 成上腔静脉。
(2)胸廓内动脉:与两
条伴行静脉沿胸骨外侧缘下 行。在第一肋高度发出心包 膈动脉,与膈神经伴行至心 包和膈。主干在第1-6肋间 隙分别发出上、下肋间前支, 与肋间后动脉的主干和侧副 支吻合。
发出穿支分布于胸前外侧壁和乳房。在第6肋间隙处分 为腹壁上动脉和肌膈动脉。
(3)胸廓内静脉:每 侧胸廓内静脉为两条,通 常在第3肋间隙高度汇合 成一条,右侧多汇入右头 臂静脉与下腔静脉交角处, 左侧汇入左头臂静脉。
两侧胸膜前界在第2-4胸肋关 节之间相互靠拢,在胸骨角水平以 上和第4胸肋关节以下,相距较远, 形成了两个胸膜间区: 上胸膜间区(胸腺三角):胸腺 下胸膜间区(心包裸三角):无胸 膜覆盖,直接与胸骨后面相邻,又 称为心包裸区。 左胸廓内血管距胸廓做缘1-2cm,在胸廓第4、5肋间隙紧贴 左缘,做心包穿刺或心腔内注射,不会损伤胸膜和胸廓内血管。
3. 深筋膜:分为浅、深两层。 浅层: 覆盖胸大肌和前锯肌; 深层: 上部包裹锁骨下肌,向下形成锁胸筋 膜,继而包被胸小肌,在胸小肌下缘与浅层融 合,续与腋筋膜。 4. 肌层: 浅层肌:浅面: 胸大肌; 深面: 锁骨下肌、胸小肌; 侧方:前锯肌和腹外斜肌, 前下方:腹直肌的起始部分。 深层肌: 肋间肌、胸横肌。
上腔静脉位于右侧第1、2肋间
隙前端的后方,在升主动脉及 主动脉弓起始部的右侧垂直下 行,至右侧第3胸肋关节下缘 的后方注入右心房。 奇静脉弓跨过右肺根向前注 入下腔静脉; 右膈神经沿上腔静脉的右侧下 降。
3. 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1)位置:主动脉弓在 右侧第2肋软骨水平、 胸骨角右半的后方与升 主动脉相续,从右前方 弯向左后方,在第4胸 椎体的下缘移行为胸主 动脉。 分支: 从弓的凸侧 自右向左发出: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 动脉。
肋膈隐窝(肋膈窦):肋胸膜返折成膈胸膜处形成的间隙, 半环形,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肋纵隔隐窝:肋胸膜前缘由前向后返折成纵隔胸膜形成的 间隙。左侧明显,位于胸骨左侧第4-5肋间隙胸膜前界与 左肺心切迹之间。
3.壁胸膜反折线的体表投影 (1)胸膜前界:肋胸膜和纵隔胸膜 的返折线。 上端: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右侧:右胸锁关节后方斜向下内, 至第2胸肋关节水平接近前正中线再垂 直下降至胸骨体的下份,在第6胸肋关 节处斜向下外,移行于下界; 左侧:上份与右侧相似,至第4胸肋 关节处弓形向外下,跨过第4、5肋间 隙,距胸骨左缘2.5cm,斜行至第6肋 软骨中点,移行为下界。
(2)右侧面
观:
右肺根、奇静脉弓、上腔
静脉、头臂干、右颈总动
脉、右锁骨下动脉、右膈 神经、右迷走神经、食管、 胸交感干、内脏大神经、 奇静脉、下腔静脉。
四、上纵隔
可分为三层: 前层:胸腺、头静 脉、上腔静脉; 中层:膈神经、迷走 神经、主动脉弓 及其分支; 后层:气管、食管、 胸导管。
1. 胸腺 位置: 上纵隔前部、气管 胸部与胸骨之间的结缔组 织内。年青时较大,成年 人退化并逐渐被结缔组织 代替。在内分泌和细胞免 疫方面有重要作用。 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腺 下动脉; 静脉:左头臂静脉、胸廓内 静脉、甲状腺下静脉。
胸背神经;
6.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胸廓内动脉、桡动脉、胃网膜右 动脉、腹壁下动脉。
第二节 纵 隔
一、纵隔的境界和位
置
1.纵隔的境界: 前界:为胸骨及两侧肋 软骨的—部分; 后界:脊住胸段; 两侧:纵隔胸膜; 上方:胸廓上口, 下方:膈。
(二)纵隔的分区
(1)四分法: 以胸骨角至第4胸椎体下缘 的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为上纵隔 与下纵隔; 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壁 为界,分为三部:胸骨与心包之 间的部分为前纵隔;心、心包及 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所占据的区 域为中纵隔;心包与脊柱胸段之 间的部分为后纵隔。
胸横肌
5. 肋间隙 11 对肋间隙内有肋 间肌、肋间神经、 肋间后血管等结 构: (1)肋间肌: 肋间外肌、肋间 内肌、肋间最内 肌。
(2)肋间神经: 共11对。第1胸神 经前支的大部分参 与组成臂丛,第 1 胸神经前支的小部 分及第2~11胸神 经前支称肋间神经, 第l2胸神经前支称 肋下神经。
二、胸膜及胸膜腔
1.胸膜的分部:壁胸膜、 脏胸膜; 壁胸膜的分部:肋胸膜、 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 顶。胸膜顶高出锁骨内侧 1/3上缘2-3cm,其表 面的胸膜上膜对胸膜顶起 固定作用。
2.胸膜腔和胸膜隐窝(胸膜 窦):胸膜腔:脏、壁胸膜在 肺根处互相移行,两层之间形 成潜在的腔隙。 胸膜隐窝(胸膜窦):壁胸膜 相邻各部返折处形成的间隙。
医用局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解剖学
第四章 胸部
第一节 胸壁和胸膜
Dept. of Anatomy,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胸壁和胸膜 (一) 胸壁
1. 皮肤:前外侧较薄、后厚。 2. 浅筋膜: (1)浅血管: 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内侧壁; 胸廓内动脉3-6穿支、3-7肋间后动 脉外侧皮支—乳房; 胸肩峰动脉、肋间后动脉的 外侧皮支和背侧支—外侧壁和后 壁。 静脉网→胸腹壁静脉→胸外侧 静脉→腋静脉
(3) 肋间后血管:第1、2肋间后动脉来自于锁骨下动脉肋 颈干发出的肋间最上动脉,其余9对肋间动脉和肋下动脉起 于胸主动脉。
肋间后动脉在肋角附近发出侧副支,沿下位肋的上缘前行,主干 和侧副支分别与胸廓内动脉及其分支肌膈动脉的肋间前支吻合, 在肋间隙形成动脉环。 肋间后静脉伴行于肋 间后动脉的上方。上 位2-3肋间后静脉汇 集成肋间最上静脉, 注入头臂静脉,其余 向后方汇入奇静脉 (右)、半奇静脉、 副半奇静脉(左)。
结构:15~20乳腺叶、输乳管、输 乳管窦、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时,应采取放射状切 口,以避免损伤输乳管。 动脉:胸外侧动脉→乳房外侧部; 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支→乳房深部; 2~4肋间后动脉的穿支→乳房上部; 胸廓内动脉→穿3~6肋间隙的分支→ 乳房内侧部。
静脉:
浅静脉:外侧部→胸腹壁 静脉→腋静脉。 内侧部→穿胸壁 →胸廓内静脉。 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 行,分别回流到腋静 脉、肋间后静脉、胸 廓内静脉。
(2)毗邻:自右前方弓状转向左 后方时跨于肺动脉杈和左主支 气管之上。 主动脉弓三大分支基部前面有左 头臂静脉横过。 左前方: 左肺、左纵隔胸膜、左膈 神经、左心包膈血管和左迷走 神经。 右侧: 上腔静脉末段,右后方依次 为气管胸部、食管胸部、左喉 返神经、胸导管。 下方:肺动脉杈、左主支气管、 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
4. 气管胸部 前方: 胸骨柄、胸腺、左头臂静 脉、主动脉弓、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和心深丛; 后方: 食管胸部,在食管和气管 之间的左侧旁沟内有左喉 返神经; 右侧: 右迷走神经和奇静脉弓。 右前方为右头臂静脉和上 腔静脉; 左侧: 左迷走神经和左锁骨下动脉。
5. 淋巴引流 纵隔前淋巴结:为上纵隔前部散 在的小淋巴结,分布于胸骨后 面,包括位于上腔静脉和头臂 静脉前方以及主动脉弓和左颈 总动脉起始部附近的淋巴结。 收纳: 胸腺、心包上部、心、纵 隔胸膜的淋巴。 输出管:汇入支气管纵隔干。
中纵隔淋巴结:包括气管旁 淋巴结、隆嵴下淋巴结、 支气管肺门淋巴结、气管 支气管淋巴结和食管旁淋 巴结。 收纳:肺、主支气管、气管 胸部、食管胸部的淋巴。 输出管:沿气管两侧上行, 汇入支气管纵隔干。
肋间隙内的肌肉、血管
神经排列:在肋角内侧,
肋间后血管和肋间神经 排列顺序不恒定。自肋
角向前,在肋间最内肌
与肋间内肌之间靠近上 位肋骨下缘的肋沟走行,
排列顺序自上而下为肋
间后静脉、肋间后动脉、 肋间神经。
4.胸横肌与胸廓 内
血管 (1)胸横肌:贴 附于胸骨体和肋软骨 后面,常以四个肌束 起于胸骨体下部,呈 扇形止于第3~6肋软 骨内面,由肋间神经 支配。 作用: 降肋,助呼 气。
1-6对肋间神经分布于 壁胸膜、胸壁肌和皮 肤,7-11对肋间神经 和肋下神经除分布于 胸壁和壁胸膜外,还 走行于腹横肌与腹内 斜肌之间,分布于壁 腹膜、腹肌和腹壁的 皮肤。
肋间神经初位于胸内筋膜 与肋间内膜之间,从肋角向 前位于肋间最内肌与肋间内 肌之间、肋间后血管的下方, 至腋中线和前正中线两侧分 别发出外侧皮支和前皮支。 第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称 肋间臂神经,横过腋窝与臂 内侧皮神经的分支吻合,分 布于臂部内侧皮肤。
5.胸内筋膜:胸内筋 膜为衬覆在胸壁内面的一
层致密结缔组织膜,贴附 于肋间最内肌、肋骨及肋 软骨的内面,以及胸椎体 前面和膈的上面。覆盖于 胸膜顶外面的部分称为胸 膜上膜,覆盖于膈上面的 部分称为膈上筋膜。
胸膜腔穿刺或手术需经过的层次: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及胸壁浅层肌、切断肋骨经肋骨床
(或切开肋间肌经肋间隙)、胸内筋膜、壁胸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