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历史现场”:《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卷第 2 8 期
2 1 年 4月 01
浙 江 海 洋 学 院 学 报 (人 文 科 学 版 )
J OURNAL HF ANG OFZ _ JI OCE AN
Vo.8 1 No2 2 .
Ap i, 0 1 r 2 1 l
S m N E C C )
返回“ 历史现场” 《 :当代文学》 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
11 0
以“ 红色经典” 为例 。它是上世纪 8 O年代人们对 14 年以后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的总称 。历史题材 的 99 作品由来 已久 , 以“ 而冠 革命 ” 二字则表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历史 。14 年 以后的文学创作在题材 99 上划出“ 重大” 非重大” 与“ 的区分 , 而为什么在上世纪 5 0年代 中期到 6 0年代初期 , 反映革命历史题 材的小 说一枝独秀, 呈现出非常繁荣 的景象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现实背景人手进行分析 : 执政党需要从既 往的革命历史 中寻找执政的合法性依据 , 如何从弱到强 , 一步步走 向胜利 , 表明了历史发展的“ 必然规律 ” ;
部 研究 的关 系 , 避免文学评 价中 的简 约化 、 简单化倾 向; 二是注重文化 体制对 文学 的制约作用 , 考察其如何影 响到 作 家的心态与创造 活动 ; 善于发现作 品结构上 的“ 三是 缝隙”并追究造成这 种缝 隙的复杂 因素 。这样 , , 才能使学生 贴 近文学发展的脉络 , 真切感受到 文学产生的时代“ 气场 ”增强分析文学现象 与文 学作品的历史 意识 。 , 【 关键词】当代文学》教学 ; 史现场 ; 史意识 《 ; 历 历 【 中图分 类号】G 4 .1 【 6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8 1( 0 1 0 - 10 0 10 — 3 82 1 )2- 0 - 3 0
国家百废待兴 , 正需要从革命历史 中汲取精神资源 , 即革命 的英雄 主义和乐观主义 , 以及献身建设的奋 斗精 神。而从作家本身来看 , 面对新的社会 、 的生活 , 时还难以适应 , 新 一 无法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 , 而他们大都 参与 了这段斗争历史 , 自然要写 自己最熟悉的经历 。再者 , 描述革命历史在政治上最少风 险 , 又易于得 到执 政者的大力支持。“ 红色经典” 也正是以艺术 的形式形象地演绎 了革命历史 , 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合法性 达成 诉求 。譬如《 青春之歌》 展示 了知识分子被“ 革命” 改造的成长主题 ,红 日》 《 《 、保卫延安》 描述了革命正义战争 的胜利过程 ,红岩》 《 则展示 了地下工作者对革命 的忠诚与献身精神 ,红旗谱》 《 昭示 了农 民革命只有在党 的 领导下才能成功 的定律 。明白了“ 红色经典 ” 产生 的时代背景才能使学生对“ 历史现场” 有宏观的把握 , 并对 作品的优长与缺失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 其次 , 回“ 返 历史现场”应当突出文学作 品与特定时期文化体制制约的对应关系。身为作家 , , 谁都希 望 能按 自己的内心需求 , 彻底 自由地创作 , 写他认为最值得写的东西。但中国当代文学演变中外部因素往往起 着支配性的作用 , 尤其是政治权力的干涉 。你想避开政治进行写作 , 但政治因素又无处不在 , 这是 中国当代 文学尤其是前三十年文学的宿命性处境 。 因此 , 当代文学尤其是前三十年文学充满了曲折波动 。 从这个角度 看, 一些今天看来并不特别优秀的作品在当时却显得难能可贵。譬如在 15 年毛泽东主席提出的“ 96 双百” 方 针 的鼓舞下 , 并受苏联 “ 解冻文学” 干预生活的启示 , 年轻的王蒙写出了短篇小说 《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小 说 以新到区委组织部工作的青年林震的所见所闻 , 触及到了组织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林震满怀激情和理 想, 想干出一番事业 , 但处处感受到压抑和阻碍 , 提出的建议也不被接受 , 又找不到问题的根源 , 觉得这些缺 点像灰尘散布在空气里 。小说中更有深度的是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世吾的形象 , 刘世吾是个老革命 , 参加过
《 当代文学》 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这门课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对 6 余年来的当代文学走 o 向和流变有 个基本 的把握 , 梳理清当代文学不同时期 的重要关节点 、 重要流派和作家 , 并通过具体的文本 解读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提高审美判断的敏感性与有效性。但一个显在 的困难是 , 由于时代背景 的 不断转换 , 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 , 也就是说 ,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遥远性 , 学生对众多 的文学现象 与作家作品产生了严重的“ 隔离感” 疏远感” 和“ 。学生大都 出生于 2 世纪 9 年代 , 0 0 不要说对当代文学前三 十年的历史相当陌生 , 就是对上世纪 8 、0 0 9 年代 的当代文学也不甚 了解。 因此 , 也就很难贴近某一时段文学 运行的时代脉络 , 无法感受特定时代文学的“ 气场” 也就无法真 正理解作家的 内心、 , 与时代政治 的关系 、 受 外部的文化体制的制约 , 因而在教学效果上也必然会大打折扣 , 引不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 造成教师“ 不 说白不说 , 说了也白说” 的尴尬局面。 打破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之一 , 就是努力使《 当代文学》 教学返 回到“ 历史现场” 中去 。 所谓“ 历史现场” , 就是文学现象 、 文学作品产生的具体历史情境 , 不是站在现 时的角度作远距离 的俯瞰 , 用现时的尺度去评 价, 而是设 身处地地站在 当时的背景 中 , 思维还原为那个时代 的形态 , 将 真切地感受那个时代 的文学 “ 气 场” 以达到对事件 、 , 人物、 品的“ 作 理解 之同情”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举措 。 首先 , 打破文学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 的壁垒 , 形成内外兼顾 、 互相补充 的动态格局。 所谓“ 外部研究”就 , 是注重对文学现象 、 文学作 品产生变化 的外部 因素的研究 , 所谓“ 内部研究” 则是将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放 置于一个封闭的、 静态的格局 中, 注重对文学作品的内部结构 、 艺术特性的研究 。上世纪 8 年代开始 , 0 中国 大陆理论界高扬“ 文学主体性 ” 的旗帜 , 强调作家主体意识在文学创作 中的主导作用 , 尤其强调对作品进行 审美价值上的评判 , 认为衡量一部作品价值 的高下 , 主要在于作品的文学性价值 , 以此为根据 , 并 提出了“ 重 写文学史 ” 的口号。 这种重在作品内部结构的研究 与评价 , 自然是对过去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文学的政治功利 色彩 、 将文学视为宣传工具的做法的有力反拨 , 对推进新时期 以来 的文学繁荣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但问题 是, 这种做法将文学研究与评价放在 了一个静止的、 封闭的系统 内, 忽略了时代环境对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 复杂 的影 响因素, 也就必然导致这种研究与评价的简约化、 简单化 , 无法呈现其丰富多元的文化意味与文学 内涵 , 甚至也无法找出其存在缺陷的真正原 因。 这是从一个极端走 向了另一个极端。 因此只有打通 了文学 的
李松岳
( 浙江海洋学院 人文学院 , 浙江 舟山 36 0 ) 100
『 摘要】 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遥远陌生, 学生对“ 当代文学” 普遍怀有严重的“ 隔离感”并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认 , 为 消除这种 “ 隔离感” 的途 径之一 是努力返 回到 “ 历史现场 ”并 从三方 面进行 了论述 : , 一是打通文 学内部研究 与外
外部研究与 内部研究之间的分野 , 才有可能使当代文学教学还原 出历史情境的真实性 , 形成开放式格局 , 增 加教学的新鲜感和张力感 。
【 收稿 日期]ຫໍສະໝຸດ Baidu O 1— 7 2 L一 2 2
【 作者简 介】 李松岳( 90 , , 16 一)男 浙江舟 山人 , 副教授。
第2 期
李松岳: 回“ 返 历史现场”《 :当代文学》 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
2 1 年 4月 01
浙 江 海 洋 学 院 学 报 (人 文 科 学 版 )
J OURNAL HF ANG OFZ _ JI OCE AN
Vo.8 1 No2 2 .
Ap i, 0 1 r 2 1 l
S m N E C C )
返回“ 历史现场” 《 :当代文学》 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
11 0
以“ 红色经典” 为例 。它是上世纪 8 O年代人们对 14 年以后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的总称 。历史题材 的 99 作品由来 已久 , 以“ 而冠 革命 ” 二字则表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历史 。14 年 以后的文学创作在题材 99 上划出“ 重大” 非重大” 与“ 的区分 , 而为什么在上世纪 5 0年代 中期到 6 0年代初期 , 反映革命历史题 材的小 说一枝独秀, 呈现出非常繁荣 的景象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现实背景人手进行分析 : 执政党需要从既 往的革命历史 中寻找执政的合法性依据 , 如何从弱到强 , 一步步走 向胜利 , 表明了历史发展的“ 必然规律 ” ;
部 研究 的关 系 , 避免文学评 价中 的简 约化 、 简单化倾 向; 二是注重文化 体制对 文学 的制约作用 , 考察其如何影 响到 作 家的心态与创造 活动 ; 善于发现作 品结构上 的“ 三是 缝隙”并追究造成这 种缝 隙的复杂 因素 。这样 , , 才能使学生 贴 近文学发展的脉络 , 真切感受到 文学产生的时代“ 气场 ”增强分析文学现象 与文 学作品的历史 意识 。 , 【 关键词】当代文学》教学 ; 史现场 ; 史意识 《 ; 历 历 【 中图分 类号】G 4 .1 【 6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8 1( 0 1 0 - 10 0 10 — 3 82 1 )2- 0 - 3 0
国家百废待兴 , 正需要从革命历史 中汲取精神资源 , 即革命 的英雄 主义和乐观主义 , 以及献身建设的奋 斗精 神。而从作家本身来看 , 面对新的社会 、 的生活 , 时还难以适应 , 新 一 无法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 , 而他们大都 参与 了这段斗争历史 , 自然要写 自己最熟悉的经历 。再者 , 描述革命历史在政治上最少风 险 , 又易于得 到执 政者的大力支持。“ 红色经典” 也正是以艺术 的形式形象地演绎 了革命历史 , 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合法性 达成 诉求 。譬如《 青春之歌》 展示 了知识分子被“ 革命” 改造的成长主题 ,红 日》 《 《 、保卫延安》 描述了革命正义战争 的胜利过程 ,红岩》 《 则展示 了地下工作者对革命 的忠诚与献身精神 ,红旗谱》 《 昭示 了农 民革命只有在党 的 领导下才能成功 的定律 。明白了“ 红色经典 ” 产生 的时代背景才能使学生对“ 历史现场” 有宏观的把握 , 并对 作品的优长与缺失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 其次 , 回“ 返 历史现场”应当突出文学作 品与特定时期文化体制制约的对应关系。身为作家 , , 谁都希 望 能按 自己的内心需求 , 彻底 自由地创作 , 写他认为最值得写的东西。但中国当代文学演变中外部因素往往起 着支配性的作用 , 尤其是政治权力的干涉 。你想避开政治进行写作 , 但政治因素又无处不在 , 这是 中国当代 文学尤其是前三十年文学的宿命性处境 。 因此 , 当代文学尤其是前三十年文学充满了曲折波动 。 从这个角度 看, 一些今天看来并不特别优秀的作品在当时却显得难能可贵。譬如在 15 年毛泽东主席提出的“ 96 双百” 方 针 的鼓舞下 , 并受苏联 “ 解冻文学” 干预生活的启示 , 年轻的王蒙写出了短篇小说 《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小 说 以新到区委组织部工作的青年林震的所见所闻 , 触及到了组织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林震满怀激情和理 想, 想干出一番事业 , 但处处感受到压抑和阻碍 , 提出的建议也不被接受 , 又找不到问题的根源 , 觉得这些缺 点像灰尘散布在空气里 。小说中更有深度的是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世吾的形象 , 刘世吾是个老革命 , 参加过
《 当代文学》 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这门课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对 6 余年来的当代文学走 o 向和流变有 个基本 的把握 , 梳理清当代文学不同时期 的重要关节点 、 重要流派和作家 , 并通过具体的文本 解读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提高审美判断的敏感性与有效性。但一个显在 的困难是 , 由于时代背景 的 不断转换 , 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 , 也就是说 ,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遥远性 , 学生对众多 的文学现象 与作家作品产生了严重的“ 隔离感” 疏远感” 和“ 。学生大都 出生于 2 世纪 9 年代 , 0 0 不要说对当代文学前三 十年的历史相当陌生 , 就是对上世纪 8 、0 0 9 年代 的当代文学也不甚 了解。 因此 , 也就很难贴近某一时段文学 运行的时代脉络 , 无法感受特定时代文学的“ 气场” 也就无法真 正理解作家的 内心、 , 与时代政治 的关系 、 受 外部的文化体制的制约 , 因而在教学效果上也必然会大打折扣 , 引不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 造成教师“ 不 说白不说 , 说了也白说” 的尴尬局面。 打破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之一 , 就是努力使《 当代文学》 教学返 回到“ 历史现场” 中去 。 所谓“ 历史现场” , 就是文学现象 、 文学作品产生的具体历史情境 , 不是站在现 时的角度作远距离 的俯瞰 , 用现时的尺度去评 价, 而是设 身处地地站在 当时的背景 中 , 思维还原为那个时代 的形态 , 将 真切地感受那个时代 的文学 “ 气 场” 以达到对事件 、 , 人物、 品的“ 作 理解 之同情”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举措 。 首先 , 打破文学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 的壁垒 , 形成内外兼顾 、 互相补充 的动态格局。 所谓“ 外部研究”就 , 是注重对文学现象 、 文学作 品产生变化 的外部 因素的研究 , 所谓“ 内部研究” 则是将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放 置于一个封闭的、 静态的格局 中, 注重对文学作品的内部结构 、 艺术特性的研究 。上世纪 8 年代开始 , 0 中国 大陆理论界高扬“ 文学主体性 ” 的旗帜 , 强调作家主体意识在文学创作 中的主导作用 , 尤其强调对作品进行 审美价值上的评判 , 认为衡量一部作品价值 的高下 , 主要在于作品的文学性价值 , 以此为根据 , 并 提出了“ 重 写文学史 ” 的口号。 这种重在作品内部结构的研究 与评价 , 自然是对过去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文学的政治功利 色彩 、 将文学视为宣传工具的做法的有力反拨 , 对推进新时期 以来 的文学繁荣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但问题 是, 这种做法将文学研究与评价放在 了一个静止的、 封闭的系统 内, 忽略了时代环境对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 复杂 的影 响因素, 也就必然导致这种研究与评价的简约化、 简单化 , 无法呈现其丰富多元的文化意味与文学 内涵 , 甚至也无法找出其存在缺陷的真正原 因。 这是从一个极端走 向了另一个极端。 因此只有打通 了文学 的
李松岳
( 浙江海洋学院 人文学院 , 浙江 舟山 36 0 ) 100
『 摘要】 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遥远陌生, 学生对“ 当代文学” 普遍怀有严重的“ 隔离感”并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认 , 为 消除这种 “ 隔离感” 的途 径之一 是努力返 回到 “ 历史现场 ”并 从三方 面进行 了论述 : , 一是打通文 学内部研究 与外
外部研究与 内部研究之间的分野 , 才有可能使当代文学教学还原 出历史情境的真实性 , 形成开放式格局 , 增 加教学的新鲜感和张力感 。
【 收稿 日期]ຫໍສະໝຸດ Baidu O 1— 7 2 L一 2 2
【 作者简 介】 李松岳( 90 , , 16 一)男 浙江舟 山人 , 副教授。
第2 期
李松岳: 回“ 返 历史现场”《 :当代文学》 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