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理论相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应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
摘要:Verschueren提出顺应论以来,国内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主要回顾了顺应论在中国的几十年的发展,概述了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特点,展望了顺应论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顺应论,中国的研究,语用学
一前言
从1938年Charles W.Morris提出语用学这个术语以来,语用学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越来越具有生命力的学科。

语用学家们也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语用学进行了各种定义和理解。

1999年,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新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运用自己80年代开始酝酿的“顺应性理论”阐述了语用的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

他一改传统的分类方法,从人类与语言、社会、文化的关系出发,提出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一种综观的观点,即将语用学研究渗透在语言中能表达意义的各个层次,主张全面、综合地研究语言使用的复杂性和奥妙。

在Verschueren的理论框架中,语言的使用就是一个不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个特性。

分别从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意识凸显性四个角度完成。

Verschueren的“语用学综观”下的顺应性理论为语用学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科学的研究视角,全面阐释了人类语言运用的动态过程,尤其是对顺应性理论的阐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自从顺应理论被引入中国,中国语言界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各种评介、应用和研究顺应理论的文章和著作相继面世。

本文将对中国几十年的研究进行回顾、归纳和评价,希望能够为推动相关的研究尽微薄之力。

二顺应论的引进和评论
谈到顺应论,钱冠连是中国引进介绍顺应理论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1990年,钱冠连的《论维索尔伦的元语言选择》发表在《外国语》第四期上,他从“语言顺应理论的先导”、“语言顺应论”、“语言顺应的五个方面”对顺应理论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评价。

十年后,他又将自己的探讨更深了一步,在《语用学: 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 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一文中对顺应论的理论源头和整体理论架构做出了论述,将顺应论归纳为“一个基本问题”“三个关键概念”“四个研究角度”。

2000年,Verschueren的Understanding Pragmatics原版专著在国内开始出版发行。

除了钱冠连之外,何自然和于国栋也在《现代外语》1999年第四期上发表《<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回顾了语用学的主要理论及存在的问题,系统地介绍了Verschueren的提出语用学顺应理论。

谭晓晨比较分析了Verschueren的语境适应论和传统的语境观,认为传统的语境理论注重对预警的静态描写,侧重语境的释义和制约功能,而顺应论强调语境的动态性和交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与正面评价相应地也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

黄衍在Reflections On Theoretical Pragmatics中提出认为语用学能覆盖一切语言现象是不符合实际的。

刘正光和吴志高也对这一观点表示了认同,他们肯定了Verschueren在走出传统语用学研究中做出的努力,同时对顺应性理论提出了一些质疑,反对将“顺应”当成一把万能钥匙来解释一切的言语运用。

语用学家们经常将顺应论与其他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其中包括会话含意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

很多研究者还将顺应论与关联论对比或试图将两者整合实现互补。

例如陈春华从“交际观”和“语境概念”两方面比较了两者的区别,杨平则提出了“关联—顺应”模式,认为在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顺应关联的过程,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是发话人找寻关联顺应语境的过程。

冉永平继而提出了语言使用理解的“顺应-关联”模式。

之后廖巧云创造性地提出了“C-R-A”模式,将语用学研究大胆地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顺应论的应用
目前,顺应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其中翻译实践、外语教学、二语习得、语码转化、语用策略、跨文化交际等方面尤为突出。

(1)顺应论应用于翻译实践
顺应论在国内运用的最为广泛的领域要数翻译。

在知网中输入关键词“顺应论”,相当大的一部分都与翻译有关。

而陈喜华首先提出用顺应论指导翻译实践。

陈文提出语境制约了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并制约着作为特殊交际的语言翻译。

戈玲玲最早从顺应论探讨语境关系如何制约译者词义选择,对翻译标准做出了解释并论述了顺应论给翻译带来的启示。

宋志平从顺应论角度审视了翻译现象及其本质,提出翻译活动是一种不断选择的过程,贯穿着社会、文化、认知等因素的互动选择机制。

顺应论将翻译理论纳入一个统一连贯的框架,为拓宽翻译研究带来了诸多启示。

李占喜在顺应论基础上提出了文学翻译的顺应论,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及译者语用意识相互联系四个方面探讨翻译的全过程。

(2)顺应论应用于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
每种语言学理论都会多多少少地对外语教学产生影响。

外语教学隶属语言教学,是语言学更是语用学的具体体现。

理论能否付诸实践取决于其对普遍问题和特殊现象的解释力,语用学研究成果要放到语言实践,包括外语教学中检验。

顺应论的综观思想从认知、社会、文化等方面来观察语言的使用,对英语教学方法论具有解释力,体现了语言运用的规律。

吴增生在《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上发表《语言顺应论与二语习得研究》,在概述顺应论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该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启示和实用价值。

二语习得语言顺应过程中表现出的顺应的意识。

顺应的语言形式选择、顺应的策略的选择等现象是影响二语习得迁移方向的决定因素,这一观点为二语习得研究和对学习者交际力研究带来了新思路。

(3)顺应论与语用策略
顺应论的另一重要应用领域就是语用策略。

何自然、张淑玲及鞠红都试图用顺应理论来分析言语行为中选择使用“低调陈述”和“非真实性话语”作为其语用策略的情况,并指出这些策略的使用情况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是相互顺应的。

李元胜讨论了不礼貌言语行为。

吴亚欣提出从语用学角度研究含糊语言,朱燕采用关联-适应模式来解释反语,形成对反语现象的完整认识。

(4)顺应论与语码转化和跨文化交际
于国栋曾在《语码转化研究的顺应性模式》中最早将顺应理论与语码转换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具有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模式,他认为语码转换是在双语交际者在交际中顺应性的具体表现。

跨文化交际只有在交际双方选择顺应理论的语言语境和社交语境时,才能够
顺利实现。

其中语境顺应论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成功选择语言来实现交际目的指明了方向。

庞好农在《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顺应》中从认知顺应、语种顺应、语用移情与心理顺应、思维定式与语用失误等具体方面研究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语言顺应问题。

四顺应理论的研究特点与研究展望
综览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发展,主要有几大特点:第一,国内语言学家对其实际应用的兴趣远高于对理论的研究。

第二,研究者们大多数集中在某些研究上,跟风心理盛行。

第三,大多数国内学者对顺应论持赞同意见。

第四,关于顺应论的理论创新较少。

在我国,语言顺应论研究要想获得较大的创新,就不得不从汉语的使用角度出发,形成具有汉语特色的学派。

以下几点建议可供研究者们参考:首先,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定量研究。

目前顺应理论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但定量研究为定性研究提供定义明确的参数、效度和可信度。

其次,用顺应论指导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教师应善于用顺应论基本原理设计教学方案。

再次,与关联论相比,顺应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及影响还很薄弱。

理论也仅仅局限于对Verschueren的顺应论的补充评论,而缺少对其的反思与批判性挖掘吸收。

为了让顺应论真正为我们所用,我们应该不断加强理论探讨,提出新的理论模式并进行验证,将中国语言学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 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 Verschueren 的新作评价[ J] .现代外语, 1999, (4).
[2] 钱冠连. 语用学: 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理解语用学( 1999) 述评[ J]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3).
[3] 谢少万. 顺应理论与外语教学[ J]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4).
[4] 何自然, 张淑玲. 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 J] . 外国语, 2004, (6).
[5]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6] 冉永平. 言语交际的顺应的关联性分析[ J] . 外语学刊, 2004,(2) : 28~ 33.
[7] 李元胜.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007,21(3):123-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