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vince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

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基本内容总括】

本部分内容讲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历史。这一时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国历史由此进入现代史时期,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巩固了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

【高三学法指导】

1.分阶段把握本单元的内容

从总的来看:本单元涉及的这七年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1)新政权的巩固时期;(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在新政权的巩固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产阶级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主要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当然也有一些措施兼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同学们在学习时,需注意分清各项措施是仅具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的任务)的性质,还是仅有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建立社会主义的任务)的性质,还是兼具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革命任务是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另外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各项经济的内容较细、较碎,也可用分阶段的方法,将细、碎的知识点整合到大的阶段中,通过把握总的特征,带出相应的小知识点。

建国初期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可分为两阶段,

第一阶段,从建国到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政开始好转。

这一阶段的主要经济措施有:1、没收官僚资本和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稳定物价。3、统一财政经济。

第二阶段从上阶段结束至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

主要措施:1、调整工商业,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2、整编和精简国家机构。3、在城市工矿企业进行民主和生产改革。4、在农村一方面保护农民的私有制,另一方面,引导农民组织互组合作,大规模地兴修水利。

2.用图示法理解本章各节之间的关系

Province

【重点、难点知识讲解】

1.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或参与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总的说来,属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社会主义革命则是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二大确立民主革命纲领,在正确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基础上,把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作为党的最低纲领,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纲领。实践最低纲领的过程就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最高纲领的过程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这就明确地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

从1919年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己开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新民主主义社会建成。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实行了一些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措施;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则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对建国初期的各项措施的认识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为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追歼国民党残部、剿匪作战、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反运动、“三反”“五反”运动、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等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体现了当时的两大任务——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的要求。并且,巩固政权有利于恢复经济;恢复经济是从根本上巩固政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体现了两种革命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继续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体现在打击资产阶级不法分子的进攻,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体现了既定的工作重心:城市的管理和经济发展。

Province

具有过渡时期的特点:各种阶级、各种经济成分并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上述措施的实施,使得人民政权彻底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就为向社会主义的逐步过渡创造了条件。

3.何为国家资本主义?

毛泽东在1953年7月写的《关于国家资本主义》一文,对我国过渡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作了阐述:“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不错,工人们还要为资本家生产一部分利润,但这只占全部利润中的一小部分,大约只占四分之一左右,其余的四分之三是为工人(福利费)为国家(所得税)及为扩大生产设备(其中包含一小部分是为资本家生产利润的)而生产的。因此,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18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造,这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18 《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88页)

国家资本主义,按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联系的程度和社会主义因素的多少,分为低级形式和高级形式。1953年以前,我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重点放在工业中的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和商业中的委托经销、代销等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上。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1954年,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从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推进到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原来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公私共有,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虽然还对生产资料有所有权,但不能买卖,只是在定息的形式上被保留着。这时的企业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到1966年9月,随着定息的停止,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的性质就变为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了。

4.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有何明显体现?

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建立、巩固,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54年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经过三大改造,剥削阶级已被消灭;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这表明此时中国带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

经济上: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五种经济成分(封建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外资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并存的状态已经结束,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惟一的经济基础。另外,一五计划基本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基础。

法律上: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5.1953——1956年间中国的重大变化

(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目标。

(2)实现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