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差异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差异的分析园林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

的改造、调整、加工、剪裁这些造景元素,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式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

前者按古典园林的建筑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而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誉自然美对立

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3、诗画的情趣。

4、意境的含蕴。

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静物。

江南园林;南方人口密集,所以园林地域面积小,又因为河糊、常绿

树较多,所以比较细腻精美。特点就是淡雅朴素、曲折深幽、明媚秀丽,

但是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这类代表多集中在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岭南园林:因为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

较好。其明显特征是具有亚热带风光,建筑物都比较高而宽。著名的如广

东的顺德清晖园、东莞的可园和番禺的余荫山房等。

1、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2、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

3、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4、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5、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

园林

6、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

7、小中间大的视觉效果

8、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其构景手法有主配、层次(障景法、隔景法)、框景、借景(如杭州西湖借三面云山一面城)

浅议中西方传统园林差异

一、起源的差异:

中国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在几千年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中国园林”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圃可以说是最早的皇家园林。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迅速发展的园林已具雏形。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人们尚未建构完全自觉的审美意识。然而“师法自然”作为中国园林一脉继承的基本思想已扎下了根,它以自然为审美对象而非斗争对

象。这一思想形成过程是基于人顺乎自然、复归自然的强大力量,这种朴

素的行为环境意识是由稳定的文化固有思想决定的。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

西方文明的摇篮。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因其每年泛滥,退水后需丈量耕地而发展了几何学。古埃及人根据自己

的需要灵活用之于园林设计,是为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公元前五百年,以雅典为代表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园林的兴盛,古希腊造园就如古

希腊建筑一样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是通过整理自然,形成有序的和谐。

古希腊被古罗马征服后,造园艺术亦为古罗马所继承,并添加了西亚造园

因素,发展成了大规模庭院。到此,西方园林雏形基本上形成了。萌芽时

期的西方园林体现着人类为更好地生活而同自然界的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

精神,它来自于农业生产者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天人相胜”的观念、理性的追求已体现在西方园林之中。

基于其地理环境不尽相同,对自然的态度和观念的不同,中西方传统

园林发展产生了迥异的结果。西方园林从一开始就同秩序密不可分,从一

开始就是与自然抗争,并试图征服自然来产生他们认为的和谐美。而中国

园林一开始就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去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他们利用

自然的可持续性在为自我服务的同时“创造”出自然式的园林,成为人与

自然和谐、相融的自然美的园林风格。人与自然在起源上是合一的,随着

时空的发展变化,人被动地从随同自然向改造自然进化。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人和西方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然,又以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去改造

和征服自然,因此,中西园林各自不同的特征,正是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二、文化背景的差异:

园林是人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要探求园林的发展,就必须针对园

林背后蕴涵着的文化精神及思想基础进行探讨。

园林

1、世界观的差异

与西方清晰客观的雄辩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多有道佛之风范,

参禅悟道,却始终没有一句明确回答。中国园林正有这种味道,如同中国

画写意多于工笔,中国人讲究和谐,“乐者,天地之和也”,因此在造园

中也讲究含蕴、深沉、虚幻,尤其是虚实互生,成为中国园林一大特色。

西方园林方正严谨,直道轴线,一览无遗。而我国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在遮遮掩掩中即使是小园亦可拉出很大景深,其中奥妙正在于藏而不露,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2、自然观的差异:

中国哲学传统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易传》提出天人协调,其《象传》谓:“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又《系辞上》:“范围天地

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节制自然须合它自己的法则,辅助自然

应适度,效法自然的造化功能而不过分,并用以成就万物而无欠缺,都是

人对自然既进取又维护,适度而和谐,不同又必互动而变化。崇尚自然的

思想在中国建筑中首先表现为中国人特殊的审美情趣。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虽然一方面是基于人性的尺度,但与崇尚自然的思想也是密不可分的。例如造园的要旨就是“借景”。“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风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织成曲。”可见,中国传统园林正是巧于斯,妙于斯。明明是人工造山、造水、造园,却又要借花鸟虫鱼、奇山瘦水,制造出“宛若天开,浑如天成”之局面。

尤其是江南园林,越是小园越讲究自然之美。白居易在庐山建草堂,赋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