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稻作文化开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址来源/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332&ArticlePage=1

论湖南稻作文化开发

一、湖南稻作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所谓稻作文化, 是指由稻作生产引发出来的社会生活、民俗事象, 不仅包括谷物耕种方式的产生、发展、革新, 也包括因稻作耕种而产生的民间生活和习俗。稻作文化内涵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主要是稻作农具、作物遗存、稻田遗址、水利工程、仓储遗迹遗址; 精神层面主要是稻作民俗以及反映稻作生活的雕塑、绘画、诗词、谚语等,还包括由此形成的多种衍生文化, 如梯田文化、民俗文化、神农文化、傩文化等。

湖南作为世界稻作最早起源地, 稻作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 对其深入研究并进行合理开发, 对湖南建设旅游强省、文化强省具有重要意义。第一, 促进湖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是湖南旅游业的重要特色, 开发稻作文化旅游, 为湖南文化旅游开辟新领域, 促进湖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第二, 有利于湖湘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稻作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稻作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时,要深入挖掘, 整理, 科学规划, 周密论证, 并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这都有利日趋衰微的稻作文化得以传承, 也有利于彰显湖湘文化特色。第三, 有利于打造湖南文化旅游品牌。湖南是传统农业大省, 水稻耕作历史悠久, 但人们对丰富的稻作文化不够重视。通过大力开发稻作文化, 打造特色旅游, 创立独特的稻作文化旅游品牌, 可以提升

湖南旅游产业品位。第四, 促进经济与文化互动, 为发展湖南经济开辟新路径。通过对湖南稻作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可以带动当地特色农业、休闲产业、手工业等产业发展, 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

二、湖南稻作文化的内容与特点

1、湖南稻作文化内容

(1) 分布广泛的稻作文化遗址。湖南境内很多地方发现了稻作遗址, 地域分布之广, 时间跨度之大, 在国内外罕见。据专家考证, 在远古时代湖南各地有许多野生稻禾。1981年茶陵尧水乡艾里村发现了野生稻禾, 专家称之为“茶陵野生稻”。江永至今还有成片的野生稻禾。1993年和1995年, 考古专家在永州道县发掘玉蟾岩时, 发现了4粒约1125万年前的稻谷壳, 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谷, 该遗址还出土了锄形石器。1988年发掘澧县彭头山遗址, 在出土陶片及土块中发现了大量碳化稻壳, 并发现了9100年前的古代稻田, 堪称世界“第一稻田”。1989年试掘李家岗遗址,在出土陶片上发现碳化稻壳; 1990年在曹家湾遗址出土陶片中观察到碳化稻壳。1992年, 在澧县八十垱发掘到115万粒稻谷和稻米, 保存完好, 经水稻专家鉴定,定名为“八十垱古稻”。在怀化五溪地区发掘了12处5000年前的稻作文化遗址; 在靖州新厂斗篷坡遗址出土了大量碳化稻谷以及竹制饭篓等。在新化水车镇奉家山紫鹊界尚有8万亩古梯田, 其规模之大, 地势之高, 形态之美, 堪称世界之最。2006年,省旅游局将其定名为“紫鹊衔梅”, 列入新“潇湘八景”。此外, 湖南境内的稻作遗址还有澧县城头山6500年前的水稻田遗址、茶陵独岭坳7000 - 6500年前的稻作遗存、怀化高庙7600年前的农耕遗址以及石门皂市下层、汨罗附山园、株洲磨山、湘潭堆子岭、安乡汤家岗等多处稻作遗址。

(2) 历史悠久的神农文化。神农氏即炎帝, 是中国远古农业的发明者, 被尊为“农神”。炎帝神农氏“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他的主要功绩是发明了农耕、耒耜、制陶、医药、饮茶, 为华夏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唐徐坚《初学记》引《佚周书》载: “神农作陶冶、斤斧、锄褥”。湖南有许多地名与神农氏有关, 如嘉禾、骑田岭、耒阳、耒山、神农山、赤松山、郴州、炎陵等。据《易·系辞》载: “神农氏作, 斫木为耜, 揉木为耒。耒耜之利, 以教天下, 盖取诸义。”耒耜是早期稻作农具, “耒阳”地名反映了该地与稻作文化关系密切。“耒阳”地名非常古老, 春秋时就有,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设置耒阳县, 县衙至今保存完好, 被誉为“江南第一县衙”。“茶陵”因炎帝之墓得名。西汉时建炎帝陵, 至唐代建祠祭祀。北宋初乾德

五年(967年) 正式在白鹿原修建炎帝宗庙, 即今炎陵县城西15公里塘田乡鹿原坡的炎帝陵。白鹿原山上至今还保留炎帝所铸尝药鼎, 其盖端有蝌蚪古文, 今人不能辨认。自古以来, 官方和民间对炎帝陵祭祀绵延不绝。据文献记载, 盛大的祭典活动在宋代是“三岁一举”, 在明代不少于15次, 清代有38次。1988年炎帝陵再次修缮, 前来祭祀的社会各界及海外侨胞络绎不绝。炎帝陵日益成为中华儿女缅怀始祖的圣地。2006年炎帝陵祭典顺利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神农氏又名连山氏, 在今怀化会同连山附近有“太阳坪”和“火神坡”等古地名, 在洪江高庙遗址陶器上有“乾坤八卦”、“太阳神”、“双凤朝禾”等图案, 都与神农连山氏族特征吻合。至今连山一带仍有崇尚易学、建新房时在中堂和屋梁上画“阴阳太极图”风俗。何光岳等民俗专家认为会同连山即炎帝诞生之地。因此, 连山炎帝故里文化值得深入挖掘。

(3) 灿烂多姿的稻作民俗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 湖南即开始了水稻耕作。春秋时期, 湖南已是楚国的南方粮仓。宋代, 湖南成了全国主要的稻作区和粮食供应基地。清代前期流行“湖广熟, 天下足”谚语。清代晚期, 随着湘军在全国的征战, 长沙、湘潭发展成全国著名米市。在长期的稻作生产中, 湖南形成了丰富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稻作文化, 在民间信仰、岁时节气、民间游艺方面莫不有所体现。如农历六月初六是城步苗族自治县的传统农祀节“禾兜节”。每到这一天, 农人杀鸭敬五谷大神, 并宴请亲朋友邻。吃饭前, 主人戴着斗笠到田头给五谷大神挂青, 设酒祭奠。来回的路上不与人对话, 彼此掩面而过, 以示对五谷大神的虔诚。

此外, 直接或间接反映稻作生产的传说故事、民间艺术不胜枚举。如湘西土家族《梯玛歌》、苗族《古老话》、侗族《侗歌》、瑶族《盘王大歌》, 苗、瑶民族的盘瓤图腾等。其中, 侗族大歌最为有名。它来源于水稻民族的自然歌唱、劳动传承、爱情诉说和人间友爱, 如同一部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它是侗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也是湖南数千年稻作文化的优秀结晶。湖南各地方言里有许多反映物候农事的农谚, 如“清明前后, 撒谷种豆”、“谷雨前, 好种棉”、“小暑小割, 大暑大割”等饶有趣味。

(4) 古老神秘的巫傩文化。据湖南省民俗专家林河研究, 傩文化就是古代种“糯”民族所唱的、酬谢老祖母“萨满”的戏; 因此, 傩文化是一种糯文化, 一种鸟文化, 也是一种原始的萨满文化。湖南古代为百越之地, 崇尚鬼神, 巫风甚浓。怀化洪江高庙遗址陶器上有太阳与鸾鸟结合的人面獠牙纹和人面鸟爪、口长象牙的神农氏头像。据汉代王逸载: “昔楚国南郡之邑, 沅湘之间, 其俗信巫而好祀, 其祀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旧唐书·刘禹锡》载: “蛮俗好巫, 每淫词鼓舞, 必歌俚辞。”湖南巫傩文化历史悠久, 流传盛广, 内容丰富, 傩戏表演一直延续到“文革”前。改革开发以来, 随着社会环境宽松, 曾遭禁绝的傩文化再次引起中外民俗专家关注。在湘西南各地至今有唱傩还愿习俗, 并形成了土家族“舍巴日”、苗家“椎牛”、瑶族“梅山傩”和“五溪蛮傩”四大类傩文化圈。新晃“咚咚推”傩戏在20多年前就被民俗专家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沅陵是春秋战国时期黔中郡郡治, 巫傩文化浓郁,

现存傩殿1200多个, 仅七甲坪乡就有24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