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风味描述分析法实验

红酒风味描述分析法实验
红酒风味描述分析法实验

红酒风味描述分析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描述法来评价样品的感观特性及每种特性的强度。

2. 品评员通过对样品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感觉,获得饮料的芳香、风味和口感质地,产品的手感、声音和外观的特性。

二.实验用品

三. 实验内容

?赤霞珠:别名百解纳、解百纳索维浓、苏味浓,是有君王之尊的红色葡萄品种。果穗长圆锥形,有歧肩,果穗平均重约250克,最大果穗重300克,果蓝黑色,近圆形。单果重1.3克,出汁率72.7%,可溶性固形物含16.3%,每果枝平均有花序1.83个。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中旬花开,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生长期平均143天左右,有效积温2732.3℃。该品种适应性较强,抗病力中等,但在昆明地区成熟时正值雨季集中阶段,影响固形物含量的积累,果实成熟时,尚有部分绿果。

?理想的赤霞珠葡萄酒富含单宁酸,酒体适中或丰满,口味通常较干涩。由熟透的葡萄酿制的色泽很深的加本力酒经常有一种薄荷或雪松的气味,同样伴有黑樱桃或巧克力的味道

1.对评酒员的要求

①要具备敏锐的嗅觉和味觉

②良好的记忆力

③不带个人偏爱,站在公正客观立场上来品评

④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器官,评语应精练确切,打分恰当

2. 评尝酒杯

使用杯口小腹大的郁金香型高脚酒杯,无色、无花纹、纯白光洁、无气泡的玻璃杯。腹部面积最大,这样杯中酒液的表面积最大,形成最大的蒸发面积杯口小,便于使挥发出的芳香分子集中导人嗅觉器官,杯中留有的空间,便于评尝时转动酒杯,促使酒中芳香分子蒸发加快,增加评尝效果。同时可以避免用手持拿杯身时,手的温度间接影响到酒温,而且也方便观察酒的颜色。

3.观察

在感官视觉分析阶段,应从两个视觉位置去观察。第一个是与视线平行,用手拿着酒杯的柄与底,杯对准燃着的蜡烛或灯丝,或白炽灯泡。光源尽可能接近杯子,离杯子几英寸或大概一英尺,这可为判断提供一个可靠和舒适的视点。光源有助于观察沉淀的固体、胶体和金属物。不用光源,通常也很容易检查出云浊和雾浊现象。在颜色的判断上不直接使用灯泡、蜡烛。

第二个观察视觉位置是把酒杯放在一个齐腰的固体白色的平面上,如置于一个

纯白的台面上,或在桌面上用一张白纸铺在杯子下面,可精确地观察到葡萄酒颜色的色度和强度。顶上的光源是普通的日光或日光灯照明,荧光或别的光源会污染或干扰颜色的判断。

4.感官评价

(1)颜色分析

红酒是采用皮红肉白或皮肉皆红的葡萄经葡萄皮和汁混合发酵而成。酒色呈自然深宝石红、宝石红、紫红或石榴红,凡黄褐、棕褐或土褐颜色,均不符合红葡萄酒的色泽要求。

(2).澄清度分析

成品葡萄酒中应要出现绝对的光泽。判断葡萄酒澄清度的等级常有几种:云浊的、雾浊的、澄清的、有光泽的,在澄清度上呈上升的顺序。

一个8盎司(1盎司=30ml)酒杯装4 盎司的纯水和两滴牛奶,将呈现出云浊状态。装4盎司纯水混入一滴牛奶将呈现雾浊,再用4盎司或更多的水稀释这种液体,将会得到澄清的液体,而没有加牛奶的纯水会有一定的光泽度。

(3).香味分析

葡萄酒的气味是由挥发性的缩醛、酸、乙醇、氨基化合物、羟基化合物和酯类组成的。

香气:来自于酿酒用的葡萄;

酒香:来自于葡萄和酿酒过程中生成的气味;

个性:味道源于特殊的葡萄栽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酿酒工艺,或兼容了以上几项:纤细的:是模糊的和相当不同的集合味觉反应;

花香:是由于花的影响,例如好的栽培酿制好的酒,雷思令;

水果香:出自于很重的葡萄果香;丰满的:这种嗅觉带有明显的充满的感觉;

青草味的:这种气味出现在未成熟酒中的味道或者被贮存在红色橡木桶中的味道;

上头的:这种味道源于高酒精含量,常叫做“冲”;

霉味:来源于霉变的葡萄,或酒被存放于霉变的橡木桶中,或兼而有之;

陈腐味:来自于腐败的或进了水的橡木桶中储藏的葡萄酒;

有机味:这种味道带有“臭鸡蛋”味,是硫化氢污染的结果;

肥皂味:葡萄酒暴露在设备中或在瓶中储藏过久,或这些容器没有彻底洗干净所引起;

香料味:这种气味来源于香料的影响;

典型的:这种味道是葡萄酒酿造者期望得到的,是由典型的生产技术,习惯、产地,或其他复合因素形成;

品种的:这种气味源于用于酿酒的典型、特殊的葡萄或栽培品种;

木质味:这种气味呈现出一种木香,通常由于在橡木桶中储藏时间过长而引起;

酵母味:由于酒脚在酒中存放时间过长而引起。

第一步,闻葡萄酒前不能旋转酒液,要让葡萄酒静止,使酒液自然散发出气味。

第二步,嗅觉判断可通过葡萄酒在酒杯内壁充分摇动,扩大葡萄酒中的挥发性物质的挥发表面积,增加更多的挥发性组分物质对嗅觉系统的刺激。

第三步,嗅觉检查可通过轻柔的晃动杯子使之泛起一点酒花,让酒样能混合一些空气,进一步加强气味的挥发。当然,这种摇动和晃动需要一定的技巧。

A. 香

葡萄酒的香气较复杂如花香有玫瑰香、紫罗兰香、茉莉花香、洋槐香;果香有黑醋栗香、樱桃香、梅香、杳香、桔香、柠檬香等化,此外还用一些形容词来描写如果香新鲜、

香气丰满、令人愉快,花香浓郁

B.味

口味纯正,酸甜柔协,舒适爽口,耐人寻味,也可简单称为味优雅、纯正、醇美、柔和、良好等。

小酌一口,并以半漱口的方式,让酒在嘴中充分与空气混合且接触到口中的所有部位;当酒液在口腔中充分与味蕾接触,舌头感觉到她的酸、甜、苦味后,再将酒液吐出,此时要感受的就是酒在你口腔中的余香和舌根余

5.分析结果与标准

记录葡萄酒品尝分析结果是葡萄酒厂通常要做的工作之一,用描述性检验法记录结果,或者记录分析评定所得的分数,用来体现酒的质量;葡萄酒的评分标准见表

课题实验前测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前后测统计与对比分析 实验人员:但丽娟 后测类别:问卷 后测时间:2018.1.5 调查目的: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教师能否通过课堂游戏,提高课堂效率,英语游戏教学模式是否真的有效。 调查对象:实验班——三(一)30人非实验班——三(二)30人问卷题目: 1、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你觉得英语难吗? A、难 B、一般 C、容易 2、在英语课中你喜欢课堂游戏吗? A、喜欢 B、不喜欢 C、无所谓 3、在游戏活动中游戏能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吗? A、能 B、偶尔 C、不能 4、你的老师在英语课上是否开展过“课堂游戏”?() A、经常开展 B、偶尔开展几次 C、从来没有开展过 5、开展课堂游戏时,有没有体验到游戏带来的乐趣?() A、很有乐趣 B、一般般 C、不喜欢 6、游戏活动后,老师对同学们作了()评价 A、没有评价,继续上课 B、对个别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 扬奖励 C、综合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

7、在游戏活动中,老师所讲的游戏规则都听懂了吗? A、完全听懂 B、基本懂 C、不太懂 8、你觉得游戏教学给你们带来什么作用? A、提高兴趣 B、培养学习英语习惯 C、爱好英语 9、在玩游戏的同时,你学到了英语知识吗? A、学到了,兴趣也提高了 B、学到了一些 C、没有学到 10、你认为老师应该以游戏教学为主还是以传统的为主?() A、游戏教学 B、传统教学 C、游戏教学为主,传统教学为辅问卷统计(实验前) 问卷统计(实验后)

简要对比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实验因子实验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验前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老师课堂提问时,喜欢举手发言,参与课堂的人数占百分之五十左右,不是很高,试验后有百分之百的学生喜欢课堂游戏教学,说明学生认识到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英语课堂是否学到知识的百分比提高很多可以看出,学生乐于接受游戏教学,说明课堂游戏教学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实效。 93.3%的同学明确表示肯定课堂游戏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给这些同学充分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希望在这些同学的带领下,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试验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从不敢说,不愿说到每位都愿意积极讨论、交流,这都是实验的积极效果。而非实验因子,实验前后变化不明显。从以上问卷的调查统计及分析情况看,《运用游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的行动研究》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高中生物实验四步分析法

高中生物实验四步分析法 1第一步: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以下简称“实验三”)中,剪取的是有活性的根,如果是死根、烂根,则观察不到预期的结果。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四”)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龋 2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2.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

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3第三步: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3.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0%盐酸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这一步也易漏掉。实验三中根经亚甲基蓝染色后,若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在后面的对比实验中,蒸馏水也将变蓝。 3.2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专题四: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例题】2007广东高考22. “碘钟”实验中,3I- + S2O82- = I3- + 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①②③④⑤ c(I-)/mol·L-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 (S2O82-)/mol·L-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 /s 88.0 44.0 22.0 44.0 t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显色时间t1= 。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填字母) A、<22.0s B、22.0~44.0s C、>44.0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1、命题意图分析 该高考题以“碘钟”实验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如浓度、温度及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对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 的能力,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归纳等方面的思维能力。体现出考纲对学生根据实 ... 验试题要求,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的要求。 2、审题要点 该类题目的审题要点主要在于数据图表的解读以及如何将图标数据中的信息与实验目的紧密联系。本题的实验目的是测定反应速率,给出的实验数据是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时间, 则该实验应该主要探讨的是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 ..........的关系,只有明确了实验目的,才能找准要分析的目标,有的放矢。 3、解题思路分析 本题探讨的是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但是题目给出的反应物浓度有两种,如何综合考虑两种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呢?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两个变量,分析当其中一个变量(即一种反应物浓度)保持不变时,反应速率的变化,然后分析当两个变量同时变化一定的倍数时,反应速率的变化,就可以看到其中的规律。

中学生物实验四步分析法

中学生物实验四步分析法 发表时间:2010-04-20T00:45:39.903Z 来源:《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年5期供稿作者:伏正[导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 生物实验过程中辩证地看待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初步培养实验分析的能力,掌握生物实验中的一般分析方法,即从取材、药品与试剂、步 骤及操作、显微镜的使用四个方面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 一、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很多生物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如果制成的装片中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三”)中,选取的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用做本实验的材料。 二、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三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倒入层析液时,其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药品与试剂的浓度。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实验后认为最适宜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 3.药品与试剂的纯度。有的实验对试剂的纯度有较高的要求,所用蒸馏水若用自来水代替,就会影响实验结果 三、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0%盐酸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这一步也易漏掉。 2.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如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如用刀片削或挖,会导致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3.操作不严格。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滴入清水的次数少,滤液细线画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四、显微镜的使用分析 需用显微镜的实验,有时会因为显微镜的操作、镜头污染等问题而影响观察,看不到已经出现的现象或结果。显微镜的操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对光程序、高倍镜观察程序等。如果不按程序操作,既耽误了时间,又观察不到相应的结果,而且易损坏显微镜。通常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把盖玻片压碎了,弄脏了镜头,就是由于在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的是目镜而不是物镜,这样,镜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确的程序应该眼睛看着物镜,同时下降镜筒,让物镜接近装片,然后眼看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观察到清晰物像。此外,目镜或物镜头被严重污染、焦距没有调好、放大倍数不够、视野较暗、标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观察。“四步分析法”可以在实验课上讲授,也可以在实验(理论)专题复习课中讲授。在具体的实验分析或解题过程中,既可顺次运用,亦可综合运用,具体问题,灵活分析。 例1.实验一中,在显微镜视野里,几乎看不到分裂相细胞,试分析其原因。 分析:(1)从取材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取准生长点部位导致的;(2)从步骤及操作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压片过程导致标本太厚,看不到单层细胞;(3)从显微镜使用角度看,可能是没有移动寻找。 例2.实验二中,质壁分离后进行复原时发现复原效果较差,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分析:(1)蔗糖溶液在配制时,浓度过大,质壁分离强烈,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2)质壁分离时间长了,未及时复原,细胞死亡;(3)滴入清水次数少或只滴入一次。 (作者单位:江苏省运河中学初中部)

前后测统计与对比分析合集

《联系实际取材、巧创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小 学高年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后测统计与对比分析 实验教师——陈海 后测类别:问卷 后测时间:2010、4、1 调查目的: 了解通过子课题的实验研究学生对数学的热爱程度,关注数学情境创设的状况,及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提高。根据实验因子及非实验因子实验前后的变化,验证子课题的研究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调查对象:实验因子――五年二班30名学生;非实验因子――五年一班35名 学生 主持人:陈海 问卷题目: ()1、你现在喜欢上数学课吗?A、喜欢B、一般C、不喜欢 ()2、你喜欢上什么样的数学课? A、数学课上,在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中,能够提出具有思考性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 B、数学课上教师讲,我听 C、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我自己研究,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听教师讲()3、你不喜欢上什么样的数学课? A、教师讲,我们听,不用动脑想的数学课 B、数学问题脱离了我们的实际生活,理解起来很吃力的数学课。或是课上热热闹闹,但课后解决问题我感觉仍然无从下手 C、以上两种数学课我都不喜欢 ()4、数学课上你愿意并能够做做到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吗? A、自己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 B、在教师的要求下参与问题的探究 C、以旁观者的态度面对问题的探究 ()5、数学课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你怎样才能够解决? A、经过思考、探究才能解决 B、不需要思考,结论随口而出 C、问题很难,摸不着边际,无法回答 ()6、你喜欢怎样的教学情境 A、联系我们的实际具实践性、趣味性的情境 B、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蕴含有思考空间的问题的情境 C、不喜欢任何情境,只要教师把所要学习的内容讲清楚就可以了 ()7、现在的数学课,有情境的创设吗? A、经常有 B、有时有 C、没有 ()8、如果有,多是哪种情境? A、书上的情境 B、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蕴含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情境 C、联系我们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步骤

表达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一、原理 细菌体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电荷和分子量。强阴离子去污剂SDS与某一还原剂并用,通过加热使蛋白质解离,大量的SDS结合蛋白质,使其带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上,不同蛋白质的迁移率仅取决于分子量。采用考马斯亮兰快速染色,可及时观察电泳分离效果。因而根据预计表达蛋白的分子量,可筛选阳性表达的重组体。 二、试剂准备 1、30%储备胶溶液:丙烯酰胺(Acr)29.0g,亚甲双丙烯酰胺(Bis)1.0g,混匀后加ddH2O,37O C溶解,定容至100ml, 棕色瓶存于室温。 2、1.5M Tris-HCl(pH 8.0:Tris 18.17g加ddH2O溶解, 浓盐酸调pH至8.0,定容至100ml。 3、1M Tris-HCl(pH 6.8:Tris 12.11 g加ddH2O溶解, 浓盐酸调pH至6.8,定容至100ml。 4、10% SDS:电泳级SDS 10.0 g加ddH2O 68℃助溶,浓盐酸调至pH 7.2,定容至100ml。 5、10电泳缓冲液(pH 8.3:Tris 3.02 g,甘氨酸 18.8 g,10% SDS 10ml加ddH2O溶解, 定容至100ml。 6、10%过硫酸铵(AP): 1gAP加ddH2O至10ml。 7、2SDS电泳上样缓冲液:1M Tris-HCl (pH 6.82.5ml,-巯基乙醇1.0ml,SDS 0.6 g,甘油 2.0ml,0.1%溴酚兰 1.0ml,ddH2O 3.5ml。 8、考马斯亮兰染色液:考马斯亮兰 0.25 g,甲醇225ml,冰醋酸 46ml,ddH2O 225ml。 9、脱色液:甲醇、冰醋酸、ddH2O以3∶1∶6配制而成。 二、操作步骤 采用垂直式电泳槽装置 (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

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一.问题阐述 实验现象和数据是定量实验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亦是定量研究结果的主要证据。数据对于实验教学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不尊重事实,漠视实验数据的现象仍经常出现,具体分析,在小学科学实验数据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数据收集存在的问题 1.数据收集不真实 如《摆的研究》一课教学中,由于测量的次数多,时间紧,而测同一摆重或同一摆长前后时间又几近相同,于是有小组就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推测了后面的数据。又如教学《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时,有一小组的火柴掉下来的顺序明明不是有规律地从左往右,但听到其他小组火柴都是从左往右有顺序地掉下来,于是他们也修改了自己的数据。 2.数据收集不准确 如教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水和食用油分别装入相同的试管中来比较,结果教学中却出现了相反的现象——装油的试管比装水的试管还要重,原来是装水的试管壁薄,装油的试管壁厚,实验准备时教师并没有发现这个现象,结果出现了上述问题。 3.数据收集不全面 教师在收集数据过程中,各小组虽然都做了同一个实验,但教师只挑选1-2个组的实验表进行展示汇报,而其他组的实验数据一概不论,就草草作结论,这样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很难说服所有人,也很容易出错。 (二)数据整理存在的问题 1.整理方式简单 课堂上教师比较重视设计小组或个人填写的实验数据表格,但对全班汇总的实验数据形式容易忽视,呈现方式比较简单。在数据呈现时,要么逐一呈现小组原始记录单,要么按小组顺序呈现数据,平时更少使用统计图来整理。黑板上数据显得杂乱无章,不易发现其中的规律。 2.数据取舍不清

高中生物实验四步分析法

高中生物实验四步分析法 发表时间:2011-09-15T11:36:49.84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第1期作者:汪丽萍 [导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 高中生物实验四步分析法 □ 江西省昌江一中汪丽萍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 生物实验过程中辩证地看待实验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实验分析的能力,掌握生物实验中的一般分析法,即从取材、药品与试剂、步骤及操作、显微镜的使用四个方面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 一、选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很多生物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取材应该是正在分裂的细胞,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如果制成的装片中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三”)中,选取的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用做本实验的材料。 二、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三中,无水乙醇、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10mL无水乙醇是适中的,若无水乙醇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无水乙醇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倒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药品与试剂的浓度。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 3.药品与试剂的纯度。有的实验试剂的纯度有较高的要求,所用蒸馏水用自来水代替,就会影响实验结果。 三、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5%盐酸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这一步也易漏掉。 2.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如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如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3.操作不严格。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滴入清水的次数少,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果有一定的影响。 四、显微镜的使用分析 需用显微镜的实验,有时会因为显微镜的操作,镜头污染等问题,而影响观察,看不到已经出现的现象或结果。显微镜的操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对光程序、高倍镜观察程序等。如果不按程序操作,既耽误了时间,又观察不到相应的结果,而且易损坏显微镜。通常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把盖玻片压碎了,弄脏了镜头,就是由于在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的是目镜而不是物镜,这样,镜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确的程序应该眼睛看着物镜,同时下降镜筒,让物镜接近装片,然后眼看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观察到清晰物像。此外,目镜或物镜头被严重污染、焦距没有调好、放大倍数不够、视野较暗、标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观察。 “四步分析法”可以在实验课上讲授,也可以在实验(理论)专题复习课中讲授。在具体的实验分析或解题过程中,既可顺次运用,亦可综合运用,具体问题,灵活分析。

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方法

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方法 摘要引入比对试验的定义,结合两个实验室进行的一组比对试验数据实例,介绍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基本方法,即(:rubbs检验、F检验、t检验,并阐述三者关系。 在实验室工作中,经常遇到比对试验,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或实验室内部 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是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 力,保证实验室数据准确,检测结果持续可靠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试验活动,比对试验方法简单实用,广 泛应用于企事业、专业质检、校准机构的实验室。国家实验室认可准则明确提出,实验室必须定期开展 比对试验。虽然比对试验的形式较多,如:人员比对、设备比对、方法比对、实验室间比对等等,但如何 将比对试验数据归纳、处理、分析,正确地得出比对试验结果是比对试验成败的关键。 以下笔者结合实验室A和B两个实验室200年进行的比对试验中的拉力试验数据实例,介绍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最基本的方法,即格鲁布斯(Grubbs)检验、F检验、t检验。 1 数据来源情况 试样 在实验室的半成品仓库采取正交方法取样,样品为01. 15 mm制绳用钢丝。在同一盘上截取20 段长度为lm试样,按顺序编号,单号在实验室A测试,双号在实验室B测试。 试验方法及设备 试验方法见 GB/T 228-1987,实验室A : LJ-500(编号450);实验室B : LJ-1 000(编号2)。 测试条件 两实验室选择有经验的试验员,严格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技术人员现场监督复核,确认无误后 记录。对断钳口的试样进行重试。试验时两实验室环境温度(28 T )、拉伸速度(50 mm/min )、钳口距 离(150 mm)相同。 试验数据 测试得出的两组原始试验数据见表to 表1 实验室A,B试验数据 2 数据处理的方法步骤 基本统计处理 对两组原始试验数据进行基本的统计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极差、标准偏差等,结果 见表2。 表2 基本统计结果 格鲁布斯(Grubbs)检验 格鲁布斯检验是离散值检验的一种,主要目的是剔除异常数据,这种异常数据不是系统误差,也不 是随机误差,而是由过失误差引起的,这种数据应一律舍去。对任何一组数据进行处理,首先要检验其 是否存在有过失误差带来的异常数据,即进行离散值检验。格鲁布斯检验是离散值检验中最好的方 法,其具体步骤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x1、x2、x3、……x n,其中x1可能为离散值,先求 出这组数据的平均值x及标准偏差S,然后求统计量T,若x1,为离散值,由T= (x-x1)/s;若x n为离散 值,则T= (x n-x)/s;所得结果T与格鲁布斯检验值表所得临界值T a, n值比较(注:a为显著性水平,即把正常值判为异常值之类错误的概率,n为样本量)。如果T≥T a, n,说明是离散值,必须舍去;反之,予以保留。 结合A,B实验室数据,我们分别求出各自最大、最小值的 T值(共4个),T Amin=(2 227. 8-2 195) /=;T Amax=(2 255一2 227. 8)/=;T Bmin=一2 190)/=2. 82; T Bmin=(2 240一2 220. 85)/10. 942=;查表(取σ= 0. 05 ) I T0. 05 ,100 = 3. 21,比较可知,T AminI T Amax x T Bmin x T Bmax:均小于T o. 05,100,不属于离散值,应予保留、 如果通过格鲁布斯检验出离散值,应剔除,然后重新进行统计计算,以更进行下一步的统计分析。 2. 3 F检验

生物实验的四步分析法

生物实验的四步分析法 高中生物教材已将学生实验数量增加到二十多个,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不少学生在上实验课时,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以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时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在科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因此,尽管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大纲没有明确实验分析这一要求,而且实验大多也比较简单,但是,笔者以为,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的以外,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还是必要的! 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并就实验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归纳成了“四步分析法”,即从取材、药品与试剂、步骤及操作、显微镜的使用四个方面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 一、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不够准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中,选择幼嫩的黑藻叶,放在光下或温水中一段时间,使细胞的流动加快,这是实验取得好的效果的前提。实验六“叶绿

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报告

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一.问题阐述 实验现象和数据是定量实验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亦是定量研究结果的主要证据。数据对于实验教学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不尊重事实,漠视实验数据的现象仍经常出现,具体分析,在小学科学实验数据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数据收集存在的问题 1.数据收集不真实如《摆的研究》一课教学中,由于测量的次数多,时间紧,而测同一摆重或同一摆长前后时间又几近相同,于是有小组就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推测了后面的数据。又如教学《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时,有一小组的火柴掉下来的顺序明明不是有规律地从左往右,但听到其他小组火柴都是从左往右有顺序地掉下来,于是他们也修改了自己的数据。 2.数据收集不准确 如教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水和食用油分别装入相同的试管中来比较,结果教学中却出现了相反的现象——装油的试管比装水的试管还要重,原来是装水的试管壁薄,装油的试管壁厚,实验准备时教师并没有发现这个现象,结果出现了上述问题。 3.数据收集不全面

教师在收集数据过程中, 各小组虽然都做了同一个实验, 但教师只挑选 1-2 个组的实验表进行展示汇报, 而其他组的实验数据一概不论, 就草草作结论, 这 样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很难说服所有人,也很容易出错。 二)数据整理存在的问题 1.整理方式简单 课堂上教师比较重视设计小组或个人填写的实验数据表格, 但对全班汇总的 实验数据形式容易忽视, 呈现方式比较简单。 在数据呈现时, 要么逐一呈现小组 原始记录单, 要么按小组顺序呈现数据, 平时更少使用统计图来整理。 黑板上数 据显得杂乱无章,不易发现其中的规律。 2.数据取舍不清 实验结束后, 尤其是多次重复实验后, 学生对于到底应该取哪一个值有时往 往不清。例如在《摆的研究》一课中,让学生对于 10 秒之内摆摆动的次数进行 记录,实验次数为 3 次。学生完成实验后填对于这组数据,到底应该取 9 还是取 8 次?还是取其它值?这时如 果没有 教师明确的指导,学生就不是很清楚。 (三)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 1.数据分析肤浅 实验结束后, 教师把数据罗列之后直接引出实验结论, 对数据中包含的丰富 信息没有充分挖掘, 浪费了学生辛苦获得的宝贵数据资源, 这样简单 的处理不利 于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是,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晨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在科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因此,尽管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大没有明确实验分析这一目的,而且实验也比较简单,笔者觉得,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的以外,教育学生辩证地看竺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还是必要的! 1第一步: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

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以下简称"实验三")中,剪取的是有活性的根,如果是死根、烂根,则观察不到预期的结果。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四")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龋 2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2.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1.方差分析在科学研究中有何意义?如何进行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如何进行F检验和 多重比较? (1)方差分析的意义 方差分析,又称变量分析,其实质是关于观察值变异原因的数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差分析得最大公用在于:a. 它能将引起变异的多种因素的各自作用一一剖析出来,做出量的估计,进而辨明哪些因素起主要作用,哪些因素起次要作用。b. 它能充分利用资料提供的信息将试验中由于偶然因素造成的随机误差无偏地估计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实验结果分析的精确性,为统计假设的可靠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平方和及自由度的分解 方差分析之所以能将试验数据的总变异分解成各种因素所引起的相应变异,是根据总平方和与总自由度的可分解性而实现的。 (3)F检验和多重比较 ①F检验的目的在于,推断处理间的差异是否存在,检验某项变异原因的效应方差是否为零。实际进行F检验时,是将由试验资料算得的F值与根据df1=df t(分子均方的自由度)、df2=df e(分母均方的自由度)查附表4(F值表)所得的临界F值(F0.05(df1,df2)和F0.01(df1,df2))相比较做出统计判断。若F< F0.05(df1,df2),即P>0.05,不能否定H0,可认为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若F0.05(df1,df2)≤F<F0.01(df1,df2),即0.01

高中生物实验步骤题解题技巧方法

高中生物写实验步骤技巧方法 陈云珊 本文不写理论方面,因为理论方面对解题虽然对解题有一定的作用。但学生碰到时还是不会利用。所以本文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该如何写高中生物实验步骤的题型。 1、分类:步骤题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补全,一种是自写 补全题比较好写,因为题目已经给出部分的实验步骤,只要按着题目给的提示就可以写清楚了。 自写题比较麻烦。因为要自己理清题意。这类写步骤的题是最难的。(特别有的题目还不给全仪器,要求自己挑选相关的仪器) 2、步骤题的注意点。 取材:动物—健康状况相同,生理条件一致 植物---长势相同,生长状况相同 注1:有的材料给我们时还要注意是否需要处理。 比如研究青蛙,给你蝌蚪,你就必须先让它变成青蛙 给你黄豆,就要考虑是否要让它萌发,或者研磨成豆浆 注2:选取及处理后还要注意培养条件要一致。 药品:如果是溶液一定要注意适量等量(第一种一般适量,第二种开始要注意等量)如果是固体一定要注意适量 注1:给我们的药品是注射还是饲喂(比如生长激素) 注2:一般要振荡,摇匀,静置 仪器:要搞清楚各种仪器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 注1:分组标号----材,药,器的取用时要注意分成几组

3、如何写步骤 总体方法:针对题目给我们的实验材料进行写步骤 例题: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活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活鸡血,生理盐水,10% 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方法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步:分析给我们的材料仪器的注意点和作用 活鸡血:里面含有红细胞(注意等量) 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作用于鸡血中红细胞(注意等量适量) 试管:用来装上面的材料(注意分组编号) 滴管:取少量的溶液(因此要注意是取哪种溶液) 显微操作器材:观察实验结果用的 第二步:针对上面给的分析进行写分步骤 活鸡血:(很明显是加少量的,所以要用到滴管)用滴管给各试管滴入适量等量的活鸡血 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等量的三种溶液 试管:取A、B、C三支试管(注:不要写取三支,然后在编号)

“四步分析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四步分析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之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时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在科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因此,尽管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大没有明确实验分析这一目的,而且实验也比较简单,笔者觉得,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的以外,教育学生辩证地看重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还是必要的! 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并就实验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归纳成了“四步分析法”,即从取材、药品与试剂、步骤及操作、显微镜的使用四个方面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 “四步分析法”可以在实验课上讲授,也可以在实验(理论)专题复习课中讲授。在具体的实验分析或解题过程中,既可顺次运用,亦可综合运用,具体问题,灵活分析。 例1:实验三中,在显微镜视野里,几乎看不到分裂相细胞,试分析其原因。 分析:(1)从取材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取准生长点部位导致的;(2)从步骤及操作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压片过程导致标本太厚,看不到单层细胞;(3)从显微镜使用角度看,可能是没有移动寻找。 例2:实验七中,质壁分离后进行复原时发现复原效果较差,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分析:(1)蔗糖溶液在配制时,浓度过大,质壁分离强烈,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2)质壁分离时间长了,未及时复原,细胞死亡;(3)滴入清水次数少或只滴入一次。 例3:实验八中,在做对比实验时,蒸馏水也变蓝了,分析其原因。 分析:(1)是没有漂洗或漂洗次数少;(2)是蒸馏水中混入了杂质阳离子。 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和解决问题,这种复习充分体现了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这种创设情景、提供信息的材料题,打破了只重视知识定论、死记硬背的教学格局,改变了传统的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的教学。

课题实验前测后测数据对比分析(20200930091532)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前后测统计与对比分析实验人员:但丽娟 后测类别:问卷 后测时间:调查目的: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教师能否通过课堂游戏,提高课堂效率,英语游戏教学模式是否真的有效。 调查对象:实验班——三(一)30人非实验班——三(二)30 人问卷题目: 1、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你觉得英语难吗 A、难 B、一般 C、容易 2、在英语课中你喜欢课堂游戏吗 A、喜欢 B、不喜欢 C、无所谓 3、在游戏活动中游戏能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吗 A、能B偶尔C、不能 4、你的老师在英语课上是否开展过“课堂游戏”() A、经常开展 B、偶尔开展几次 C、从来没有开展过 5、开展课堂游戏时,有没有体验到游戏带来的乐趣() A、很有乐趣 B、一般般 C、不喜欢 6、游戏活动后,老师对同学们作了()评价 A没有评价,继续上课 B 、对个别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 扬奖励 C 、综合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 7、在游戏活动中,老师所讲的游戏规则都听懂了吗

A、完全听懂 B、基本懂C不太懂 8你觉得游戏教学给你们带来什么作用 A、提高兴趣 B、培养学习英语习惯 C、爱好英语 9、在玩游戏的同时,你学到了英语知识吗 A、学到了,兴趣也提高了 B、学到了一些 C、没有学到 10、你认为老师应该以游戏教学为主还是以传统的为主() A、游戏教学 B、传统教学 C、游戏教学为主,传统教学为辅 问卷统计(实验前)

简要对比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实验因子实验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验前只有百分之三 十的学生老师课堂提问时,喜欢举手发言,参与课堂的人数占百分之五十左右,不是很高,试验后有百分之百的学生喜欢课堂游戏教学,说明学生认识到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英语课堂是否学到知识的百分比提高很多可以看出,学生乐于接受游戏教学,说明课堂游戏教学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实效。% 的同学明确表示肯定课堂游戏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给这些同学充分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希望在这些同学的带领下,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